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一處景點把寺廟嵌在山體里,想進寺都得沿鐵索攀援而上

山西懸空寺的建造結(jié)構(gòu)已經(jīng)讓人們大為驚嘆,感嘆古代建筑工匠的工藝技術(shù)了,但是懸空寺與山西另一處景點比起來,卻遜色了許多。在山西省代縣有一處古代人文建筑,站在遠處仰望它,仿佛整個山體把寺廟包裹在了里面,寺廟好像全部都嵌在了山體里,看的人驚嘆萬分,這處人文建筑就是趙杲觀。

趙杲觀位于山西省代縣新高鄉(xiāng)紅寺村天臺山下,距代縣大約23公里,該觀建于天臺山峽谷中,利用當?shù)氐奶烊皇?、在懸崖峭壁上略加人工建筑而成,可謂獨具匠心。要說趙杲觀最奇特之處就在于多處寺廟建在光滑的石壁上,其勢頗險,整個趙杲觀依崖建物,因洞造寺,將險峰陡壁增添上人工建筑,鬼斧神工,匠心獨具,真可謂是仙宮佳境。

別總以為懸空寺名氣肯定就比趙杲觀大, 在古代還真不一定,古人曾贊揚趙杲觀:“臨幽谷,倚奇巖,山清水秀,洵代郡之勝境,人間第一蓬萊也?!蹦軌蚬谝耘钊R仙境美名,可見趙杲觀風景絕對非常優(yōu)美,在古時名氣也肯定不低。

關(guān)于景區(qū)為什么叫做趙杲觀,至今歷史學家都沒研究明白,有人認為它與漢朝的一位丞相有關(guān)系,也有人說是在春秋時期晉國趙襄子為了統(tǒng)一北方,將其姐夫代國王誘殺于溝注山上,稱為趙杲觀,但是查遍春秋著作也沒有一個叫做趙杲的,至于最合理的說法是認為趙杲乃是隋煬帝的兒子趙王杲,話說隋大業(yè)十一年,隋煬帝在天池汾陽宮避完暑,接著又巡視塞北。這時突厥始畢可汗突然率數(shù)十萬兵馬襲擊而來,隋煬帝慌忙之中帶著車駕隨從逃“入雁”,齊王以后軍保崞縣。癸酉,突厥圍雁門,上下惶怖,撤民屋為守御之具,城中兵民十五萬口,食僅可支二旬,雁門四十一城,突厥克其三十九,唯雁門、崞不下。突厥急攻雁門,矢及御前,上大懼,抱趙王杲而泣,目盡腫。”請注意,這里筆下的“雁門”,無疑就是今天的代縣城,而隋煬帝懷中所抱“趙王杲”,不就是我們苦苦所求的北天臺山之“趙杲”嗎?

而在脫險后,煬帝帶著兒子趙杲重游舊地,以謝神佛佑駕之功,更可能以趙王杲的名義在北天臺山增建寺觀,以作永世之祀。至于哪種說法正確,我們也就不作深入追究了。

趙杲觀現(xiàn)存建筑物為明代重修,可分北洞與南洞兩大群落。北洞內(nèi)容以道教為主,南洞內(nèi)容以佛教為主。其中最有特色的兩處要算是北洞的“五層樓”和“三間閣”了。趙杲觀的另—部分在山南半壁間,亦為天然石窟,石窟內(nèi)有“自在庵”,塑有觀音及羅漢像,并存有畫像石8塊,繪有觀音老母救八難的故事圖像。

天臺山山勢陡峭,峰巒迭障,古樹參天,綠蔭深谷間,隱藏著大大小小的天然石洞,自古為隱逸之士棲居之所,北魏年間,能工巧匠居然利用這些天然石洞,借助大自然的造化鬼斧神工的把石洞建成了寺廟,雖說這種寺在山中,山在寺中的建筑格局精心巧妙,但是進廟朝拜可就是一件難事了。

想進寺的話必須沿鐵索攀援而上,在朝園洞之南的峰巒高處,建有三層樓閣。高閣凌空,絕壁下懸,壁間懸十數(shù)丈鐵索,可供攀緣而登樓,名為“仙閣登云”,這是趙杲觀最為有名,也是最驚險刺激的一處景點了。

這三層樓閣前建有屋宇,后依石洞,樓檐與石洞相配,木石結(jié)構(gòu)巧妙地結(jié)合在一起。最上層石洞有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道教二教主塑像,中層塑關(guān)帝像,遠望儼然仙宮勝境。閣樓前塑有趙杲泥像,泥像依崖作檐,頭頂距石崖僅寸余,故有“趙杲觀,離天二指半”的諺語。

趙杲觀峰巒競秀,古木參天,峭峻幽邃,設計大膽,造型奇特。人夸“雁北懸空寺,不及代州趙杲現(xiàn)”,這里南聯(lián)五臺山,北接云崗石窟,是整個三晉旅游網(wǎng)上的一個中駐點,是觀賞山西自然與人文景觀不得不來的一處人間仙境!

文/老西兒侃三晉

Hash:3151356989b1d2fafd89d940f6c01efb6b2f33eb

聲明:此文由 老西兒侃三晉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