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萬壽山景區(qū)旅游攻略「秦皇島萬壽山景區(qū)簡介」

急求五一秦皇島旅游攻略

來玩景點個人推薦住宿肯定在北戴河了。

因為北戴河的景點主要都是玩早晚,白天可以去其他的景區(qū)玩去,而北戴河是早晚最好玩的。

首先是看日出,北戴河整個東邊海灘其實都可以,鴿子窩公園碧螺塔公園都可以看日出。

但是不推薦買門票進去看, 早上還可以挖螃蟹,撿貝殼海星的。

晚上奧林匹克大道公園的夜景,碧螺塔公園表演和景色都很不錯。

還有紅石路和老黑石路的也是是最熱鬧的地方,還有石塘路夜市。

北戴河的其他景點推薦去激發(fā)觀光園,野生動物園。

海港區(qū)的海底世界的海豚館不錯的,還有公主號游輪,坐大船就推薦做這個,比較新的。

兩個景點挨著很近,推薦一天去。

南戴河主要是南戴河娛樂中心,玩的項目很多,旺季人也很多。像這種排隊玩的景點,

推薦大家不要趕著過節(jié)和旺季來。最適合玩這些景點是6月和8月底到9月中旬,那時候人少不用排隊,玩的好,天氣還舒適,不冷不熱的。

南戴河其他的景點還有仙螺島,戲水樂園,沙雕大世界等。

昌黎黃金海岸是沙子最好的地方,滑沙滑草,都是天然的。推薦喜歡拍照和玩水的去,

娛樂設施不是很多的,風景很不錯。

山海關區(qū)只推薦燕賽湖景區(qū)和樂島海洋公園。

其他的都是長城類的,本人是沒啥興趣。

其他的景點還有青龍祖山,喜歡爬山的可以去。

最為主要的旅館住宿問題。家庭旅館是旅游住宿最為經濟實惠的部分,賓館到了旺季價格一

般漲的比較多,家庭旅館就適合經濟旅游的大多數人的需要。家庭旅館在北戴河主要是幾個區(qū)域,最火的

是劉莊。劉莊從中海灘浴場東京路到聯峰路,育華路,紅石路,老黑石路這一片都是劉莊家庭旅館住宿區(qū)

。劉莊比較大,從聯峰路分為南北兩排。南邊距離海邊較近,公寓樓是最近的走到海濱浴場3-5分鐘。其

次是劉莊北里只有號的大約5-8分鐘,然后是多少棟多少號的8-15分鐘能步行到海邊。北排的比較遠,像

是多少排多少號的,育華二區(qū),育華三區(qū),紅石路北邊的,步行到海邊在15到30分鐘左右。其他的家庭旅

館區(qū)還有鴿子窩附近的赤土山家庭旅館區(qū),奧林匹克公園東邊的單莊,平水橋和石塘路附近的草場,集發(fā)

觀光園附近的古城等。

賓館最好的價格也是 最貴就是中海灘路和東京路中間的那些,老虎石公園附近的相對比較實惠,便

宜一些。其他的還有東山賓館區(qū)那里人比較少,很安靜。旺季也是。

吃的方面北戴河季節(jié)性非常強,這就讓餐飲業(yè)都不重視品質,反正也是不要回頭客的。這就出現

多種版本的挨宰。其實北戴河的小飯店價格都還算可以的,不比北京天津小吃貴到哪里去。大排檔是

一定宰人的,這都不用說,進去貴不說還吃不好。舉個例子,螃蟹看著活的是空的,墊著沉得是壞的。

所以推薦大家去小飯店吃些小菜,海鮮可以去石塘路市場買,石塘路2樓就有海鮮加工的,價格不貴。

石塘路的海鮮基本上還是夠秤的,可以放心去買?;蛘吣阆胭I什么海鮮找旅館老板,每家都會有個一兩

個熟悉的賣海鮮的,老板帶你去夠不夠分量兩說,但是東西絕對是好的。分量這東西,除非你自己帶個

秤不然沒法算的。一般的海鮮家庭旅館也都可以免費加工的,當然這種加工只是煮熟而已。還有吃海鮮

的季節(jié)最好是9月和十一,那時候的海鮮都是海里的。五一只有皮皮蝦是,當然節(jié)日期間價格不會低的。

萬壽山的資料或歷史特點

萬壽山為燕山余脈,高58.59米,海拔108.94米,前臨昆明湖。明弘治七年(1494)孝宗的乳母助圣夫人羅氏在山前建園靜寺,清初,曾作宮廷養(yǎng)馬的草料場。乾隆十五年(1750)為慶祝皇太后六十壽辰于園靜寺舊址建大報恩延壽寺。次年將山改名為萬壽山。并將開拓昆明湖的土方按照原布局的需要堆放在山上,使東西兩坡舒緩而對稱,成為全園的主體。建筑群依山而筑,現存的是英法聯軍燒毀后慈禧重新建造的。從山腳的“云輝玉宇”牌樓,經排云門,二宮門,排云殿,德輝殿,佛香閣,直至山頂的智慧海,形成一條層層上升的中軸線。

今之萬壽山,元朝名甕山。傳說有一位老人在山上掘出一裝滿寶物的石甕而得名。山前有湖名甕山泊。公元1292年(元朝至元二十九年),科學家郭守敬開挖通慧河,將昌平西山一帶泉水匯引湖內,注入宮墻,接濟漕運,甕山泊始成為調濟京城用水的蓄水庫。由此至明,環(huán)湖先后建有多座頗具影響的寺觀,其中尤以湖西北岸的“大承天護圣寺”規(guī)模最大。萬壽山樓宇恢弘,漢白玉釣臺延入湖中,元朝皇帝常至此泛舟游幸,捕魚垂釣

景區(qū)分介

后山景區(qū)

萬壽山后山景區(qū)---香巖宗印之閣、嘉蔭

香巖宗印之閣:始建于乾隆時期,為四大部洲之中心建筑,原為三層高閣。一八六〇年被英法聯軍燒毀,光緒時改建為現狀,閣內供奉三世佛與十八羅漢於內。

萬壽山香巖宗印之閣

嘉蔭軒: 始建于乾隆年間,因建于兩棵古槐的綠蔭之間而得名,一八六〇年被英法聯軍燒毀,一九八九年重建。

萬壽山后山景區(qū)---諧趣園、四大部洲、澹寧堂

諧趣園:乾隆十六年(1751)仿江南名園無錫惠山寄暢園而建,取名惠山園。嘉慶十六年(1811)重修,改名諧趣園。一八六〇年被英法聯軍燒毀,光緒十八年(1892)重建。方塘數畝,沿池建有樓、亭、堂、齋、橋、榭等園林建筑,并由三步一回,五步一折的百間游廊相連接,錯落相間,步步有景,是中國最負盛名的“園中之園

萬壽山諧趣園

四大部洲:乾隆年間興建的藏式宗教建筑群,分別為“南瞻部洲”、“北俱盧洲”、“東勝神洲”和“西牛賀洲”。一八六〇年遭英法聯軍焚毀,現在的格局是一九八〇年按原樣修建的。

萬壽山四大部洲

澹寧堂:始建于乾隆年間,是后湖重要的點景建筑,依山傍水,寧靜清幽。一八六〇年被英 法聯軍燒毀,光緒年間重建頤和園時未予恢復。一九九六年經多方論證,國家批準,在原址上照原樣復建,用以陳列頤和園明清宮廷家具珍品。

萬壽山

后湖景區(qū)

萬壽山后湖景區(qū)---寅輝城關

城關是頤和園內六大城關之一,始建于乾隆年間,東邊石額刻“寅輝”,西邊刻“挹爽”,與西部的“通云”城關遙相呼應,皆是蘇州街的陸上關口。

萬壽山后湖景區(qū)---眺遠齋、妙覺寺、蘇州

眺遠齋:俗稱“看會樓”,光緒年間興建。整個建筑置于高臺之上,北望視野開闊,是專為慈禧觀看頤和園北墻外一年一度的廟會場面而建。

妙覺寺:始建于乾隆年間,是頤和園中最小的寺廟,由山門、圍墻、旗桿和正房組成,寺中原供奉“誠救佛”。

蘇州街:原稱買賣街,乾隆時仿江南水鄉(xiāng)而建,是專供清代帝后逛市游覽的的一條水街,一八六〇被英法聯軍焚毀,一九九〇年在遺址上復建。街全長三百余米,以水當街,以岸作市,沿岸設有茶館、酒樓、藥房、錢莊、帽店、手飾鋪、點心鋪等六十多個鋪面,集中展現了十八世紀中國江南的商業(yè)文化氛圍。

點景區(qū)

萬壽山點景區(qū)---畫中游、寫秋軒、紫氣東來城關

畫中游:始建于乾隆年間,一八六零年被英法聯軍燒毀,光緒年間重

萬壽山的景區(qū)分介

萬壽山后山景區(qū)---香巖宗印之閣、嘉蔭軒

香巖宗印之閣:始建于乾隆時期,為四大部洲之中心建筑,原為三層高閣。一八六〇年被英法聯軍燒毀,光緒時改建為現狀,閣內供奉三世佛與十八羅漢於內。

萬壽山香巖宗印之閣

嘉蔭軒: 始建于乾隆年間,因建于兩棵古槐的綠蔭之間而得名,一八六〇年被英法聯軍燒毀,一九八九年重建。

萬壽山后山景區(qū)---諧趣園、四大部洲、澹寧堂

諧趣園:乾隆十六年(1751)仿江南名園無錫惠山的寄暢園而建,取名惠山園。嘉慶十六年(1811)重修,改名諧趣園。一八六〇年被英法聯軍燒毀,光緒十八年(1892)重建。方塘數畝,沿池建有樓、亭、堂、齋、橋、榭等園林建筑,并由三步一回,五步一折的百間游廊相連接,錯落相間,步步有景,是中國最負盛名的“園中之園”

萬壽山諧趣園

四大部洲:乾隆年間興建的藏式宗教建筑群,分別為“南瞻部洲”、“北俱盧洲”、“東勝神洲”和“西牛賀洲”。一八六〇年遭英法聯軍焚毀,整改后的格局是1980年按原樣修建的。

萬壽山四大部洲

澹寧堂:始建于乾隆年間,是后湖重要的點景建筑,依山傍水,寧靜清幽。一八六〇年被英法聯軍燒毀,光緒年間重建頤和園時未予恢復。一九九六年經多方論證,國家批準,在原址上照原樣復建,用以陳列頤和園藏明清宮廷家具珍品。

萬壽山

萬壽山后湖景區(qū)---寅輝城關

城關是頤和園內六大城關之一,始建于乾隆年間,東邊石額刻“寅輝”,西邊刻“挹爽”,與西部的“通云”城關遙相呼應,皆是蘇州街的陸上關口。

萬壽山后湖景區(qū)---眺遠齋、妙覺寺、蘇州街

眺遠齋:俗稱“看會樓”,光緒年間興建。整個建筑置于高臺之上,北望視野開闊,是專為慈禧觀看頤和園北墻外一年一度的廟會場面而建。

妙覺寺:始建于乾隆年間,是頤和園中最小的寺廟,由山門、圍墻、旗桿和正房組成,寺中原供奉“誠救佛”。

蘇州街:原稱買賣街,乾隆時仿江南水鄉(xiāng)而建,是專供清代帝后逛市游覽的的一條水街,一八六〇被英法聯軍焚毀,一九九〇年在遺址上復建。街全長三百余米,以水當街,以岸作市,沿岸設有茶館、酒樓、藥房、錢莊、帽店、手飾鋪、點心鋪等六十多個鋪面,集中展現了十八世紀中國江南的商業(yè)文化氛圍。

萬壽山點景區(qū)---畫中游、寫秋軒、紫氣東來城關

畫中游:始建于乾隆年間,一八六零年被英法聯軍燒毀,光緒年間重建,是萬壽山西部重要的點景建筑,中為八角兩層樓閣,東西配置兩亭兩樓,后有白石牌坊和一座三間小殿,各有爬山廊溝通。由于建筑倚山而筑,視野開闊,循廊觀景,仿佛置身畫中,故名“畫中游”。

寫秋軒:建成于乾隆二十年(1755),一八六零年被英法聯軍燒毀,光緒年間重建,是萬壽山前山東側的一組建筑。正殿三楹,建于高臺之上,兩側以爬山廊連接“觀生意”與“尋云”兩配亭。此軒隱于山間,幽雅清凈,是觀賞秋色的極佳之處。

紫氣東來城關:始建于乾隆年間。南邊石額刻“紫氣東來”,源自老子出關的典故,北邊石額刻“赤城霞起”,源自晉代文學家孫綽《? ??臺山賦》中的名句。城關既是點景建筑,又是當年園內分區(qū)防衛(wèi)的關口。

萬壽山點景區(qū)---圓朗齋

圓朗齋:始建于乾隆年間,一八六〇年被英法聯軍焚毀,光緒年間重修?!皥A朗”為圣仁明智之意 萬壽山點景區(qū)---樂農軒、草亭、益壽堂

樂農軒:相傳是慈禧太后為了體驗“田園樂趣”而命人修建。青磚砌墻,石片蓋頂,建筑雖追求農家院落的情調,但仍不失皇家園林里建筑的風韻。

草亭:建于光緒年間,是樂農軒景區(qū)的點景建筑,結構簡單,頂部覆以茅草和云片石,既無油飾,又無壁畫,有古拙質樸之美。

益壽堂:建于光緒年間,正堂五楹,名松春齋。此處原為皇家藥房。一九四九年三月,毛澤東來園時曾在此休息。

萬壽山點景區(qū)---重翠亭、意遲云在、湖山真意

重翠亭:始建于乾隆年間,為卷棚式敞廳,一八六〇年被英法聯軍燒毀,光緒年間重建。既是點景建筑,又為觀景佳處。

意遲云在:始建于乾隆年間,一八六〇年被英法聯軍燒毀,光緒年間重建,為卷棚式敞廳。“意遲云在”出自唐代大詩人杜甫《江亭》詩中“水流心不競,云在意俱遲”的句子。

萬壽山點景區(qū)---善現寺、云會寺、薈亭

善現寺:始建于乾隆年間,原為萬壽山后山東部的一座寺廟建筑,一八六〇年被英法聯軍焚毀,現僅存山門和一座配樓,其余殿堂皆剩殘基?!吧片F”為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

云會寺:始建于乾隆年間,主殿為方亭式建筑,名為“香海真源”,是遭英法聯軍火焚后園殘存的木構建筑之一,內中供的毗盧佛銅像為清漪園原物。

薈亭:建于光緒年間,俗稱“雙亭”,由兩個六角亭套合而成,既是點景建筑,又是觀景亭。

萬壽山點景區(qū)---景福閣、花丞閣、多寶琉璃塔

景福閣:原為清漪園時期名叫曇花閣的佛殿,一八六〇年被英法聯軍焚毀。一八九二年改建為現在的景福閣。閣前部為寬大敞廳,慈禧太后曾在此賞月、觀雨和接見外國使節(jié)。一九四九年四月,中共中央南京國民政府的和平談判曾在這里舉行。

花丞閣、多寶琉璃塔:花承閣是乾隆年間興建的一組建筑群,一八六〇年遭英法聯軍焚毀,現僅存多寶琉璃塔、石雕和其它建筑基址。多寶琉璃塔,高十六米,八面七級,塔身用七色琉璃磚瓦鑲砌,下承漢白玉須彌座。塔前立有用漢、蒙、滿、藏四種文字鐫刻的乾隆《御制萬壽山多寶塔頌》石碑。

萬壽山前山景區(qū)---萬壽山、佛香閣、排云殿

萬壽山:為燕山余脈,高58.59米。傳說曾有老人在山上鑿得石甕,因名甕山。前臨甕山泊,又稱西湖,即今昆明湖。明弘治七年(1494),孝宗乳母助圣夫人羅氏曾在山前建圓靜寺。清乾隆十五年(1750)為慶?;侍罅畨鄢剑趫A靜寺舊址建大報恩延壽寺,次年將山改名萬壽山,并將開拓昆明湖的土方按造園布局的需要堆放在山上,使東西兩坡舒緩對稱,成為全園的主體。乾隆時期依山而建的建筑群絕大部分在一八六〇年被英法聯軍燒毀,現存建筑大多為光緒年間重新建造的 。前山以八面三層四重檐的佛香閣為中心,組成巨大的主體建筑群。從山腳的“云輝玉宇”牌樓,經排云門、二宮門、排云殿、德輝殿、佛香閣,直至山頂的智慧海,形成一條層層上升的中軸線。東側有“轉輪藏”和“萬壽山昆明湖石碑”。西側有五方閣和銅鑄的寶云閣。后山有宏麗的藏式佛教建筑四大部洲和聳立于綠樹叢中的五彩琉璃多寶塔。山上還有景福閣、重翠亭、寫秋軒、畫中游等各式樓臺亭閣,堪稱中國古典園林建筑之集中展現。佛香閣:始建于清乾隆年間,一八六〇年被英法聯軍燒毀,光緒時按原樣重建。閣結構為八面三層四重檐,通高36.44米,聳立于20米高的石造臺基上,氣勢雄偉,是頤和園全園的構圖中心。閣內供奉有銅鑄金裹千手觀世音菩薩站像。像高五米,重萬斤,為明代萬歷年間所造,在八根貫通全閣上下的承重鐵梨木擎天柱的襯托下,美妙莊嚴,熠熠生輝,有極高的文物藝術價值。

排云殿:原為清漪園大報恩延壽寺大雄寶殿咸豐十年(1860)被英法聯軍燒毀,光緒十二年(1886)在其廢墟上建成排云殿,是為慈禧祝壽的場所?,F殿內陳列的展品為當年王公大臣進獻的壽禮。

萬壽山前山景區(qū)---排云殿佛香閣景區(qū)

排云殿佛香閣景區(qū)是頤和園內建筑布局最完整、建筑形式最豐富的中軸建筑群體,殿、閣、廊、亭、橋、坊、碑等建筑約兩萬平方米。從臨水的云輝玉宇牌坊至排云門、排云殿、德輝殿、佛香閣、眾香界、智慧海、層層升高,排列有序,氣勢宏偉,金碧輝煌,將園林、寺廟和宮殿融為一體。此景區(qū)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以大報恩延壽寺為主體,一八六〇年被英法聯軍燒毀,光緒年間改建成現在的規(guī)模。萬壽山前山景區(qū)---五方閣、轉輪藏、萬壽山昆明湖石碑

五方閣:為宗教建筑,“五方”指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佛教中有“五方五佛”之說。閣下石壁凹槽處是喇嘛誦經時懸掛佛像的地方。

轉輪藏:建于乾隆年間,整組建筑由正殿,配亭和“萬壽山昆明湖”石碑組成,是清朝帝、后貯藏經書、佛像和念經祈禱的地方。配亭為上、下兩層,有木制彩油四層木塔貫穿其中,木塔貯經文、佛像,可以轉動,以象征誦讀經文。

萬壽山昆明湖石碑:乾隆十六年(1751)立,用整塊巨石雕造,通高9.8米,造型宏偉,比例勻稱,雕刻精美。碑正面刻乾隆御書“萬壽山昆明湖”六個大字,背面刻御制《萬壽山昆明湖記》全文,記述了當年展拓昆明湖的目的和過程。

萬壽山前山景區(qū)---寶云閣銅殿、智慧海、眾香界

寶云閣銅殿:為清朝帝后祈福頌經之所,乾隆二十年(1755)建成,通高7.55米,重207噸。銅殿梁柱、斗拱、椽瓦、匾聯等全部構件采用中國傳統的“撥蠟法”和“掰沙法”工藝鑄造并將表面處理成蟹青冷古銅色,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一八六〇年英法聯軍火燒清漪園時,寶云閣銅殿是園內極少數幸存建筑之一,但內部陳設被劫掠一空,一九〇〇年又遭到八國聯軍破壞,并有十扇銅窗流失國外。一九九三年美國國際集團公司出資購得并捐贈予頤和園。

智慧海:清乾隆時期(1736-1795)建,結構用磚石發(fā)券砌成,不用梁柱承重,俗稱無梁殿。建筑屋頂、壁畫均用五色琉璃裝飾,并嵌有無量壽佛一千一百一十尊,和殿內佛像均為乾隆時文物。一九〇〇年,壁面琉璃佛像遭到八國聯軍的野蠻破壞。智慧海和殿前牌樓正面和背面的石額題字組成“眾香界、祗樹林、智慧海、吉祥云”一首佛教的偈語。

眾香界宗教牌坊:磚石結構,表面用五色琉璃瓦件裝飾。在牌坊的正、反面石額和智慧海的前后石額上分別刻著:“眾香界,祗樹林;智慧海,吉祥云”,將這里比作佛門圣地。

清晏舫:原稱石舫,建成于乾隆二十年(1755),舫身系用巨石雕砌而成,通長三十六米,原有中式艙樓,一八六〇年被英法聯軍燒毀,光緒十九年(1893)重建時改為洋式艙樓,并取“河清海晏”之意,命名為“清宴舫”。

宿云檐城關:始建于乾隆年間,又稱貝闕。城上原有樓,內供關羽銀鑄塑像,一八六〇年被英法聯軍掠走。光緒年間重修頤和園時改為亭式建筑,內供關帝牌位。

荇橋:始建于乾隆年間。橋亭毀于一八六〇被英法聯軍之劫,光緒年間重建。橋名出自《詩經》“參差荇菜,左右采之”之句。 【藏品名稱】第一套人民幣貳拾元萬壽山

【發(fā)行時間】1949年7月

【停用時間】1955年5月10日

【票面尺寸】124 x64 mm

【圖案及顏色】正面左側六和塔和牛群圖主淺藍色 背面為花符主墨綠色

【藏品描述】

正面為萬壽山佛香閣圖,淺藍底,藍色調;

背面圖案為花符,深綠調。該幣于1949年7月發(fā)行。

壽山風景區(qū)在什么地方

萬壽山為燕山余脈,高58.59米,海拔108.94米,前臨昆明湖。明弘治七年(1494)孝宗的乳母助圣夫人羅氏在山前建園靜寺,清初,曾作宮廷養(yǎng)馬的草料場。乾隆十五年(1750)為慶?;侍罅畨鄢接趫@靜寺舊址建大報恩延壽寺。次年將山改名為萬壽山。并將開拓昆明湖的土方按照原布局的需要堆放在山上,使東西兩坡舒緩而對稱,成為全園的主體。建筑群依山而筑,現存的是英法聯軍燒毀后慈禧重新建造的。從山腳的“云輝玉宇”牌樓,經排云門,二宮門,排云殿,德輝殿,佛香閣,直至山頂的智慧海,形成一條層層上升的中軸線。

今之萬壽山,元朝名甕山。傳說有一位老人在山上掘出一裝滿寶物的石甕而得名。山前有湖名甕山泊。公元1292年(元朝至元二十九年),科學家郭守敬開挖通慧河,將昌平及西山一帶泉水匯引湖內,注入宮墻,接濟漕運,甕山泊始成為調濟京城用水的蓄水庫。由此至明,環(huán)湖先后建有多座頗具影響的寺觀,其中尤以湖西北岸的“大承天護圣寺”規(guī)模最大。萬壽山樓宇恢弘,漢白玉釣臺延入湖中,元朝皇帝常至此泛舟游幸,捕魚垂釣。

景區(qū)分介

后山景區(qū)

萬壽山后山景區(qū)---香巖宗印之閣、嘉蔭軒

香巖宗印之閣:始建于乾隆時期,為四大部洲之中心建筑,原為三層高閣。一八六〇年被英法聯軍燒毀,光緒時改建為現狀,閣內供奉三世佛與十八羅漢於內。

萬壽山香巖宗印之閣

嘉蔭軒: 始建于乾隆年間,因建于兩棵古槐的綠蔭之間而得名,一八六〇年被英法聯軍燒毀,一九八九年重建。

萬壽山后山景區(qū)---諧趣園、四大部洲、澹寧堂

諧趣園:乾隆十六年(1751)仿江南名園無錫惠山的寄暢園而建,取名惠山園。嘉慶十六年(1811)重修,改名諧趣園。一八六〇年被英法聯軍燒毀,光緒十八年(1892)重建。方塘數畝,沿池建有樓、亭、堂、齋、橋、榭等園林建筑,并由三步一回,五步一折的百間游廊相連接,錯落相間,步步有景,是中國最負盛名的“園中之園”

萬壽山諧趣園

四大部洲:乾隆年間興建的藏式宗教建筑群,分別為“南瞻部洲”、“北俱盧洲”、“東勝神洲”和“西牛賀洲”。一八六〇年遭英法聯軍焚毀,現在的格局是一九八〇年按原樣修建的。

萬壽山四大部洲

澹寧堂:始建于乾隆年間,是后湖重要的點景建筑,依山傍水,寧靜清幽。一八六〇年被英法聯軍燒毀,光緒年間重建頤和園時未予恢復。一九九六年經多方論證,國家批準,在原址上照原樣復建,用以陳列頤和園藏明清宮廷家具珍品。

萬壽山

后湖景區(qū)

萬壽山后湖景區(qū)---寅輝城關

城關是頤和園內六大城關之一,始建于乾隆年間,東邊石額刻“寅輝”,西邊刻“挹爽”,與西部的“通云”城關遙相呼應,皆是蘇州街的陸上關口。

萬壽山后湖景區(qū)---眺遠齋、妙覺寺、蘇州街

眺遠齋:俗稱“看會樓”,光緒年間興建。整個建筑置于高臺之上,北望視野開闊,是專為慈禧觀看頤和園北墻外一年一度的廟會場面而建。

妙覺寺:始建于乾隆年間,是頤和園中最小的寺廟,由山門、圍墻、旗桿和正房組成,寺中原供奉“誠救佛”。

蘇州街:原稱買賣街,乾隆時仿江南水鄉(xiāng)而建,是專供清代帝后逛市游覽的的一條水街,一八六〇被英法聯軍焚毀,一九九〇年在遺址上復建。街全長三百余米,以水當街,以岸作市,沿岸設有茶館、酒樓、藥房、錢莊、帽店、手飾鋪、點心鋪等六十多個鋪面,集中展現了十八世紀中國江南的商業(yè)文化氛圍。

點景區(qū)

萬壽山點? ?區(qū)---畫中游、寫秋軒、紫氣東來城關

畫中游:始建于乾隆年間,一八六零年被英法聯軍燒毀,光緒年間重

萬壽山景區(qū)自由行旅游攻略

  • 點擊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