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 | 無錫真是個好地方

原創(chuàng) 澄月閣主紫溪

靜水流深,關(guān)注越久沉淀越有

織文尚思 | 紫溪作品 |

曹禺的《雷雨》中周樸園有這樣一句臺詞:“無錫是個好地方。”

—Wu Xi—

書中的周樸園對無錫美的感受多半是緣于他幼時的感情而來。但若是一個與無錫毫無干系的旅行者而言,眼中無錫的美,心中無錫的好,那便是真的好了。2017年由安徽轉(zhuǎn)折飛往了無錫,純屬一時興起,確也有幾分鑒定周樸園那句好地方的意味。

來無錫,必游太湖,而游太湖,必去一處黿頭渚。黿頭渚是橫臥無錫太湖西北岸的一個半島,因巨石突入湖中形狀酷似神龜昂首而得名,被稱為“太湖第一名勝”。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蕭梁時這里的廣福庵就是詩中描述的一處。明末,東林黨的首領(lǐng)常來此踏浪吟哦,留有“黿頭渚邊濯足”的遺跡。另外,這里文人雅士詠唱之作頗多,清末無錫知縣廖倫在臨湖峭壁上題書“包孕吳越”和“橫云”兩處摩崖石刻。

黿頭渚風景區(qū)是一個著名的近代園林,始建于上世紀初。 自上世紀以來,無錫涌現(xiàn)了一大批吸收西洋文化的私家園林,黿頭渚就是其中規(guī)模最大的一個。它始建于1918年,由清末舉人無錫商會會長 楊翰西 建造,當時他 巧妙利用真山真水建園,把這私家園林建的三分人意七分自然,也是欣賞太湖水的絕佳處。 1958年郭沫若暢游太湖也留下了“ 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 ”的詩句。景區(qū)一年四季皆有景可賞。分別是 春花、秋月、夏荷、冬雪 ,四時之景吸引著歷代文人墨客和無數(shù)中外游人。春天,這里品種最美的櫻花盛開,吸引四方客人。當然,你可以去 靈山勝境 好好體會下觸摸佛腳的那種感覺,也可以去 太湖仙島 領(lǐng)略道教的文化。

Wu Xi—

無錫是吳文化的發(fā)源地,歷代的文人墨客都留下了一筆。這里風景秀美,文化透露著一種柔的韻味。在梁溪區(qū)有著名的東林書院,東林書院創(chuàng)建于北宋政和元年,是當時為北宋理學家程顥、程頤嫡傳高徒、知名學者楊時長期講學的地方。明朝萬歷年,由東林學者顧憲成等人重興修復并在此講學。當你走在大街上想要駐足休憩,便可以選擇這里。一種寧靜的氛圍中感受精巧的氣息。園內(nèi)藏有明東林黨領(lǐng)袖顧憲成所撰“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guān)心”的千古名聯(lián)。

說到無錫的吳文化,蠡園是個有紀念意義的地方,這處園林的名字總會想起春秋戰(zhàn)國那些風云往事。聽過西施,便了解范蠡。范蠡本來是在越國幫助越王允,后來又在越王勾踐時期輔佐勾踐臥薪嘗膽,圖強雪恥。然而在幫助勾踐稱霸后,范蠡深知勾踐其人“可共患難,難同享樂”,余后的人生便激流勇退,最終竟在定陶經(jīng)商獲得巨大成功,便是歷史上著名的陶朱公。范蠡和無錫有著很深的緣分,也留下了許多傳說。蠡湖便是他與西施泛舟的地方,蠡園也便因此得名。到了無錫,你會發(fā)現(xiàn)范蠡之名在無錫幾乎遍及到各處,譬如蠡河、蠡橋等等,這些帶著兩千年痕跡的叫法,足以讓人感慨范蠡當初在無錫的美譽有多么高了。吳越之地,總是一處浪漫感覺的地方,蘇州便曾有許多春秋戰(zhàn)國的遺跡可循,吳越之地,值得充分的時間流淌中慢慢體味。

—Wu Xi—

崇安區(qū)有著名的瞎子阿炳的故居,鬧市中這所滄桑的舊宅更能體現(xiàn)風雨中一個擁有才華的音樂人的一世悲涼。一步入宅子,一種涼意即襲來,陳列的都是過去的舊物,大約身臨其境才能感受一種真實,因為世上很多的故事你聽別人講總歸是個故事,唯有自己去親自看了、感受了,才能明白故事中的意味。

市區(qū)的古運河景區(qū)是最后必須去體會的。和北京段的運河完全不同,兩側(cè)盡是民居,足見當年的繁華。然白墻灰瓦,綠水長長,必定引得一曲最美音樂方可盡興。

Hash:9bc9c96ef98755e55cdc8c6d576fbe5e7cf66525

聲明:此文由 紫溪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