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錦后旗,盛載著古老文化的車子

杭錦后旗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巴彥淖爾中西部,地處河套平原。東與臨河區(qū)接壤,西傍烏蘭布和沙漠磴口縣毗鄰,南臨黃河鄂爾多斯杭錦旗相望,北靠陰山烏拉特后旗交界。“杭錦”系由突厥語“康里”(正音“杭里”)演化而來,它原是突厥內部一個勢力集團的名稱,后為部落名。成吉思汗西證時,其部落中的部分人員歸附蒙古,后漸被同化,形成杭錦部落。杭錦后旗,就像一部盛載著歷史文化的車子,在北國大地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跡。

許多個將夜未夜的晚上或者白天,獨自散步,路上升起了淡淡的、驀然回首的暖意,這時的心里是感恩的、悠遠的,不只是對人,還有對知識、對季節(jié)、對事物的那份懷想,就這樣走啊走,走近了那磅礴豐灃生命的認知之泉。而前方的人趕著馬拉的車子,已經(jīng)在青草與野花間飛馳得很遠很遠,一個很遠很遠的時光。

現(xiàn)在,西北一些地方還保留著使用高輪大車的習慣,當?shù)厝朔Q之為勒勒車,有的地方稱之為“拉拉車”或者“架子車”,或大轂輪車。這種車一個人可驅趕六、七輛,尾隨而行。蒙民主要用于日常生產(chǎn)或生產(chǎn)物資搬運,也運用到長途運糧、運鹽或從事副業(yè)運輸,在草原上使用范圍極其廣泛。

勒勒車車輪直徑在1-1.5之間,有的甚至超過了牛身的高度,與馬的身高相差無幾。車輪原料多為樺、柞木烘烤之后,使其彎曲,幾段彎曲的樹干連接在一起變成為車輪,因此有些車輪不夠圓,車轅也不求直。車幅多在15至20根之間。每戶牧民至少有四輛勒勒車,用以運水、搬家和運輸燃料等使用。有時候還把車輪連接擺放當作柵欄,在一般情況下,用牛挽車,一牛一車,各車首尾相連,由一人駕馱即可。

當時光回頭,我還是非常非常地想說,交流是先進的:最早的車子傳入歐洲草原,可能是生活在包括今巴彥淖爾在內的鬼方故地的種族所為。當然,生活的痕跡會制造一些有待考證的傳說,生活在今天的人們也許很難想到,這種“勒勒車”竟然會和蒙古人的祭敖包聯(lián)系在一起。

這便是杭錦后旗這個地名奉獻給我們的秘密。它如果一部古老而簡陋的車子,盛載著厚重而古老的民族文化,在有些滄桑的草原上,將我們帶到了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來源:《到巴彥淖爾來看中國》一書)

Hash:fdf47605b5a1f930389b944a1b3c3ffee7f7aa29

聲明:此文由 內蒙古旅游網(wǎng)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