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1回:大王廟一灣碧水游,黃帝廟三架璃橋靚

黃劍博采風追影 Jumbo Huang 皇氏古建築大全

第3121回:大王廟一灣碧水游,黃帝廟三架璃橋靚

?原創(chuàng)圖片(本圖文中的圖片版權歸黃劍博采風追影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絡Huang_Jumbo或Jumboheritagelist),本章節(jié)圖文中的圖片具備一定的商業(yè)價值,本圖志全部圖片謝絕一切非完整性的截圖轉載!

請自重,特別謝絕各種手工特意疊加商業(yè)網站水印的轉載!本作品保留一切權利。作品中的文字不得直接或者間接用于以營利為目的一切商業(yè)行為,違者必究。本圖文中部分章節(jié)文字內容可能局部來自公開網絡或公有領域,僅供個人學習研究和欣賞而使用,文字沒有明確商業(yè)用途。(?Image by Jumbo Huang, Part of Text citation resources was from public domain)

青瓦閑聽客鬧喧, 飛檐欲舞麗人闌。

一灣碧水游船笑, 兩架璃橋靚女歡。

炮筒斑駁追思遠, 壯鄉(xiāng)剿匪憶當年。

天遺石磨流神韻, 古鎮(zhèn)藏幽攬勝酣。

南寧青瓦房古村落 (新韻) 郭青某保

廣西的文彩云、楊波、孟振興等報道過三年前下靈村改造之后景區(qū)開業(yè)的盛況。

激揚的音樂中,一群鎧甲猛士策馬疾馳,時而在馬背上騰挪翻轉,時而列陣對壘,重現數百年前邕江先民馬戰(zhàn)的熱血場景……據說這里也南寧市第一家廣西五星級農家樂,位于西鄉(xiāng)塘區(qū)美麗南方田園綜合體的青瓦房古村落,一場精彩的實景劇演出正緊張排練,初一起,成為獻給游客的開年大劇。

當天是大年三十,古村落里張燈結彩,如常開放。工作人員多為當地村民,大家各司其職,忙碌至18時閉園后才回家吃年夜飯?!按┻^景區(qū)后門就是我們新村,

走路5分鐘到家?!辈蛷d負責人梁月娟是石埠街道下靈村村民,泳池旁的一座四合院包廂由她家祖宅改造而成,她自豪地說,“景區(qū)所在地是我們的舊村,餐廳、民宿、古院落都是我們的老宅子,在這里工作就像在家里一樣?!?/p>

青瓦房約有30多棟明清古宅,青磚灰瓦、雕花瓦當與翠竹、櫻花相映成趣,院落里的石磨、魚簍等老農具,描繪出一幅壯鄉(xiāng)農耕文明薪火相傳的畫卷。

在南寧工作的安徽客商徐正帶著老家親戚們前來參觀,別致的鄉(xiāng)村風情引起他們共鳴。春節(jié)前夕,景區(qū)內的餐廳和民宿在網上已預訂大半,不少來自山東、湖南等地的家庭旅游團把美麗南方作為認識美麗廣西和壯鄉(xiāng)文化的窗口。

“原本舊村已經荒蕪長草,60%的老宅子年久失修,但村落結構保存完整,還有竹林、水塘,具備發(fā)展鄉(xiāng)村生態(tài)旅游的優(yōu)越條件?!本皡^(qū)經理覃某歡說,青瓦房項目2015年起正式啟動,2016年11月開園,原計劃流轉土地100畝,在村民們的踴躍支持下,園區(qū)面積擴大至380畝。

當地群眾對古村落規(guī)劃和重建傾注了對家的熱情,義務幫忙搬磚運石、修房除草、修竹造景,紛至沓來的游客也為他們廣開增收渠道。景區(qū)售票員李美穎辭去了高新區(qū)一家藥廠的工作,與婆婆一塊在古村落中打工,兩人月收入合計近5000元,

此外,老宅出租做民宿,耕地流轉給美麗南方的農業(yè)企業(yè)種植大棚蔬菜,收入也可觀。有的村民承包了景區(qū)流動餐飲車,節(jié)假日高峰期日均收益達兩三千元。

青瓦房古村落是美麗南方田園綜合體的東部起點,一路向西,已有60多家企業(yè)、22個農民專業(yè)合作社、4個家庭農場在石埠半島的鄉(xiāng)村落地生根。2015年至今,美麗南方共接待游客332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4億元。

走我國特色社會主乂鄉(xiāng)村振興道路,按照產業(yè)興旺、生態(tài)宜居、鄉(xiāng)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yè)的美麗家園。其中,“田園綜合體”作為農業(y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和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重要平臺,進入了起步發(fā)展階段。2018年我們談過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意見,鄉(xiāng)村振興的暖風已吹遍青瓦房。

三年前美麗南方被評為廣西唯一國家級農業(yè)綜合開發(fā)田園綜合體試點項目,規(guī)劃面積70平方公里,包括金陵鎮(zhèn)、石埠街道的10個村,涉及人口約5.7萬人。試點建設3年期間,將獲國家農發(fā)專項資金2.25億元,

用于建立完善田園綜合體農業(yè)生產、農業(yè)產業(yè)、農業(yè)經營、鄉(xiāng)村生態(tài)、公共服務和運行管理“六大體系”,打造集現代農業(yè)休閑旅游、田園社區(qū)為一體的廣西鄉(xiāng)村振興新示范。(文彩云、楊波、孟振興)

覃雄,陳思羽,鄒春妍也曾經報道過這個古村,“古樹高低屋,斜陽遠近山,林梢煙似帶,村外水如環(huán)”,這便是青瓦房·古村落的真實寫照。近日,廣西新聞網記者來到了南寧市西鄉(xiāng)塘區(qū)的青瓦房·古村落,古香古色的徽式老宅,自然淳樸的民族風情,驚心動魄的實景馬戰(zhàn),觸動味蕾的特色美食,探尋著歲月沉淀下的春之美景,流連忘返。

青磚灰瓦古村落承載歲月之春,村內閑游,但見小橋流水、亭臺樓閣錯落有致,盆景花卉、秀竹茂林與青磚灰瓦相映成趣,磚隙墻角間的青苔訴說著春的故事。院落旁的水車、石磨、石碓、石缸上存刻著歲月留下的痕跡,記載著時代的變遷。

廢舊鐵道、舊火車頭、舊機車等懷舊元素,不僅沒有顯得突兀,反而增添別樣的魅力??芍^村在綠中,房在園中,人在景中?!拔覀儗⒖此茮]有關聯的元素疊加在一起,造就一種‘混搭’風,也許有人不解,實則是一種懷舊,代表著一代代人的歲月記憶。”

青瓦房總經理李某藝說道。青瓦房·古村落位于美麗南方田園綜合體試點建設項目都市農業(yè)集中區(qū)東端,石埠街道辦下靈村?!皥猿中夼f如舊的原則,青瓦房對52間明清時期和民國時代完整保存下來的徽式老宅進行修繕,最大程度還原庭院的古風古韻,在保護傳承古村落的基礎上,融合地方民俗特色,打造一個集民俗風情、餐飲旅游、休閑娛樂、文化體驗等為一體的古村落旅游景區(qū)?!崩钅乘嚱榻B道。

金戈鐵馬實景馬戰(zhàn)傳承壯族歷史,古建筑的保存是時光的饋贈,民族歷史的傳承更是見證歲月的寶藏。

村落的另一邊不時傳來鑼鼓聲和廝殺聲,一場大型實景馬戰(zhàn)《青瓦房往事——邕江風云》正在青瓦房校場上演。劇情講述了大宋將領狄青平復邕州、墾荒戌邊、保衛(wèi)南疆,與壯族公民毗鄰而居、和平共處的故事。在激揚的音樂中,一群身穿鎧甲的馬戰(zhàn)演員時而策馬疾馳、加鞭絕塵,時而騰挪翻轉、繞馬翻飛,時而單打獨斗、列陣對壘?!盎厣碥S馬”、“倒掛金鉤”、“馬上飛燕”等馬術特技輪番上演,場面驚心動魄。

服裝、道具及現場的布置還原了北宋時期的特色,大量煙火、炸點的巧妙設置,大量影視配音技法的融入,一場數百年前邕江先民大氣磅礴的馬戰(zhàn)情景,真實再現?!懊刻焐衔?1:30,下午16:00,只要游客來到這里,就能如約欣賞到你在其它地方看不到的大片。”李某藝說。

青瓦房內散落著休閑的酒吧、茶莊、工作室,走累了便可小憩,品嘗下“富硒豆?jié){、手工辣椒醬、譽品鴿”等觸動味蕾的農家三寶系列特色美食。村內新開通了18米高空跳樓機、恐怖鬼屋、空中飛輪、飛車表演、魁星樓新年祈福、

古村落民俗等二十多個歡樂體驗項目,可謂“田園版迪士尼樂園”。無論是“吃貨”還是文藝青年,在這都可以找到一片心滿意足的落腳地。這片承載著歲月厚重積淀的土地,在4月里萌發(fā)著蓬勃的春芽,靜候著游人的探尋。

青瓦房景區(qū)能開發(fā)運營,與它距離南寧很近有很大的關系,這類景區(qū)通常是節(jié)假日才有游客,平常也是人跡罕至的地方。青瓦房古村落還設置了出售門票的地方,三個工作人員百無聊賴地坐在那里發(fā)呆,左側的游客中心也關門了,倒是一個商鋪的婦女對我非常熱情,叫我購物。

我之后又參觀了黃氏居民廢棄的十多棟老宅,皆位于邕江邊,走進去都是空無一人的,非?;臎觥?/p>

離開古村之后,我又來到了邕江明珠小區(qū),位于南寧市江南區(qū)五一與南建路交匯處東南面,在高樓旁邊有一個城中村,

大部分老宅被火柴盒式的自建農民洋房代替,有一些農民修建的預制板房居然有七八層高,大部分房子是沒有粉刷油漆的,我走過馬路,沿著邕江就看到了淡村黃帝廟,旁邊是有蓄水塔。

黃帝廟,位于南寧市江南區(qū)福建園街道淡村砂場附近、江南大道外側,江南水廠旁,邕江邊上。南寧黃帝廟從北宋皇佑5年至今已經九百多年。民間傳說,九月初九重陽節(jié)是黃帝始祖的誕辰。每年的這一天,

位于淡村江邊的邕州黃帝廟都會有相應的慶祝儀式,請一些道人來做場??上г搹R已于數十年前被毀。近代也拆建兩次,該廟2003年因淡村水廠泵站擴建而臨時拆除,2004年抽水泵站擴建完工后,群眾又將黃帝廟修復,2005年進行裝修,所以現在廟宇顯得很新。

而就在該廟原址的旁邊,至今仍聳立著一棵上百年的木棉樹,似乎以自己蒼勁挺拔的身姿,默默地述說著這里的悠悠往事。

不過,南寧歷年出版的地圖均標有淡村黃帝廟的方位。宋皇祐五年(1053年),宋仁宗派樞密副使狄青率軍南征,黃帝的后裔隨軍征戰(zhàn),后定居嶺南。但只在南寧淡村建起了轅帝館(后更名為‘黃帝廟’),個中原因尚待深究。目前在國內僅有20多座黃帝廟,淡村的黃帝廟是廣西唯一的一座。廟里坐著的兩位阿婆跟我講述了黃帝廟幾次重建的歷史:1943年日寇侵占南寧期間,將黃帝廟拆除。

看到修葺一新的黃帝廟在廟前高大挺拔的榕樹和木棉樹的映襯下,顯得格外莊嚴恢弘。黃帝廟,廟宇面積有140多平方米,正殿的兩側書有對聯:“八百里邕城玉壘依然山色秀,五千年華夏金甌永固帝恩深”。

三間殿房分別供有軒轅黃帝、北帝圣君、北府老爺、龍母娘娘和花王圣母等神位。廟墻兩側鑲嵌有年代久遠、字跡模糊的石碑,上面刻有捐資建廟之人的姓名和金額等。每年的舊歷九月九日是黃帝的廟誕,眾多香客紛紛前來朝拜,寄托炎黃子孫對中華始祖的懷念之情。

我國歷史上對軒轅黃帝的公祭,大致起于春秋時期(前770-前476年),秦文公時祭祀已經相當隆重。秦靈公時代,恢復了早已荒廢的祠廟祭祀,第一次把軒轅黃帝作為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供奉祭奠。漢明帝永平二年(59年)為了表示對黃帝的尊敬,各地都建立了黃帝廟,作為祭祀軒轅黃帝的專用場所,軒轅黃帝曾經生活居住及其安葬之地的陜西黃陵縣橋山之麓的軒轅廟便拔地而起。

自唐代以后,歷經五代十國、宋、明,世代相傳,綿延不絕。古代公祭黃帝陵的活動,史書方志均有記載,有史可考者70多次。對黃帝陵的公祭活動,歷史上絕大多數朝代基本上都保持了當時的較高規(guī)格。春秋時期秦文公的祭祀活動多由君王親自主持。西漢漢宣帝本始元年(前73年),朝廷對軒轅黃帝的祭祀,規(guī)定了極嚴格的等級,即只有皇帝才有資格祭祀軒轅黃帝。漢武帝時,等級稍有松動,除皇帝親祭外,還可委派朝廷重臣代為祭祀。

王莽新朝,又將公祭活動范圍擴大,得以延伸至基層,成為民間祭祀黃帝的重要過渡和前奏。唐太宗大歷年間,公祭活動重新升為國家級祭典。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認為,黃帝是中華民族的遠古始祖,對其祭祀應當為國家大典。

我走到江邊,看到一位美女坐在草坪上看書,江對面有一個五通廟,不少老南寧都知道南寧的五通廟香火很旺,做生意的人喜歡去拜拜 祈禱有財運。近幾年有熱心市民說,五通廟可能要被拆了,連收費大門都被挖掘機推到了。

寧江北大道永和橋下有一座廟,名叫五通廟。在南寧很多人都知道五通廟。它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香火一直很旺,每個月的農歷初一和十五都會有很多香客來上香,就連日常也會有不少人慕名而來。

南寧五通廟以前人山人海,如今被關閉整改,連一個算卦的人都不見。前兩天經過江北大道,看到五通廟跟平時不太一樣,就下去看了一番,才發(fā)現原來前幾年9月份就有公告出來說要關閉整改。五通廟位于南寧市江北大道邊陽街段,臨近邕江邊,其位置屬河南水廠取水口二級保護區(qū)。五通廟周邊搭建用來售賣香火的簡易店鋪,屬于違章建筑。

在五通廟的旁邊就是永和大橋,永和大橋建成于2004年,溝通南寧邕江南北兩岸。橋為鋼管混凝土拱橋,全程弧長跨度399米,高85米,橋面寬35米。建成后將大大分邕江大橋交通流量,緩解市民和車輛“過江難”的問題。南寧永和大橋,項目總投資2.65億元。工程起于邕江北岸南寧市第一建筑構件廠,連接中華路延長線,往南跨邕江至南岸淡村,止于五一路與南建路交叉路口處。

大橋包括主橋、引橋和引道三部分,全長1402.152米,其中主橋長398.72米,寬35米,橋型采用單跨下承式變高度鋼管混凝土桁拱方案,跨徑338米;引橋長482米,采用跨徑25米的先簡支后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板;引道長521.43米。大橋項目總投資2.65億元。工程借鑒國外橋梁建筑的先進經驗,其技術含量和規(guī)模設置均屬全國前列。

介于邕江一橋(邕江大橋)、邕江二橋(中興大橋)之間,該橋建成最大的影響是無需穿行繁華商業(yè)區(qū)交通干道朝陽路,大大改善了南寧城市中心萬達——百貨大樓——火車站一線的擁堵局面。

在南寧,跨過邕江有很多大橋,每一座大橋都是一道風景。六年前邕江鐵路大橋已經“退休”了。在它的上游一點就是新建邕江四線特大橋。新舊兩座鐵路橋并排跨過邕江,成為邕江上一道獨特的風景。從1956年2月施工,到1957年8月1日正式通車,再到2015年9月“退休”,邕江鐵路大橋為南寧的交通做出很大貢獻。站在邕江畔,抬頭看著大橋,滿眼都是歷史的痕跡。邕江鐵路大橋不僅是邕江上第一座永久性橋梁,也是邕江上第一座跨江大橋。

幾十年前,邕江南北兩岸之間的交通只靠一些小艇和兩艘車渡(一艘在石巷口,一艘在亭子)。最早建成的是邕江鐵路大橋。1951年2月23日湘桂鐵路鋪軌到南寧,當時鑒于工期緊迫,先在距今邕江鐵路大橋上游400米處修建臨時便道和木便橋以保證鐵路暢通。同年6月1日木便橋通車,列車通過速度限制每小時10公里。

在老橋旁邊是新橋,一列客運火車從永和大橋旁的邕江四線特大橋上呼嘯而過。這座新建的鐵路大橋橋面寬闊,有4條并行鐵軌,一座橋就容下了南(寧)憑(祥)鐵路和南(寧)昆(明)客專兩條鐵路線。

在“高大上”的新橋旁,一座蘇式鐵路鐵橋顯得較有滄桑感,無論跨度還是高度,它都比不上身旁的“后起之秀”。這座橋就是邕江鐵路大橋,它建于1957年。在上世紀60年代,這座橋非常繁忙,每天都有數十列火車通過。它還連通了我國內地和越南的鐵道。如今,這座鐵路橋已經不見往日的風采,登上橋,看到的是銹跡斑斑的鐵軌、開裂的枕木、破碎的信號燈,還有已經空無一人的值班室。橋頭的一塊銘牌記錄著大橋的主要數據:跨度55米,寬5.78米,鋼鐵主體結構由豐臺橋梁工廠制造。

鐵路大橋是邕江上的第一座跨江大橋,以前淡村人到江北去,都要靠擺渡。鐵路橋建好后,不僅能過火車,兩邊還有人行道,“我挑菜到江北水街去賣,都是從橋上走,自行車也可以推著過去,非常方便”。劉先生說,鐵路橋建設時他才六七歲,“后來才建了邕江一橋、二橋,直到永和大橋建成前,我們還是習慣走鐵路橋過江”。

我從永和大橋走到對岸,看到很多高鐵駛過,偶爾還能看到拉貨的舊火車駛過鐵路大橋,江兩邊分布著大量高樓,江邊有一個鎮(zhèn)江祠,是群眾燒香的地方,我還看到幾艘舊式的木船泊在江邊,有人生活在船上,江邊有人釣魚。

我沿著江邊徒步,看到了一個大王廟,正在施工中,大王廟的圍墻上有很多神仙人物的壁畫,大王節(jié)民俗是當地的傳統(tǒng)。

為了擴大南寧本地民俗文化活動的影響力,更好地傳承弘揚傳統(tǒng)民族文化,列入自治區(qū)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南寧大王節(jié)民俗傳承單位——南寧市西鄉(xiāng)塘區(qū)永和村委會,聯合廣西駱越文化研究會等社會組織于農歷七月二十日舉辦大王節(jié)文化遺產掛牌傳承活動,喚醒了群眾的歷史記憶,增強了大家對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自信心。

南寧大王節(jié)是南寧市影響廣泛的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慶活動,特別是傳承單位所在的永和村大王廟,由于位居邕江著名的鯉魚灣邊,是水上人家聚集舉行各種傳統(tǒng)文化活動的中心場所,所以歷史上大王節(jié)期間參加活動的人流數以萬計,熱鬧非凡。南寧大王節(jié)是駱越后裔民族在七月系列祭祖活動的壓軸節(jié)日,它實際上是駱越后裔民族對古駱越建國大典的歷史記憶,是駱越祖神大王的“復活節(jié)”,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

南寧大王節(jié)于2016年11月被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公布列入自治區(qū)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近年來由于受到外來洋節(jié)的沖擊,永和大王廟大王節(jié)活動漸漸沉寂。為了激活這一重要的文化遺產,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增強群眾的文化自信心,永和村委會近日成立了大王廟理事會,并聯合廣西駱越文化研究會等社會組織,利用傳統(tǒng)的農歷七月二十大王節(jié)策劃了這次掛牌傳承活動。

掛牌傳承活動舉行了自治區(qū)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南寧大王節(jié)民俗傳承單位的揭牌儀式,宣示了保護、傳承遺產的身份。廣西駱越文化研究會會長謝壽球在儀式上朗讀了傳統(tǒng)的大王祭祀歌,武鳴區(qū)甘圩鎮(zhèn)師公隊則在儀式上表演了傳統(tǒng)的大王祭祀舞,

南寧大王節(jié)民俗傳承人群體獻上了自己制作的各式傳統(tǒng)禮品。廣西駱越文化研究會的專家和各界群眾共3000多人參加了節(jié)日活動?;顒悠陂g還進行了駱越文化展示,新石器時代的玉錛、取火器、大石鏟等駱越石器,引起人們駐足觀看。系列傳統(tǒng)文化活動展示了南寧大王節(jié)遺產的風采和魅力,增強了社會群眾對傳統(tǒng)文化的自信心。

黃氏家族民居民居位于南寧市中堯南路東三里,毗鄰邕江,始建于清康熙十年(1671年)。整個建筑群坐北朝南,磚木結構,硬山式屋蓋,青磚青瓦清水墻為硬山頂磚木結構,有著300多年歷史的黃氏家族民宅,由正廳、廚房、居室等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33棟組合而成,分5列8排布置,大小共118間房,

總占地面積是南寧市清朝建筑物中保護最完好的一處古建筑群,整個建筑群所用的青磚青瓦和梁木依舊堅固結實,屋檐和墻壁上的龍鳳花鳥雕刻和繪畫依然明晰可辨,地下水道、青磚地板等也大都完好無損,從中清朝建筑的特點可見一斑,具有較高的人文景觀價值。

十幾代子孫曾在該民居居住過,薪火相傳,生生不息,如邕江水一般奔流不息。黃氏家族傳至今為第十四代。

在康熙年間,黃氏家族民居的先人黃明通來到永和村,在望族梁氏府中以放牛為生,據說梁氏是當年狄青手下的大將,隨狄青征儂智高后留在了南寧。后來,黃明通在幫梁家養(yǎng)牛時發(fā)現放養(yǎng)在永和村一帶的牛長得特別好,便認為永和村是塊風水寶地,于是黃明通就在此地蓋起牛棚養(yǎng)牛。黃氏第二、三代以種菜務農為主,閑時還做點小生意。而黃氏家族民居建筑的擴大是從黃氏第四、第五代開始的。

他們看到當時清代水運發(fā)達的運輸網絡,利用黃氏家族民居比較靠近上堯碼頭地理優(yōu)勢,從事運輸木材、油和布匹等商貿生意,家境有了很大的改觀。黃氏族人便開始在永和村購地置田,同時在原來的房子的基礎上修建新房擴大了黃氏家族民居的面積。到黃氏第六、七代的時候,黃氏家族經商已經達到了鼎盛時期。

走近黃家大院,能看到大門口兩塊明顯的牌子,右邊的牌子上書“黃氏家族民居”,左邊的牌子寫明黃家大院的情況:“整個建筑始建于清康熙十年,建筑群坐北朝南,由正廳、廚房、居室等38棟建筑組合而成,青磚清水墻磚木結構,小青瓦硬山頂,壁畫、雕塑栩栩如生,該民居是南寧目前保存較完好、規(guī)模較大、具有南方特色的民居建筑?!?/p>

黃家大院架構嚴謹,左右兩旁的房屋整齊劃一,光滑的青石磚昭示了這里曾經的繁華,能建得起這么氣派房子的大家族,相比當時的地位不低,據《黃家族譜》介紹,其祖先來自山東白馬,曾經追隨狄青的軍隊南下平定儂智高,

黃氏后人經商有道,從事著事運輸木材、油和布匹的行業(yè),賺到一些積蓄后,就在風水不錯的永和村建立新居,之后房屋的規(guī)模逐漸增多。

說到這個,南寧很多黃氏家族的族譜中大多都寫自己祖先來自山東白馬,曾在宋代跟隨狄青南下,可是很多黃氏人之后北上山東認祖歸宗,卻找不到山東有白馬縣這個地方,不知道其中到底有何誤會。

從黃家大院的建筑布局中可以看出,這些曾經的外來人對當地人的防備心理,黃家大院的圍墻高筑,只設置幾道門可以進出,房屋上還設置了探望口,以便觀察大院外的情況。黃氏族人本是來自中原的漢族人,而廣西原先的土著居民是百越人,也就是壯族人,這些中原漢人與土著想必會發(fā)生一些矛盾。

黃家大院雖然還保留著精美的雕花和壁畫裝飾,但是總的來說,這座民居裝飾還是比較淡雅簡單的,沒有那么多花哨的裝飾。黃家大院房子的大廳前后貫通,而兩端配置了四間小屋,每間小屋分有兩層,第二層是由木頭搭成的。由于黃家大院處在邕江邊,因此民居整體位置較高,院內中間高兩邊低,便于排水。

這座曾經的大戶人家,如今一件屋子的租金才幾十上百塊,也很難再租出去了,我在里面逛了一圈,發(fā)現屋內漆黑一片,水管老舊,這里還能看到很多接受電視信號的”鍋蓋“,因此更別說網絡了。估計這里還會有漏水的情況,很多來這里游玩的人雖然嘴上感慨著老宅的古樸,但這樣的居住環(huán)境,普通人還是難以接受。

這座古宅不應該就這樣埋沒于村子中,希望能有人發(fā)掘出他們的價值。黃氏有人小時候就在那里住,前門以前有魚塘,后門也有,老房子是小孩喜歡躲盲雞的好地方。留在心里滿滿的回憶。

黃家大院三面被火柴盒式的自建農民洋房圍住,一邊是公路,池塘已經被填了,走進古村,可以看到一些老人和婦女住在里面,還有人在房間里搭建的簡單的烘臺,使用劈柴燒火,很原始。大部分民宅是二層的,樓板是木頭。

我站在外面俯瞰黃氏民居,整體還是保存得完好。

第3122回:銀灘老碼頭碧浪翻,千年南珠史珠民

Hash:92800e71b621f76880adb13cd4e69437d5dd8b1b

聲明:此文由 黃劍博采風追影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