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游宜豐,探秘六百年歷史的搖籃寨
搖籃寨主峰
初秋時節(jié),筆者和幾位同事在當?shù)責嵝拇甯刹康膸ьI下,懷著好奇與疑惑,走進位于宜豐縣潭山鎮(zhèn)坪上村有著神秘色彩的搖藍寨,探尋明代時期古戰(zhàn)場遺跡和筑寨為王的著名農(nóng)棚民起義軍領袖李大鑾所發(fā)生的鮮為人知的傳奇故事。
通往山寨的古道
滿山遍野的野山棗
沿著蜿蜓崎嶇,時隱時現(xiàn)的石板路在大山深處穿行,只見滿山茂林聳立,古樹蒼天,花草吐綠,林中不時傳來悅耳的鳥鳴和山間孱孱溪水聲,滿山遍野的山棗樹上碩果累累,有的掉落在山間隨處可見,古道兩旁時不時還可看到或紅或黃的山中野果,顯現(xiàn)出金秋景致。隨著向山寨頂端進發(fā),不但坡陡林密更顯靜美神秘。走走停停,不覺行至山寨中段古遺址,只見沿山坡百畝山林中,到處都是高2-3米,厚0.8-1米塊石砌成的石墻,一排一排錯落有致地向山寨頂端排列,山間四周可見古屋遺址地基,雜草中還可看到前人用過的盛水石缸和其他生活用具,盡管瓦礫殘垣,但可看得出當時的規(guī)模和輝煌遺跡。陪同的村干部告訴筆者,這里就是搖藍寨前人居住地,也是棚民起義軍領袖李大鑾和妹妹李雪嬌古戰(zhàn)場后援分寨地。
古香荷樹
山寨石城墻
據(jù)史料介紹李大鑾,湖南瀏陽人,世代務農(nóng),明朝紙工“棚民”起義首領,元明萬歷二年1574,他同妹妹李雪嬌表弟楊青山在銅鼓大溈山正式揭竿起義,打著“劫富濟民”的旗號,抗稅抗糧,捕殺貪官污吏,處處開倉濟貧,得到了四方棚民的積極響應,很快聚集了7萬人的隊伍。為建立可靠的根據(jù)地,李大鑾選擇了宜豐黃崗(今國家級官山自然保護區(qū))這個天險,以洞內(nèi)李家坪(今黃崗鄉(xiāng)境內(nèi))寺廟為聚義廳,大修“點校場”和“跑馬場”,并自封“楚王”。除了黃崗洞駐重兵外,他還遣義軍在銅鼓古橋與大緞、奉新百丈、萬載黎沅、宜豐潭山等地建立分寨。公元1576年夏,明王朝起用一代名將、鄱陽守備鄧子龍,會同平江、瀏陽、宜豐、萬載、寧州、武寧、奉新等8個州縣的地方武裝,采取兵進五路、步步為營的戰(zhàn)爭策略,于明萬歷五年1577年11月,在明王朝軍隊的“文武協(xié)剿”中,李大鑾、楊青山戰(zhàn)死,轟轟烈烈的李大鑾起義終告失敗,歷時僅三年余。
當年的石制水缸
山寨跑馬場
據(jù)查閱有關史料和采訪當?shù)乩先?,坪上搖籃寨緊鄰李大鑾主寨(黃崗洞)8公里,山連山水連水,一脈相連戰(zhàn)略上可退可援。據(jù)傳說,他把妹妹李雪嬌作為搖籃寨分寨主帥,其意義非同一般,而李大鑾把搖藍寨作后方山寨也是情理之中。在搖籃寨山頂,只見山頂開闊平坦,一望無際,沿山頂四周全部是石塊砌成的戰(zhàn)壕及點兵臺、跑馬場、運送物資進出通道等遺跡,半山腰是屯兵的兵營及生活區(qū),多條遺跡進出通道通上山頂,形成上下聯(lián)體,前呼后應,是一座規(guī)模、形制較大的古山寨和古戰(zhàn)場。特別稱奇的是一戰(zhàn)壕前有一片亂石陣,據(jù)說是用作防御用的石陣戰(zhàn)??傊?,從史料記載和傳說中,坪上搖籃寨作為棚民起義軍李大鑾的山寨,是什么時候被明王朝軍隊“剿滅”,還是自然損毀,我們一時無法考證,但作為明朝時期的古山寨,值得一游。
亂石陣
山寨古戰(zhàn)壕
Hash:71104ebe98524df5285d12537752769570c8fe35
聲明:此文由 宜豐會長大叔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