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印記 | 長眠在永興烈士墓的無名英雄
夏日悠悠,萬木蔥蘢
永興烈士陵園松柏環(huán)繞
遠近林木郁郁蔥蔥
陵園莊嚴肅穆、優(yōu)美寧靜
在永興烈士陵園的紀念廣場上
一座高聳的紀念碑矗立其中
12米高的碑面上
“革命烈士紀念碑”七個金色大字醒目剛勁
▲永興烈士陵園革命烈士紀念碑
青山埋忠骨 英魂勵后人
位于永興鎮(zhèn)謝家村巴掌壩的永興烈士陵園,前俯望天嘴,后依干壩濱,緊靠永興鎮(zhèn)中心敬老院,占地面積1500平方米,配有1323平方米紀念廣場一個,160平方米花池一個。
永興烈士陵園原址在永興鎮(zhèn)萬獅橋村干壩子處,只有一座孤墓,因年久失修,設施陳舊,愛國主義教育功能不能得到有效發(fā)揮。2011年起,江津區(qū)采取統(tǒng)籌規(guī)劃、適當集中、分類實施的方式,大力開展散葬烈士紀念設施搶救保護工作。由于零散烈士墓規(guī)模小、分散廣,在不同革命時期,因條件有限導致大部分烈士就地掩埋,成為散葬墓,部分散葬墓損毀程度比較大,亟待修繕和管護。
2013年,為更好地緬懷革命先烈,在重慶市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江津區(qū)委、區(qū)政府決定,將永興烈士陵園遷建于謝家村巴掌壩永興鎮(zhèn)中心敬老院旁。從2014年起,散葬于白沙、德感、朱楊、雙福、賈嗣等鎮(zhèn)街的17名烈士忠骨遷葬于此。永興烈士陵園建成后,筑有墓群1座,設墓穴18個,立塔式巨碑一尊,成為集“祭奠英魂、緬懷英烈、宣傳教育”等功能為一體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都有一批又一批的學校師生、黨員干部前來瞻仰掃墓,緬懷先烈。
▲永興烈士陵園革命烈士紀念碑
一腔熱血灑熱土 無名烈士亦有名
長眠在永興烈士陵園的17名烈士,人人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跡。
他們中有在江津解放時犧牲的解放軍戰(zhàn)士,有在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時期為搶救國家、集體財產(chǎn),搶救人民生命而光榮犧牲的企業(yè)職工和學生......忠烈之名有熊排長、劉順年、楊彬、梁明雨、梁明秋、王勇、羅玉祥、鐘生耀、廖善銀、劉澤全,以及7名無名烈士。
熊排長籍貫貴州,在永興新營地因剿匪而犧牲。解放初期,永興地區(qū)還殘存一部分反動勢力,土匪活動十分猖獗。1950年3月9日,熊排長帶領一個排的兵力到永興保護人民財產(chǎn)及政府存放的糧食。有一天,群眾向熊排長匯報:“敵人在山華寺聚集了幾千人兵力,準備第二天圍攻永興進行搶劫?!毙芘砰L得知消息后,立即進行部署。第二天,天剛蒙蒙亮,熊排長率領28名戰(zhàn)士,冒著大雨,踏著泥濘,直奔山華寺。當熊排長帶領隊伍越過大埡,橫穿山坡時,發(fā)現(xiàn)半山腰的茅草屋中有小股土匪,隊伍立即包圍土匪,當場擊斃土匪2人,活捉15人。經(jīng)過激烈戰(zhàn)斗,土匪被消滅了,但熊排長不幸右胸中彈受傷,由于流血過多而犧牲。
在永興烈士陵園安葬的烈士中,還有7名年輕的解放軍戰(zhàn)士。不過,他們姓甚名誰、來自何方,卻無人知曉。在集中遷葬之前,這7名戰(zhàn)士安葬在江津德感圣泉寺和草壩村,碑文上只刻有“無名烈士”字樣。2014年,7名戰(zhàn)士遺骸被安葬至永興烈士陵園墓穴,碑文上同樣鐫刻了4個字——無名烈士。
他們是怎么犧牲的?1949年12月29日,解放江津的戰(zhàn)斗打響。解放軍渡江部隊從江津幾江城鯉魚石過河到海螺橋,途中遭遇國民黨部隊阻擊,7名年約20歲的解放軍戰(zhàn)士英勇犧牲。清理戰(zhàn)場時,除了他們身上的解放軍軍裝,鄉(xiāng)親們未能找出任何能證明其祖籍、姓名的資料,只得含淚將他們就地掩埋。從此,這7名烈士成了“無名烈士”。但在后人心中,他們的英雄事跡卻從未被忘懷。
截至目前
熊排長和7位無名烈士的親屬
仍未找到
如有知情者可與
永興鎮(zhèn)退役軍人服務站聯(lián)系
牢記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烈。讓烈士們的事跡永存、英魂永在,讓英雄精神在后代薪火相傳。
記者:楊安迪 通訊員:官 黎
編輯:李婉齡 編審:吳 剛
值班副總編輯:周 婭
總編輯:羅玉江
聲明:凡江津區(qū)融媒體中心所屬平臺作品,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Hash:ab375f2b683461f8b395b0de732e619250f19542
聲明:此文由 川渝本地消息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