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有什么特色的美食?

三門峽的特色美食有:

三門峽美食之大刀面

大刀面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切面的刀大的出奇,此刀長3尺,寬5寸,形如鍘刀。先將面搟成一尺多寬的面皮,然后折疊成十余層,放在大刀下,切成寬細(xì)不同的面條。吃時佐以澆頭、配菜,酸辣可口。

三門峽美食之水花佛手糖糕

水花佛手糖糕是一種外形獨特的面食,表層用面粉堆疊起泡,成品色澤紅亮,狀如佛手。吃來外酥內(nèi)軟、軟而不粘、香而不膩。

水花佛手糖糕堪稱豫西一絕。相傳八國聯(lián)軍攻進北京,慈禧太后逃難西安。返京途中,路經(jīng)陜州,當(dāng)時的知州為獻媚取寵,靈機一動,令人制作出一種別出心裁的水花佛手糖糕。糖糕表層如同黃河的浪花,堆疊起泡,薄如蟬翼,色如紅金,狀如佛手。篤信佛教的慈禧看到佛手,以為是吉祥之兆,頗為欣喜,人口品嘗,外酥內(nèi)軟,軟而不粘,香而不膩,甜中微透玫瑰芳香,十分稱贊,還賜給制作廚師一件黃馬褂。從此,水花佛手糖糕名聲大振?,F(xiàn)在制作水花佛手糖糕的高手,當(dāng)推三門峽市飲食服務(wù)公司的退休廚師任鴻文,任家制作水花佛手糖糕已有四代,技藝高超。

三門峽美食之觀音堂牛肉

觀音堂牛肉此菜的制作過程頗為繁復(fù):先將牛肉腌制好,再放入大鍋內(nèi)煮沸,邊煮邊加入適量的茴香、丁香、白芷、姜、蒜、辣椒等。成品色澤鮮艷,醬香濃郁,咸味適度,肉嫩可口。

三門峽美食之脂油燒餅

脂油燒餅外觀為扁圓形,旋紋相套,焦黃明亮,每層薄如紙。吃來外酥內(nèi)軟,濃香撲鼻。

三門峽美食之糟蛋

陜州糟蛋采用雞蛋和黃酒酒糟加工釀制而成。傳說是晚清時浙江紹興一個釀酒師傅把這種工藝傳到了陜州。它用料嚴(yán)格,工藝講究,成品蛋蛋心呈紅黃色細(xì)膩糊狀,無硬心,有蛋香、脂香、酒香等多種香味,味悠長可口,風(fēng)味獨特。成品蛋宜存放于清涼處,隨吃隨撈,食時去殼,加香油少許,是豫西有名的風(fēng)味食品。

三門峽美食之麻花

三門峽麻花源于陜縣大營麻花。相傳很久以前,大營一帶毒蝎橫行,人們?yōu)榱嗽{咒,每年陰歷二月二,家家戶戶把和好的面拉成長條,扭作毒蝎尾狀,油炸后吃掉,稱之為咬蝎尾,久而久之,這種蝎尾就演變成今天的麻花。麻花以含水量多少,又可分為軟、硬兩種。初期,大營制作的麻花全屬軟面型。十九世紀(jì)中葉,大營村又創(chuàng)制了硬面麻花。解放后,大營麻花經(jīng)三門峽市飲食服務(wù)公司廚師蔡天貴改進,制作技術(shù)和配料工藝大為提高,形成獨具一格的三門峽麻花。這種麻花長尺許,色澤柿紅透亮,有棱角,香甜可口,黃焦酥脆,久放而不干,營養(yǎng)價值較高;1960年,周恩來總理視察三門峽,品嘗后風(fēng)趣地說:這麻花沒有牙的人也可以吃澳!

三門峽美食之石子饃

石子饃又稱石子燒餅。因用豆石在鏊上面墊底烙熟而得名,其歷史源遠(yuǎn)流長,兼有原始的制作方法,是靈寶、盧氏的一種別有風(fēng)味的食品。主要原料是:面粉、豬油、小油(植物油)、食鹽、大料、花椒、蔥等。石子燒餅外觀焦黃鮮亮,中凹邊突,活像一個橢圓形的小金盆,咬開后層次分明,外酥內(nèi)軟,咸香可口,經(jīng)久耐貯。

Hash:055abe76e0b8f654584ab11bda8a2ca0527691ff

聲明:此文由 leaf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