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有什么好看的歷史或人物傳記嗎?

導(dǎo)讀:誰有什么好看的歷史或人物傳記嗎? 有哪些冷門但值得了解的歷史人物?

《萬歷十五年》黃仁宇(角度很新穎,可以看看)

明朝那些事兒》當年明月(相當搞笑)

《顯微鏡下的大明》馬伯庸(細微之處見真章,很有意思的小故事)

《光榮與夢想》曼徹斯特美國歷史,1932到1972年,很不錯)

《重說中國近代史》|張鳴(跟教科書很不一樣……)

《世說新語》這個不多說相當有趣

強烈推薦【明朝那些事】

最喜歡的歷史書,沒有之一。第一次接觸這本書還是初中晚自習(xí),在班主任書架里偷偷拿了一本書,一下子就被這本書吸引住了,上課看,回寢室點著手電筒也看。

《明朝那些事兒》,作者是當年明月,原本是一名公務(wù)員。2006年3月在天涯社區(qū)首次發(fā)表,廣受大眾喜愛。

主要講述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發(fā)生的大事件以史料為基礎(chǔ),按照時間敘述,三百年的小人物大事件,文筆輕快,幽默風趣,以小見大,小人物決定大事件。

有哪些冷門但值得了解的歷史人物?

很樂意回答你的問題,袁崇煥將軍

明末杰出的愛國將領(lǐng)、明朝的鋼鐵長城這個厲害的人物,卻鮮有人知,而喜歡的有崇拜的五體投地,而不喜歡的又百般詆毀,使得他面目全非,今天我拋磚引玉,希望有見解的人一同來客觀的評價他波瀾壯闊的人生,我先簡述,歡迎批評指導(dǎo)斧正,說出你最真實的想法。

袁崇煥這個人歷來在史上都是有爭議的。一方面,他構(gòu)建寧錦防線,取得寧遠大捷,重創(chuàng)努爾哈赤,是明朝后期抵抗?jié)M清的堅固長城,可謂戰(zhàn)功赫赫。但另一方面他擅殺同僚,私開合議,剛愎自用。關(guān)于崇禎殺他到底是該還是不該,至今也未成定論,那這袁崇煥到底是忠是奸呢?咱們來看看他在遼東的一系列所作所為。

縱觀袁崇煥的一生,做三年縣令,考核三項全優(yōu),說明袁崇煥還是有能力的,有能力就該提拔重用,于是袁崇煥由七品知縣升任六品兵部主事,一般人做了京官,也該享福了,但袁崇煥連辦公室都不坐,主動申請上前線,說明他不僅膽子大,還以天下為己任,作為監(jiān)軍,敢于否定遼東巡撫王在晉的對山海關(guān)的防守策略,并且有著充分的理由,袁崇煥的軍事才能不容置疑,雖然不是天賦異,但要比大多數(shù)文武官都要強。

再說殺毛文龍,毛和滿清有書信往來,如果不殺的話,毛文龍就會叛變,再加上明朝政府兩線作戰(zhàn),所以覆滅也是早晚的事了,凝人不用,用人不凝,名義上袁崇煥是第一大將軍,可毛文龍又有朝延撐腰,不聽袁崇煥號令,軍人的天職是服從命令,不服從配合當然該殺,不然二線作戰(zhàn),勞民傷財敗的更慘,即然已殺朝延應(yīng)該全力重用袁崇煥,一鼓作氣,揮師長出直入,直搗清延,可明朝反殺袁崇煥,無異自斷雙臂,可惜一代軍神,壯志末酬身先死,跟錯了老板,一切付諸東流,還蒙了不白之冤,可惜可嘆。

再看北京城下那一戰(zhàn),皇太極領(lǐng)兵十余萬,一路殺到北京城下,其實當時的北京城守衛(wèi)空虛,士氣低落,按當時的兵力對比,滿清破城指日可待,可是中間卻? ?出來一個千里救主的英雄豪杰,袁崇煥率八千關(guān)寧鐵騎先鋒,一路向北京狂奔而來,人困馬乏之際,未經(jīng)調(diào)整就與滿人軍隊在北京城下鏖戰(zhàn)一番,最終皇太極不敵,下令撤軍,8000之數(shù)的明軍都可擊退10余萬滿人,此戰(zhàn)足以證明如重用袁崇煥,打敗皇太極是絕對沒有問題的,當年崇禎皇帝殺袁崇煥乃是自毀長城。他自殺是咎由自取,不愧為大明最無能的皇帝,可惜還斷送了大明王朝,朱元璋應(yīng)該做鬼也不會原諒他吧!?。?/p>

朱元璋

介紹一個,春秋時期魯國的權(quán)臣,叔孫僑如。

魯國的政局,長期以來把握在三大家族手里,分別是季孫氏、孟孫氏和叔孫氏。這三大家族的祖先都是魯桓公,因此被稱為“三桓”。三桓之間,既有共同對抗公室(國君)的傳統(tǒng),也有互相爭權(quán)奪利的一面。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種平衡,大家都知道界限在哪里,基本上不會做出太出格的事。三桓內(nèi)部如此,對于公室亦如此。百余年來,竟然相安無事。

這位叔孫僑如,卻是個異類。他是魯成公時期,叔孫氏的宗主。其父叔孫得臣,在一次戰(zhàn)斗中打敗狄人,俘虜其首領(lǐng)僑如、虺、豹,為了紀念自己的戰(zhàn)功,便以這三個人的名字為三個兒子命名。叔孫得臣去世的時候,僑如只有十幾歲,繼承了偌大的家業(yè),而且成為魯國的上卿,堂而皇之地參與朝廷大事。興許是另外兩大家族對于這個小孩缺乏足夠的尊重,甚至有可能侵奪他的權(quán)利,僑如的心中,逐漸埋下了對季孫氏和孟孫氏的仇恨。當他長大成人,便開始著手向那兩大家族報復(fù),甚至于想將那兩大家族除去,獨攬大權(quán)。

打破三角平衡,本來就是一件危險的事,而且困難重重。僑如卻找到了一條捷徑。這條捷徑,便是與當朝國君魯成公的母親穆姜。僑如身長八尺,風度翩翩;穆姜長期守寡,哪里抵擋得住他的猛烈攻勢?一來二去,開始或許還只是單純的肉體享受,不久便動了真情。當僑如向她提出,幫助他除掉季孫行父(季孫氏)和仲孫蔑(孟孫氏),穆姜很爽快地答應(yīng)了,而且很快付諸行動。

當時,魯成公應(yīng)中原盟主晉厲公之約,準備前往鄢陵參加晉楚會戰(zhàn)。穆姜借送行之機,向魯成公提出:驅(qū)逐季孫行父和仲孫蔑,將他們的家產(chǎn)全部轉(zhuǎn)封給叔孫僑如。魯成公哪里敢答應(yīng)!且不說這件事難以做到,就算做得到,他又何必打破這種平?要知道,三桓專魯,互相還能制衡。如果變成叔孫氏一股獨大,公室還有好日子過嗎?

魯成公不同意,為了防備萬一,他帶了季孫行父出國,留下仲孫蔑鎮(zhèn)守曲阜,監(jiān)視叔孫僑如。僑如一計不成,又生一計,派使者偷偷去見晉國的權(quán)臣郤犨,誣蔑季孫行父和仲孫蔑,說他們經(jīng)常勸魯成公脫離晉國,投靠齊國或楚國。并且建議郤犨,趁機將季孫行父抓起來作為人質(zhì),以確保魯成公沒有二心。郤犨見魯國人內(nèi)部有了矛盾,雄心頓起,想出一個更大膽的計劃,想利用叔孫僑如發(fā)動政變,殺掉魯成公,扶持魯成公的弟弟公子偃為君,徹底控制魯國。不料事情敗露。魯成公回到魯國,立即驅(qū)逐叔孫僑如,改立其弟叔孫豹為叔孫氏宗主。

叔孫僑如流亡到齊國,日子過得竟然也不差。個中原委,是齊靈公的母親聲孟子正值虎狼之年,一眼便看中了這個魯國來的陰謀家。兩個人很快好得如膠似漆。聲孟子一高興,便向? ?靈公提出一個要求:封叔孫僑如為上卿,與國、高二氏平起平坐。

齊靈公大吃一驚。國、高二氏是齊國的傳統(tǒng)貴族,歷史和齊國一樣悠久。當年管仲輔佐齊桓公稱霸天下,功勛卓著,都不敢與國、高二氏比肩?,F(xiàn)在叔孫僑如這個叛國者,因為把聲孟子侍候好了,就妄想超越管仲嗎?

沒想到,這件事卻不是叔孫僑如的主意,而是聲孟子想送給他的一個驚喜。證明是,叔孫僑如聽到這個消息,當天晚上就出逃到衛(wèi)國。給聲孟子留的書簡上,寫著“我不可以兩次犯同樣的錯誤”云云。

這大概也是一種領(lǐng)悟吧。

Hash:473fdf41700620a61660caf5fa5cfa36fc5e930e

聲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