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古堂|大道之行:何謂大先生?
晚清時期,朝野動蕩,外有列強虎視眈眈,內(nèi)則革命暗流涌動,可謂內(nèi)外交困,天下亦是紛爭不斷。及至宣統(tǒng)朝,主少國疑,清政府早已羸弱不堪,岌岌可危。而華夏億兆民眾又心向共和,鼎革易祚,一觸即發(fā)……
溥儀(1909-1912) 御筆“蹈仁”
水墨絹本(本幅) 水墨紙本(題跋) 立軸
上海明軒19秋拍
133×33.5cm
款識:蹈仁。
鈐印:[無逸齋寶]
題跋: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所謂蹈也。圣謨洋洋可謂至矣,臣孝胥敬識。
鈐?。篬鄭孝胥印][太夷]
出版:《藝苑集英—寶龍精選中國書畫》,P32,上海書畫出版社,2011年。
注:鄭孝胥題跋。
鄭孝胥(1860-1938),字太夷,號蘇戡,又稱海藏,福建閩縣人。清光緒八年(1882)解元,曾歷任廣西邊防大臣,安徽、廣東按察使,湖南布政使等。1932年任滿洲國國務(wù)總理兼文教部總長等。工詩畫、書法,精楷、隸,尤善行、楷書,取徑于歐陽詢及蘇軾,得力于北魏碑,所作字勢偏長而蒼勁樸茂。
愛新覺羅?溥儀,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皇帝。字耀之,號浩然。醇賢親王奕譞之孫,載灃長子,母親蘇完瓜爾佳?幼蘭。1909年到1912年、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兩次在位。1959年特赦并成為全國政協(xié)委員。
宣統(tǒng)帝,即溥儀。其三歲登基,若逢盛世,定是黃袍加身,享君臨天下,萬千尊榮。然于改朝換代之際,溥儀被迫遜位,作為末代皇帝,一生命運多舛又顛沛流離,由其多樣身份標簽,如皇帝、傀儡、戰(zhàn)犯、公民等,可窺一二。
辛亥革命后,君主專制不再,卻仍有不少滿清遺老,如沈曾植、陳寶琛、鄭孝胥等,皇權(quán)思想根深蒂固。溥儀曾書“蹈仁”,取意晉曹毗《晉江左宗廟歌,歌顯宗成皇帝》所載:“邁德蹈仁,匪禮弗過?!币浴?a href='/rende/' target=_blank>仁德”自勉,鄭孝胥則擇《論語·里仁》中語句跋于“御筆”應(yīng)題,即是一例。
然而,遺老畢竟少數(shù),滿清最后亡于孫中山先生領(lǐng)導(dǎo)之辛亥革命。其"起共和而終兩千年封建帝制",可謂功勛卓著,從參與起事、民國成立、南北議和、二次革命等,鞠躬盡瘁,耗盡了畢生精力。
孫文(1866-1925) 楷書“無量佛”
上海明軒19秋拍
水墨紙本 鏡片
尺寸:33×78cm
款識:無量佛?;鹑收哞b,孫文。
鈐?。篬孫文之印]
著錄:《三十年來之上海》P39,錢化佛口述,鄭逸梅撰,上海書店印行,1984年。
注:出自北京匡時,錢化佛作品暨“萬佛樓”藏畫專場。
孫中山,字逸仙,原名文。廣東中山人。早年從醫(yī),后從事民主革命,中國近代民主主義革命的先行者,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創(chuàng)始人,三民主義的倡導(dǎo)者。致力推翻清朝封建統(tǒng)治,創(chuàng)建同盟會、國民黨,建立中華民國,任臨時大總統(tǒng),其書雄邁俊逸、正直渾厚,權(quán)賓雍和如其人,一任自然,非學所能。
錢化佛(1884年-1964年),名蘇漢,字玉齋,江蘇武進人。早年留學日本,參加同盟會。宣統(tǒng)二年(1910年),自日本回國,留滬習英文,后在天津路創(chuàng)辦補救社,外面看為一民辦教育機關(guān),實質(zhì)多有全國革命志士入社為會員。1911年秋,武漢爆發(fā)辛亥革命,淞滬響應(yīng),錢君即奮力參于起事。民國成立,南北議和,許多同盟會員都成了民國大官,然錢君卻急流勇退,避謝一切官職解甲返滬,并組織新劇社,創(chuàng)辦某影片公司,力謀改進社會教育。是時錢君開始用化佛之名,專繪佛像,亦取“萬佛樓”為其室名。
孫中山作為民主革命先行者,是當之無愧時代之先驅(qū),國家危急存亡之秋,其所創(chuàng)建之同盟會,會員囊括政商朝野各界,皆一時才俊。
如躋身同盟會,以專繪“佛像”而聞名之畫家錢化佛,有"民國第一畫佛高手"之稱,并取畫齋名為"萬佛樓"。其畫作得之者莫不珍如拱璧,畫名之外,則是戎馬半生,不惜為革命而浴血沙場。
錢化佛與民國元老相交甚篤,交契匪淺,彼此間多有唱和,如于右任、章太炎等,孫中山亦題“作如是觀”橫幅相贈,上款為“化佛劇家屬”,蓋因錢氏提倡新劇,又通音律。
此外,孫中山曾為錢化佛另書“無量佛”,以作留念。鄭逸梅撰《三十年來之上?!窌杏休d。該書法勁拔厚重,開闊雄渾,又為罕見涉佛題材,可謂珍稀罕見,錢化佛引為至寶。
革命非朝夕之功,任重而道遠,且必久經(jīng)考驗。孫中山先生曾書《菜根譚》中警句,如“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從烈火中煅來;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須向薄冰上履過。”等,與“同道”王伯群共勉。
孫文(1866-1925) 行書《菜根譚》 冊頁六開
上海明軒19秋拍
水墨紙本 冊頁
尺寸:31×35cm×6
款識:伯群先生屬,孫文。
印鑒:孫文之印
題簽:孫中山先生手書真跡。歷陽老民九十一歲秋水敬題。
鈐印:[半邨]
王伯群(1885-1944),貴州興義人。中國同盟會先驅(qū)、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先驅(qū)、政治家和教育家。1905年留學日本,適逢孫中山在日本倡導(dǎo)革命,便加入中國同盟會。1915年參加策劃護國運動,后任廣州軍政府交通部長等職,1924年在上海創(chuàng)辦大夏大學(今華東師范大學),1927-1933年任國民政府委員、交通部長。1927年任南京國民政府政治會議委員、交通部長兼交通大學校長及招商局監(jiān)督。1928年,王伯群成為繼葉恭綽之后管轄交通部兼掌交通大學的校長。1928年促使吳淞商船學校復(fù)校,并兼任吳淞商船專科學校校長校長??箲?zhàn)期間,王伯群帶領(lǐng)大夏大學三次遷校。著有《交通事業(yè)改革方案》、《電政設(shè)施三年計劃》、《航政建設(shè)綱要》、《伯群文集》等。
或書贈劉冠三以陶淵明詩句,致意其為理想,為信念而固守初心,雖老死而不悔,“不言春作苦,??重撍鶓??!?/p>
孫文(1866-1925) 行書五言詩折頁
上海明軒19秋拍
水墨紙本 鏡心
尺寸:29.5×11.5cm×12
題識:貧居依稼穡,戮力東林隈。不言春作苦,??重撍鶓?。司田春有秋,寄聲與我諧。饑者初歡飽,束帶候鳥雞。揚楫越平湖,泛隨清壑回。皭皭荒山里,猿聲閑且哀。悲風愛靜夜,林鳥喜晨開。曰余作此來,三四星火頹。姿年逝已老,其事未云乖。遙謝荷條翁,聊得從君棲。余客松竹齋之南窗,以為冠三同志屬,孫文。
鈐?。篬孫文之印]
來源:原紐約佳士得拍品。
注:上款人”冠三”即劉冠三。
劉冠三(1872—1925),名恩賜,字冠三。山東省高密市康家莊人。幼年在縣城富戶家陪讀。1902年春,考入山東大學堂師范館。1905年加入中國同盟會。中華民國建立后,曾任山東省同盟會副會長、臨時議會副議長。
黃興可謂孫中山第一知交,時人常以"孫黃"并稱?!八谓倘省北淮虤ⅲ斯餐d師討袁,此后袁世凱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復(fù)辟帝制,黃興亦隨即組織領(lǐng)導(dǎo)護國戰(zhàn)爭,維護國體。
袁世凱去世后,北洋軍閥陷入分裂亂象,時任總統(tǒng)黎元洪兩次邀請黃興入總統(tǒng)府為高級顧問,其皆堅辭不受。
然而,作為開國元勛,黃興并未置身政壇之外,其委托何成浚北上查看情形,剖析政局,并談?wù)摻鼪r,此由其致何成浚信札三通可知。
黃興(1874-1916)致何成浚信札三通冊 (三通十一幀)
上海明軒19秋拍
冊頁 水墨紙本 1916年作
尺寸:26×16.5cm×8;28.2×18.6cm×3
出版:
1.《黃克強先生書翰墨跡》第131至139頁,(臺北)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56年10月。
2.《何成浚將軍戰(zhàn)時日記》第15至20頁,(臺北)傳紀文學出版社,1986年8月。
3.(8月26日一通)《民國第一謀士·何成?!返?5頁、57頁,湖北人民出版社,2014年4月。
著錄:
1.《黃克強先生年譜》第416至418頁,(臺北)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73年10月。
2.《黃興年譜》第287至289頁,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10月。
3.《黃興集》第454至458頁,中華書局,1981年5月。
4.《黃興年譜長編》第493至495頁,497至498頁,中華書局,1991年8月。
5.《黃興集·二》第879至880頁,第884至885頁,第893至894頁,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
6.(8月26日一通)《民國第一謀士·何成?!返?6至57頁,湖北人民出版社,2014年4月。
注:拍品為冊頁七開,含黃興致何成浚信札三通,計十一頁,為何成浚女兒何慶華女士舊藏。
黃興(1874-1916),漢族,原名軫,改名興,字克強。湖南省長沙人。 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 ,中華民國的創(chuàng)建者之一,孫中山先生的第一知交。著作有《黃克強先生全集》、《黃興集》、《黃興未刊電稿》及《黃克強先生書翰墨績》刊行。
何成浚(1882-1961),字雪竹、雪舟,湖北隨州人,陸軍二級上將。早年就讀于兩湖大學,后東渡日本,加入同盟會,追隨黃興、孫中山從事革命活動,也是蔣介石早期最主要的智囊之一。他長于謀略,被譽為“天才的說客”。曾任湖北省政府主席、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中央執(zhí)行委員等要職,1949年去香港,1951年轉(zhuǎn)赴臺灣。
此三通信札分別書于1916年8月26日、9月4日、9月19日,為黃興最后之部分書跡,信札中提及“北上不但無益,且多滯礙”、“固共和建議”、“代覓一全份袁世凱政府公報,以調(diào)查一事”等,曾被多種權(quán)威文獻引用收錄,是研究黃興革命思想活動重要資料。
可惜兩個月后黃興竟病故于上海,受民國元老尊以國葬。
不過,筆者私以為,黃興、孫中山等雖皆為同盟會先驅(qū),彼此間革命友誼深厚,卻仍有矛盾分歧。如以地域利益而言,孫中山為首之廣東派,黃興、宋教仁之兩湖派,而章太炎、陶成章則可謂江浙派。
派系林立,則必存四分五裂之虞,很快章太炎脫離同盟會,與黎元洪組建共和黨。其于所創(chuàng)《大共和立報》,刊辭“專制非無良規(guī),共和非無秕政”,可見其政見主張曾有局限。
章太炎(1869-1936) 篆書二十一言聯(lián)
上海明軒19秋拍
立軸 紙本 1934年作
尺寸:307.5x23.5cmx2
款識:香象蹴地非驢所堪,坐令外道六師造論都隨朝露盡;金翅擘海群龍皆伏,況爾恒河小婢卻流敢歫應(yīng)真來。民國廿三年五月谷旦,邊文錦率子瑞馨,孫子樊、子嘉、子清、子同、子豐,曾孫耀祖,敬建。章炳麟書。
鈐印:[章炳麟] [太炎]
鑒藏?。篬抱安珍藏] [抱庵五十以后得] [謝氏齋審定之印] [明山鑒定]
出版:《天童禪寺—楹聯(lián)匾額碑刻集》,P15,2004年,浙江。
之后,章太炎先生于蘇州設(shè)章氏國學講習會,以講學為業(yè)。其古文學造詣至深,時人譽為國學大師。如其應(yīng)寧波鄞縣的紗業(yè)巨商邊文錦之請所書篆書二十一言聯(lián),用筆剛勁,字形樸實,散發(fā)古趣。
以此底本所制巨幅抱柱聯(lián)存于寧波天童寺中,可參見《天童禪寺—楹聯(lián)匾額碑刻集》中照片。
鑒于同盟會政治分野,為團結(jié)各方勢力,孫中山將之重組為國民黨。在其逝世后,蔣介石繼任成為黨魁,長期領(lǐng)導(dǎo)國民黨達半個世紀。
蔣介石 致張曉峰信札
上海明軒19秋拍
紙本?信札一通五紙
尺寸:29.5×21 cm×5
封文:送張曉峰先生親啟。
蔣介石(1887-1975),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國民黨領(lǐng)袖、中華民國總統(tǒng)。初就讀于保定軍官學校,后留學日本,畢業(yè)于東京振武學校。加入同盟會。歷任黃埔軍校校長、國民革命軍第一軍軍長。孫中山去逝后,長期領(lǐng)導(dǎo)中國國民黨達半個世紀,任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等。其從政生涯橫跨北伐、訓政、國共內(nèi)戰(zhàn)、對日抗戰(zhàn)、行憲、民國政府退守臺灣及東西方冷戰(zhàn),在中國近代史上有重要地位。
張其昀(1900-1985),字曉峰,浙江寧波鄞縣人,中國地理學家、歷史學家。1923年張其昀畢業(yè)于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后在上海商務(wù)印書館、國立中央大學地理系、國立浙江大學史地系、哈佛大學等單位任職。1949年到臺,曾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秘書長等職。創(chuàng)辦中國文化大學、中華學術(shù)院等,著有《本國地理》、《政治地理學》、《中華五千年史》等。
此信所言,甚是機密,且語重心長,不為外人所知,如正文最后“獨所以責之”、“專此即閱”、“中正手啟”等字,信封印有“蔣緘”二字,左上有編號“(56)邸秘甲字第01-03號”,并寫“送張曉峰同志親啟”字樣,封口處蓋一密封圖章“總統(tǒng)侍從秘書室密封”,可知為蔣中正親筆手書無疑。
其功過,自有史家評說。
孫中山曾有“聯(lián)俄、聯(lián)共、扶助農(nóng)工”三大政策,然國民黨內(nèi)耗不斷,其黨內(nèi)左派之光輝旗幟廖仲愷先生即死于暗殺。
廖仲愷(1877-1925)行書七言聯(lián)
上海明軒19秋拍
立軸 水墨紙本
尺寸:151.5x39.5cmx2
款識:殘月暗窺金屈戍,軟風徐動玉簾鉤。紀文吾兄屬書。廖仲愷。
鈐?。骸钢賽鹬 ?/p>
鑒藏?。骸讣o文珍藏」
注:
1.原香港蘇富比拍品。
2.上款人“紀文”即劉紀文。
劉紀文(1890-1957),國民黨政要,字兆銘,祖籍廣東順德,1910年加入同盟會。后留學日本,加入中華革命黨,任總務(wù)部干事。1917年回國,參加護法運動。歷任陸軍軍需處處長、國民政府南京特別市市長、國民黨中央執(zhí)行委員、陪都建設(shè)計劃委員、特考典試委員長等。1949年赴臺灣,任總統(tǒng)府國策顧問。
廖仲愷,原名恩煦,又名夷白,字仲愷,廣東歸善(今惠陽縣)人,生于美國舊金山華僑家庭。與何香凝為夫婦。中國國民黨左派領(lǐng)袖、中國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活動家、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主義革命的先驅(qū),國民黨左派的光輝旗幟,中國共產(chǎn)黨的摯友。
正是如廖仲愷先生這類威武不屈,勇于犧牲的革命先烈,推動著中國國民革命的前進與發(fā)展。
而政界之外,為民主、自由,而不茍全性命者,可謂比比皆是,其中尤以知識分子為先。他們于慘烈戰(zhàn)火中,不墜青云之志,所引領(lǐng)之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等,對于舊時國人思想啟蒙,居功至偉。
如胡適、陳寅恪、茅盾、羅家倫、沈尹默等,始終堅持立身之道,無論風骨、治學,誠然時代靈魂燈塔。
胡適(1891-1962) 飛行小贊
上海明軒19秋拍
水墨紙本 鏡框
尺寸:26.5×32cm
款識:看盡柳州山,看遍桂林山水,天上只消半日,地上已千里。古人辛苦學神仙,要守百千戒??次也恍薏粺?,也騰云無礙。小仙女士。胡適。
鈐?。篬胡適]
來源:原香港邦瀚斯拍品
胡適,原名嗣穈,字適之。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徽州績溪人,以倡導(dǎo)"白話文"、領(lǐng)導(dǎo)新文化運動聞名于世。1918年加入《新青年》編輯部,大力提倡白話文,宣揚個性解放、思想自由,與陳獨秀同為新文化運動的領(lǐng)袖。1938~1942年出任中華民國駐美大使。1939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學校長。1949年去美國。1952年返臺,1957年始任中央研究院院長。胡適一生的學術(shù)活動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jù)學、教育學、紅學多個方面均有涉獵,主要著作有《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嘗試集》、《白話文學史》(上)和《胡適文存》等。
陳寅恪(1890-1969)致董作賓信札
上海明軒19秋拍
水墨紙本 1通2頁 鏡框
尺寸:23.5×27.5cm
款識:彥堂先生左右:前奉復(fù)一書,諒已達覽。弟已與燕京大學、華西大學方面商詢其結(jié)果,大意為暑假后公來成都教課自極歡迎,惟須與史語所方面交涉辦好,孟真兄返李莊否,公與之商妥否?其意見辦法如何,乞早示知。此間教會大學專任教授薪津及倉米(以人口多寡計,十歲下兒童減半),合計目前每月約萬元,成都生活費用較李莊為高,燃料價尤昂。若一人來此,則每月用五千元可勉強支持,如全家來此則問題較復(fù)雜,大約以兩專任之收入或可不致餓死。就弟所知者言之,非但大學教授有兼至三個者,大學教授同時亦兼中學事,蓋非兼任則無以為生。故無人再追問兼職之事。傷哉!我輩之必歸于淘汰可無疑也。李莊同人近況如何,未瑕一一問候,乞代為致意。專此敬叩撰安并祝儷福。弟寅恪拜啟。四月十三夕。孟真兄處或即以此函先交其一閱。因暫無暇作長函也。又申。
展覽:
1.“人間四月天—中國近代名人書法大展”,海峽兩岸歷史博物館、何創(chuàng)時書法藝術(shù)基金會合辦,2002年3月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
2.“百年人文傳承大展”,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國立清華大學、國立歷史博物館合辦,2011年11月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3.“大風起兮—民國初年知識分子文化救國歷程特展”,國立中正紀念堂總管理處、何創(chuàng)時書法藝術(shù)基金會合辦,2012年10月臺北中正紀念堂。
陳寅恪,字鶴壽,江西九江市修水縣義寧客家人,生于湖南長沙,祖籍福建上杭。中國現(xiàn)代最負盛名的集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詩人于一身的百年難見的人物,與葉企孫、潘光旦、梅貽琦一起被列為清華百年歷史上四大哲人。先后任職任教于清華大學、西南聯(lián)大、廣西大學、燕京大學、中山大學等。
上款人董作賓(1895-1963),原名作仁,字彥堂,號平廬。河南南陽人。國立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畢業(yè)。以精研甲骨文、擅書甲骨文著稱;間刻印章,頗有秦漢遺電。與羅雪堂、王觀堂、郭鼎堂,人稱當世甲骨權(quán)威“四堂”。著有《股歷譜》、《中國年歷總譜》、《董作賓學術(shù)論著》、及《平廬文存》。
茅盾(1896-1981)行書
上海明軒19秋拍
水墨紙本 立軸 1975年作
尺寸:82×39.5cm
常任俠題簽條:沈雁冰書讀王荊公臨川集有感詩。潁上常任俠珍藏。一九八四年國慶。
款識: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荊公名言震撼孔孟道統(tǒng),犬儒聞之股戰(zhàn)栗。得君之專如神宗,御外侮、抑兼并、蘇民困,強兵富國公有術(shù)。新政雷厲而風行,勛戚、權(quán)貴、豪強、儒臣、師友聯(lián)臂交詬誶。萬般阻力如山岳,公自夷然不為屈。天下嘩傳拗相公,相公十載心力竭。成敗由來因素多,相公左右無良弼。公亦有言:偽鳳易悅楚,真龍反驚葉。嗚呼!真龍未窺相公庭,偽鳳翱翔逞詭譎。相公事未竟全功,遂令后儒淆混黑白競嘵舌。若非新開日月批林批孔,研習儒法斗爭史,千年積毀何時雪。偽鳳句見荊公《再用前韻寄蔡天啟》。讀臨川集感賦。任俠先生兩正。茅盾,一九七五年二月于北京。
鈐?。篬茅盾]
注:
1. 本拍品與郭沫若、汪辟疆、常任俠 題延光四年磚拓片為同一上款人。常任俠(1904.1—1996.10)別名季青,安徽人。擅長東方美術(shù)史。1922年入南京美專,1928年入南京中央大學,1935年入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院大學院,研究日本美術(shù)史。曾任中英庚款基金藝術(shù)考古研究員,國立藝專教授、印度國際大學教授,研究印度美術(shù)。1949年后任中央美術(shù)學院教授。
2.本拍品出自2016春嘉德“三廳文藝菁英錄·俠翁集珍”專題。
羅家倫(1897-1969) 行書八言聯(lián)
上海明軒19秋拍
立軸 水墨紙本
134×29cm×2
款識:不忮不求淡泊明志,庸言庸行平易近人。瑾叔吾兄以辜湯生集句聯(lián)命書。羅家倫拜命。
鈐印:[羅家倫印]
題跋:于右任先生曾以此聯(lián)句草書八尺長聯(lián)相贈,余酷愛之,復(fù)乞志希先生書此懸諸座右,可為立身處世之箴銘。甲辰仲秋,國慶后十日,賜典臺婿儀兒。瑾叔。
鈐?。篬楊家瑜印]
注:楊家瑜題跋。
楊家瑜(b.1903),字瑾叔,江西新建人。畢業(yè)于美國普渡大學,獲機械工程學士學位。歸國后曾任北京大學、北洋工學院教授,中央大學教授兼工學院院長。1947年赴臺,任臺灣省政府委員兼建設(shè)廳長,并兼任臺灣工礦公司董事長。1955至1977年出任臺灣電力公司董事長,任內(nèi)推進臺灣電力事業(yè)的開發(fā)與建設(shè),有所建樹。歷任總統(tǒng)府國策顧問、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
作者簡介:羅家倫,字志希,筆名毅,浙江紹興柯橋錢清鎮(zhèn)江墅村人 。他是“五四運動”的學生領(lǐng)袖和命名者,中國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社會活動家。1928年8月,出任國立清華大學第一任校長。1930年后歷任國民黨中央政治學校教務(wù)主任、教育長,國立中央大學校長等職。南京大學的校訓“誠、樸、雄、偉”,就是由羅家倫所提出的。1949年赴臺灣,先后出任中華民國總統(tǒng)府國策顧問、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考試院副院長、國史館館長等職。
沈尹默(1883-1971)雜詩書法
上海明軒19秋拍
手卷 水墨紙本
尺寸:28x489cm
款識:右近作雜詩錄應(yīng)志希兄之屬。尹默。
鈐?。篬沈尹默印]
來源:原香港佳士得拍品。
上款人“志?!奔戳_家倫。
沈尹默,原名實,字中,又名君默,號秋明。浙江湖州人。留學日本帝國大學。歸國后,任北京大學教授、河北教育廳長、北京大學校長。1949年后,任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央文史館館長,上海書法篆刻研究會主任。著名書法家、詩人、學者。工書法,擅行書,精于用筆,清麗圓潤中有勁健秀逸之姿。
滿清亡后,政局雖仍長期動蕩不安,蓋時勢也,而其時所覺醒之人文精神,思想解放等,卻是蓬勃,絕塵風骨,令人神往之。
杜月笙(1888年—1951) 書法“大道之行”
上海明軒19秋拍
水墨紙本 鏡片
尺寸:17x10.5cm
款識:大道之行。正祺先生,杜鏞。
鈐?。篬杜月笙印]
夏正祺(1922—2013),1943年在重慶進入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工作,由議事單位基層干事做起、歷任編審、專門委員、總干事等,1985年接任秘書處副主任,1991年退休,之后連續(xù)獲聘為中央評議委員。
杜月笙,原名杜月生,后由章太炎建議,改名鏞,號月笙,是近代上海青幫中的一員。1902年,杜月笙進入時為青幫上海龍頭的黃金榮公館,負責經(jīng)營法租界的賭場“公興俱樂部”。1925年7月,杜月笙成立”三鑫公司”,壟斷法租界鴉片提運。1927年4月,杜月笙與黃金榮、張嘯林組織中華共進會。1929年,杜月笙任公董局華董,這是華人在法租界最高的位置。1929年,杜月笙創(chuàng)辦中匯銀行,涉足上海金融業(yè)。近代中國綠林,杜月笙是上海租界青幫中最著名的人物,悟字輩,抗戰(zhàn)時曾被全國綠林大會選為“一步登天總龍頭”。20世紀上半葉上海灘上最富有傳奇人物之一。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END——
觀書時自得新解,作事便應(yīng)同古人
文:林妹妹 圖:上海明軒
Hash:7c38e96b9fd8bbaa28cc0ab17aa439afef5870d1
聲明:此文由 同古堂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