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韻江村,那份獨特的文化流淌在世代延續(xù)的血脈中

當(dāng)古老的江村河不復(fù)當(dāng)年的湍急,兩岸的河面也不再有農(nóng)艇停泊,勒流江村作為順德水路重要樞紐的歷史全部蘊含在“水埠通津”四字之中,這和江村的起源刻在祠堂碑記上一樣,延續(xù)著江村氏族的文化和血脈。

溯根尋源,康李氏族源起江西

重建于2005年的南溪康公祠堂▲

南溪康公祠重建捐款芳名記▲

據(jù)《廣東省順德縣黃連江村鄉(xiāng)北約坊》記載,江村始建于明朝初年,由世襲騎尉一等指揮使李藍田遷至此地駐兵而成,又因此近江邊,遂取名為江村。

江村有三大姓氏——康、李、鄭??敌諡榈谝淮笮眨钚諡榈诙笮?。相比鄭姓氏族的來歷考證無果,康、李氏族均有歷史記載,且皆來自江西。

康帥府進行重修,變得更為美觀寬敞▲

康姓氏族,1525年遵照南溪公遺囑從江西省吉安太和縣遷入江村安居??凳响籼檬冀ㄓ诿?a href='/jingtai/' target=_blank>景泰3年,幾經(jīng)風(fēng)雨,終未抵過歷史煙云。后輩念尋根無祠,祀祖無地,于2005年重建祠堂,遂成今日之廟宇,溯念南溪康公恩澤。

康氏祠堂深40米、寬20米,占地面積達800平方米,三間兩進,采用硬山頂,青磚壘砌,壁畫裝飾,一派富麗堂皇。

2009年重建后的李氏祠堂▲

李姓,在明朝初期從江西省撫州臨川縣積善鄉(xiāng)遷移至此。據(jù)李氏長者李志和講述,祖先李九離受朝廷之托,平定三角洲土匪賊寇,駐三千兵力維穩(wěn),并屯田生產(chǎn),始開枝散葉,世代相傳,如今已有25代。他稱以前的房屋、古廟皆朝北而望,以此來銘記來的方向。

現(xiàn)在李氏祠堂供奉的是百年歸老后獲皇帝賜棺的瀾菊公,生卒年不詳,葬于江門鶴山,與順德隔江相望。2009年重修好的李氏祠堂共占地600平方米,青磚壘砌,硬山頂,兩進三間,共耗資120萬,壁畫、灰雕皆俱,與舊祠堂相比更加宏偉莊重。

民俗變遷,見證江村風(fēng)云變幻

舊時的農(nóng)忙時節(jié),水網(wǎng)密布的江村商船交織,農(nóng)艇運蔗而去載米而歸,槳聲不斷;村民種桑養(yǎng)蠶,基塘埠頭人來人往。秋收過后,年關(guān)將近,節(jié)慶將至,村民靜候“紅船”駛來、戲人登岸。

“四天三夜,燈火通明,很熱鬧的?!笨嫡窠貞浧甬?dāng)時的場景。每至廟誕、北帝出游、觀音開庫等重要慶典,大街小巷貼滿紅色告示,來自廣州的粵劇班子乘紅色帆船而來,浩浩蕩蕩入港,在各氏族埠頭登岸,小孩一路相迎。戲班子上岸后,在廟前的廣場搭起戲棚,設(shè)站票和坐票,臺前掛上數(shù)盞汽油大燈,連唱四天三夜。而在廟前另一片空地上,燃起了明晃晃的篝火,江湖上的拳師、舞獅隊,也來趕這趟熱鬧。

居民點燃香燭拜祭▲

除了這些節(jié)目,重中之重的儀式活動,當(dāng)數(shù)康姓氏族的觀音開庫、李姓氏族的北帝出游和鄭姓氏族的拜大太公。其中,北帝出游形成于明末清初年間,每年農(nóng)歷正月初四舉行。當(dāng)日選好時辰上香后,由一名德高望重的老人到北帝廟(玉虛宮)請出北帝大人的神像和玄天上帝寶印,再由4名壯丁抬著神像,兩人鳴鑼開路,兩人抬扇,一人撐羅傘,打鼓奏樂在村出游,信眾聽到鑼鼓聲便前來參加出游,形成一支100多人的出游隊伍,繞村一周。沿途會有居民設(shè)香案、點燃香燭拜祭。

然而,有些習(xí)俗和古跡現(xiàn)如今只能在長者們的記憶中尋到一絲蹤跡,村中多位老人口述,自抗日戰(zhàn)爭開始,江村的眾多儀式活動未能正常開展,傳統(tǒng)的藝人、粵劇也逐漸退出了江村人的視野,北帝出游、觀音開庫等重要儀式活動在80年代后才慢慢得以恢復(fù)。不過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物質(zhì)生活水平的提高,觀音廟、北帝廟、康帥府和康李氏族祠堂等都有進行重修,變得更為美觀寬敞。

氏族共存,共筑和諧精神家園

木棉樹靜靜訴說江村的風(fēng)云故事▲

觀音廟前的一顆木棉樹,已有120年歷史,樹下流淌著一條通入江村的河涌,靜靜的水面倒映著兩岸的廣府民居和倒垂的古樹,江南水鄉(xiāng)的歷史感氤氳而出。

江村現(xiàn)在散落著300多座廣府民居,在樓巷一隅,安有數(shù)座典型的鑊耳屋,房頂兩旁“凸”起兩只“耳朵”,是以前達官顯貴之家的標(biāo)志。穿過狹窄的樓巷,踏過青石板路,經(jīng)過趟櫳門半開的人家,久遠的故事依稀回響在這幽深的巷子中。

樓巷里半開的趟櫳門▲

康振江說,當(dāng)時李氏家族多顯貴,樓巷一隅,幾乎是李氏顯貴聚集地。李志和回憶,當(dāng)年李氏家族一子弟欲娶康氏家族一姑娘為妻,姑娘臨嫁前突然反悔,說要李氏答應(yīng)一個要求才肯上船。李氏族長問,“你要我們做什么?”“給個埠頭我們康家!”李氏族長欣然答應(yīng),康氏埠頭由此得來。從此,李、康、鄭,三氏埠頭并列在水道上,送客迎賓,糶貨運糧,一派繁盛和諧的景象。

如今,“三氏”埠頭已退出了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是水泥通衢。唯有始建于明朝的李氏埠頭所壘石墻上刻著的水埠通津——無聲言說著這段歷史。

“水埠通津”四字無聲言說著歷史▲

李志和稱,這里世代民風(fēng)淳樸,大都安分守己,沒有出現(xiàn)過村霸。雜姓混居的村落,無姓氏斗爭,和諧有序,是祠堂祖廟的蔭福也是江村人對舊時秩序的堅守,這些民風(fēng)共筑著江村和諧共生的精神家園。

—END—

素材來源:順德城市網(wǎng)

Hash:533208717dbd88437c57e336a01011964b6e82d2

聲明:此文由 順德文藝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