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和湯圓的區(qū)別 是一種東西嗎

2021年的元宵節(jié)馬上就要到了,這是中華的傳統(tǒng)民俗節(jié)日,對我們有著極大的意義。在元宵節(jié)的時候吃元宵也是一個古老的習俗,那么元宵和湯圓的區(qū)別是什么呢,這兩種美食分別應該怎么做呢。

元宵和湯圓的區(qū)別 是一種東西嗎

元宵和湯圓的區(qū)別

元宵的意思就是上元節(jié)的晚上,也就是正月十五的晚上,從古代開始民間的人們就有上元節(jié)吃元宵,鬧元宵的習俗,從而元宵節(jié)就一直流傳下來了。

最早的“元宵”記載應該是在宋代,那時候稱為“糖圓”或者“浮圓子”,由于是元宵節(jié)必吃的食物,所以官方和文人騷客們就以“元宵”來命名之。古漢語的官話有點類似于現(xiàn)代的粵語,“團圓”,“糖圓”,“湯圓”這三個詞在現(xiàn)代粵語里發(fā)音有點相似,所以我覺得現(xiàn)在南方叫“湯圓”是不是也要考慮這個因素。

據(jù)說到了近代,袁世凱為了自己的皇帝當?shù)庙橈L順水,感覺元宵這個詞不吉利,有“袁消”的意思,就下令老百姓不準再叫元宵,只能叫做“湯圓”,有打油詩一首為證“詩吟圓子溯前朝,蒸化煮時水上漂,洪憲當年傳禁令,沿街不許喊元宵”,這故事不知真假,或許也是一種調侃吧!

明代劉氏若愚在其《酌中志—飲食好尚紀略》中說“元宵即南方所稱湯圓也”,可以看出兩者的形狀和本質還是很是相近,但是他們還是有很大的區(qū)別,首先就從兩者的制作方法說起吧。

元宵和湯圓的區(qū)別 是一種東西嗎

湯圓和元宵的區(qū)別之做法

南方“包”湯圓,北方“滾”元宵,這是兩種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

湯圓,做法類似包餃子。南方的湯圓做法是,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團,然后把做餡的各種原料拌勻放在大碗里備用(不須像做元宵那樣切成小塊)。湯圓餡含水量比元宵多,這是兩者的區(qū)別之一。包湯圓的過程也像餃子,但不用搟面杖。濕糯米粉粘性極強,只好用手揪一小團濕面,擠壓成圓片形狀。用筷子(或薄竹片狀的工具)挑一團餡放在糯米片上,再用雙手邊轉邊收口做成湯團,做得好的湯團表面光滑發(fā)亮。

芝麻湯圓做法:

原料: 適量的糯米、大米,適量的白糖、麻醬、挑仁(壓碎)、芝麻、化豬油。

做法:

1、將糯米與大米混合(5000克糯米可加1000克大米),水浸1一2天,用磨磨細,放入布袋內,懸空吊漿,制成面粉。

2、將白糖、麻醬、桃仁、芝麻、化豬油和面粉混合拌勻,制成小方塊餡料待用。

3、將面粉加入適量涼水揉和,取一小塊捏扁,放入切好的餡料封口揉圓。

4、將水燒開后放入湯圓,煮時火不宜過旺。湯圓浮上水面,稍過一會兒撈出即可。

元宵,是以餡為基礎制作的。北方元宵的制作既奇特又簡單,其工藝是,先把餡做? ??,裁成小塊,然后放在盛有糯米粉的簸箕里搖,其間還要不斷加清水使餡粘上越來越多的糯米粉,直到大小適中。大致過程是先是拌餡料,和勻后攤成大圓薄片,晾涼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塊。然后把餡塊放入像大篩子似的機器里,倒上江米粉,“篩”起來了。隨著餡料在互相撞擊中變成球狀,江米也沾到餡料表面形成了元宵。做成的元宵江米粉層很薄、表面是干的,下鍋煮時江米粉才吸收水份變糊。

另外,兩者的保質期也不同:速凍湯圓的保質期一般為半年,而元宵因為是餡料滾面制成的,面干容易脫落,保質期只有3至5天。

元宵和湯圓的區(qū)別 是一種東西嗎

湯圓和元宵的區(qū)別之煮法

普通湯圓的煮法:鍋中適量水,燒開倒入湯圓,煮至湯圓漂浮加紅豆沙,湯,煮沸 關火加糖桂花,攪拌均勻即可。

小貼士:

1、煮湯圓時,特別是下鍋后,要用勺子反著推動湯圓,以免弄破湯圓。

2、如果量多,務必改上鍋蓋。

3、中途可加冷水,防止湯圓的中心不熟。

地瓜蒸湯圓:煮著吃,太甜膩了?沒你關系,你可以給它包上一層黃金外衣,同樣的軟糯,增香增色,最主要的是,它能消減湯圓那種甜膩的感覺。

用料:地瓜200g,湯圓200g,糯米粉、油適量

步驟:

1、熟地瓜剝去外皮。

2、將地瓜壓成泥,加入糯米粉和成面團,揪一塊比湯圓大的面劑壓扁。厚薄隨自已的喜好,包入湯圓。

3、刷少許油,放入蛋糕紙模中,鍋中加熱水大火蒸十分鐘左右至成熟。

4、咬開個看看,包了層外衣,餡還是那么的大。QQ的勁好吃。

而元宵除了普通的煮法外也有不同于湯圓甜膩的新鮮煮法,例如,讓你光聽名字就流盡口水的炸元宵。

Hash:736d11a3a8e602b7d0614d0d3080dcce161410ea

聲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