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龍巖行#上杭縣城,偷得浮生半日游

上杭縣隸屬福建龍巖市,是著名的革命老區(qū),并有“建筑之鄉(xiāng)”、“詩畫之鄉(xiāng)”、“山歌之鄉(xiāng)”的美譽。

來到上杭縣城,聽說要帶我們?nèi)ノ膹R,本不抱任何期待的,卻意外地成為全程最讓我感動的一個景點!

上杭文廟又稱孔廟、學宮,位于上杭縣城區(qū)軸心。始建于1223年,已有將近八百年的歷史,是福建保存較完整、最具特色的文廟。整個孔廟端莊雄偉,巍然壯觀,布局嚴謹,氣勢宏大,建筑與雕塑技藝極為高超。

圣門

泮池和欞星門

大成殿

進入廟內(nèi),聞得朗朗讀書聲,原來是文廟內(nèi)的國學課堂。學生們身著漢服,正襟危坐,跟隨先生一起朗讀四書。稚嫩的面孔、清脆的童聲,此情此景,猶如穿越時空。在孔廟內(nèi)學國學,真真是最恰當不過的,也更能體現(xiàn)出它應有的價值!很少有一個地方能讓我如此莫名感動,偏偏是如此平凡場景,在如此不經(jīng)意的瞬間,相機后的我已忍不住熱淚盈眶。

平復下激動的心情,我獨自走出了文廟,在旁邊的老街閑逛。老街雖然破敗,但也充滿濃濃的生活氣息。旅行不一定非要到景點,一條清幽的小巷、一個熱鬧的菜市場,或許更能感受一個城市的神髓。

老街上有一個邱氏總祠暨上杭師范傳習所舊址,著名的晚清愛國詩人、教育家、抗日保臺志士丘逢甲便是丘氏中赫赫有名的人物,前泰國總理英拉也都是丘氏后人。抗日保臺飲恨之后,丘逢甲內(nèi)渡大陸,并在粵東閩西各地創(chuàng)辦學校,推行新學,期間創(chuàng)辦上杭師范傳習所。從此處走出的很多學生其后投身辛亥革命,安葬廣州市黃花崗的七十二烈士中,很多便是出身于此。

文廟旁邊有條瓦子街,瓦子街是客家民系祖居地上杭縣的舊地名,是眾多前來尋根謁祖的客家后裔心目中的一個圣地。街上的流芳牌坊,上書“恩榮”二字,是明武宗皇帝時,為表彰南京戶部郎中吳湘在科第功名上的建樹,由時任地方官員建立,以昭示朝廷的恩榮。這座牌坊雖歷經(jīng)近五百年的歲月,仍基本保持當年的面貌,可以稱作上杭“古建筑奇葩”。

離開瓦子街,繼續(xù)前往上杭縣的下一景點——臨江樓。臨江樓坐落在汀江邊上,路上剛好碰上日落,來不及拿腳架,只能把相機放在圍欄上長曝。

臨江樓是一棟三層小樓,位于上杭縣城關(guān)汀江浮橋門碼頭邊。臨江樓之所以有名,是因為毛澤東曾在這里住過。

臨江樓前汀江浮橋門碼頭,有一棵百年老榕,據(jù)說朱德和毛澤東經(jīng)常在大榕樹下促膝談心,偶爾還會擺上象棋乘興將上一軍。

聽說上杭有一座很有特色的李氏大宗祠,在離開上杭之前我們專門去看看。李氏大宗祠坐落在稔田鎮(zhèn)官田村河谷盆地,始建于清道光16年,是李氏后裔為紀念其入閩始祖李火德公建造的,譽稱“客家第一宗祠”。李氏大宗祠是三進四落式的磚木結(jié)構(gòu)建筑,結(jié)構(gòu)嚴謹、氣勢非凡的宗祠造型,充分體現(xiàn)了客家宗法制度的建筑藝術(shù),在八閩極為罕見。

遠遠看到宗祠前的水塘,我就迫不及待地沖過去,拍下了這完美的倒影。

中廳左右兩壁上的“忠廉、孝節(jié)”四個剛勁有力的大字,是出自文天祥之手,被李氏家族當作祖訓。

宗祠外的田園風光也不錯哦

Hash:4db1f03985ee59545c5a864013046daa0eb00515

聲明:此文由 琰棱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