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有人在山洞教書嗎?不如來這曲徑通幽之處,學學古人的雅致

麒大寶曾經給大家介紹過樟木林鄉(xiāng)的山根古石寨,村民借此躲避戰(zhàn)火,至今只留一段遺跡供人憑吊。

說起來,樟木林可真是個人杰地靈之處,隨便一找,就能捻來一段歷史。

在距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昭平縣樟木林鄉(xiāng)圩街東面約一里處,有一形似馬鞍的石山,山下有一村莊稱穿巖。

此巖的山腰上有三個不同大小,形狀各異的巖洞,而且洞間相互連通、天然成室。

若天高云淡之際,從洞口遠眺,則巍巍的梅嶺峰影清晰可見,俯視,則秀麗的樟鄉(xiāng)風光盡收眼底。

此情此景真令人心曠神怡,這是樟木林的名勝——讀書巖。

據傳,曾有一位廣東廩生林廷干先生于前清康熙年間在洞中辦學,長達十余年,故得此名。

讀書巖為石灰石溶洞,攀登者可從穿巖沿曲徑而上,先至溶洞的中室,此室砌有石墻,設有石門,石面平坦,可容數十人。

從中室往左繞過天然的石筍和鐘乳石通道,即入左室,左室大于中室,且分為內外兩間,據傳林先生當年辦學就是以此為教室。

從中室往右,穿過一條狹窄的"走廊",拐過中廳便入右室,此室石面光滑、通風幽靜,是游客理想的歇息之地。

讀書巖一向是歷代文人墨客提詩作對之地。

清雍正六年(1723),林廷干之子林之梧拔貢,為緬懷其父在巖洞開設學堂之舉,請了當地石匠鐫刻下其父的遺詩。

光緒十一年(1885),曾在樟木林三圳書屋(即今樟林三圳口)教書的廣東梅州葉鶴珊先生兩次登臨此巖。

他手書“小嫏嬛 ”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鐫刻于洞中走廊的石壁上,并留下其登臨時的詩作。

在石刻"小嫏嬛"的左上方,還刻有賀邑高延林先生游覽時所作的七律詩四首。

曲折蜿蜒、別有洞天,探險的同時還能憑吊古人遺跡,這種賞心樂事也是難得。若你還缺一處郊外踏青之地,不妨來這看看吧。

Hash:1b1f15988970395f2e76b878d340ab104f9a4f0d

聲明:此文由 長壽賀州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