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花園有哪些景點 御花園的位置和特色有哪些
導讀:御花園有哪些景點 御花園的位置和特色有哪些 1. 御花園的位置和特色有哪些 2. 關于御花園的介紹 3. 御花園的三大特色 4. 御花園的具體位置 5. 介紹御花園的位置和特色 6. 什么樣的御花園 7. 御花園有哪些景色 8. 關于御花園的景點介紹 9. 御花園有什么特點 10. 御花園的位置和特色有哪些圖片 11. 御花園的位置樣貌作用
1. 御花園的位置和特色有哪些
故宮里建筑無數(shù),每一所建筑都有自己與眾不同的個性和說不盡的故事。比如著名的四大花園——御花園、慈寧宮、建福宮和寧壽宮,便各具特色,景觀薈萃。除了廣為人知的御花園,最神秘的當數(shù)寧壽宮花園。
所謂寧壽宮花園,就是俗稱的乾隆花園,位于故宮東北部,因乾隆皇帝打算修建后給自己退位頤養(yǎng)天年而得名。乾隆為了建造這座花園,前后共花了10年時間,每個細節(jié)都親自指示工匠精雕細琢,避免出現(xiàn)“豆腐渣工程”。然而最終乾隆并沒有真正在這里居住。
說它神秘,最主要的原因是其非常精致豪華,好似紫禁城后朝的縮影,乃宮廷花園典范之作。加上尚未開放參觀,處處都是意趣和迷思。相比前幾處花園,寧壽宮并不算大,可里面卻整整容納了27座建筑。這些建筑按照四進院落分布,結構緊湊,曲直相間,頗有蘇杭園林的風格。
穿過衍琪門,走進乾隆花園的第一個院落,迎面假山和曲折小徑,主體建筑為古木山石環(huán)抱的古華軒,秀麗清奇。古華軒最大特點是軒內天花板并不是傳統(tǒng)彩畫式樣而是楠木貼雕,這在故宮和其他皇家林園極為少見。
第二個院落顯得古樸規(guī)整。主體建筑是遂初堂,“遂初”表達的是乾隆得遂初愿之意。第三院落怪石嶙峋,堆滿了整個空地,模仿的正是蘇州名園獅子林中的假山造型。乾隆特別鐘愛獅子林,在圓明園和承德避暑山莊都有相似的仿建。
要說“最能藏得住秘密”的,還得是第四個院落。這里有花園里最高大的符望閣,有最精彩的倦勤齋,還有最狹窄的竹香館......建筑從布局到形制均來自乾隆早年設計營造的建福宮花園,可謂有始有終,它們共同守護乾隆藏在這里200多年的秘密。
符望閣仿照建福宮的延春閣建造,而后來延春閣被大火燒毀,重建建福宮花園時,又反過來參考了符望閣。這處三層高的樓臺,名字亦由乾隆親自授予,源于“誠符我望唯靜候天恩”,意思是花園的建成符合他在位時的愿望。
符望閣利用室內不同的裝修風格,巧妙地分割了空間,行走其間有誤入迷宮之感,所以也叫“迷樓”。如今站在上面能看到紫禁城全貌。
其內檐裝修工藝是清代工藝的頂尖水平,普遍采用包鑲工藝,均為紫檀、楠木等名貴木材,彰顯雍容華貴之氣。有一處由兩層木材組成的透雕紋飾,面層為白木香,底層為楠木。通常這種白木香多用于把玩物件上,如此大規(guī)模應用于室內裝修實屬罕見,在紫禁城中屬孤例。
同樣屬孤例的,還有在符望閣南側的須彌座上的三槽漆紗彩繪夾紗隔扇。這是一種經(jīng)緯交織并滿飾中國傳統(tǒng)金箔的織物。為了增加織物的挺闊,匠師于紗面上涂刷大漆滿飾金層?,F(xiàn)在用手觸摸,雖已脆化,但仍能感受到它的挺固和嬌艷,
除了這些,乾隆還非常喜歡重復雙面的元素,比如雙面繡檻窗、雙面鐘等,乾隆把他能想象的一切美好東西,全都放進了這座閣樓中,無一不精雕細琢,無一不彰顯出皇家尊貴。
位于花園西北角的倦勤齋則最為奢華,竹絲鑲嵌、竹簧雕刻、雙面繡這些精湛技藝充斥著這里,特別是竹簧雕刻《百鹿圖》,如此大范圍使用這種古代南方手藝人最繁雜的工藝,全中國僅有這一處。
乾隆深愛著江南風物,他曾對負責修建花園的工匠提出,倦勤齋里必須要有一片竹林,但在北京干燥的環(huán)境下,竹子難以保存。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工匠用楠木做出竹林的模樣,精細到真假難辨。
在倦勤齋的盡頭還有一面鏡子,就是這面看似簡單的鏡子背后,也是這座花園終極“? ??密”所在。墻上的園林景觀雖是畫上去的,卻營造出一種真實的景觀。抬頭是一串串紫藤蘿,倚靠是一排排竹林,仿佛置身于江南庭院,加上西方藝術風格的融入,門外真實的庭院與繪畫亦真亦幻,3D效果靈動。
而倦勤齋內的小戲臺,不僅是紫禁城中現(xiàn)存的四大戲臺之一,也是全國唯一一處的前后戲臺。戲臺前面的小戲臺,究竟是乾隆的導演臺,還是專屬演出臺,恐怕只有乾隆自己知道了。
倦勤齋雖然只有200多平方米,但修復工作用了七年。實際上隨著時代變遷,乾隆時許多手工藝已失傳,不止倦勤齋,為整個乾隆花園的修復都帶來了挑戰(zhàn)。
從1924年中國最后一位皇帝溥儀離開紫禁城后,乾隆花園基本處于休眠狀態(tài),此后從未向公眾開放。據(jù)悉,借著故宮600年之際,乾隆花園會對外開放,可以說百年難得一遇了
2. 關于御花園的介紹
紫禁城內最大的花園為御花園。御花園位于北京故宮中軸線的最北端,在坤寧宮后方,明代稱為“宮后苑”,清代稱御花園。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從明景泰六年(1455年)開始增建,歷經(jīng)數(shù)代?,F(xiàn)仍保留初建時的基本格局。園中不少殿宇和樹石,都是十五世紀明代遺物。御花園原為帝王后妃休息、游賞而建,但也有祭祀、頤養(yǎng)、藏書、讀書等用途。御花園占地一萬一千多平方米,全園南北寬80米,東西長約140米,有建筑二十余處。園內建筑布局對稱而不呆板,舒展而不零散,各式建筑,無論是依墻而建還是亭臺獨立,均玲瓏別致,疏密合度。
3. 御花園的三大特色
御花園承載了幾個朝代的興衰,透過御花園,我們看到了歷史的齒輪,故宮御花園,明代永樂十五年(1417)始建,十八年建成,名為“宮后苑”。清雍正朝起,稱“御花園”。位于紫禁城中軸線的北端,正南有坤寧門同后三宮相連,左右分設瓊苑東門、瓊苑西門,可通東西六宮;北面是集福門、延和門、承光門圍合的牌樓坊門和順貞門,正對著紫禁城最北界的神武門。 故宮御花園 園墻內東西寬135米,南北深89米,占地12015平方米,占紫禁城面積的1.5%。 紫禁城中共有四座大小不等的花園,分別是御花園、慈寧宮花園、建福宮花園、寧壽宮花園(即乾隆花園)。其中,以御花園面積最大。它的整體布局以及局部點綴上,都極其考究。園內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樓臺亭閣,變化多端。 園內建筑采取了中軸對稱的布局。中路是一個以重檐錄頂、上安鎦金寶瓶的欽安殿為主體建筑的院落。東西兩路建筑基本對稱,東路建筑有堆秀山御景亭、璃藻堂、浮碧亭、萬春亭、絳雪軒;西路建筑有延輝閣、位育齋、澄瑞亭、千秋亭、養(yǎng)性齋,還有四神祠、井亭、鹿臺等。這些建筑絕大多數(shù)為游憩觀賞或敬神拜佛之用,唯有璃藻堂從乾隆時起,排貯《四庫全書薈要》,供皇帝查閱。建筑多倚圍墻,只以少數(shù)精美造型的亭臺立于園中,空間舒廣。園內遍植古柏老槐,羅列奇石玉座、金麟銅像、盆花樁景,增添了園內景象的變化,豐富了園景的層次。御花園地面用各色卵石鑲拼成福、祿、壽象征性圖案,豐富多彩。著名的堆秀山是宮中重陽節(jié)登高的地方,疊石獨特,磴道盤曲,下有石雕蟠龍噴水,上筑御景亭,可眺望四周景色。 御花園是供帝王家眷休憩游覽的場所,一些重要的·節(jié)慶都有活動在這舉行。五月端午粽子節(jié),八月十五中秋祭月,九九重陽登高,皇帝率領后妃們登臨御花園最高處的堆秀山御景亭,望遠祈福,祛邪避穢等等。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織女鵲橋相會,宮中要祭祀牛郎織女,拈香行禮,舉行乞巧活動。 ? ? 御花園又是后宮的匯合點:北面繞過大影壁是順貞門,出此門即是神武門廣場,到達紫禁城北門。南面是坤寧門,通往后三宮的入口。西南角是閬苑右門,由此進入西六宮;東南角是閬苑左門,由此進入東六宮。
4. 御花園的具體位置
太和殿(明代奉天殿和皇極殿)俗稱“金鑾殿”,高35.05米,東西高63米,南北35米,占地面積超過2380平方米。長寬比為9:5,這意味著九五之尊。該地區(qū)是紫禁城宮殿中面積最大的宮殿,其形狀也是最高標準和最宏偉的建筑。
中和殿(明代叫華蓋殿和中極殿)是紫禁城的三大廳之一,位于太和殿后面。中和殿高27米,平面布置,寬3間,深3層,四面有走廊,鋪有金磚砌成的地板,建筑面積580平方米。
保和殿(明代為謹身殿和建極殿)也是紫禁城三大廳之一,位于中和堂后面。寶和殿高29米,平面矩形,寬9個房間,深5個房間,建筑面積1240平方米。
內廷,紫禁城的后半部分稱為內院,內宮的大門是乾清門,左右兩側有彩色釉墻。大門內是侯三宮。內部法院的中心是乾清宮,交大宮和昆寧宮。東西兩側分別有東六宮和西六宮。這是皇上處理日常政務事務的地方,也是皇上和后妃生活和居住的地方。
乾清宮位于紫禁城內部庭院的前面。乾清宮是內院的主殿,高20米。宮殿頂部有雙檐。寺廟中間有一個寶座,里面有一塊“正義而明亮”的牌匾。兩端都有溫暖的涼亭。乾清宮曾是封建皇上的宮殿。在清康熙皇上之前,這里就是皇上居住和處理政府事務的地方。清雍正皇帝遷至養(yǎng)心殿,仍在此批閱奏報,選派官吏和召見臣下。
交泰殿位于乾清宮與坤寧宮之間,意為“天地交合、安康美滿”。頭條萊垍
養(yǎng)心殿,自清朝雍正以來,養(yǎng)心堂已成為皇上在故宮的實際住所。清同治年間,慈禧皇后和慈安第二皇后在養(yǎng)心堂東暖閣聽政治。
養(yǎng)心殿內室,寧壽宮,乾隆皇上宣布退位并成為皇上的養(yǎng)恤金殿,內院東側的寧壽宮耗資110萬兩白銀建造。
坤寧宮在紫禁城的“內部法院”后面。重檐廡殿頂。坤寧宮是明清雍正以前皇后的寢室,兩端有暖閣。在清朝,它改為祭神場所。雍正以后,西暖閣是薩滿祭祀的地方。其中,東暖閣是皇上婚禮的新房??滴?,同治,光緒三皇都在這里舉行了婚禮。頭條萊垍
東六宮,紫禁城東部和西部的六個宮殿是皇上后妃和子嗣居住的地方。東六宮包括景仁宮,延禧宮,承干宮,永和宮,鐘粹宮,景陽宮,東六宮建于明永樂年間。其中,東太后慈安住在鐘翠宮。此外,延禧宮也很有名氣,因為紫禁城中唯一的西洋建筑,也是人們口中廣泛流傳的水晶宮。
5. 介紹御花園的位置和特色
故宮有四個花園,御花園、建福宮花園、寧壽宮花園、慈寧宮花園。其中寧壽宮花園又叫乾隆花園。
這四大花園都有它特定的歷史文化,其中御花園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后來因皇帝喜好的不同,曾多次增修,現(xiàn)在仍保留初建時的格局。在明朝的時候其實沒有叫御花園,而是叫“宮后苑”,直至清朝時,改為御花園。
而當時營建建福宮花園的原因,主要是作為乾隆皇帝的游憩之地,因為乾隆皇帝喜好游山玩水,該地夏日清涼幽靜,堪避酷暑,著實是一個好地方。這在他的《御制建福宮題句》和《御制建福宮賦》)中均有明確表述。他經(jīng)常在此地吟詩作對,樂此不疲。
而慈寧宮顧名思義就是皇帝母親的花園,在乾隆三十年發(fā)生過重大變化。這一年,為了滿足篤信佛教并長年居住在壽康宮的乾隆皇帝生母崇慶皇太后禮佛、供佛的需要,乾隆皇帝下旨對花園進行了? ?規(guī)模改建,也能彰顯乾隆以孝治國的思想,這個地方充滿佛教文化的氣息。
其實寧壽宮花園,大家知道的一定很少。但是它最為神秘,也作為磅礴。是乾隆準備在六十歲之后退休用的地方。
6. 什么樣的御花園
故宮的外觀結構是按南北的中軸線為對稱布局,層次分明,主次有序。設四個門,南門正面是午門、北邊是神武門、東邊為東華門、西邊為西華門,四個門均建有重檐廡殿頂門樓。故宮的四個角,都布有結構精巧,外觀秀麗的角樓。外墻有10米多高,還有護城河。
故宮的整個建筑被兩道堅固的防線圍在中間,外圍是一條寬52米,深6米的護城河環(huán)繞;接著是周長3公里的城墻,墻高近10米,底寬8.62 米。城墻上開有4門,南有午門,北有神武門,東有東華門,西有西華 門,城墻四角,還聳立著4座角樓,角樓有3層屋檐,72個屋脊,玲瓏 剔透,造型別致,為中國古建筑中的杰作。偌大的故宮大體可以分為兩大部分,南為工作區(qū),即外朝,北為生活區(qū),即內廷。外朝內廷的所有建筑排列在中軸線上,東西對稱,秩序井然。
7. 御花園有哪些景色
御花園位于北京紫禁城中軸線上,坤寧宮后方,明代稱為宮后苑,清代稱御花園,是漢族園林建筑之精華。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 (1420年),以后曾有增修,現(xiàn)仍保留初建時的基本格局。全園南北縱80m,東西寬140m,占地面積12000㎡。園內主體建筑欽安殿為重檐盝頂式,坐落于紫禁城的南北中軸線上,以其為中心,向前方及兩側鋪展亭臺樓閣。園內青翠的松、柏、竹間點綴著山石,形成四季長青的園林景觀,體現(xiàn)天人合一的漢族傳統(tǒng)文化。
御花園以它古木繁花、亭臺樓閣、嶙峋山石、石子畫為路……而聞名遐邇。 園內建筑采取了中軸對稱的布局。中路是一個以重檐錄頂、上安鎦金寶瓶的欽安殿為主體建筑的院落。東西兩路建筑基本對稱,東路建筑有堆秀山御景亭、璃藻堂、浮碧亭、萬春亭、絳雪軒;西路建筑有延輝閣、位育齋、澄瑞亭、千秋亭、養(yǎng)性齋,還有四神祠、井亭、鹿臺等。
這些建筑絕大多數(shù)為游憩觀賞或敬神拜佛之用,唯有璃藻堂從乾隆時起,排貯《四庫全書薈要》,供皇帝查閱。建筑多倚圍墻,只以少數(shù)精美造型的亭臺立于園中,空間舒廣。園內遍植古柏老槐,羅列奇石玉座、金麟銅像、盆花樁景,增添了園內景象的變化,豐富了園景的層次。御花園地面用各色卵石鑲拼成福、祿、壽象征性圖案,豐富多彩。著名的堆秀山是宮中重陽節(jié)登高的地方,疊石獨特,磴道盤曲,下有石雕蟠龍噴水,上筑御景亭,可眺望四周景色。
御花園是供帝王家眷休憩游覽的場所,一些重要的節(jié)慶都有活動在這舉行。五月端午粽子節(jié),八月十五中秋祭月,九九重陽登高,皇帝率領后妃們登臨御花園最高處的堆秀山御景亭,望遠祈福,祛邪避穢等等。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織女鵲橋相會,宮中要祭祀牛郎織女,拈香行禮,舉行乞巧活動。
8. 關于御花園的景點介紹
故宮御花園中不少殿宇和樹石,都是15世紀明代遺物。御花園原為帝王后妃休息、游賞而建,但也有祭祀、頤養(yǎng)、藏書、讀書等用途。
御花園占地約11000多平方米,全園南北寬80米,東西長約140米,有建筑20余處。園內建筑布局對稱而不呆板,舒展而不零散,各式建筑,無論是依墻而建還是亭臺獨立,均玲瓏別致,疏密合度。御花園以欽安殿為中心,園林建筑采用主次相輔、左右對稱的格局,布局緊湊、古典富麗。園內青翠的松、柏、竹間點綴著山石,形成四季長青的園林景觀。
9. 御花園有什么特點
作? ??中華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它在建筑風格上具有以下幾大特點:
首先,它的設計理念很獨特。中國古代講究“天人合一”的規(guī)劃理念,故宮以天上的星辰都是規(guī)劃相對應,以此來突出皇權的合法性和至高性。
同時,它嚴格按照“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營造原則建造,在整體和功能上,體現(xiàn)出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達到左右均衡和形體變化的藝術效果。
故宮內的建筑主要分為外朝和內廷兩個建筑。外朝是皇帝處理政事的地方,只是舉行國家典禮的地方。它主要有三大殿,分別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
內廷,主要有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御花園和東西六宮,是皇后皇帝和后妃們居住的地方。
其次,它屋頂?shù)男问截S富多彩,每個殿座的屋頂都有裝飾物。
故宮里面主要的電座以黃色為主,綠色,藍色,紫色,黑色等其他顏色為輔,而且每個殿座的屋頂都有不同的裝飾物,比如,吻獸,獅子,龍鳳,海馬等動物,象征著吉祥和威嚴,同時也給建筑起到了裝飾的作用。
再次,故宮的前部宮殿,莊嚴,雄偉,象征著皇權的至高無上,震懾天下。后部宮殿生活氣息比較濃厚,不僅有各種院落,還有花園,明庭開闊,井然有序,比如后宮有御花園御景亭等皇后和后妃們休閑的地方。
最后,故宮位于北京中軸線的中心,分別有四大門,南北取直,左右對稱,非常講究對稱性。
10. 御花園的位置和特色有哪些圖片
北京紫禁城內有三座花園分別是御花園,乾隆花園,和慈寧花園。
御花園位于坤寧宮坤寧門后,花園內有奇石和古樹無數(shù),其中御花園內的建筑也很有特色,地面有用石子鋪成的石子畫路。
慈寧花園位于慈寧宮以南,之前故宮博物院在那里養(yǎng)過麋鹿。
乾隆花園不開放,內有曲水流觴亭的景色。
11. 御花園的位置樣貌作用
大家好,我是小鯉,很高興有機會回答這個問題。
甄嬛經(jīng)歷過選秀,當時皇上在場,吹簫的時候卻不認識皇上了。
總體來看原因可能在于選秀的時候,甄嬛的心情還是比較緊張的,再加上秀女參加選秀是不能抬頭的,各方面的原因,接下來分以下幾條分析一下,僅是我個人拙見,和大家交流:
1、選秀的時候,皇上和甄嬛她們站的距離是比較遠的,這么遠的距離,看清楚容貌還是有點困難的(皇帝看秀女估計也就是個大概)
2、皇帝和太后在高處,甄嬛她們是在低處,從上往下看還是比較清晰的,大家可以試試,抬頭看上面對容貌的印象就不是很深刻了。
3、秀女參與選秀是不能隨便抬頭的,即使甄嬛當時被要求抬頭了,眼神是不可以往皇帝身上掃的,她們必須低著眼,只讓皇上看到她們的容貌就可以,這一點在清朝的規(guī)矩還是比較嚴格的。
4、不管是甄嬛還是其他參加選秀的女孩們,她們的心情都是比較緊張的,本來就是未出閨閣少女,沒怎么見過這么大的場面,更何況是見皇上和太后這些大人物。
5、參加選秀的時候,秀女們的心情除了緊張,還有害怕,畢竟,伴君如伴虎,來到宮里,當著皇上的面,她們生怕有半點出錯,萬一行為不當,不被選中事小,丟了腦袋甚至連累了家人事大。
6、甄嬛去參加選秀的時候,對選中是沒有抱什么希望的,她本就不希望進宮,心理上來說,除了謹慎,也不打算刻意做什么,更別說去看或者記住皇上的容貌。
7、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甄嬛參與選秀的時候,有一段插曲,就是潑水和放貓,那一段雖然甄嬛的表現(xiàn)還算得體,沒有驚慌,但另外一個秀女卻被拉了出去,甄嬛還是收到了? ??許驚嚇的,只是沒有表現(xiàn)出來,被驚嚇的甄嬛可能即使抬頭,也對當時周圍情形印象不深了,后怕占據(jù)了大部分。
8、還有一個細節(jié),選秀時到甄嬛這,甄嬛還沉浸在沈眉莊被選的喜悅中,根本沒注意到了自己,所謂的心不在焉,導致了她被叫到后緊張和不知所措,更別說看皇上的容貌了。
9、另外吹簫的時候,皇上摒退兩側以后,一開始介紹自己就說自己是果郡王,甄嬛對他的印象,有一種先入為主。
10、從選秀以后,甄嬛參與入宮的各種規(guī)矩訓練,后來進宮之后并沒有侍寢,一直稱病,到甄嬛吹簫已經(jīng)過去很久了,時間這么就,加上上面各種原因,造成甄嬛對皇上容貌就更沒有什么印象了。
11、選秀時的皇上比較嚴肅,給人印象就是酷酷的感覺,而甄嬛吹簫時遇到的皇上,一開始就和藹可親,帶著些許的小心翼翼,兩種情形的皇上截然不同,所以甄嬛自然不會認出來。
總之,當時的制度、甄嬛參加選秀時的心情、當場出現(xiàn)的狀況,導致了甄嬛其實對皇上的容貌沒有太大的留意甚至記憶,后來又經(jīng)過了較長時間,吹簫時兩人相遇時皇上刻意試探和隱瞞,所以后來甄嬛吹簫的時候,沒有認出來皇上。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點拙見,能和大家交流是我的榮幸,謝謝大家!
與鯉一起看,邀你一起看,歡迎大家關注。
Hash:56e7fabbb7c686a205a9efeb064c1b1ea4604c28
聲明:此文由 謝絕崇拜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