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白塔東路,是蘇州人倍感親和、親切的一條馬路

本地資訊創(chuàng)作者,旅游領(lǐng)域創(chuàng)作者

白塔東路東至東園,西至臨頓路。路長846.7米,寬9~14米。

白塔東路路名典故,舊名東白塔子巷,巷以橋名,因東有白塔子橋,故名。民國后或許受外來文化影響改稱為白塔東路。

白塔東路

白塔東路雖然毗鄰拙政園、獅子林,又跟歷史街區(qū)平江路相連;不過,好像從來沒火過。成了景區(qū)、景點的過道。至多靠近臨頓路口那幾家餐廳沾到了光了,生意一直不錯。

但是,在蘇州本地人尤其是古城區(qū)的居民來講,白塔東路往往是兒時一段溫馨的記憶。白相過東園的次數(shù)要超過像拙政園之類的古典園林,相比之下,白塔東路倍感親和、親切。

其實,白塔東路一點都不遜色,同樣藏著寶,同樣熠熠生輝。

白塔東路1號,東園。

東園以外城河為界。全園面積270畝(18公頃)。 跟古城內(nèi)的其它園林相比(1979年)始建。年齡小到如同幼兒園的小朋友;但是,濃濃的蘇州味道、深厚的吳文化底蘊、現(xiàn)代游樂設(shè)施,讓它成為了蘇州人童年時光中的一段風景。

東園

東園之所以優(yōu)秀,是因為根基太蘇州化了。東園由蔣桃園廢墟、古城墻遺址、內(nèi)城河這三大古典元素組成,從而改造成就的現(xiàn)代公園,跟蘇州人有天然的親近感,不似蘇州市內(nèi)其它新修的公園,空降到其它城市就能落地生根,東園姓蘇,跑到那兒仍舊是“姑蘇”品味。

東園的建筑和景觀分東西二部。西部以"涵碧樓"為主景。其中有中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1979年建造的中國式庭院實樣"明軒"。(網(wǎng)師園"殿春簃"為藍本)。東部古城墻殘留的土丘為主,綿延數(shù)百米的丘上樹木蔥郁,具山林氣勢。西側(cè)河面,南闊北狹,曲折縈回。涵碧樓倒影其間與三孔橋倒影構(gòu)成了一幅優(yōu)美的水墨畫。

東園

東園有蘇州市內(nèi)最大的游艇碼頭,泛舟蕩漾水面,使人心曠神怡。南部有一游樂區(qū),內(nèi)有碰碰車、滑行龍、空戰(zhàn)機、旋轉(zhuǎn)木馬等……東園還有10處友誼設(shè)施。她們是蘇州市同世界姐妹城市締結(jié)蘇州東園 友誼的見證。這些設(shè)施大部分分布在西部。其中最早的是1980年10月蘇州與加拿大維多利亞市締結(jié)友好城市植樹紀念……目前,東園向市民免費開放,又成為老年人休閑的一塊福地。

白塔東路60號,北半園(陸氏半園)。

北半園(陸氏半園),始建于清代中期的古典園林建筑。占地1130平方米,為清順治年間沈其奕所筑。當時名為止園。后歸周勛齊,更名“樸園”,

沈世奕,字韓伯,號竹齋。蘇州)人。順治十二年(1655)乙未科進士,授編修,官至詹事府太子洗馬,順治十五年會試同考官。

咸豐年間,江蘇道臺陸解眉擴建,陸家祖籍安徽遷居蘇州。陸宅的格局是西宅東園。東部為園,陸解眉取“知足不求全”之意,將園名為“半園”。解放前后,尚有陸氏后裔居此,其后托人代管宅園。

北半園

1954年起,半園先后為平江木器盆桶社、東吳絲織廠五工場車間。1956年為織帶廠1966年成為紡織修配二站。1968年,改為機床修造廠。1969年,改為紡織配件二廠。1973年,改為第三紡織機械廠。期間,半園西部宅第被陸續(xù)拆建成廠房車間,僅存東部約900多平方米的園子。

19 82年,半園被列入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廠方出資對半園進行整修,辟北半園商務(wù)休閑俱樂部茶室。2003年,茶室因工廠改制而停辦。 2008年,工廠搬遷。, 2009年,廠區(qū)成為蘇州機械局的開發(fā)地產(chǎn)。2010年,改建成酒店,書香世家·平江府酒店。并對外開放。

在蘇州眾多的園林中,“半園”有名氣、有特色,匠心獨具。

北半園

北半園,水池居中,環(huán)以船廳、水榭、曲廊、半亭,建筑多以“半”為特色。園東北部的二層半重檐樓閣,為蘇州園林所僅見。園中植有白皮松、黃楊、紫藤花木。北半園住宅已無,現(xiàn)存園林面積1130平方米。園中花木繁盛,面積雖小,但布局緊湊,環(huán)境雅致。

因為北半園的存在,使得書香世家·平江府酒店成為蘇州唯一一座擁有三百余年私家古典園林的創(chuàng)意文化主題精品酒店,

Hash:7653b5abd32f2a8d86a68a64c56bdb8c8433e883

聲明:此文由 蘇州人說書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