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陵墓景點(diǎn) 洛陽有什么陵

導(dǎo)讀:洛陽陵墓景點(diǎn) 洛陽有什么陵 1. 洛陽有什么陵 2. 洛陽的陵園有哪些 3. 洛陽有什么帝王陵墓 4. 洛陽什么陵墓 5. 洛陽有什么陵墓 6. 洛陽有什么皇陵 7. 洛陽有哪些陵園 8. 洛陽有什么陵園出名 9. 洛陽有哪些帝王陵 10. 洛陽有名的陵墓

1. 洛陽有什么陵

東漢皇陵位于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十七公里、孟津縣和偃師市交會處的漢魏故城附近。東漢十四帝,除漢獻(xiàn)帝劉協(xié)葬在河南省許昌市曹魏故城的張潘鄉(xiāng)古城村、北鄉(xiāng)侯劉懿早卒和少帝劉辯被董卓所廢未建陵外,其他十一帝均葬在洛陽漢魏故城東南和東北兩大陵區(qū)。

其中,東南陵區(qū)有漢明帝劉莊的顯節(jié)陵、漢章帝劉炟的敬陵、漢和帝劉肇的慎陵、漢殤帝劉隆的康陵(在慎陵中)、漢質(zhì)帝劉瓚的靜陵、漢桓帝劉志的宣陵共六帝六陵。東漢皇陵陵區(qū)位于今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市大口、高龍、寇店鄉(xiāng)一帶。東北陵區(qū)有光武帝劉秀的原陵、安帝劉祜的恭陵、順帝劉保的憲陵、沖帝劉炳的懷陵、靈帝劉宏的文陵,共五帝五陵。陵區(qū)均位于今洛陽市孟津縣境內(nèi)的北邙山上。東漢皇陵從選址、布局到地宮建制基本上承襲西漢。但因?yàn)闁|漢王朝是我國歷史上政治、經(jīng)濟(jì)、文化迅速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時期。所以,東漢皇陵在陵寢建筑、喪葬禮儀、祭祀祖先等方面也有所改變,這些改變,對后代產(chǎn)生了廣泛的影響。

2. 洛陽的陵園有哪些

洛陽市朝陽陵園只有一個,過去洛陽高速收費(fèi)站有3公里就到了。

3. 洛陽有什么帝王陵墓

1、光武帝:劉秀(東漢開國皇帝、劉邦九世孫)

原陵

劉秀(公元前6年—公元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陽郡蔡陽縣人,東漢王朝開國皇帝,在位33年,病死,終年63歲,葬于原陵(今河南省孟津縣西長道社)。廟號世祖,謚號光武皇帝,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新莽末年,海內(nèi)分崩,天下大亂,身為一介布衣卻有前朝血統(tǒng)的劉秀在家鄉(xiāng)乘勢起兵。公元25年,劉秀與更始政權(quán)公開決裂,于河北鄗南千秋亭登基稱帝,為表劉氏重興之意,仍以“漢”為其國號,史稱“東漢”。

經(jīng)過長達(dá)十二年之久的統(tǒng)一戰(zhàn)爭,劉秀先后平滅了關(guān)東、隴右、西蜀等地的割據(jù)政權(quán),結(jié)束了自新莽末年以來長達(dá)近二十年的軍閥混戰(zhàn)與割據(jù)局面。劉秀在位三十三年,大興儒學(xué)、推崇氣節(jié),東漢一朝也被后世史家推崇為中國歷史上“風(fēng)化最美、儒學(xué)最盛”的時代。

2、漢明帝:劉莊(光武帝四子)

顯節(jié)陵

漢明帝劉莊(公元28年-公元75年),初名劉陽,光武帝劉秀第四子,母光烈皇后陰麗華 ,東漢第二位皇帝,公元57年―公元75年在位。在位18年,病死,終年48歲。廟號顯宗,謚號孝明皇帝,葬于顯節(jié)陵(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南-大漢冢)。

劉莊初封東海公,后進(jìn)封東海王。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立為皇太子。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即皇帝位。漢明帝即位后,一切遵奉光武制度。漢明帝提倡儒學(xué),注重刑名文法,為政苛察,總攬權(quán)柄,權(quán)不借下。他嚴(yán)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與政,對貴戚功臣也多方防范。同時,他也致力消除北匈奴的威脅。

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命竇固征伐北匈奴。其后,又以班超出使西域,由是西域諸國皆遣子入侍。次年,復(fù)置西域都護(hù)。此外,隨著對外交往的正常發(fā)展,佛教已在西漢末年開始傳入中國,漢明帝將佛教引進(jìn)入中國重始佛教開始在中國流行。漢明帝在位期間,吏治清明,社會安定。

3、漢章帝:劉炟(明帝五子)

敬陵

漢章帝劉炟(57年-88年4月9日),漢明帝劉莊第五子,母賈貴人,東漢第三位皇帝,75年9月5日-88年4月9日在位。永平三年(60年)被立為皇太子。永平十八年(75年)繼位。章和二年(88年),漢章帝去世,時年31歲,在位13年,謚號孝章皇帝,廟號肅宗,葬于敬陵(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南-二漢冢)。

漢章帝即位后,勵精圖治,注重農(nóng)桑,興修水利,減輕徭役,衣食樸素,實(shí)行“與民休息”,并且“好儒術(shù)”,使得東漢經(jīng)濟(jì)、文化在此時得到很大的發(fā)展。這時思想也比較活躍,如王充等。此時政治清明,經(jīng)濟(jì)繁榮。漢章帝還兩度派班超出使西域,使得西域地區(qū)重新稱藩于漢。因?yàn)槊?、章兩代大體承繼光武之施政方針,勵精圖治,使文治、武功都有很大的成就,故史稱“明章之治”。

4、漢和帝:劉肇(章帝四子)

慎陵

漢和帝劉肇(79年―105年),東漢第四位皇帝,88年—105年在位。建初四年(79年)出生,他是漢章帝劉炟的第四子,生母為梁貴人,皇后竇氏將劉肇養(yǎng)為繼子。建初七年(82年),漢章帝廢太子劉慶,立劉肇為皇太子。章和二年(88年),漢章帝逝世,劉肇即位,養(yǎng)母竇太后執(zhí)政。永元四年,劉肇聯(lián)合宦官將竇氏一網(wǎng)打盡,在位17年,元興元年病死,終年27歲。謚號為孝和皇帝。廟號穆宗,謚法曰“不剛不柔曰和”。葬于慎陵(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南)。

5、漢殤帝:劉?。ê偷塾鬃樱?/p>

康陵

漢殤帝劉隆(105年—106年9月21日),漢和帝劉肇少子,養(yǎng)于民間,東漢第五位皇帝,登基時離出生剛滿百天,是繼位年齡最小的皇帝,在位僅8個月。病死,終年兩歲,謚號孝殤皇帝,葬于康陵(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南)。

6、漢安帝:劉祜(章帝孫、劉慶子)

恭陵

漢安帝劉祜(94年-125年),漢章帝劉炟之孫,清河孝王劉慶之子,母左小娥,東漢第六位皇帝(106年—125年在位),在位19年,享年32歲,葬于恭陵(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南)。謚號孝安皇帝,廟號恭宗。

7、漢順帝:劉保(安帝子)

憲陵

漢順帝劉保(115年—144年9月20日),漢安帝劉祜之子,母宮人李氏,東漢第七位皇帝,少帝死后,被宦官擁立為帝。125年—144年在位,在位19年,終年30歲,死后廟號敬宗(后除廟號),謚號孝順皇帝,葬于憲陵(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南)。

8、漢沖帝:劉炳(順帝子)

懷陵

漢沖帝劉炳(143年—145年2月15日),字明 ,漢順帝劉保之子,母虞貴人,東漢第九位皇帝,144年八月—145年正月在位。建康元年(144年)四月,劉炳被立為皇太子。八月,漢順帝去世,年僅兩歲的劉炳繼位,是為漢沖帝,尊漢順帝皇后梁妠為皇太后,由梁妠臨朝攝政。順帝死后繼位,在位僅5個月,病死,終年3歲。葬于懷陵(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北25里處,一說為洛陽市西北)。

9、漢質(zhì)帝:劉纘(章帝玄孫)

靜陵

漢質(zhì)帝劉纘(138年—146年7月26日),一名劉續(xù),漢章帝劉炟玄孫,渤海孝王劉鴻之子,東漢第十位皇帝。145年即位,在位時間1年,便被梁冀毒死,終年9歲,謚號孝質(zhì)皇帝,葬于靜陵(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南)。

漢質(zhì)帝劉纘是漢章帝劉炟的玄孫。劉纘曾祖劉伉為漢章帝長子,因其生母地位卑賤,被剝奪皇位繼承權(quán),建初四年(79年)被封為千乘王(封國在今山東省高青縣附近)。永嘉元年(145年)正月,年僅3歲的漢沖帝因病去世。當(dāng)時尊稱為梁太后的漢順帝皇后之弟梁冀擁立漢章帝玄孫劉纘為帝,承漢順帝嗣,時年八歲。

10、漢桓帝:劉志(章帝曾孫)

宣陵

漢桓帝劉志(132年—167年),字意 ,漢章帝劉炟曾孫,河間孝王劉開之孫,蠡吾侯劉翼之子,母匽明 ,東漢第十一位皇帝。東漢王朝自此江河日下,瀕于滅亡。公元132-167年。質(zhì)帝被毒死后,由梁冀迎立為帝。在位21年,病死,終年36歲,謚桓,葬于宣陵(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南)。

本初元年質(zhì)帝崩,梁太后與兄大將軍粱冀定策,迎 立為帝,時年十五。太后臨政。初由外戚梁冀掌握朝政。延熹二年與宦官單超等合謀誅滅梁氏,政權(quán)由是落入宦官之手。九年,朝中官員、太學(xué)生員與外戚聯(lián)合反對宦官當(dāng)權(quán),他下詔逮捕李膺等二百余人,禁錮終身,史稱“黨錮之禍”。劉志一生崇尚佛、道,沉湎女色。信任宦官,察舉非人,時人譏為“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

11、漢靈帝:劉宏(章帝玄孫、劉萇子)

文陵

漢靈帝劉宏(157年,一作156年—189年5月13日),生于冀州河間國(今河北深州)。漢章帝劉炟的玄孫。世襲解瀆亭侯,父劉萇早逝,母董氏。永康元年(167年)十二月漢桓帝劉志逝世后,劉宏被外戚竇氏挑選為皇位繼承人,于建寧元年(168年)正月即位。在位22年,病死,終年34年。葬于文陵(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北)。

劉宏在位期間,大部分時間施行黨錮及宦官政治,又設(shè)置西園,巧立名目搜刮錢財,甚至賣官鬻爵以用于自己享樂,在位晚期爆發(fā)了黃巾起義,而涼州等地也陷入持續(xù)動亂之中。中平六年(189年)四月十一日(5月13日),劉宏去世,謚號孝靈皇帝,葬于文陵。

12、漢少帝:劉辨(靈帝子)

少帝墓

劉辯(176年-190年3月6日),東漢第十三位皇帝,是漢靈帝劉宏與何皇后的嫡長子。在位不僅7個月,被董卓所廢,后被毒殺,終年15歲。葬于今河南省洛陽市附近。

少帝在位時期,東漢政權(quán)已經(jīng)名存實(shí)亡,即位后不久被迫出宮,回宮后又受制于以“勤王”為名進(jìn)京的涼州軍閥董卓,終于被廢為弘農(nóng)王,成為東漢唯一被廢黜的皇帝,其同父異母弟陳留王劉協(xié)繼位為帝,是為漢獻(xiàn)帝。被廢黜一年之后,劉辯在董卓脅迫下自盡,時年僅十五歲,其弟獻(xiàn)帝追謚他為懷王。

13、漢獻(xiàn)帝:劉協(xié)(靈帝三子、少帝弟)

禪陵

漢獻(xiàn)帝劉協(xié)(公元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漢靈帝劉宏次子,漢少帝劉辯異母弟,母靈懷皇后王榮,東漢最后一任皇帝,公元189年-220年在位。在位31年,被曹丕所廢,后病死,終年54歲,葬于禪陵(今河南省修武縣北小風(fēng)村),謚號孝獻(xiàn)皇帝。

因被董太后撫養(yǎng),故稱“董侯”,初封渤海王,后改封陳留王。公元189年,董卓廢漢少帝劉辯,立劉協(xié)為皇帝。董卓被王允和呂布誅殺后,董卓部將李傕等攻入長安,再次挾持了他,后來逃出長安。公元196年,曹操控制了劉協(xié),并遷都許縣,挾天子以令諸侯。公元220年,曹操病死,劉協(xié)被曹丕控制,隨后被迫禪讓于曹丕。

4. 洛陽什么陵墓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又名元宏,即北魏孝文帝。北魏孝文帝陵墓長陵位于洛陽城西北約15公里處孟津縣朝陽鄉(xiāng)官莊村邙山之顛。此處存大小冢各一,大者高35米,底部周長141米;小者高23米,底部周長110 米。兩冢相距約100米,當(dāng)?shù)厮追Q"大小冢"。分別為高祖孝文帝長陵和文昭皇太后之陵。孝文帝拓跋宏于太和十七年(493)率軍南下,翌年決定由平城(今 大同)遷都洛陽。他實(shí)行漢化政策,并規(guī)定死后葬洛陽。

5. 洛陽有什么陵墓

建有中國第一座古墓博物館——洛陽古墓博物館。邙山陵墓群是目前中國面積較大的國家文物保護(hù)單位,也是世界上古代陵墓分布較為集中的地區(qū)之一。有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四朝十幾個帝王的陵墓及皇族、大臣的陪葬墓,總數(shù)在千座以上,為東漢(25年-220年)至三國(220年-280)時期的古墓。邙山上,大大小小的土包,就是歷朝歷代帝王將相、達(dá)官顯貴的墓冢,這,就是邙山古墓群。 邙山,又稱北邙,屬秦嶺崤山余脈中間的一段,橫亙在黃河南岸? ?洛陽城北的黃土丘陵地帶,高出黃河、洛河水面約150米。南北16公里,東西30公里,面積約有500平方公里,地勢開闊。在邙山地表以下5—15米的土層,滲水率低、粘結(jié)性能良好、土壤緊硬密實(shí),最適于安置墓穴。由于邙山山川絢麗,風(fēng)光宜人,山雖不高,但土厚水低,宜于殯葬,所以邙山上多古代帝王陵墓,邙山自東漢以來就是洛陽人的墓地?,F(xiàn)存有秦相呂不韋、南朝陳后主、南唐李后主、西晉司馬氏、漢光武帝劉秀的原陵、漢獻(xiàn)帝陵、唐朝詩人杜甫、大書法家顏真卿、王鐸等歷代名人之墓。

6. 洛陽有什么皇陵

武則天陵墓不在洛陽。武則天陵墓位于陜西省咸陽市乾縣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

武則天的陵墓稱作乾陵,乾陵建成于唐光宅元年(684年),神龍二年(706年)加蓋,采用“因山為陵”的建造方式,陵區(qū)仿京師長安城建制。除主墓外,乾陵還有十七個小型陪葬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員與功臣。 乾陵是之一,位于陜西咸陽市乾縣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梁山是圓錐形石灰?guī)r山體,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泔河環(huán)其東,漠水繞其西,乾陵玄宮即位于北峰之上。梁南面兩峰較低,東西對峙,中間為司馬道,故而這兩峰取名叫“乳峰”。

乾陵發(fā)展、完善了昭陵的形制,陵園仿唐都長安城的格局營建,分為皇城、宮城和外郭城,其南北主軸線長達(dá)4.9公里。文獻(xiàn)記載,乾陵陵園“周八十里”,原有城垣兩重,內(nèi)城置四門,東曰青龍門,南曰朱雀門,西曰白虎門,北曰玄武門。

經(jīng)考古工作者勘查得知,陵園內(nèi)城約為正方形,其南北墻各長1450米,東墻長1582米,西墻長1438米,總面積約230萬平方米。城內(nèi)有獻(xiàn)殿、偏房、回廊、闕樓、狄仁杰等60朝臣像祠堂、下宮等輝煌建筑群多處。

7. 洛陽有哪些陵園

有。洛陽仙鶴紀(jì)念陵園位于洛陽市郊南部萬安山南麓、伊水河畔的伊川縣城關(guān)鎮(zhèn)小莊村鳳凰山。是經(jīng)河南省民政廳批準(zhǔn),由伊川縣民政局主管的一座現(xiàn)代化文化生態(tài)陵園。

8. 洛陽有什么陵園出名

原陵

劉秀的原陵位于洛陽孟津縣,是一座非常令人費(fèi)解的墓葬,劉秀的墓與其它的墓葬不同,位于邙山之北,與黃河毗鄰,且坐北朝南,背靠黃河面向邙山。其它幾座東漢時期的墓葬均是在邙山的南邊,坐北朝南,頭枕邙山,劉秀如此特立獨(dú)行想來也是令人費(fèi)解,只在傳說中據(jù)說劉秀五行缺水,所以要靠著黃河而葬。

首陽陵

曹丕的一生飽受爭議,影視形象也往往不能還原歷史上真實(shí)的他,但他死后的墓葬與曹操生前提倡的節(jié)儉相吻合,不封不樹,沒有地上建筑,非常低調(diào)。目前已在安陽發(fā)掘的曹操高陵墓也體現(xiàn)了節(jié)儉的這一點(diǎn),在墓中發(fā)現(xiàn)大量的石牌用來代替陪葬品。

這幾個帝陵在洛陽是比較知名的,另外還有東周的天子駕六王陵遺址,還有徐陽的陸渾戎貴族墓地遺址,還有二里頭文化遺址等等,“北邙山頭少閑土,盡是洛陽人舊墓”生動的體現(xiàn)了洛陽墓葬的繁多。

9. 洛陽有哪些帝王陵

西安是國務(wù)院公布的第一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有周、秦、漢、隋、唐等13個朝代建都,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埋葬在西安的是秦、西漢、唐朝的皇帝,秦是我國第一個大一統(tǒng)王朝,秦始皇登基時派人去修建陵墓,陵墓的自然環(huán)境很好,從各種各樣的理由,我們的國家在此之前秦始皇的陵墓的發(fā)掘開始的,而是被發(fā)現(xiàn)的兵馬俑出土秦始皇的陵墓也最表面的東西太多,其內(nèi)部是有不可估量的歷史考古價值的不是嗎?漢朝皇帝陵墓的數(shù)量很多,但漢景帝和漢景帝是比較節(jié)儉的皇帝,陵墓的建造非常節(jié)? ??,這兩座陵墓的發(fā)掘,顯示了文景治時代的華美。

史學(xué)家說,漢文帝是古代最賢明的皇帝,他的墓是考古功業(yè)的記錄,漢武帝是西漢陵墓中最顯赫的一個,陵墓周圍也有許多名將的陵墓,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文化經(jīng)濟(jì)的一座最高峰,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的到來使其聲名遠(yuǎn)播,所以唐朝皇帝的陵墓也就自然而然地光彩壯觀,我們國家的考古學(xué)家對這三個王朝已經(jīng)開始了基本的發(fā)掘研究,畢竟這三個王朝的陵墓價值很高。

陵墓第二多的是北京,北京曾是元明清的首都,這三個王朝是我們現(xiàn)在最接近的,研究價值也非常高,但是,這三座陵墓靠近近代政治的中心,在民國時代被破壞了,清朝皇帝的墓被大軍閥盜走,真是滿目瘡痍。

河南洛陽的皇帝陵墓也很多,從中國最初的王朝夏朝開始,商、西周、東周、后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等十三個王朝在洛陽建都,有著1500多年的建都史,雖然洛陽有很多皇帝的陵墓,但是挖掘工作一直沒有進(jìn)展,一是為了保護(hù)這些陵墓的文物,第二,這些皇帝的陵墓雖多,但值得開放的價值太低,為了保護(hù)好陵墓,考古方面最好不要開放洛陽等地的皇帝陵墓。

10. 洛陽有名的陵墓

假的。

《三國志·曹操傳》記載,“庚子,(魏)王崩于洛陽,年六十六”,說明曹操確實(shí)死在洛陽。

曹操留下遺令:“其將兵屯戍者,皆不得離屯部。有司各率乃職。斂以時服,無藏金玉珍寶。謚曰武王。二月丁卯,葬高陵?!?/p>

根據(jù)《史記》記載,曹操墓位于安陽高陵。高陵考古被列入“200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之首,2013年3月5日,被國務(wù)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diǎn)文物保護(hù)單位。

所以說,洛陽的曹操墓是假的。

Hash:a94285f5599c97847423945a8fbf08b1041f1f57

聲明:此文由 謝絕崇拜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diǎn),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