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十三府文氏源流概況(1)

湖南十三府文氏源流概況(1)

文正超 | 文

長沙

轄:長沙縣、善化縣、湘陰縣、瀏陽縣、寧鄉(xiāng)縣、益陽縣、安化縣、湘潭縣、湘鄉(xiāng)縣、醴陵縣、攸縣、茶陵

長沙高橋文氏 遷湘始祖戴公,字士異,號谷巖,原籍江西永新縣,元至正間任貴州黎平太守,厥后徙星沙河西都新康市,三世祖篤愛公,由河西都徙錦繡都白泥沖。五世楚衡公,徙居平塘。六世潮斌徙居錦繡都楓林市。十五世培吾公,名希溪,字西庚,清道光初年由楓林市遷居錦繡都高橋市。

長沙東鄉(xiāng)文家塅文氏 始祖漢代四川成都太守文仲翁,至唐春元公,由蜀遷江西,官指揮使,遂為遷贛始祖。又傳十八世至惟英公,子二:善吾、善端,宋端平元年(1234)由江西永新縣固塘木馬沖遷湘,善吾落業(yè)寧鄉(xiāng)流沙河,善端落業(yè)長沙新康,越二傳生固清公。固清公之十一世孫時彭公,于明萬歷間由河西遷潮宗門,再遷白沙河,三遷長沙東鄉(xiāng)鼎公橋(今稱文家塅),衍為九大房。清道光24年(1844)始修族譜,光緒元年(1875)、光緒34年(1908)、1931年續(xù)修。派語:(以固清公為一世,自三世始)系敦篤志,高尚道際,時士天相,師圣希賢,承家輔國,世濟其美,克光祖澤,仁孝立本,德義允全,發(fā)名成業(yè),福祜萬年。

(湖南會同文氏族譜)

善化楊林文氏 始祖春元公,諱時,仕后唐莊宗,授帳前指揮使,宦留永新錢市固塘。至五世卿公,字春旸,任吉州守,家廬陵永和秀水溝文家莊。傳數(shù)世至文山公(天祥),文山公七世孫欽煌公,于明洪武初遷長沙府,子三:丙一立業(yè)于益陽紫梁巖;丙二立業(yè)于攸縣沙陵坡;丙三立業(yè)于善化楊林沖(今屬長沙市望城區(qū)),后遷金馬橋,傳五世枝分為志高、志聰、志誠、志和、志能、志良、志青七房。族譜始修于明萬歷18年(1590),至1931年七修。清咸豐7年建總祠于麓山鎮(zhèn)楊林沖。派語:常守先德,光大前哲,惟善錫福,孝友忠烈,英賢蔚起,名振楚澤,前修登仕,經(jīng)綸華國。

瀏陽車田文氏 始遷祖鉉朗公,明初偕弟芳成自江西廬陵富田村遷瀏北湘都塘。其子益貴、益春居車田(今永安鎮(zhèn)蘆塘村),字輩:益世昌盛、尚德君子、永振賢昆、朝庭萬紀、精忠大義、索祖攸行、恢其先緒、勉樊芳聲、昭茲來許、億兆維新。

瀏陽小陂文氏 始遷祖芳成公,明初與兄鉉朗自江西廬陵富田村遷居小陂(今淳口鎮(zhèn)七洞村),字輩:從芳汝興再,彥時思伏運,大通光輝耀,萬事承先緒,宗風紹富田,免修行建業(yè),葉后利英賢。

寧鄉(xiāng)嘉會堂文氏 始祖春元公,后唐莊宗年間自蜀遷贛。始遷祖丙三公,于元末自江西徙居湖南善化楊林沖,五世孫亨再遷寧鄉(xiāng)。建祠于嘉會堂。1930年纂有支譜。

寧鄉(xiāng)文家沖文氏 始遷祖旃公,字勵寬,江西永新人,南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宦游來湘,開基于寧鄉(xiāng)文家沖。族人分布于益陽、湘鄉(xiāng)、沅江漢壽、安化四川廣西、陜西等地。至1948年,已傳30余代,在寧鄉(xiāng)者約9000人。總祠在趙家灣。清光緒21年(1895)八修族譜,1925年九修,2004年十一修,丁口13000人。字輩:紹復(fù)廷承尚,崇俎維乾萬;興家世有光,海邦隆盛德;永試進忠良,明顯昭謨烈;宏達煥書香,騰輝炳奎壁;振澤耀衡湘,立志恢先緒;同心致富強,丕基重耕讀,國泰庶民康。

株洲龍頭鋪文氏 始遷祖宗南公,春元公十八世孫,六義堂四房昭叟公裔,明初由江西永新固塘遷湖廣建寧縣(今株洲市云龍示范區(qū)龍頭鋪鎮(zhèn)),字輩:世宗日昌啟,家庭福興,明華光祖德,玉后有長存。

株洲王十萬文氏 始遷祖瑞五公,由衡山遷此,舊派:庭中秀士集,詩禮茂家升,登啟神宗澤,官朝立勝明;新派:天高意壯,湖運江南,祥云花瑞,正海端德,世澤輝聯(lián),嘉申未茂,長河永存,勸后莫政。

醴陵東堡文氏  始遷祖賢叟公,字思齊,元至正初年自江西廬陵遷醴陵東堡。族人分布于溈山、土步橋、姜村、柘塘坪。清道光二十三年、咸豐八年纂有族譜。至1948年,全族人口3000人。字輩:(自九世始)仕國登朝、學(xué)雅大生、俊心廣運、樹業(yè)立名、祖先佑啟,益振家聲。

醴陵文家塅文氏 始遷祖美濟公,元末自江西臨江遷文家塅。族人分布于攸縣、萍鄉(xiāng)。至1948年,全族人口1500人。

醴陵芷泉文氏 始祖春元公,十六世孫濟美公,字鳳亭,先世原籍江西廬陵淳化鄉(xiāng)富田村,明洪武元年自江西臨川新淦黃山再遷芷泉嶺,后裔分布高塘、沈潭、官橋等地。譜牒始、續(xù)二修皆與江西合修,清同治三年芷泉三修,1934年四修,2002年五修時新錄人丁1700人。清乾隆間創(chuàng)建宗祠。字派:應(yīng)世其昌,大振家聲,咸昭慎守,顯達增榮,繼起恢先,光耀宗盟,熙朝人瑞,寰海鏡清。

(湖南醴陵東堡文氏族譜)

醴陵石羊文氏 始遷祖寧福公,元至正二十年自江西萍鄉(xiāng)遷醴陵石羊。族人分布于長沖、八步橋、青泥灣、花橋、五里牌、黃田、萍鄉(xiāng)。至1948年,全族人口約13000人。字輩:(自十五世始)正大一元啟,家庭萬象新,光邦昭善慶,其道尚忠純。(中華文氏宗親網(wǎng)文正超)

醴陵卦嘴文氏 始遷祖如海公,宋咸淳間自江西吉安遷醴陵卦嘴。族人分布于鹽山。至1948年,全族人口共100人。

攸縣沙陵陂文氏  始遷祖時善公,元末自江西永新固塘徙攸縣沙陵坡。

攸縣寨里文氏  先祖文翁,廬州人,仕西漢,裔孫時,字春元,后唐同光間宦居江西永新,始遷祖震,字向離,北宋后期授教于攸縣寨里(今賈山鄉(xiāng)大滄橋村),1934年七修族譜。

攸縣聯(lián)灘文氏  始遷祖宗遠公,元末由江西永新赤硃徙攸縣網(wǎng)嶺鎮(zhèn)聯(lián)灘村,字輩:宗法添文,大體道如 ;文宗應(yīng)德 ,永世榮昌;宏才經(jīng)濟,定國安幫;忠厚綿起,長發(fā)其祥;賢哲后繼,中華棟梁。

攸縣雙江文氏 始遷祖明善公,元末由江西永新固塘徙攸縣雙江。今已傳至29代,后裔居新市鎮(zhèn)文明村、大同橋鎮(zhèn)大嶺、新虎塘、賈山鄉(xiāng)株形嶺、窯柵等地。字輩:德承自舒,世植忠良,守禮秉義,正家有方,遠紹祖志,觀國之光,遵乃彝教,受澤孔長。(中華文氏宗親網(wǎng)文正超)

湘潭柏陽文氏 遷湘始祖寶公,宋末元初自江西永新居湖南衡山,始遷祖廷書公,于明弘治年間徙居湘潭花石,四世孫思政再遷邑之柏陽。中華文氏宗親網(wǎng)文正超整理。清道光十三年纂有族譜。字輩:昱穆悠分,官奉上獻,正大光明,學(xué)習成彰,勤宣慶緒長,詒經(jīng)宏嗣業(yè),纘述燦彝章。

湘潭花石文氏 始遷祖昱公,蓬山公十一世孫,昭叟公十世孫,必恭之子,公之祖勵剛公自江右徙居長沙文家洲驚馬橋,公復(fù)自驚馬橋徙居湘潭縣南花石市。

湘潭蒼沖文氏 始遷祖隆昌公,春元公廿一世孫,明景泰年間遷此。

湘潭鹿嶺文氏 始祖春元公,其十九世孫郁商,字厚樸,居江西永新,其子輅,字邦器,號周潮,明洪武間遷居湘潭鹿嶺。1932年六修族譜。字輩:(從15世起)文德芳傳,世澤輝聯(lián),家聲紹遠,載錫英賢。

湘潭妙泉文氏  明正德三年自江西遷此。

湘潭古塘橋文氏  始遷祖森、核二公,明天順二年由衡陽遷此。字輩:(自十世始)聞望光洪宇,祖澤世恒新,孝友承先緒,詩書裕后昆。

湘鄉(xiāng)長田文氏 始遷祖珀琦,字輝璋,宋徽宗大觀元年宦游來楚,開派于湘鄉(xiāng)長樂鄉(xiāng)地名長田坪,子三:琮國、琮永、琮瑺,琮永公派衍善化卯田,琮瑺公派衍益陽新田,琮國公襲居祖地。琮國傳四世至必忠公,生五子:思淙、顯淙、旺淙、淵淙、海淙,顯淙居耙石河,旺淙居太平讓化段,淵淙居雙井,海淙居石塘、月塘,思淙仍居長田。清宣統(tǒng)3年(1911)、1938年纂有族譜。派語同龍?zhí)?/a>文氏。

湘鄉(xiāng)龍?zhí)段氖?珀琦公之六世孫顯淙公,字振南,生于明洪武31年(1398),自長田徙居南山沖耙石河龍?zhí)稙常樱阂嬲?、益安。清順?7年(1660)纂有墨譜,康熙60年(1721)重修,乾隆53年(1788)三修,同治4年(1865)四修,1913年五修,1993年六修。譜中文氏大宗越大夫種公開派次序歌:蒼姬溯源遠,越晉陳來由,蔡魯多能衛(wèi),吳舒廣澤庥,蜀秦聲教洽,燕鄭典常修,裕后聯(lián)芳兆,康祥濟祿優(yōu),辟徵興善化,鄉(xiāng)時頌和調(diào),通愿泰平慶,達求亨利交,琨瑛啟繼光,彥采斐然昭,瑞珀琮開天,必淙益楚朝。(中華文氏宗親網(wǎng)文正超)

湘鄉(xiāng)高沖文氏 伯琦公于北宋大觀年間自贛來湘鄉(xiāng)居長田,再傳六世至淵淙公,于明成化年間自長田遷居高沖雙井,子二:益選、益循。益選公生四子:楚顯、楚恩、楚憲、楚用。楚用公,字旭庭,裔十九世孫錦薰,字芝儀,道光元年(1830)生,光緒14年(1888)卒,配賀氏,女三,第三女適湘潭毛,即毛澤東之母。清乾隆53年(1785)高沖文氏重修支譜,道光29年(1849)四修,光緒32年(1906)五修,1937年六修。派語:大明嘉應(yīng)國,萬年道德綿,正士端期上,英才望拔先,詩書徽甲第,禮樂紹薪傳,在昔垂忠義,克繩仰象賢。

(湖南桃源馬鞍坡文氏八修譜)

湘鄉(xiāng)茅田文氏 始祖春元公,其二十六世孫琳公(字峣夫)、瑯公(字乃超),于清康熙2年(1663)相偕由江西永新徙衡山,越十年再徙湘鄉(xiāng)茅田,瑯公后徙云南。琳公子二,長子國寶衍政漳、政渶、政湞、政湖四房。清咸豐5年(1855)肇修支譜,宣統(tǒng)3年(1911)續(xù)修。道光28年(1848)建支祠于湘鄉(xiāng)茅田。字輩:琳國政添心順,家修齊傳序代,勤宣慶緒長,詒經(jīng)宏嗣業(yè),纘述燦彝章。

益陽梓梁巖文氏 始祖春元公,至二十一派潮鏖公,于明初自江西吉安府永新縣文坊遷益陽石頭鋪,后徙梓梁巖圍田山。其子福道公生四子:紹祿、紹通遷居梓梁巖,志成、志高居治南小街尾。紹祿又生仕恭、仕望、仕日、仕月。日房無傳,余為一、七、九房祖。紹通生寬,為二房祖,下又分友通、友智、友良三房。后人分布于南壩、千家洲、泥灣、梓梁巖、文家渡、軟橋等地。清雍正十二年祿、通、成、高、淵、源、達七房建總祠于益治常樂街西關(guān)祠,乾隆二十六年重修。

益陽文家溪文氏 一派文種,五十八派時公,由蜀成都遷江西永新。七十八派明時潮鏖公,由江西永新遷益陽石頭鋪。八十派祿、通二公自石頭鋪遷松木塘梓梁巖(今屬桃江縣)。八十六派大泮公,由梓梁巖遷文家溪,今屬桃江縣。2001年八修族譜,其時男丁1402人,女口1257人。梓梁巖派語:潮福紹仕友,昌章宗大應(yīng),尚勝嗣維賢,萬邦隆盛德,永世進忠良,明顯昭謨烈,宏達喚書香,心傳其肇孔,慎修克發(fā)揚,四海承聲教,三湘詠樂康,都欣生意厚,遙祝歷年長,夷裔求能立,中原競自強,飛翔猶鳳舞,騰舉又龍驤,治可希虞夏,功宜邁漢唐,軒黃道澤遠,攸久固吉祥。

益陽縣城西門外文氏 始遷祖丙一公,明洪武年間由江西徙湖南,定居于此。其后衍居華林塅、連河沖等地。字輩:真有義顯仲,與孚先富貴,榮華嗣維賢,萬邦隆盛德,永世進忠良,明顯昭謨烈,宏達煥書香,心傳其肇孔,聿修克迪光,轉(zhuǎn)自中華文氏宗親網(wǎng)。

益陽興合垸文家灣文氏 始遷祖繼臺公,清雍正年間自湖北沔陽來縣開墾。

益陽華林塅文氏  始遷祖真鸞公,明洪武間自江西廬陵遷此屯田,字輩:真有義顯仲,與孚先富貴,榮華嗣維賢,萬邦隆盛德,允世進忠良,明顯昭謨烈,宏達煥書香,心傳其肇孔,聿修克迪光。

益陽新市渡文氏 始遷祖道映、道昞、道旵、道鳳兄弟,清乾隆二十年自湘鄉(xiāng)來縣境新市渡力田,后衍居百宜沖、牛腳灣及縣城。字輩:大明嘉應(yīng)國,萬年道德綿,正士端期上,英才望拔先,詩書徽甲第,禮樂紹薪傳,在昔垂忠義,克繩仰象賢。(中華文氏宗親網(wǎng))

益陽文家灣文氏  始遷祖震備公,清乾隆年間自祁陽遷此開墾。

安化觀音堂文氏 始遷祖么郎公,明中期由江西吉安府泰和縣圳上早禾(土+叚),始遷湖南長沙府安化縣卜居北門喜寧坪,是為安化文氏始遷祖,子秀一郎,字清稚,復(fù)徙之邑之常豐鄉(xiāng)三甲西路覌音堂落業(yè)。清乾隆十六年(1751)重修族譜。字輩:至德自尊崇,思承奉圣廷。一必存忠孝,節(jié)義正紀倫。詩書敦世業(yè),禮樂裕家聲。大道傳千古,元勛百代新。

(湖南臨武潭溪文氏族譜)

——(待續(xù)2)——

特別推薦

Hash:6af62e0fb9fb8410f616d84385f881ddc680cda6

聲明:此文由 中華文氏宗親網(wǎng)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