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福建最高海拔的長壽村,聽故事、吃村菜

周寧,是一個詩意盎然的山水寶地,也是一個充滿激情歲月的紅色記憶。周寧離廈門不遠,四百多公里,近5小時的車程,動車目前只能到達福安,再坐近一小時的大巴到達周寧縣。因?qū)?a href='/ningde/' target=_blank>寧德,當然離寧德、福州都不算遠啦。

寧縣有著6鎮(zhèn)3鄉(xiāng),一百多個行政村,村村不同,各有特色。挑個周末跟著村跑走進周寧。9月12日-9月13日,紅色旅游村跑在周寧舉辦。作為閩東紅色山海游憩區(qū)的代表的周寧,也是紅色旅游村跑系列主題活動的首站。這里不止有著自然景觀,還有著紅色旅游線路

【村跑路線

這次村跑的起點是梧柏洋村,離周寧縣約20公里。由梧柏洋、下洋村、八蒲村到后洋村(七彩村)總共10公里。經(jīng)過古寺(始建于乾隆年間的壽峰寺)、麥田、竹林、廊橋……一路美景不斷。讓人在運動中享受清新的空氣,欣賞自然風景,真是一舉數(shù)得。

周寧是福建廊橋的發(fā)源地之一,在村跑7.5公里處就是八蒲村的登龍橋。從外表就可以看出是座古橋。

登龍橋始建年代不詳,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水毀后,清康熙于五十六年(1717年)八蒲村民黃寵等募建……橋長38米,寬4.9米,單孔凈跨23.5米,離水高9米,橋臺石砌,全橋用杉木建造,主拱骨架采用雙層縱向斜平梁與橫向連系梁組合的多邊形結(jié)構(gòu)。橋面木板上鋪砌青磚以防火。橋上建單檐硬山頂廊屋,15開間,高4.5米,寬與橋同。橋中通道寬3.2米,兩邊設坐板,橋邊廊壁開設通光孔,魚鱗板雨披。橋中設神龕,梁柱題寫詩詞、楹聯(lián),以及修建者及募款數(shù)額。橋頭分別以石階連接舊路。登龍橋特殊而巧妙的結(jié)構(gòu)造型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其保存之完整,歷史延續(xù)之久且建造之精美在寧德市乃至全國木拱廊屋橋中亦屬少見,對于研究我國橋梁史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紫云村探秘】

結(jié)束村跑的第二日參加的是紅色之旅。目的地是福建海拔最高的紫云村,距離縣城13公里,自然風光優(yōu)美,也是夏季避暑的好去處。據(jù)說因常年云靄縈繞,陽光變幻成紫色而得名。在紫云村不止有著獨特美景,還有著許多抗戰(zhàn)故事。

一早乘車到達紫云村,綿綿細雨中的紫云村更是帶著一股神秘的色彩。那斑駁的泥墻、錯落的黑瓦,顯得靜謐而溫暖。老舊的宅子,帶著歲月的痕跡,如果你側(cè)耳傾聽,仿佛聽見它們在默默地訴說著紫云村的歷史。

紫云村的神秘面紗在本地人的口中如同說故事一樣,悄悄地在我們面前揭開。在這里有著許多的歷史,更多的是抗戰(zhàn)時期故事。我們站在黨旗下,傾聽著本地人訴說著抗戰(zhàn)時期的故事。聽著那故事,好似把我們帶進了當初的時期,有緊張,有擔心,還有著傷心。在這里有著烈士墓、葡萄洋戰(zhàn)爭、紀念周墩中心縣委成立的石碑,烈士陳奶蘭故居、鄭佛前故居等紅色遺址。不經(jīng)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正是先人的努力,才有著如今的幸福生活。

跟著本地人,走著紅軍曾走過的路,摘著紅軍曾吃過的紅軍菜,憶當年,也感受那初的艱辛。

有苦必有甜,走到山坡中,看到滿樹的桃。那熟誘的芳香正在誘惑著我們。來這里不止可以賞美景,聽故事噢。還可以自己采摘高山的桃子,自己動手摘的總是最甜的。當然高山上的桃子不止甜而且水分足,小伙伴摘完忍不住在用泉水洗凈,直接啃上一個,那個美味,真是太滿足了。

在紫云村的村前,還有一處美景不可錯過,那就滿池荷花,在青山綠水中,格外的妖艷,美的可不言喻。這樣的美景是不是讓你有種留下的沖動呢?

紫云村的景點其實不止這些,因為雨天路滑,未去景點只能等著下次的再來。還有些景點則在開發(fā)中,下一次挑個明朗的日子,再來探秘紫云村中的美景吧。

【村味】

來到村里當然不能錯過的就是村味了。鄉(xiāng)村的菜,不止有著地方的特色,而且自己種的蔬菜、自己養(yǎng)的雞鴨……那份鮮甜之味,是城市中所沒有的。

周寧本地的特色當土豆餅了,據(jù)說紫云村的土豆是最好吃的,海拔高,在深山中的土豆吸引著新鮮的空氣,嗯,果然與眾不同。這里的土豆餅并不是加了粉的,據(jù)說高山種植淀粉特別多,只需要切成片拍一下,不會散,直接拿來炒,口感Q糯軟彈,非常的神奇。

魔芋,一直以為只有四川才有,到了紫云才知道,這里的魔芋也是本地特色。魔芋的苗看著像小樹一樣,種植出來的魔芋需要經(jīng)過多種處理才能成為我們現(xiàn)在吃魔芋塊。魔芋這里用炒的多。

還有溪水中的魚、自己養(yǎng)的鴨、自己種的紅米……每一份味道都有著獨特的村味。

最后吃上一道自己采摘的紅軍菜,苦中帶澀,澀中帶甜,新鮮爽口,清涼嫩香。有種獨特的香味,如今的煮法并不會難吃,可以說非常好吃。

【結(jié)束語】

這個周末不一樣,跟著村跑不但了感受到紅色熏陶,還了解在地風情,深入在地文化。

Hash:e17a45831e9557a73ac2dd03551d4bc2a55af2d2

聲明:此文由 月食記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