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大名——?dú)v史記憶之都城記憶

歷史上的大名,東接齊魯,西連秦晉,北靠燕趙,南控楚魏,交通有古黃河,古大運(yùn)河和漳河水運(yùn)之便,陸路有西至秦川太行、東通東岳泰山的官道地利之便,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正因如此,大名曾十五次成為大小朝廷的國都陪都。民國以后,鐵路交通逐步發(fā)達(dá),建國后省域重新劃分,大名才失去交通樞紐、中心城市的地位。

1.扈國國都

大名在夏朝的時候是扈國的都城。今大名東部西付集鄉(xiāng)有前中后三戶(扈)村,疑為扈國都城之遺址。

2.殷商故都

明代工部尚書雷禮在《修建大名府磚城記》中記載:“大名本殷商舊都”。據(jù)史料推斷,商朝國都因水患遷都達(dá)十三次之多,大名之殷商舊都在沙麓山南麓,約在今大名縣文集村、山岳村一帶。

3.魏武侯別都

今大名縣西未莊鄉(xiāng)未城村就是武侯別都、魏武侯城所在地。今大名縣大街鎮(zhèn)南門口村南十里亦有武侯臺。

4.孫燕國都

公元前272年,孫燕在安賢鎮(zhèn)(今大名縣束館鎮(zhèn))建都,登基,稱燕王,建大燕國。

5.宇文化及許都

唐高祖李淵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九月,右屯衛(wèi)將軍、丞相宇文化及在鞏縣為李密所敗,率眾二萬余,號稱十萬,北趨魏縣,鴆殺恭帝楊浩(隋煬帝之侄),僭稱皇帝于魏縣,國號“許”,治所在今大名縣城南舊治鄉(xiāng)魏店村。

6.史思明燕都

《舊唐書》卷十載:“二年春正月,史思明自稱燕王于魏州”。燕都治所在今大名縣大街鎮(zhèn)雙臺村一帶。

7.田悅魏都

唐德宗李適建中三年(公元782年)十一月一日,田悅在魏州城西筑壇祀天,遂稱魏王,建魏國,置百官,并把魏州改為大名府。

魏國國都就在今大名縣大街鎮(zhèn)雙臺一帶。

8.后唐國都

公元923年四月,李存勖登壇祭天自立為皇帝,國號“大唐”(史稱后唐),改元同光,建都魏州稱東京,設(shè)三省六部置百官,是為唐莊宗。

9.后唐陪都

同光元年十月,后唐軍攻取開封,滅梁,李存勖遷都洛陽。東京興唐府(魏州)降為陪都,改稱為鄴都興唐府。歷經(jīng)后唐莊宗、后唐明宗、后唐慜帝、后唐廢帝一直為鄴都。鄴都遺址在今大名縣大街、雙臺一帶。

10.后晉陪都

后晉天福二年(937年)七月,后晉皇帝石敬瑭改東京興唐府為鄴都廣晉府。天福三年(938年)十一月,升廣晉府為鄴都,恢復(fù)了魏州的陪都地位。鄴都在今大名縣大街、雙臺一帶。

11.后漢陪都

948年,劉承佑嗣位,即漢隱帝,定都于汴州,大名府為陪都。由于朝廷內(nèi)訌激烈,隱帝劉承祐被殺,后漢滅亡,凡四年。大名府遺址在今大名縣大街、雙臺一帶。

12.后周陪都

公元951年正月丁卯日,代漢稱帝,國號大周,改元廣順,史稱后周,是為后周太祖,建都汴京。大名仍為鄴都大名府。鄴都大名府遺址在今大名縣大街、雙臺一帶。在五代的54年歷史上,大名做都城或陪都的時間長達(dá)22年。

13.北京大名府(北宋陪都)

宋仁宗趙禎慶歷二年(公元1042年)五月,宋仁宗采納宰相呂夷簡的建議,升大名府為陪都北京,并建設(shè)北京行宮。大名府作為北京,直至北宋滅亡,長達(dá)86年之久。治所在今大名縣大街鄉(xiāng)大街村一帶。

14.偽齊北京

宋建炎四年、金天會八年(公元1130年)九月,劉豫登基為大齊皇帝,十一月改年號阜昌,建都大名府,都名北京。齊都北京在今大名縣大街、雙臺一帶。

15.偽齊陪都

大齊阜昌三年,宋紹興二年(1132年)四月初五日,劉豫遷都東京(今開封),改名汴京,東平府改為東京,北京大名府改號北都。

問題來啦:大名歷史上做了幾次國都?幾次陪都?

來源:大名教育

Hash:e23c4da5a990334d40cebe878fc80b65ba0b8015

聲明:此文由 大名同城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diǎn),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