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景色新 河曲縣西口古渡再現(xiàn)繁華

中華母親河黃河,源遠流長奔騰不息,孕育了歷史悠久的中華文明。橫跨中國九省的黃河,沿岸有無數(shù)的壯觀美景,而山西河曲縣的西口古渡,堪稱為黃河風光的一處景點,西口古渡記載了史上人們的跋涉奮斗。

山西省河曲縣位于晉陜蒙三省交匯之處,地理位置獨特,素有“雞鳴三省”之稱。意指一只雄雞站在山崗上打鳴,附近的三個省都能聽到。河曲縣城緊鄰黃河而建,西口古渡位于黃河的東岸,屬于縣城的標志性景點。

古代黃河泛濫糧食欠收,鄉(xiāng)民無奈只好外出謀生,河曲縣及周邊地區(qū)人們由此渡河西去,前往較為富庶的內(nèi)蒙打工經(jīng)商,那一曲《走西口》形象地再現(xiàn)了當年的情景。昔日渡河處成為如今的西口古渡,多少文人墨客來此領略黃河風情,駐足渡口賞景懷古!

西口古渡位于河曲縣境黃河東岸,沿岸巨石壘砌,順河而下長達百余米。渡口彼岸右是內(nèi)蒙古準格爾旗大口渡,左是陜西府谷縣之大汕渡。古渡本名水西門渡口,歷史追溯至漢。據(jù)舊志載,漢桓帝時有大賈資金行至此死,津長埋之。其子尋父至,津長悉以金還之,帝聞之曰,君子也,遂名“君子津”。

渡口的禹王廟(河神廟)創(chuàng)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主體建筑正殿及抱廳,附屬建筑有古戲臺。近年在古渡口修筑了古渡廣場,西口古渡與周邊的牌樓、護城樓、古城墻等,成為河曲縣城黃河岸邊的系列景觀。

鄉(xiāng)土畫家張丙官畫作“古戲臺”

河曲縣政府網(wǎng)有作者李永智的文章介紹,自改革開放以來,西口古渡先后經(jīng)過5次實質性保護與開發(fā)修繕。首次是1988年,第二次1994年,第三次是1999年至2000年,第四次2003年,第五次2015年。每一次擴建的西口古渡檔次逐步提升,景點功能趨于完善,形成了集禹王廟、古戲臺、牌樓、廣場、涼亭、音樂噴泉、健身器材、臨隩大道為一體的城市景觀,古渡廣場已成為縣城居民休閑鍛煉的大型活動場所,西口古渡也成了展示河曲縣文化旅游的一個窗口。

2018年8月黃河洪水視頻截圖

岸邊這座涼亭被黃河洪水沖走

庚子年西口古渡再現(xiàn)繁華,迎來第6次的大規(guī)模修繕,這次機遇來自2018年的一場“危機”。2018年8月間,縣城上游的萬家寨、龍口水庫同時進行排沙作業(yè),洪水含沙量陡增、黃河水位猛漲,水位一度越過岸邊的隩濱大道,特別是縣城堤防段遭遇百年不遇的洪峰沖擊,導致古渡廣場嚴重受損。正是緣于2018年8月間百年不遇的洪水,黃河景點古渡廣場將面臨檔次更高的修復建設,河曲縣西口古渡文化廣場(修復)工程公示稱,中心廣場與臨隩大道和滔滔黃河共同勾勒出一幅絢麗的圖景,寓意“祈福河曲風調(diào)雨順,保佑百姓安居樂業(yè)”。

Hash:16c0c45e391712d5c04abb3ea2f3dac0a3b5c3d2

聲明:此文由 掌上河曲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