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的著名歷史建筑——盧氏宗祠

中國的近現(xiàn)代歷史上,濟南人中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3位上將:歷城的孫傳芳(一說為泰安人)、濟陽的盧永祥、商河的上官云相。4月23日,過濟陽黃河大橋,自駕至濟陽回河鎮(zhèn)舉人王村,參觀了盧永祥于1917年到1919歷時三年年修建成的盧氏宗祠和盧宅。

順著公路進村不遠就能看到路北邊是一片很大的老建筑群,相對于周圍的紅磚紅瓦,這一片青黑顏色的建筑群在村中十分顯眼。這就是盧氏宗祠。

緊靠路邊的是一座中式傳統(tǒng)樣式的寬大門樓,門樓屋頂采用了九脊歇山頂,兩檐出挑深遠,屋頂上正脊垂脊俱有,且都有磚雕的纏枝造型作為裝飾。正門下原是一對雕刻精美的石獅子,但目前僅存一只。

中式門樓兩邊連著兩座歐式風格的拱形旁門。東邊旁門則雕上了“金雞報曉”的圖案,西邊旁門上額雕刻一朵蓮花,東為“吉祥”西為“和順”,有大吉大利之意。

盧宅是一座典型的濟南四合院布局,正北面是四楹抱廈的正房,東西廂房嚴格按照方位布局依次建成。

盧氏宗祠占地約7畝左右的宅院,建造之時,正值盧永祥權(quán)力極盛之時。宅院整體恢弘大氣卻不失典雅;厚重樸實的青磚灰瓦,低調(diào)卻露著掩不住的高貴;屋脊上雕刻著奇花異獸,給宅院添了幾分威嚴。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盧宅被回河鎮(zhèn)政府回收,用作糧食所,八十年代回河鎮(zhèn)糧食所搬走以后,此處被用作學校,院中正沖大門的雕塑便是這一時期修建的。雕像周圍高聳的松樹與龐大的冬青見證了這所學校的歷史。如今,學校早已搬遷,但墻壁還清晰可見“天天向上”的字樣。

正院的西邊還有一處側(cè)院,面積只有正院的一半,建筑形制雖大體一致,但建筑的尺寸都比正院小很多,目前仍有農(nóng)戶在此居住。

在和路邊的老人攀談時得知,這個院子是盧氏宗祠,就是盧家祭祖的地方。而盧永祥當年還在宗祠的正南修建了家宅。在路南一處新建二層小樓后面,一座孤零零的老建筑搖搖欲墜的矗立在那兒,屋檐的滴水大都脫落,前面的門窗也大多腐朽垮塌,屋內(nèi)蛛網(wǎng)連結(jié),墻壁斑駁,似乎很長時間沒人光顧了。也就是說,相對于盧氏宗祠,盧家故宅則沒能完整保存下來,現(xiàn)在能看到的僅僅是當年一個院落的正房。

對于盧永祥的功與過在這里不去評價,畢竟軍閥混戰(zhàn)的年代很難界定。但作為封建軍閥的盧永祥在榮耀后其鄉(xiāng)土情結(jié)還是很重,為家鄉(xiāng)還是做了一點善事。其中之一是,在濟陽縣回河鎮(zhèn)舉人王村建立了一所占地4333平方米的嘉惠小學。這所小學是盧永祥1917年在家鄉(xiāng)建立盧氏宗祠及其家宅時同時修建的。另外在濟陽縣內(nèi)修建了水壩、民刑看守所以及出資刊印了民國版《濟陽縣志》。據(jù)了解,2004年11月,盧永祥的七兒子盧洪芳攜家人回到故鄉(xiāng),他捐資5萬元成立了“健行助學基金”,希望讓家鄉(xiāng)的孩子們得到更好的教育。

以上文字資料參照了蘇為建《濟陽上將軍盧永祥》。

Hash:e8f36a24604d4cadc585be7fc8eb32a2144b2c63

聲明:此文由 行攝齊魯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