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武故事:彰武境內(nèi)的柳條邊與彰武臺邊門

彰武”縣名,出自彰武臺邊門。養(yǎng)息牧河古稱彰武臺河,“彰武臺”即“章古臺”,是蒙古話的音譯,意思是有菱角的地方。清朝在今彰武地區(qū)設立柳條邊門時,在彰武臺河畔,叫彰武臺門。設縣時因在彰武臺邊門外因此叫彰武。

柳條邊示意圖

柳條邊是咋回事呢?

清朝為了保護“龍興重地”,在今遼寧吉林西南修筑了柳條邊墻。柳條邊墻始筑于順治初年,至康熙中期完成。它是清朝設置的一條標示禁區(qū)界線的柳條墻。

據(jù)《奉天通志》記載:“清起東北,蒙古內(nèi)附,修邊示限,使畜牧游獵之民,知所止境,設門置守,以資震懾”。《柳邊紀略》一書記載:“自古邊塞種榆,故曰榆塞。今遼東皆插柳為邊,高者三四尺,低者一二尺,若中土(中原)之竹籬,而掘壕于其外,人呼為柳條邊,又曰條子邊。”其修筑方法是:“用土堆成寬高各三尺的土堤,堤上每隔五尺插柳條三株,各株間再以繩連結橫條柳枝。土堤外側挖掘深八尺、寬五尺、口寬八尺的邊壕,以禁行人越渡?!币赃厼榻?,故至今尚有“邊里”、“邊外”之稱。清柳條邊墻分作“新邊”和“老邊”。新邊,康熙九年至二十年(1670—1681年),為了和內(nèi)蒙古科爾沁諸部牧區(qū)劃分界線,在今吉林省境內(nèi)修筑了一段柳條籬笆,因其修筑時間晚于盛京邊墻,所以稱作新邊。老邊,也稱“盛京邊墻”。因遼河分為東西兩段,東段自鳳凰城(今遼寧鳳城)東南海濱,向東北行經(jīng)興京(今遼寧新賓),折轉西北開原威遠堡 (今開原縣城東北)。西段的修筑,始于順治五年(1648年),劃分盛京與喀爾喀蒙古牧區(qū)的游牧疆界,大體沿襲明代遼西長城(邊墻)的走向。自威遠堡向西南穿過遼河東岸明代遼東長城,跨越遼河,經(jīng)今遼寧省法庫、彰武、新民、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境,至阜新蒙古族自治縣與黑山縣交界的白廠門,同明代遼西長城相接,沿明遼西長城內(nèi)側向西南至山海關北,接明薊鎮(zhèn)長城。從順治八年到十一年(1651—1654年)陸續(xù)設置柳條邊之各邊門。柳條邊老邊全長近 1000公里,至順治末年全部完成。

彰武柳條邊

清柳條邊老邊在遼寧省阜新市清河門區(qū)境內(nèi)自西山、后窯、清河門老鎮(zhèn)、朱家屯東折,再經(jīng)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境內(nèi)伊嗎圖、臥鳳溝、新民、國華、富榮鎮(zhèn)、蒼土、十家子、泡子等鄉(xiāng)鎮(zhèn)南緣,從興隆山村折向東北,進入彰武縣新民市界之間,沿彰武縣兩家子、西六家子、東六家子等鄉(xiāng)鎮(zhèn)南緣,進入法庫縣葉茂臺,伸向東北。在阜新境內(nèi)全長157.5公里,遺跡依稀可辨。清柳條邊在阜新地區(qū)留下了清河門、白廠門和彰武臺門三道邊門,清河門區(qū)和彰武縣即由此得名。

彰武東六家子鎮(zhèn)位于彰武縣東南部,東鄰法庫縣葉茂臺鄉(xiāng),南隔柳條邊為新民市于家鄉(xiāng),京沈公路(北線)穿鎮(zhèn)而過。清初這一帶為養(yǎng)息牧場右翼牧群范圍,因有六戶蒙古族牧民在此放牧,以地處養(yǎng)息牧河東岸,故名東六家子。鄉(xiāng)級公路東六家子鎮(zhèn)和新民市于家鄉(xiāng)交界處,一條彎彎的河套靜靜地穿過公路,這就是養(yǎng)息牧河,河上的小橋叫彰武臺門橋。這養(yǎng)息牧河是遼河右翼支流,和清代養(yǎng)息牧河(今柳河)本是同一條河,清代光緒初年養(yǎng)息牧河改道,在彰武鎮(zhèn)北楊家附近形成一條新河道,稱新開河,日本帝國主義占領時期始通稱柳河。柳河故道上游淤塞,下游仍在,就是這條養(yǎng)息牧河。

養(yǎng)息牧河

河西行不遠,有個村子,幾十戶人家。這個村子叫侯家圍子,屬新民市于家鄉(xiāng),村北就是清柳條邊墻。村北二里來地,田野上有一條長約幾十米的壕溝,壕溝東百米外有一道不到半里長東西走向的土堤,堤上長著一行古老的彎彎曲曲的柳樹,枝干遒勁,綠葉疏朗,遠遠望去,好像一排在田野里扭著秧歌的老人。土堤北不遠就是養(yǎng)息牧河,河床寬闊,流水卻不寬,渾濁的河水緩緩地從西北流向東南,河對面綠霧蒙蒙的柳林后隱隱約約地露出幾戶農(nóng)舍。這壕溝就是殘存的柳條邊斷壕,土堤就是柳條邊墻,多年前栽植的柳樹已成行,邊墻北為彰武縣,即清代的養(yǎng)息牧場;邊墻南為新民市,而彰武臺邊門就在這養(yǎng)息牧河那邊,地處彰武境內(nèi),解放前由于養(yǎng)息牧河發(fā)大水,已經(jīng)被沖毀淹沒了。河東柳林后的村子就是養(yǎng)息牧門屯,是彰武縣東六家子鎮(zhèn)陳坨子村的一個自然屯,老百姓都叫它“門臉屯”。

據(jù)《彰武縣志》記載:清柳條邊在彰武縣境南端,西南東北走向,經(jīng)趙祥崗子、馬德窩堡、左家、甘九窩鋪、養(yǎng)息牧門等村落,計長45.5公里。彰武臺邊門西至白土廠邊門81公里,因邊門外有楊檉木牧場(即養(yǎng)息牧場、蘇魯克牧場),因此也叫楊檉木門、養(yǎng)息牧門。當時是盛京通往熱河都統(tǒng)府(民國改為熱河特別區(qū)、熱河省,省會承德,阜新縣隸屬于熱河)的大道。邊門舊址在今養(yǎng)息牧門屯和彰武臺門村(今屬新民市于家鄉(xiāng))兩村中間,距今縣城25公里。當時是內(nèi)通盛京外通蒙古的重要邊門。彰武臺邊門屬廣寧城守尉。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設筆帖式一員??滴跏四辏?679年)防御移駐。邊門除滿洲防御一員、筆帖式一員外,另有領催一員,滿漢八旗兵丁39名。后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除原有鐵甲16副外,又添鳥槍10桿。

彰武臺邊門從清初設置到清末裁撤,延續(xù)了260余年。據(jù)盛京內(nèi)務府檔案記載,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曾有“俄兵闖入門衙,將公署檔案及軍器焚毀”。光緒三十年(1904年)三月時“有邊門洞一座,圖記檔房三間、配房三間、堆房三間。只是因年久失修,間有滲漏,門洞及堆房瓦片脫落,墻垣已坍頹”。是時,署彰武臺邊門防御事務廣寧正白旗驍騎校連興曾向省公署呈報:“擬在沿邊一帶鋪商籌款修葺邊門?!焙笪礈?。1923年初,奉天省公署訓令:“凡舊設立協(xié)領、佐領、章京等旗缺,一律裁撤?!碑敃r,彰武縣公署曾派人去該地實查,邊門防御衙門已不存在,僅剩破草房三間,坍塌不堪。據(jù)稱早于1912年即已裁撤。

邊門外,除衙署外,有一條東西走向的大街,稱為“門街”。據(jù)當?shù)鼐用窨诒汗饩w二十二年(1896年)時,大街長約四五里,兩側皆有店鋪及住戶,大約有900來戶,人口3000多人,皆為滿族。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養(yǎng)息牧河漲水,門街被沖毀,住戶四處逃散,遂有今之彰武臺門、養(yǎng)息牧門、侯家圍子、四大門、五大門、六大門、雙坨子等村屯,其居民多數(shù)為原彰武臺門街的老住戶。

位于西六家子蒙古族滿族鄉(xiāng)甘九窩鋪村南的清柳條邊壕遺址。這一段邊壕筆直,東西走向,土堤上柳林漠漠,土堤外田地平坦,然而由于解放后興修水利,將邊壕擴展為水渠,已不再是本來面目。兩家子鎮(zhèn)左家一帶柳條邊遺址保存較好。可喜的是,養(yǎng)息牧河畔的清柳條邊墻和甘九窩鋪村附近的清柳條邊壕遺址,已于2003年被省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清柳條邊不似前代的長城,沒有軍事意義,實質(zhì)只是一條標示禁區(qū)的界線,邊門只是稽查收稅的封建關卡和交通孔道,但是,各族人民之間的友好交往不是柳條邊能夠完全阻隔的。蒙古族人民需要關內(nèi)的糧食、鐵器及其他日用品,漢族人民也需要蒙古地區(qū)的馬匹、皮毛等。加之清軍入關后,在華北大量圈占土地,產(chǎn)生了大量無家可歸的“流民”,而地曠人稀的東北和蒙古草原就成為這些流民心目中的理想家園。特別是當關內(nèi)發(fā)生戰(zhàn)亂和饑荒時,往往出現(xiàn)大批漢民逃到關外謀生,有的從南向北,越過長城獨石口、喜峰口、張家口山海關闖關東;有的從東向西,越過盛京柳條邊墻,進入原哲里木盟所屬的遼河流域從事農(nóng)耕。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后,東北放墾弛禁,柳條邊也隨之廢弛。

清嘉慶十七年(1812年),養(yǎng)息牧場試墾;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養(yǎng)息牧場開禁招墾,一時間邊里墾民便越過柳條邊大量涌入,昔日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牧場很快成為人口密集的農(nóng)耕區(qū)。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朝廷在養(yǎng)息牧場設縣,因地近彰武臺邊門,故名彰武縣。

甘九窩鋪村南的清柳條邊遺址地處彰武與新民交界,國道丹霍公路(304國道,丹東霍林河,)跨過邊壕橫穿兩地,道路寬闊,車水馬龍。如今已有兩條高速公路、兩條國道穿過彰武境內(nèi)的清柳條邊墻,縣鄉(xiāng)村級公路更是四通八達,彰武縣乃至阜新市已經(jīng)融入沈陽經(jīng)濟圈。長城和柳條邊,大漠與雄關,旌旗與號角,戰(zhàn)火和烽煙,這一切都已遠去,成為永久的歷史。(《彰武故事》編寫組)

版權聲明

推送文章除非確實無法確認,我們都將會注明作者和來源。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原作者聯(lián)系我們。郵箱:1298082188@qq.com

張貴復:柳條邊門考察記 柳條邊

柳條邊門考察記

張貴復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和象征,是中華民族智慧和力量的結晶。長城以其歷史之久遠、工程之浩大和身姿之雄偉而聞名于世??墒?,很少有人知道,就在長城的東部,山海關與東北明代長城銜接的地方,300多年前,曾有一條與長城相媲美的綠色長城橫亙在廣袤的東北平原上,這就是清代柳條邊。清代柳條邊的修筑歷經(jīng)三朝四十余年,加上其一千三百多公里的長度,(這里不包括七次展邊就廢除400余公里柳條邊墻)如此宏偉浩大的工程,無愧綠色長城的稱號。

眾所周知,長城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但它依然屹立在神州大地上,而距今僅有幾百年時間的清代柳條邊為何卻鮮為人知,難尋蹤跡呢?清代柳條邊究竟是個什么樣子?為什么要修筑它?它又是怎么消失的呢?讓我們一起打開被歷史塵封的檔案史冊,解開這個謎團。這也是我成為全面考察柳條邊的第一人。

柳條邊,這個滿族意味濃厚的詞語只在東北存在,其意為邊墻,用柳條做的籬笆墻,然而這并非是農(nóng)村的柵欄,這可是滿清保護自己民族發(fā)祥地的“封禁”之墻。

清初,為了保障陪都盛京(今沈陽)及三陵(永陵、福陵、昭陵)在今遼寧吉林二省修起了柳條邊(壕)。當時柳條邊(壕)的修筑方法簡單,平原、丘陵地區(qū),大體都是用土堆或撩壕,皆插柳條而成,山嶺間以石筑成。邊壕深八尺、底高六尺、口寬八尺,以禁行人的越渡。邊插柳一步三棵,粗四寸,高六尺,土埋二尺,降剩四尺;若土中之竹籬,而掘壕于其外;邊外大路,二丈六尺寬,區(qū)內(nèi)馬道一丈一尺寬,人呼為“柳條邊”,又稱“條子邊”。這條柳條邊(壕),以開源縣威遠堡為交叉點,分為東、西、北三段。

東段:自清皇太極崇德三年(1638年)由鳳凰城(今鳳城縣)東南海濱起,向東經(jīng)叆陽邊門、堿廠邊門、興京邊門、英額邊門,轉向西北至威遠堡(今開原東北)至順治十七年(1661年)止。

西段:西自山海關遼東明長城起,鳴水堂邊門、白石嘴邊門、梨樹溝邊門、新臺邊門、松嶺子邊門、九官臺邊門、清河邊門,基本沿明代“遼東邊墻”至黑山白土廠門,另修新線,經(jīng)彰武臺門,法庫邊門過遼河到慶云堡,又沿“明代遼東邊墻”至開原縣威遠堡止。

北線:由威遠堡起,路向東北伸展,至松花江東拉林河西之法特哈止。先后設有半拉山門赫爾蘇門、伊通門、法特哈門,計四座邊門。東西連成一線。邊內(nèi)為盛京轄境,邊外為蒙古族游牧地,以限制漢、滿、蒙各族人民隨意出入。邊外為禁地,禁止采伐、耕種、射獵。

歷經(jīng)四年多的柳條邊及邊門考察基本結束了。這確實是非同一般的考察,畢竟考察對象已經(jīng)過去整整380多年了。

2014年5月,考察的第一站選擇在人字型柳條邊的交叉點、老邊的最北端:威遠堡邊門。威遠堡邊門既是南北的交通要道,又是遼東、遼西柳條邊的交匯處、更是新邊通往吉林的起點,戰(zhàn)略地位極其重要。1984年7月開原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為威遠堡邊門遺址立碑。

通過對柳條邊現(xiàn)狀和邊門歷史的了解,發(fā)現(xiàn)一些新的焦點:

一、邊門不都是商業(yè)重鎮(zhèn)和設置在交通要道上

《梨樹溝邊門》和《白石嘴邊門》相距3公里,是所有邊門之間距離最近的,梨樹溝邊門不對外開放,就近老百姓也不知道有此邊門,從興城市地方志總編輯陳恩鐸講:這個邊門是一個出兵內(nèi)蒙的秘密通道,老百姓是不允許通行的。

《堿廠邊門》在本溪東營坊鄉(xiāng)荒溝自然屯,是出兵寬甸、朝鮮的重要通道,距《邊門》兩邊1里開外一直由清兵駐守,不準老百姓通行,到清朝統(tǒng)治終結?,F(xiàn)在也很少有人知道邊門的具體位置。有戰(zhàn)略邊門意義的邊門至少有這兩處。

還有璦陽邊門、旺清邊門、九官臺邊門、新臺邊門等都不在交通要道上,從設立邊門至今也不是商業(yè)重鎮(zhèn)。

二、清朝政府對老邊東、西邊門的管理制度是不同的

清政府對東、西邊門的管理制度是不同的 ,而以往的研究者卻完全忽視了這一點,一些論著不加區(qū)分地將這 16 座邊門完全同等看待 。清政府對鴨綠江封禁區(qū)的管轄一種特殊手段,突出體現(xiàn)在內(nèi)、外卡路的設置上。柳條邊東段 5 座邊門 ,除了駐防八旗兵守衛(wèi),邊門不是每天都開,在柳條邊門邊門內(nèi)外 , 清政府分別設立卡路 ,派官兵定期戍守?!?a href='/fenghuang/' target=_blank>鳳凰城邊門》其實就是一個木柵欄門,朝鮮官員進京“納貢”也需要提前通報,守邊門“品級”官員來后才能打開邊門,普通守門人員是無權開啟鳳凰城邊門的。數(shù)十年后才得以修筑鳳凰城邊門城樓。

三、關于柳條邊多次展邊

關于展皇邊的次數(shù):遼西地區(qū)都知道《三展皇邊》,其實柳條邊自修筑之初就不斷對邊門走向進行調(diào)整,一共進行七次對邊門及柳條邊走向進行較大調(diào)整,其中有六次展邊,一次退縮40里(康平邊門)。

一展皇邊大約是順治十一年,設五個邊門:依牛堡子舊門、山頭堡舊門、鐵嶺土口子邊門、柴河平石門、嘉祜禪門。經(jīng)過四次較大規(guī)模展邊后,這五個邊門最后都沒有保留。

二展皇邊(新邊)約康熙十年,二展皇邊后設10座邊門:養(yǎng)息牧門、法庫舊門、威遠堡邊門、土口子邊門、英額邊門、旺清邊門、興京舊門、堿廠邊門、璦陽邊門、鳳凰城邊門。

三展皇邊在康熙年間,有“三展皇邊,倒退四十”的說法。廢除康平邊門退回了四十里。

四展皇邊后,從鳳凰城邊門至威遠堡邊門設6座邊門:威遠堡邊門、英額邊門、興京舊門、堿廠邊門、璦陽邊門、鳳凰城邊門。

康熙十四年(1675)到康熙三十六年(1697)遼西地區(qū)進行三次展邊。

1697年這是柳條邊的最后一次展邊,展邊后由西至東北方向柳條邊門依次為:第一座邊門是:明水塘邊門;第二座是:白石咀邊門(現(xiàn)綏中);往東第三座邊門是:梨樹溝邊門(今興城市西50公里東門村);第四座邊門是:新臺邊門(今興城市新臺門鎮(zhèn));往東北第五座邊門是:松嶺子邊門(今朝陽縣東南松嶺門鄉(xiāng),南票區(qū)北部)。

四、對柳條邊及邊門缺乏了解

在考察中了解到有些可笑的說法:松嶺門鎮(zhèn)王玉武校長牽頭重修《松嶺子邊門》項目,只知道有十大《邊門》,赫爾蘇門滿族村書記伊子民,在打造《赫爾蘇邊門》建設吉林滿族特色村寨,打造滿族文化一條街項目中,只知道有四大邊門,全然不知遼寧有16個邊門,而且是柳條邊的發(fā)源地??戳肆鴹l邊門地圖才知道不僅是20個邊門,還有廢除的20多個邊門。

五、邊門留存的古籍

布爾圖庫邊門是唯一保存邊門建筑文物:《章京衙門》遺址;法特哈邊門的《巴延鄂佛羅邊門防御》鈐印;新臺邊門的《石旗桿》;清河邊門的《清河邊門》匾;英額邊門的《大鐵鐘》;璦陽邊門的《璦陽城》石刻城眉。這些都是邊門文化的瑰寶,尤其是《清河邊門》匾,是最直接的邊門佐證。

在考察中,各個邊門所在地對當?shù)剡呴T歷史文化都非常重視:

英額邊門、成立以鎮(zhèn)政府牽頭的打造以英額邊門為文化背景的領導班子,全面收集邊門文化相關資料,以和珅故里為歷史背景,提示后人愛黨愛國。

松嶺子邊門、松嶺門鎮(zhèn)王玉武校長牽頭重修《松嶺子邊門》項目已在遼寧省教育廳立項,復建地址在松嶺門村一腳踏四界碑處。

四平鐵東區(qū)山門鎮(zhèn),境內(nèi)布爾圖庫邊門是唯一保存邊門建筑文物,為此山門鎮(zhèn)政府制定了完整的文物保護方案和應急措施。

赫爾蘇邊門:建設吉林滿族特色村寨,打造滿族文化一條街、計劃投資2000萬元復建赫爾蘇邊門、大老爺府、大廟等。

阜新清河門區(qū)烏龍壩鎮(zhèn)2019年4月為清河邊門遺址、柳條邊遺址、烽火臺遺址保護立碑。挖掘歷史文化資源,打造旅游文化品牌。2017年就舉辦《清河門邊門文化研討會》,并納入《清河門邊門風情民俗文化節(jié)》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全力打造以清河門邊門民俗文化節(jié)為底蘊全域旅游項目。第二屆清河門邊門風情民俗文化節(jié)也準備就緒。一場規(guī)模宏大的,以柳條邊邊門文化為主題的序幕拉開了。

吉林市舒蘭縣《法特哈邊門》在柳條邊的最北端,在法特哈邊門北10公里處的法特鎮(zhèn)榆底村柳條邊是最終端,2013年為柳條邊墻遺址立碑,屬吉林市級文物保護遺址。法特鎮(zhèn)文化站把邊門歷史文化通過挖掘整理,把《法特哈邊門》故事納入了中小學課外補充課本里。

此次考察柳條邊及邊門,得到沿線各個邊門所在地鎮(zhèn)鄉(xiāng)政府的熱情接待和支持,很多鄉(xiāng)鎮(zhèn)都把對柳條邊邊門的歷史文化研究及發(fā)展規(guī)劃的電子文件、書面文檔交給本作者,希望能把當?shù)剡呴T文化寫入書中,永遠傳承下去。

時光荏苒,歲月滄桑。柳條邊及邊門文化歷經(jīng)三百多年歷史變遷、朝代更替、政權易手,新老邊門的名稱至今都離不開:“邊與門”,可見邊門歷史文化依舊根深蒂固。

(作者為清河門區(qū)經(jīng)貿(mào)局退休干部)

邊門文化

【新時代 新氣象 新作為】我區(qū)舉行微電影《大愛無疆》開機儀式

【你好,新時代!】微電影《大愛無疆》拍攝花絮

【你好,新時代!】傳播向善正能量 熔鑄道德風向標——微電影《大愛無疆》拍攝綜述

稿件來源:烏龍壩鎮(zhèn)

編輯制作:劉天宇

柳條邊自由行旅游攻略

  • 彰武故事:彰武境內(nèi)的柳條邊與彰武臺邊門

    “彰武”縣名,出自彰武臺邊門。養(yǎng)息牧河古稱彰武臺河,“彰武臺”即“章古臺”,是蒙古話的音譯,意思是有菱角的地方。清朝在今彰武地區(qū)設立柳條邊門時,在彰武臺河畔,叫彰武臺門。設縣時因在彰武臺邊門外因此叫彰武。柳條邊示意圖柳條邊是咋回事呢?清朝為了保護“龍興重地”,在今遼寧和吉林西南修筑了柳條邊墻。柳條邊墻始筑于順治初年,至康熙中期完成。它是清朝設置的一條標示禁區(qū)界線的柳條墻。

    2022-01-22
    423 15
  • 張貴復:柳條邊門考察記

    柳條邊門考察記張貴復長城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和象征,是中華民族智慧和力量的結晶。長城以其歷史之久遠、工程之浩大和身姿之雄偉而聞名于世??墒?,很少有人知道,就在長城的東部,山海關與東北明代長城銜接的地方,300多年前,曾有一條與長城相媲美的綠色長城橫亙在廣袤的東北平原上,這就是清代柳條邊。清代柳條邊的修筑歷經(jīng)三朝四十余年,加上其一千三百多公里的長度,(這里不包括七次展邊就廢除400余公里柳條

    2022-01-08
    1789 14
  • 清柳條邊與明遼東邊墻的關聯(lián)和區(qū)別?

    明遼東鎮(zhèn)長城與清柳條邊,皆屬我國東北地區(qū)大規(guī)模歷史建筑。二者頗有關聯(lián),易被世人混淆。歷史學博士、清史滿族史專家、中科院研究院邸永君研究明清史有年,本文就邸博士研究所知及觀點,稍加辨析,以饗同道。全遼志·明代遼東總圖明遼東鎮(zhèn)長城,簡稱為遼東長城,系指明代遼東鎮(zhèn)所屬之長城,西起今山海關西北,東抵今鴨綠江西岸,是明代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明朝立國伊始,即遣大將徐達率軍北伐

    2022-01-08
    636 59
  • 點擊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