〖 隱逸風骨 〗森林深處的浪漫木屋

編者按:

隱居十年的新專欄: 隱逸風骨——隱居系列叢書舊稿新讀。

今天的文章《森林深處的浪漫木屋》,選自2012年11月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隱居壹世界》,作者徐徐。

No. 15

◎ 徐徐

女,七〇后,傳播學碩士。愛戶外,愛自由行。2001年起旅居德國,現為自由寫作者。大學時代開始出書,至今作品有:《大一女生》《寂寞17歲》《坐過站》《婆婆媳婦那些事》《婆婆媳婦那些事2》《蟻族時代》《在德國我們這樣上中學》(主編)等。

三年前秋天玩黑森林時,被一住在弗萊堡的朋友蠱惑,說一定要住一晚森林里的木屋老房旅館,這是原汁原味的黑森林特色,很多游客就是為了住這樣的老木屋而特意到黑森林來旅游的。

黑森林里的木屋老房早有所聞,且心里向往,于是毫不猶豫地在網上訂了個森林木屋——結果,單單那一趟找森林木屋的過程,就猶如一個跌宕起伏的冒險旅行,令人多年不能忘。

?Kayle Kaupanger

那時,我們兩個女人到達小鎮(zhèn)時已經天黑,饑腸轆轆,沒有導航,但在小鎮(zhèn)里看了木牌,顯示還有十公里的路程,想想這小菜一碟嘛,于是一踩油門,輕松地順著路牌顯示的路線開車。想著待會就可以飽餐一頓,心里就美,若餐桌上有道黑森林野味,那更爽了。

可沒想到,這十公里越開心里越發(fā)毛:大路變小路,接著變山路,更讓人心里打鼓的是一路黑燈瞎火,什么路燈,什么房子,什么居民,什么路牌,全都沒有,除了草坡就是森林,而且地勢是不斷上升。

這不對勁啊,因為不論是網上的資料,還是朋友的信息,都顯示了一個事實:住森林木屋的游客很多。那怎么著通往森林木屋的路,就算不是車來車往,也該多少有些人氣吧?

但事實就是一路沉寂,無車、無人、無燈光。掏出手機詢問木屋主人,男主人根本不在乎我們的著急語氣,甚至不聽我們對于路況的描述,只輕巧地笑著告訴我們“別怕,一直往前開”。

一直往前開?可是很不靠譜啊……天黑、肚餓、荒郊野外、毫無方向感,如此找旅館真的是平生第一次,兩個年輕女子大眼看小眼,然后在一個山路的交叉口處,把車子停下,四處找指示木牌,無果,于是翻看剛才拍的照片,拼命回憶那木牌是否看錯了,沒錯啊,這是唯一路線。沒辦法了,硬著頭皮繼續(xù)開車。

終于看到了微弱的燈光,然后看到了一棟木頭房子,孤零零地立在那,然后車子停到木頭房子前,看清楚了一塊木頭標牌,顯示的就是網上訂的那房子——祖宗啊,終于找到你了!

找到一個門,不管三七二十一推門進去,頓時發(fā)現里面與剛才的荒山野嶺完全不一樣,這是個熱氣騰騰的小酒吧(G.sterstube),肉香味十足,六七位游客正端著大啤酒杯在豪爽說笑,穿著黑森林傳統裙子的姑娘忙著遞酒收盤什么的。

剛才沉到谷底的心情頓時被激活。

接下來是更大的驚喜:發(fā)現了木屋里面的擺設真古樸,女房主真友善,廚房真香,房間真漂亮,棉被真舒服,甚至還有免費桑拿……

當晚實在太困,桑拿之后倒頭就睡,一直到第二天上午十點才懶懶起來,推開窗,突然發(fā)現自己真的身在黑森林的腹地,一片秋天的五彩美景啊。

這真是一種奇妙的感受:昨晚黑燈瞎火獨自開車心里慌神覺得可怕猶如地獄,今天陽光燦爛四處都是美景而且沒人打攪猶如人間仙境……

我明白了,因為沒有預熱的機會,就這樣一頭扎入黑森林,于是就有了這樣的兩重天。對于游客來說,這是多么奇妙的感覺!其實,莽撞也有莽撞的好處。

歷史常會重演。

三年后,再次經歷了一把森林深處的木屋奇遇。而且,這種從冰凍到沸騰的經歷,更是另一種離奇和難忘。

這次是冬天,冷得不行,且天黑得很快,我們定下的是距離黑森林鐘表小鎮(zhèn) Furtwangen 七公里處的一處森林木屋,但是在小鎮(zhèn)里沮喪地發(fā)現,車子出了點小狀況,只能乘坐公共交通。

沒事,黑森林的小鎮(zhèn)和小鎮(zhèn)之間都有方便的巴士,不就是坐個巴士的事嗎?

只是,前往森林木屋,已經出了巴士路線的范圍——從 Furtwangen 出發(fā)的前面四公里可以靠巴士解決,到一個只有三五戶人家的小站下車后,巴士繼續(xù)走它的公交路線,而我們,要轉道一條小路徒步完成后面的三公里。

與旅伴背著背包,踩著厚厚的冰雪,好心情地走路。遼闊的雪地里,一條小道,兩個人影,蹣跚而行,雖說沒有月光和星光,但路上始終有車行的痕跡,所以倒也不算心里害怕。

回頭張望走過的路,厚厚的一層大雪鋪在山谷中,再加上遠處黑魃魃的一片森林,真有一種童話里的感覺。

只是天氣實在太冷,攝氏零下八度呢,臉很快就變麻木了,待轉過兩個彎,想拿出 iphone 打電話時,發(fā)現手機沒有信號——哇,這么酷,我們跑出了文明世界的邊界啦?

因為有了上次的經驗,也因為一路都有指示牌,所以雖然被隔離了因特網和電話連通,但是不再有上次的驚慌。

雪地里的三公里,走了半個多小時,其間有一輛小車經過,因為車里坐滿了人,沒法搭載我們,抱歉地同我們揮揮手,走了;沿途也看到了幾個不大的木頭房子,估計是當地居民自住的,橘黃的燈光散發(fā)在雪地上,有非常溫暖的感覺。

黑森林的雪夜真是冷啊,不過在我們還能扛住的時候,那個森林木屋旅館岀現在我們面前。

毫無例外,里面有溫暖的廚房,有鄉(xiāng)土氣息的布藝燈罩,有古舊的家居裝飾,有穿著傳統裙子端送碗盤的漂亮妺妺,有大塊的噴香麻辣牛肉,有讓人迅速恢復暖和的桑拿……

我和旅伴在放下背包后,快活得如同孩子,逐一參觀了這個木屋里的每個角落。

這里的一切,只要能是木頭做的,肯定不用其他材料:樓道是木頭的,餐桌是木頭的,陽臺是木頭的,地板是木頭的,包括手中的鑰匙圈,就是一把最老式的鑰匙綁著一個木頭球。

站在純木頭的陽臺上觀看外面,外面是一片蒼茫白雪。

我們?yōu)槭裁匆讲饺?,跑到一個人跡渺茫的地兒去住一晚?而且就算被凍個半死,卻依舊覺得這樣一趟旅行是如此美妙?

因為這就是黑森林的木屋——從技術上來說,木屋被建筑師視為實用美觀和健康的典范;從傳說上說,很多森林木屋里具有童話的意義;從文化上說,森林木屋的每個細節(jié)都有著古樸的傳統、家族的傳承;從旅游上來說,這里的一切,都與城市里的太不一樣了……

黑森林里的木頭老房子,其實一直是被建筑師視為宜居典范。

純木頭制作的地板、墻面和陽臺,低碳,居住舒適,借一下中國房產商的廣告詞:這是一棟會呼吸的房子;大片傾斜的房頂,夏季可以遮陽,所以里面很清涼,冬季不阻擋陽光,常常借助太陽能源,只要是好天氣,陽光可以一直照到臥室的棉被上,暖暖的,可舒適了;若是覺得大片房頂會阻擋頂層房間的亮度,那就在房頂開窗,這樣室內照樣明亮。

黑森林的木頭老房子動輒上百年,但由于保養(yǎng)良好,再加上木頭的特性,這些房子保暖效果其實很好,冬天適合吸收陽光保存能量,穿件居家襯衣在房間的老木地板上走來走去,幾乎完全忘了窗外是攝氏零下十度的冰雪天氣。

弗萊堡的環(huán)保建筑師 Wolfgang Frey 先生在他的理念里一直非常贊同黑森林傳統房子的一些風格,他在上海世博會的一場報告里就提出,傳統里有很多寶貝,要向傳統學習,在傳統的基礎上改進。

然而,我們生活的城市里,哪有可能那么耐心地使用著傳統?也許因為木頭房子太笨重,而現代文明要向高處發(fā)展,所以代替木頭使用了巨大的玻璃幕墻,同時使用很多的空調來人造氣候,在讓都市人享受著恒溫之時,也讓密閉的空間拒絕了陽光和清風。

也許正是因為這種古樸的笨拙無法在城市的寫字樓里被復制,所以黑森林里的老木屋就備受都市游客的喜歡。

徒步三公里又怎么樣?有時城市里開個三公里需要一個多小時呢,我這三公里除了健身、吸氧,還能一路欣賞美景,與大自然親密接觸,很賺的。

對了,冬天住黑森林老木屋不要忘了一個傳統節(jié)目:一秒鐘前是冰,一秒鐘后是火。

與黑森林老房子配套的,都會有個木頭桑拿房,大冬天里先來個攝氏九十度的桑拿浴,烤得全身通紅忍受不住了,跑到外面雪地里打個滾,一瞬間里攝氏一百度的溫差,看看你的忍受度怎么樣。

因為有純自然的房子,住的又是純自然的鄉(xiāng)野,二十四小時里這里的一切都是自然的,自然睡自然醒,吃飯的原料是野味和蔬菜,要想來點娛樂,也是純自然:徒步、爬山、釣魚,當然可以看書。

至于卡拉OK類,那就是另一個世界的產物。黑森林里的木屋,就是自然的房子,自然的養(yǎng)身,自然的休息,自然的樂趣……

?Vidar Nordli

享受黑森林里的木屋,一來是體驗這種遠離都市的原生態(tài)生活,這里有很傳統的美食、家居,還有很簡單的生物鏈。二來是感受心情的放松,看看店主家的照片,聽聽他們家的故事,這里的生存狀態(tài)簡潔明快又充滿快樂。

經營著森林木屋的基本是家庭,而這森林木屋大多來自祖?zhèn)鞣慨a。我們在離 Furtwangen 七公里的這家 Kolmenhof 森林木屋旅館主人,就是一對育有兩個孩子的年輕夫妻,女主人叫 Katharina,這棟位于海拔一千一百米高度的大房子原先是 Katharina 的曾曾祖父的房產,距今一百多年了,然后被 Katharina 的祖父改建成森林旅館,她是這個旅館的第三代擁有者。

與很多森林木屋的結構差不多,Kolmenhof 森林木屋旅館有三層,第一層是小小的接待處,餐廳,酒吧,廚房;第二層和第三層是客人房,總共也就十來個房間。

此外還有個半地下層,被設計成公用的孩子活動室、健身房、小小圖書館,非常有家庭氣氛。木屋外面還有很大的花園,里面有兒童游樂設施。

森林木屋旅館能承受游客的數量都不大,幾十人而已。游客大多是家庭,有時也會有公司的度假小團隊。

住森林木屋的游客有兩種,一種是背包游客,只住一晚,第二天繼續(xù)背包前行;第二種是度假型游客,一住就是一周,這一周里什么事都不做,就是泡泡澡,享受田園風光,每天睡到自然醒,晚上和其他度假游客一起喝喝啤酒吹吹牛,說白了,度假型游客就是找個鄉(xiāng)下地方“虛度光陰”來的。

?Cameron Stewart

如今,女主人 Katharina 的生活非常有規(guī)律,每天她和她先生都會花八小時的時間在旅館里,雖然有幫手,不過很多事情他們都愿意自己做。

他們精心挑選床罩和窗簾的顏色,按照季節(jié)改變窗臺上的裝飾玩意,換洗靠墊,更換玩具,與游客聊天,聽聽他們的建議和想法,在忙碌時甚至也會親自下廚房,為顧客端茶服務……

他們非常喜愛這個職業(yè),因為天天處在大自然中,最熟悉大自然的變化。他們的感覺就是一本實用日歷,清楚地知道什么時候什么花開了,什么時間板栗成熟了;他們的生活是本攝影集,看著世界從白色冬天變成嫩黃的春天,然后變成蔥綠的夏天,接著變成五彩的秋天……這樣的生活,簡單、健康、快樂。

Hash:f877f91b348603559539e2ad4a48e2b228fd3256

聲明:此文由 隱居度假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