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實攝像的特點?

導讀:紀實攝像的特點? 什么是超靜物寫實?

照片要真實、清晰、影調豐富、層次分明,主張在拍攝過程中不做改變事物固有面貌的處理,在后期制作中也不做背離事物原有特征的加工。強調的是攝影充分發(fā)揮不同于其他藝術手段的最本質東西,即客觀景物和氣氛,靠真實的影象去打動人、感染人。

摘自金建國《業(yè)余攝影家》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

什么是超靜物寫實?

樓主您好:


給您一個完整的資料吧~


超事物寫實也就是所謂的照相寫實主義  


照相寫實主義(Photorealism),20世紀70年代興起于美國的藝術流派,又名超級寫實主義(Hyperrealism)。其主要特征是利用攝影成果做客觀﹑逼真的描繪。R.馬丁在1974年的超級寫實主義展覽的目錄中寫道:“超級寫實主義把人置于照相機的視線下,很客觀地把物體的影象呈現(xiàn)出來。”這些畫家先制作平面的(兩度空間的)照片形象,然后再把這兩度平面的形象移植到畫布上來。照相寫實主義根據(jù)現(xiàn)代哲學中的距離論的觀念,認為傳統(tǒng)的寫實主義是注入了作者的主觀激情的,是一種主觀的寫實或人文的現(xiàn)實,為觀眾了解的可能性較小,而不含主觀感情﹑用大家共同的眼睛(照相機)來觀察和反映,則能為更多的群眾所了解,傳達的范圍也就更普遍。因此,照相寫實主義的作品使人感到嚴峻﹑冷漠,有自然主義的味道。但作為美術運動,照相寫實主義也含有積極的因素:利用照相機拍攝照片,可以把充滿著光和運動的現(xiàn)代城市的景象凝聚在一瞬間;照相寫實主義的作品常常把對象放大到5~10倍,改變日常事物的尺寸,造成一種異乎尋常的美學和心理效果。此外,具有嚴峻和冷漠感的形象,能傳達出當代西方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疏遠﹑冷漠和無人情味,并且為商業(yè)廣告開辟出一條新的途徑。
  照相寫實主義的畫家們并不直接寫生。他們往往先用照相機攝取所需的形象,再對著照片照相寫實主義的畫家們并不直亦步亦趨地把形象復制到畫布上。有時他們使用幻燈機把照片投射到幕布上,獲得比肉眼所看到的大得多、也精確得多的形象,再纖毫不差地照樣描摹。藍本上一些不夠清楚的細節(jié),也被畫家們予以修正,而具有同樣的逼真性和清晰性。如此巨細無遺的精確畫面,在某種意義上反倒成了對人們常規(guī)觀察方式的一種挑釁。因為在一般情況下,人們對形象的視覺感知不會細致到面面俱到,不放過任何細節(jié)。通常由于職業(yè)、情感、性格以及實用主義等諸多影響,眼睛會有所選擇地對形象作出反應,有些可能經(jīng)仔細觀察獲得了清晰印象,有些可能只是一帶而過,甚至很多時候,人們的看只是大致清楚而已。照相寫實主義的寫實幾可亂真,但它對所有細節(jié)一視同仁的清晰處理,則暗示了它與現(xiàn)實之間的距離,暗示了真實之下的不真實。此外,照相寫實主義畫家們有意隱藏了一切個性、情感、態(tài)度的痕跡,不動聲色地營造畫面的平淡和漠然。這種表面的冷漠之下,其實包含了某種對社會的觀念,它反映的是后工業(yè)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精神情感的疏離和淡漠。
  在美國最有聲譽的照相寫實主義畫家是R.皮爾斯坦(Phillip Pearlstein)﹑R.戈因斯﹑R.埃斯蒂斯(Richard Estes)﹑C.克洛斯(Chuck Close,見插圖)﹑R.科廷厄姆(Robert Cottingham)﹑C.貝爾(Charles Bell)和T.布萊克韋爾等。在雕刻家中,J.安德烈亞和D.漢森最為有名。華裔美國畫家姚慶章屬于這一派中的年輕一代。韓湘寧也是照相寫實主義領域的開拓者之一。照相寫實主義風格對蘇聯(lián)和中國當代繪畫也有影響。羅中立的名作《父親》,在風格上受到照相寫實主義的啟發(fā)。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Hash:0f6681210b0986ebc1cca0bc70989daf54993e3e

聲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