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第一磚坊——古跡淄博,未來旅游業(yè)與文化相結合

圖片源自網絡

山東淄博桓臺縣新城鎮(zhèn),原是一個古老文明的縣城,城區(qū)內古跡多,原有形態(tài)各異的牌坊就有72座。在這些牌坊當中,當屬“四世宮保”磚牌坊為最好。該牌坊坐落在新城鎮(zhèn)城南,是目前當地唯一幸存,也是迄今為止國內為數極少保存完好的古代磚式牌坊之一,素有“華夏第一磚坊”之美稱。

整座建筑造型精美,是一幢集古代建筑、雕刻、書法藝術為一體的杰作,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據史書記載該牌坊始建于明朝的萬歷四十七年(即公元1619年),距今已有380多年的歷史,是萬歷皇帝為了表彰兵部尚書王象乾(今新城鎮(zhèn)人)在“總督薊遼”、“行邊視師”、“威名著九邊”等方面保朝有功,遂晉爵為太子太保后而特許,由當地的建筑巧匠黃兆功(今桓臺縣邢家鄉(xiāng)演馬村人)設計并主持建造的。起初建造牌坊時,干象乾正存兵部尚書任職時年71歲。當時皇帝曾追封三代,包括其父王之垣(在世時任戶部左侍郎)、其祖父王重光(曾任貴州參藩)、曾祖王麟(任穎川王府教官),都因王象乾的功績,郜贈為“光祿大夫柱國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因此,坊名為“四世宮?!?。也寓含著王家四代擁保明朝的意思。

牌坊頂部有檐,透雕花脊,瓦當齊整,排列有序。頂端大脊8跑,每跑2獸,高踞瓦脊。雙層飛檐,檐角凌空高翅欲飛。8個檐角懸有風鈴,風吹鈴動,叮當作響。瓦脊成壟頂脊中間雕塑著“麒麟馱寶瓶”,造型逼真,踞于牌坊之巔,頗具特色。牌坊之下檐正中央,前后兩面各砌一塊鏡嵌花邊的豎式原額上鍥刻著金色“圣恩”兩字,標明該牌坊為御建之義。

目睹“四世宮?!迸品唬藗儫o不嘆服其獨特的建筑魅力!這就是桓臺縣的先人們以其巧奪天功的精湛技藝為后人留下的寶貴財富,也是他們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印證著那個時代建筑的發(fā)展進程。

在其380多年的風雨滄桑中,四世宮保牌坊曾經歷多次磨難與新生。據桓臺縣史書記載:抗日戰(zhàn)爭時期,磚牌坊遭到嚴重破壞,頂部瓦壟松動。日本侵略軍的汽車駛過時,磚坊上落下的磚瓦差一點砸傷日軍官。日軍惱羞成怒,要拆除磚坊。幸而當時新城鎮(zhèn)當地的王氏家族聚眾商議,自原捐資進行修葺,才使得這座磚牌坊躲過一場滅頂之災。以后幾十年間,四世宮保牌坊又經歷了解放戰(zhàn)爭和“文化大革命”雖然留下了累累彈洞與斧砍錘砸的痕跡,但還是被桓臺人民保護下來。1983年,山東省文化廳撥出專款,請來曲阜古建隊施工,重修了拱門、飛檐斗拱,頂瓦等全部換新,各種雕刻也基本按照原樣修復。后來,新城鎮(zhèn)政府又投資30多萬元在四世宮保坊四周立起了石護欄,植了草坪,硬化了道路,這一聞名遐邇的古代建筑藝術瑰寶,又重新煥發(fā)出了勃勃生機。1987年四世宮保牌坊被定為淄博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四世宮保牌坊被列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為王漁洋紀令館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淄博未來旅游業(yè)的文化發(fā)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現在,四世宮保牌坊已成為淄博一處不可或缺的文物古跡和著名旅游景點

聲明:素材來源《華夏第一磚坊——桓臺四世宮保牌坊》,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Hash:f1274fdb59fa61b3456805e7d583281d3533ad8f

聲明:此文由 失控貓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