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秦國的故事

導讀:有關秦國的故事 關于秦朝的一些事 秦始皇的有關事件? 秦始皇的故事 秦朝文字的故事

秦武王之死:公元前310年,秦惠文王去世,秦武王即位。秦武王生而有神力,自幼身高體壯,勇武好戰(zhàn),喜好跟人比角力,大力士任鄙、烏獲、孟賁等人都因此受到重用。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出巡周都洛邑時與烏獲、孟賁比賽舉鼎,結果兩目出血,折斷脛骨。當天晚上,秦武王因流血過多,氣絕而亡,時年二十三歲,周赧王聞報大驚,親往哭吊。更多歷史故事www.xueshiboke.com。

關于秦朝的一些事

1.沒有麗妃,有蒙恬將軍,他弟弟蒙毅不是將軍。
2.沒有麗妃自然沒有他們的愛情。
3.有次趙高犯錯,按律當斬,蒙毅如實判他死,后來秦始皇赦免了他。趙高對此懷恨在心,始皇駕崩后,陷害殺死蒙恬兄弟。

秦始皇的有關事件?

幾萬噸太夸張了,具考古學家的介紹這12個銅人最輕的大概也就30噸左右,最重的87噸

今人已見不到這12個銅人的蹤影了。它們究竟到哪里去了呢?目前,人們主要有以下幾種不同的說法:

  1.有人認為,楚霸玉項羽在攻克秦都咸陽、火燒阿房宮時,連同這12個銅人也一起燒毀了。由于此說史元明載,故贊同者甚少。

  2.有的學者指出,這12個銅人毀于董卓、荷堅之手。東漢未年,董卓率兵攻人長安,便將其中的10個銅人銷毀、鑄成銅錢,剩下的兩個被他遷到長安城清門里。至三國時,魏明帝曹睿下令把這兩個銅人運往洛陽。當工匠運到溺城時,由于銅人太重難以搬動而終止了運行。到了東晉十六國時,后趙的石季龍又把這兩個銅人運到螂城。到了前秦的秦王荷堅統(tǒng)一北方后,再從螂城將這兩個銅人運回長安銷毀。至此,前后經(jīng)歷了約600年的銅人全部都銷毀了。

  3.另有一種說法是,這12個銅人并未被毀掉。由于12個銅人是秦始皇生前的喜愛之物,所以在秦始皇陵墓營造好后,這12個銅人和其它精美的物品一起被當作隨葬品而葬于陵墓之中。

  由于一些技術等方面的原因,秦始皇陵墓的發(fā)掘工作還不能展開,因而十二銅人的下落問題至今仍是未解之謎。或許只能到了秦始皇陵墓開掘的那一天,這個謎才能解開。

秦始皇的故事

韓國派水工鄭國來秦修建三百余里的渠道,以實施“疲秦計劃”。秦王政聽信宗室大臣的進言,認為來秦的客卿大抵都想游間于秦,就下令驅(qū)逐客卿。李斯也在被驅(qū)逐之列,盡管惶恐不安,但主動上書,寫下千古流傳的《諫逐客書》。其立意高深,始終圍繞“大一統(tǒng)”的目標,正反論證,厲害并舉,說明用客卿強國的重要性。秦王政讀后,猛然清醒,遂下令追回李斯,漸多任用。

秦朝文字的故事

秦朝書法——秦小篆 
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之后,實行了一連串的改革;其中,統(tǒng)一文字就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政策。此種書體上承東周時秦國器銘與刻石文字,會融各地書風而成,為中國第一次統(tǒng)一之字體,居書史轉變之關鍵。
秦代刻石保存小篆書跡稍多,但仍算少,以秦始皇所立諸石最為重要,瑯邪臺、泰山原石及拓本殘存,石權始皇廿六年詔則最能見其真相。
小篆
也叫“秦篆”。是秦朝李斯受命統(tǒng)一文字,這種文字就是小篆。通行于秦代。形體偏長,勻圓齊整,由大篆衍變而成。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敘》稱:“秦始皇帝初兼天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李)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愛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今存(瑯琊臺刻石)、 《泰山? ?石》殘石(如圖),即小篆代表作。
秦權上刻制的小篆,據(jù)說是李斯書寫的小篆是在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後,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tǒng)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六國的異體字,創(chuàng)制的統(tǒng)一文字漢字書寫形式。一直在中國流行到西漢末年,才逐漸被隸書所取代。但由于其字體優(yōu)美,始終被書法家所青睞。又因為其筆畫復雜,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隨意添加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偽的官方印章,一直采用篆書,直到封建王朝覆滅,近代新防偽技術出現(xiàn)??滴踝值渖蠈λ?/p>

Hash:9a1c14a0de515e81271e7dc7dff75c3777aef318

聲明:此文由 leaf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