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閩南周莊”!這個永定客家人創(chuàng)立的山村美酷了

日前,2019形象中國·全國百家媒體聚焦花樣漳州(第三季)文化旅游”新聞攝影采訪團來到南靖縣塔下村,無不為這個藏在深山里的“閩南周莊美景所震撼,流連忘返。

漳州南靖塔下村

號稱“閩南周莊”

塔下村位于距離與永定區(qū)湖坑僅一山之隔的南靖縣書洋鎮(zhèn),是一個典型的客家小村落,與近在咫尺的云水謠、田螺坑等村落比起來,名氣并不大。然而,小小的塔下村,卻是全國村級土樓最多的村落。

太極水鄉(xiāng)鳥瞰

塔下村進行民俗表演

塔下村四面環(huán)山,在方圓一平方公里范圍內,一條長約1公里的蜿蜒小河呈“S形”從峽谷中穿過,47座方形、圓形、圍裙形、曲尺形土樓和30多座小巧玲瓏的青磚小樓沿河散落著。塔下村因此獲得了“世外桃源”“太極水鄉(xiāng)”“閩南周莊”之美譽。

塔下村建于1426年,張氏先祖于永定金砂遷來開基,距今已有近600年歷史,現(xiàn)有300多戶人家。自清朝開始,勤勞的塔下人就紛紛走出家門,跨洋過海外出謀生,在外積累了財富后,回鄉(xiāng)修路搭橋,捐資助學,光耀門楣,新修土樓。據(jù)統(tǒng)計,目前在臺灣、東南亞、美國、加拿大的塔下人后裔就有一萬多人。

河流兩岸土樓密布

土樓紅柿

土樓沿河而建,并非常均勻地分布在兩岸,形態(tài)各異,有常見的方形、圓形土樓,還有圍裙形、曲尺形土樓,最獨特的是還有浙杭水鄉(xiāng)模式單院式土木、磚木結構的吊角樓,形成大樓帶小樓、高低錯落布局的奇妙景觀。2019年1月,塔下村入選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夢幻般的美景

德遠堂

在塔下村,張氏家廟德遠堂是必去景點。德遠堂建于明朝弘治年間,距今已有500多年歷史,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是目前中國可見到的、最完整的古代姓氏祠堂建筑之一。家廟處于蒼松翠柏、石階曲徑環(huán)抱之中,非常莊嚴。家廟門前是一灣池塘,池塘外沿呈半圓形樹立著24座石旗桿,張揚大氣,高度均在10米以上,象征著張氏一族顯赫的家族史及詩書傳家之風。

德遠堂的石龍

在德遠堂觀看民俗表演的記者們

石龍旗桿是客家人特有的建筑形式。若是族中有人取得了科舉功名,村中都會在家廟的半月池周圍豎立石質的旗桿以示慶祝。如果一座家廟面前旗桿林立,就說明這一族的子弟人才輩出,非常榮耀。根據(jù)《張氏族譜》記載,第一座石旗桿豎立于1772年,到解放前一共豎立了14座。自1978年以來又陸續(xù)豎立了10座。其中有一家祖孫三代一共立了5座旗桿。

記者們在采風

鳥瞰曬秋

塔下村,自古就有敬教重才、興辦私塾學堂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張氏族人在土樓內置辦私塾學堂,培養(yǎng)子弟。第16世祖嘉程公為了給子孫后代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以振家聲,建了一座文選樓供子孫讀書學習之用。據(jù)統(tǒng)計,塔下村張姓家族4000多人中,就有大學生300多人,其中有多人考上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博士生、研究生也有一大批,教授、副教授有10多人,在國內從事文化、教育、科研等方面工作的有300多人,真可謂是人才輩出!

THE END

來源: 閩西日報記者傅長盛

編輯:邱婷

檢查:黃清花

審核:陳良錦

Hash:84c78f26a8157bfc76efe8f4b8d8ea6788bfc596

聲明:此文由 發(fā)現(xiàn)龍巖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