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燕、韓、趙、魏、齊”戰(zhàn)國七雄當(dāng)時

秦、楚、燕、韓、趙、魏、齊等七雄,除楚國獨(dú)霸南方外,其余六國皆雄居北方,因此其都城,除楚國在南方外,其余秦楚燕等六國皆在北方。

秦國秦國對于都城的選擇,曾經(jīng)歷過“九都八遷”,其最初的都城在秦邑(今甘肅天水市故秦城),周孝王時期,孝王封秦國祖先非子于秦邑,使復(fù)嬴氏祀,號曰秦嬴。而后,周王室東遷之后,秦國日趨強(qiáng)大,逐步東進(jìn),其都城也就開始了東徙之路,第一都就是西犬丘(今甘肅天水禮縣大堡子山附近),秦侯、秦公伯、秦仲、秦莊公等皆以西犬丘為都,居西垂宮。第二都就是汧(今陜西省隴縣東南汧河南岸的邊家莊一帶),《帝王世紀(jì)》載:“秦襄公二年,徙都汧”,汧作為秦都的時間很短,僅十二年,前766年秦襄公死后,秦文公離開“汧”返回西垂,重新以西犬丘為都。

第三都就是汧渭之會(今陜西寶雞市魏家崖),據(jù)《史記?秦本紀(jì)》所載,前762年,秦文公率兵七百東獵,從“陳倉渭水道”東進(jìn),前761年,“至汧渭之會……即營邑之” ,新都于“汧渭之會”。第四都就是平陽(今陜西寶雞市眉縣),《史記?秦本紀(jì)》載:“寧公二年(前701年),公徙居平陽”。平陽為秦都的時間也很短,僅為36年,因平陽地處渭河盆地,地勢低洼,且還被夾在渭河、秦嶺和鳳翔原之間,因此對于秦而言,以此為都,無論是東進(jìn)還是西守,或向南北發(fā)展,其都會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在秦德公元年(前677年),秦國都城就遷出了平陽。

第五都就是雍城(今陜西風(fēng)翔縣),《史記?秦本紀(jì)》載:“德公元年,初居雍城大鄭宮”,自秦德公元年(前677年),秦國于此建都,直到秦獻(xiàn)公二年(前383年)才遷出,其建都長達(dá)294年,為秦國定都時間最久的都城,有19位秦君在此居住,包括秦德公、秦宣公、秦成公、秦穆公、秦康公、秦共公、秦桓公等。第六都就是涇陽(今陜西涇陽西北),前424~前415年,秦靈公為與魏國爭奪河西之地,曾在此短暫建都。第七都就是櫟陽(今陜西臨潼縣武家屯東北),秦獻(xiàn)公二年(前383年),為重奪河西之地,獻(xiàn)公、孝工皆以此為都,前后共34年。第八都就是咸陽(今陜西咸陽市東北),前350年,秦孝公為與六國爭奪天下,同時防御六國的侵略,遂遷都于此,隨后經(jīng)戰(zhàn)國、秦朝兩個時代,共144年。

楚國終楚國八百余年,楚共有七都,其最初的都城在丹陽(今河南淅川境),周成王時期,熊繹被封以子爵,居丹陽,建立楚國。第二都在郢都(今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qū)紀(jì)南城),楚文王時期遷都于此,至前506年,歷經(jīng)400余年,是楚國處于最鼎盛時期的都城。第三都在鄀都(今湖北省宜城東南),前506年,因和吳王夫差的戰(zhàn)爭,楚昭王自郢遷于鄀都。第四都在鄢都(今湖北省宜城),楚惠王時期曾短暫遷都于此。

第五都在陳都(今河南淮陽),前278年,秦將白起破楚拔郢,楚頃襄王被迫遷都于陳都。第六都在巨陽(今安徽省阜陽市北),因秦軍繼續(xù)攻進(jìn)楚境內(nèi),為安全起見,楚考烈王遷都于巨陽。第七都在壽春(今安徽省壽縣),前241年,為躲避秦國的兵鋒,楚考烈王再遷都于壽春。

燕國燕國的都城較之其余六國有著很大的不同,燕國曾先后有五都,但自燕昭王后,燕國實(shí)行“三都”制,即同時存在著三個都城,分別是薊城、中都和下都武陽城。前1044年,周武王滅商后,封其弟姬奭于燕地(今北京房山琉璃河鎮(zhèn)東北董家林古城),燕地即燕都。約前697年,燕桓侯即位,因北方游牧民族越發(fā)強(qiáng)大,時常襲擾燕國,恒侯被迫遷都于臨易(今河北省保定? ??雄安新區(qū)容城縣晾馬臺鄉(xiāng)),直到戰(zhàn)國初期燕成公時期,臨易依然為燕都,持續(xù)了兩百余年的時間。

當(dāng)然,在這段時間中,曾經(jīng)有一段時間,燕都遷移到了上都薊(今北京),前664年,因威脅燕國的北方少數(shù)民族山戎被齊恒公打敗,燕國遂開始著手營建薊,并逐漸將都城移至薊,至燕襄公時,薊完全取代臨易成為燕國新都。但到了春秋晚期,隨著北方山戎再次變得強(qiáng)大,燕國遂又將都城遷往臨易。

前314年,子之之亂后,燕昭王在易水高筑武陽城(今河北保定西北部的易縣南3公里的高陌鄉(xiāng)),是燕下都。自燕昭王后,燕國形成三都,即上都薊,是為燕國宗廟所在;中都(今北京市房山區(qū)竇店以西),是為燕國軍事重地;下都武陽城,是為燕國行政中心。

韓國因韓國地處中原,被魏、齊、楚、秦等強(qiáng)國包圍, 終其一百七十余年,韓國都未能向周邊進(jìn)行大規(guī)模的擴(kuò)張,所以相比于齊楚秦等國,韓國的國都遷移的并不頻繁,先后只遷移過兩次都城。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大夫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認(rèn),正式位列諸侯,自此韓國建立,建都于陽翟(今河南禹州)。前375年,韓哀侯滅鄭,為加強(qiáng)舊鄭土地的統(tǒng)治,韓國遷都于新鄭(今河南新鄭)。

趙國前403年,趙烈侯建立趙國,都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趙敬侯即位后,為便于趙國爭霸天下,實(shí)施北進(jìn)的國家戰(zhàn)略,趙都由晉陽遷往邯鄲(今河北邯鄲)。前355年,趙成侯二十年,趙國確立雙都制,以邯鄲為都城,信都(今邢臺)為陪都,《趙記》云:“趙孝成王造檀臺,有宮,為趙別都,以朝諸侯,故曰信都”。

魏國前403年,魏文侯建立魏國,都安邑(今山西夏縣)。前364年,為謀得更好的擴(kuò)張之路,魏惠王從安邑遷都大梁(今開封西北),自此百年都未有變化,《讀史方輿紀(jì)要》載:“戰(zhàn)國時為魏都魏惠王自安邑徙都大梁”。

齊國自前1044年,周文王封姜尚為齊侯,建齊國,直至田代姜,除齊胡公時曾短暫遷都至薄姑(臨淄西北五十里),齊國的都城一直都在臨淄(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qū)),八百余年都未有變化。

談秦說漢(383)

戰(zhàn)國七雄之秦、齊、燕、楚、魏、趙、韓國,我們按被滅亡由近而遠(yuǎn)的順序,分別來了解下戰(zhàn)國七雄之建都(被承認(rèn)為諸侯之后)的地址、時間、及遷都的原因。

韓國(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30年)

韓國是戰(zhàn)國七雄中第一個被滅亡的諸侯國。韓國人的先祖被賜封于韓原(主流的說法是今陜西韓城西南),后來韓宣子遷到州邑,韓貞子遷于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叭曳謺x”之后,韓氏被承認(rèn)為諸侯,先后建立了陽翟、新鄭兩個都城。

第一個都是陽翟(今河南禹州)。據(jù)《史記?韓世家》記載,公元前403年,韓景侯被承認(rèn)為諸侯之后,建都于陽翟。

第二個都是新鄭(今河南新鄭)。據(jù)《史記?韓世家》記載,公元前375年,韓哀侯滅了鄭國,于是把都城遷到了新鄭。

韓國最初被晉君附庸的形式賜封于韓原,在晉國的六卿亂政中,土地不斷地擴(kuò)張,韓宣子遷到州邑,韓貞子遷于平陽,可能再遷到了宜陽(有故城遺跡無史書記載),但只是封地遷徙,不能建都城?!叭曳謺x”之后,韓國被承認(rèn)為諸侯,故韓國的都城只能算陽翟、新鄭兩處。

趙國(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2年)

趙人的先祖被賜封在趙城(山西省洪洞縣),“三家分晉”之后,趙氏才被承認(rèn)為諸侯,先后有四個都城。先是在晉陽,再是在中牟,還有個陪都信都,最后是在邯鄲,嚴(yán)格來講,最后一任趙王嘉在代地稱王,但還沒有來得及修建都城就被秦軍給 滅亡了。

第一都是晉陽(今山西太原)。據(jù)《左傳》記載,公元前497年建城,作為趙氏宗族祭祀地?!叭曳謺x”之后,趙國以晉陽作為都城??脊虐l(fā)現(xiàn)晉陽古城遺址在晉源區(qū)太原東西兩山之間的廣大地區(qū),由城池遺址、古墓葬遺址、宗教祭祀遺址組成。

第二都是中牟(今河南鶴壁)。據(jù)《史記?趙世家》記載,公元前423年,因繼位之爭,趙獻(xiàn)侯(趙獻(xiàn)子)將都城從晉陽遷到了中牟。

第三都是邯鄲(今河北邯鄲)。據(jù)《史記?趙世家》記載,公元前386年因趙武公的兒子趙朝作亂,趙敬侯將都城遷到邯鄲。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對趙王城遺址進(jìn)行了大規(guī)模的勘察和測繪,確定趙王城就是戰(zhàn)國之都城遺址。

第四都是信都(今河北邢臺)。也稱之為趙國的別都。據(jù)《史記?趙世家》記載,公元前355年,趙孝成王在信都建立別都。

趙國的先祖造父因替周穆王駕馬車趕回京城平定徐偃王叛亂有功,被賜封于趙城。其后代趙夙為晉獻(xiàn)公駕車,被賜封耿地,成為晉國的附庸。因此也只有封地,不能建都城。“三家分晉”后,趙國被承認(rèn)為諸侯,趙國建都于晉陽、中牟、邯鄲,信都只是作為陪都而存在。

魏國(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5年)

魏國是戰(zhàn)國七雄中第三個被滅亡的諸侯國,魏國人的先祖畢萬被周武王賜封于魏城,后來魏悼子遷徙到霍邑?!叭曳謺x”后,魏國被承認(rèn)為諸侯,在安邑建立都城,后又遷都于大梁。

第一都是安邑(今山西運(yùn)城)。據(jù)《史記?魏世家》記載,公元前385年,魏武侯建都于安邑??脊虐l(fā)現(xiàn)安邑故城位于鹽湖區(qū)安邑街道辦事處西街西200米。

第四都是大梁(今河南開封西北)。據(jù)《史記?魏世家》記載,公元前339年,為避秦軍,魏惠王遷都于大梁,后來就沒有再遷徙,一直到被秦軍水淹都城,魏國滅亡。

魏國的先祖畢公祖被周武王賜封到畢地, 后代中有個叫畢萬的,為晉獻(xiàn)公戰(zhàn)車上的右護(hù)衛(wèi),被賜封于魏地,后來又遷到了霍邑,但封地也是以晉君附庸的形式存在,不能建都城?!叭曳謺x”之后,魏國才被承認(rèn)為諸侯,魏國的都城只能算安邑、大梁兩處。

楚國(公元前1021年之前-公元前223年)

楚國是戰(zhàn)國七雄中第四個被滅亡的國家,終楚國八百余年,共有七都城,這個不尊中原之號令的蠻夷,其遷都之頻繁,與秦國有得一拼了。

第一都丹陽(今河南淅川境)。據(jù)《史記?楚世家》記載,周成王時期,熊繹被封以子爵,以丹陽為都城,建立楚國。在挖掘丹江水庫時發(fā)現(xiàn)了楚國的青銅神獸、云紋銅禁、王子午鼎等,證明楚國的都城存在。

第二都在郢都(今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qū)紀(jì)南城)。據(jù)《史記?楚世家》記載,公元前690年,楚文王從丹陽遷都于此。楚國郢都故址在湖北省荊州古城北約5公里處的紀(jì)山之南,漢以后史稱紀(jì)南城。

第三都在鄀都(今湖北省宜城東南)。據(jù)《左傳?定公六年》記載,公元前506年,吳師入侵,楚昭王自郢遷于鄀都。

第四都在鄢都(今湖北省宜城)。公元前489年,楚惠王時期曾短暫遷都于此。鄢都是郢城的陪都。據(jù)《史記?秦本紀(jì)》記載,公元前279年,秦將白起水淹毀鄢都。

第五都在陳都(今河南淮陽),也稱為郢陳。據(jù)《史記?秦本紀(jì)》記載,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破楚拔鄢郢之后,楚頃襄王被迫遷都于陳都。

第六都在鉅陽(今安徽省阜陽市北)。據(jù)《史記·六國年表》記載,公元前253年,因秦軍繼續(xù)攻進(jìn)楚境內(nèi),為安全起見,楚考烈王遷都于鉅陽??脊虐l(fā)現(xiàn),殿頂子遺址位于太和縣宮集鎮(zhèn),當(dāng)?shù)厝朔Q為“楚王城”。

第? ?都在壽春(今安徽省壽縣)。據(jù)《史記?楚世家》記載,公元前241年,在秦軍的一路追擊下,楚考烈王再遷都于壽春。1957年,人們曾在壽春古城遺址的范圍內(nèi)發(fā)現(xiàn)了“鄂君啟節(jié)”,考古認(rèn)為是楚懷王頒發(fā)給鄂君的符節(jié)。

周王成王要舉用文王、武王功臣的后代,于是把熊繹封到楚蠻,因此,楚國的先祖就是諸侯。楚國的都城有丹陽、郢都、鄀都、鄢都、陳都、鉅陽、壽春七處,其中丹陽、郢都兩處建都時間最長,鄀都、鄢都、陳都、鉅陽、壽春五都基本上是被秦軍攆著跑了。

燕國(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222年)

燕國是戰(zhàn)國七雄中第五個被滅亡的諸侯國,自召公奭封到北燕后,建立了兩個都城,燕城與薊城。后來燕國被秦國打敗,燕王喜遷徙到了遼東,但還未來得及建都就被滅亡了。

第一都是燕城(今北京房山琉璃河鎮(zhèn)東北董家林古城)。據(jù)《史記?燕召公世家》記載,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滅商后,封其弟姬奭于燕地。上世紀(jì)40年代考古發(fā)現(xiàn)北京市房山區(qū)琉璃河鄉(xiāng)西周時期城市遺址就是燕國的初都燕城。

第二都是薊城(北京市西城區(qū)廣安門蓮花池一帶)。據(jù)《史記?燕召公世家》記載,公元前697年,燕國向冀北、遼西一帶擴(kuò)張,吞并薊國后,遷都于薊。

周武王滅掉商紂王以后,把召公奭封在北燕,因此,燕國的先祖就是諸侯。燕城、薊城兩次遷都的位置都不是很遠(yuǎn),當(dāng)時的燕國還屬于邊陲之邊,常有戎人襲擾,如今成為了國家最繁華經(jīng)濟(jì)與政治中心。

齊國(公元前1044年—前221年)

齊國是戰(zhàn)國七雄中第六個被滅亡的諸侯國,自周文王封呂尚為齊侯開始,到齊王建降秦,歷經(jīng)了約800年,其國運(yùn)比周王朝還要久。齊國共建立了兩個都城,營丘與薄姑。

第一都是營丘(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qū))。據(jù)《史記?齊太公世家》記載,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推翻商朝后,封太公姜尚于齊地,建都營丘。

第二都是薄姑(今臨淄西北五十里博興縣境內(nèi))。據(jù)《史記?齊太公世家》記載,傳至六世胡公靜時,為避東方萊夷侵?jǐn)_,齊國被迫遷都薄姑。

第三都是淄博(其實(shí)就是營丘舊址翻修了一下)。據(jù)《史記?齊太公世家》記載,公元前859年,七世獻(xiàn)公率營丘人殺其兄胡公,返都營丘,因臨淄水,故更名臨淄。齊國的國都返回到臨淄后,一直到被滅亡,沒有再遷徙過。

齊國東臨大海,曬鹽與捕撈業(yè)發(fā)達(dá),是個比較富庶的地方。齊國始建都于營丘,后遷都薄姑,沒多久又遷回營丘,改名為淄博。

秦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07年)

秦國是戰(zhàn)國七雄里最晚被滅亡的國家,秦人的先祖非子在犬丘(陜西興平)養(yǎng)馬有功,被周孝王賜封到秦邑(今甘肅張家川),秦莊公被封為西陲大夫后,又遷到了西犬丘(甘肅禮縣)。鎬京之亂后,秦襄公護(hù)送周平王東遷有功,正式被賜封為諸侯,又先后歷經(jīng)了九都八遷,一直到大秦王朝的建立。

第一都是西犬丘(甘肅禮縣大堡子山)。按《史記?秦本紀(jì)》記載,公元前821年,秦莊公被封為西陲大夫,生下秦襄公。公元771年,秦襄公護(hù)送周平王東遷,被封為諸侯,以西犬丘為都城。考古發(fā)現(xiàn)在天水本市以及下屬的清水縣、張家川、武山縣等地,有或大或小的早期秦人遺址。

第二都是汧邑(今陜西省隴縣東南汧河南岸的邊家莊一帶)。據(jù)《帝王世紀(jì)》記載,公元前776年,秦襄公占領(lǐng)了岐山以西大片土地后,秦襄公將都城向東遷到了汧邑。

第三都是汧渭之會(今陜西寶雞市魏家崖)。據(jù)《史記?秦本紀(jì)》記載,公元前762年,秦文公率兵七百東獵,看到?jīng)F水與渭水之間? ?有一大片水草豐茂的土地,很適合牧馬,就將都城遷到了汧渭之交。

第四都是平陽(今陜西寶雞市眉縣)。據(jù)《史記?秦本紀(jì)》記載,公元前701年,為了便于打擊西戎的分支毫戎(也叫蕩社),秦憲公決定遷都平陽。

第五都是雍城(今陜西鳳翔縣)。據(jù)《史記?秦本紀(jì)》記載,公元前677年,秦德公在雍城筑城并建立大鄭宮,雍城靠近黃河,便于據(jù)險而守?,F(xiàn)發(fā)掘出來的秦雍城遺址由雍城城區(qū)、秦公陵園區(qū)和國人墓葬區(qū)三部分組成,東西長1萬米,南北寬5千米,出土文物3000余件。

第六都是涇陽(今陜西涇陽西北)。據(jù)《史記?秦始皇本紀(jì)》記載,公元前419年,秦靈公居住在涇陽。但《史記?秦本紀(jì)》中并無秦遷都于涇陽的記載,可能涇陽是作為與魏國作戰(zhàn)的一個臨時性都城。

第七都是櫟陽(今西安市閻良)。據(jù)《史記?秦本紀(jì)》記載,公元前383年,魏國趁秦國內(nèi)亂秦國的河西之地,而秦國都城在關(guān)中的西部,對魏作戰(zhàn)不便,而櫟陽交通便利,是商賈云集之地,秦獻(xiàn)公遷都于櫟陽,并開啟“初行為市”。

第八都是咸陽(今陜西咸陽市東北)。據(jù)《史記?秦本紀(jì)》記載,公元前350年,秦孝公遷都于咸陽,并制定了秦軍東出之策。咸陽地處關(guān)中,西有大散關(guān)、北有蕭關(guān)、南有武關(guān)、東有函谷關(guān),據(jù)險而守,外敵難以入侵,是個理想的國都所在。此后,秦國就沒有再次遷都??脊湃藛T在咸陽市渭城區(qū)窯店街道辦為中心與渭河兩岸發(fā)現(xiàn)了秦咸陽城遺址。

秦國的先祖非子被住在犬丘,因養(yǎng)馬有功被封在秦邑,成用周孝王的附庸,因此也只有封地,不能建都城。秦襄公護(hù)送周平王東遷后,被賜封為諸侯,建都于西犬丘(西犬丘與犬丘不是一個地方)、汧邑、汧渭之會、平陽、涇陽、櫟陽、雍城、咸陽,一路東遷。

寫在最后

經(jīng)過梳理,戰(zhàn)國七雄中第一個被滅亡的韓國建都兩處,陽翟、新鄭;第二個被滅亡的趙國建都四處,晉陽、中牟、邯鄲,信都;第三個被滅亡的魏國建都兩處,安邑、大梁;第四個被滅亡的楚國建都七處,丹陽、郢都、鄀都、鄢都、陳都、鉅陽、壽春。第五個被滅亡的燕國建都兩處,燕城、薊城;第六個被滅亡的齊國建都兩處,薄姑、淄博;最后滅亡的秦國建都八處,西犬丘、汧邑、汧渭之會、平陽、雍城、涇陽、櫟陽、咸陽。

2021/1/21

我是秦磚漢瓦里的拾荒人,感謝閱讀,人走留香,點(diǎn)個贊唄,不勝感謝

Hash:36f09ab26034bdacdbbbd2c30eca2847d2a87cf3

聲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diǎn),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