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北的一個著名水利景區(qū)---龍首壩?。?/h1>
小翔2010
?
?
閱讀 584
龍首壩是中華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建成的,壩為石拱滾水壩,壩軸為弧形,壩面為渥奇式。壩高16.2米,頂長18 7.67米,頂寬5米,壩基最大寬22.5米。壩體用工157669個,用石料20525立方米,用沙7290立方米,用水泥12092桶,支付銀元217881元。龍首壩位于渭北旱塬的澄城縣交道鎮(zhèn)狀頭村,橫斷洛河,氣勢雄偉。壩體石料一律為青石塊條,灌漿勾縫全都是美國進口白水泥。遠觀烏澤發(fā)亮,近看黑白分明,因材料精細、結構科學而遠近聞名。多少年來,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水利學校師生前來考察學習,同時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來觀光。
該壩由著名愛國將領蒲城人楊虎城將軍倡導,近代水利科學家蒲城人李儀祉先生主持規(guī)劃,總工程師孫紹宗率隊堪測并全面負責工程實施,工程師李奎順具體設計,于1934年5月動工興建,次年6月竣工。
當時的中央國民政府主席林森親筆題寫了“龍首壩”壩名,并在壩東建亭上立碑留念,“龍首壩”紀念亭也是仿古木結構建筑,古樸大方。
龍首壩工程建筑宏偉,附近溝壑縱橫,怪石林立,水流湍急,壩下河床狹窄,形成了狀如“壺口”的瀑布和險灘、濕地、龍眼、龍?zhí)?/a>等自然景觀;下游1公里處還有著名的溫泉,這里山清水秀,風景優(yōu)美,是人們旅游休閑的好去處,是發(fā)展旅游事業(yè)的好地方。
龍首壩是一座石拱滾水壩,它橫跨于澄城縣交道鎮(zhèn)狀頭村村西,處于與蒲城縣洛濱韋村交界的洛河下游。西漢龍首渠的井渠法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高度智慧的結晶,它為世界水利事業(yè)提供了寶貴的經(jīng)驗。該壩因建于漢武帝時創(chuàng)建的龍首渠的渠首段而得名。目前是蒲城、澄城兩縣共同開發(fā)的景點、是振興兩縣旅游業(yè)發(fā)展的一顆璀璨明珠、是陜西關中地區(qū)的名壩。以其悠久的歷史文化背景和風光秀麗的自然景色 馳名天下。
龍首壩歷史
據(jù)史書記載,漢武帝時期命萬名兵卒從現(xiàn)在的龍首壩處修渠引水,至鐵鐮山處挖出龍骨,故將此渠定名為“龍首渠”。自西頭村洛河東岸的王村附近,走向至大荔灌區(qū),長約25公里左右,而建壩離漢代的龍首渠很近,故名“龍首壩”。壩下有兩個直徑達兩米的綠色池潭,人稱“龍眼”,“龍眼 ”里一年四季水清透明,其周圍的龍眉至今還清晰可見。據(jù)說在1993年的時候,有一輛客車不幸掉入龍?zhí)叮驌七z物的時候特地請市水利系統(tǒng)的打撈人員測量了龍眼的深度,據(jù)當?shù)卦趫鋈罕娀貞洠瑴y量探頭慢慢放進龍眼,地面屏幕的景象不停變換,驚奇的是看到不少巨鱉暢游其中但探頭仍不見底。后經(jīng)地質(zhì)學家考證,此龍眼為火山噴發(fā)后的通道,壩附近常有29攝氏度的溫泉出水口。雨季的豐水季節(jié),水從大壩飛流直下,氣勢磅礴,蔚為壯觀;淡水季節(jié),則有涓涓細流在壩體形成水漣,充滿“大珠小珠落玉盤”的詩情畫意,又有“滾珠壩”之稱,游人聽水流翻滾如巨龍咆哮,看云霧漫漫若人間仙境,可謂賞心悅目。
Hash:f53608fef90f2fa5a7fcacdf7d8a6fd9ec59faa5
聲明:此文由 小翔2010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