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河南某縣大旱,一小孩發(fā)現綠色物件,專家考察后挖出了啥
1978年的一天,一個孩童正糾結著三五好友一起在河灘上玩耍,嬉戲追逐之際,這個孩童突然摔倒在地,好在沙土松軟,孩童并無大礙。
他站起身來拍了拍土,疑惑地向著剛剛絆倒他的東西看去,在熾熱的陽光之下,那東西還泛著微微的綠光。
好奇的孩童叫來伙伴,一起將這個東西挖了出來,其中一個孩童立刻認出這是大人們所說的老物件,隨后趕忙回到村里,將這件事告訴給了大人們。
聽到描述,大人們也立刻找到村支書,讓孩童帶著前去確認,由于干旱導致河面下降,原本的河床上出現一些老物件并不稀奇,但當村支書看到那個東西時,卻被驚得癱坐到了地上。
那是一塊青銅器的碎片!
1978年大旱,神秘古墓浮出水面
1978年,全國出現了大范圍的干旱,河南浙川縣也遭受到了極其嚴重的旱災,農民們賴以生存的河水下降嚴重,大面積的河床因干裂露在外面。
面對如此嚴重的災害,原本以農耕為生的農民們只能轉型靠畜牧來維持生計,而活潑好動的孩童們,也就成為了放養(yǎng)牛羊的主力軍。
在閑暇之際,孩童們就會去河灘附近玩耍,那里的沙地松軟,還有陣陣涼風吹過,屬實愜意得很。于是,也就有了開頭的那一幕。
發(fā)現青銅器碎片之后,村支書立刻聯系了相關部門,相關部門得到確切信息之后,將這個消息告知給了浙川縣博物館,得知發(fā)現了青銅器碎片后,淅川縣博物館馬上成立了專門的考古隊,對當地進行考古勘探。
如今因為干旱,水面大幅度下降,雖然之前的下寺已經完全被大水沖塌,但一些文物卻被保留在這里。
經過仔細的對比,他們決定先從下寺舊址的一處白膏泥封土的墓群開始發(fā)掘,白膏泥是秦漢時期墓葬最常用的土,所以考古隊斷定,這個舊址下的墓葬,肯定也是秦漢時期的,甚至時間更早。
但是,秦漢時期的大型墓群,考古隊根本沒有挖掘經驗,況且如此大的墓葬群,他們卻只有十多個人,若是按照穿透的開掘方式,怕是挖到過年都挖不完。
考古隊的隊長稍做猶豫,還是決定用傳統(tǒng)的方式進行發(fā)掘,一是這種方式不容易出錯,二是確定了墓群的具體年代之后,也好方便下手。
說干就干,在周圍居民的幫助下,考古工作井然有序地開展著,但不知是什么原因,標號1的土葬群在挖掘中并沒有發(fā)現什么有價值的古物。
不過考古隊并沒有放棄,重新制定了挖掘路線之后,再次開始挖掘,而這次的挖掘很快就取得了階段性的進展,不僅發(fā)現了大量的青銅器和玉器,還挖掘出了一整套的編鐘。
但奇怪的是,如此多的陪葬品,卻沒能見到主墓的墓室。由此可以斷定,這個大型的墓群很有可能屬于同一個墓,而如此大的墓葬規(guī)模,墓主生前一定不是一般人。
于是,考古隊立馬將此次發(fā)掘的收獲上報,上級得知之后也對此表示了高度的重視。在短暫的休整之后,浙川縣博物館再次組成考古隊,有了上級支援的人手和設備,考古隊員們相信,這次定能找到主墓的信息。
戰(zhàn)國大墓被盜,偏室之中還藏有至寶
有了之前的經驗,這次的挖掘相當順利,很快就找到了墓室所在。為了保留墓室的完整性,考古隊所有人的動作都慢了下來,他們小心翼翼地清理著泥土,期待著墓室內會出現前所未有的瑰寶。
但當考古隊好不容易清理干凈墓室之后,映入他們眼簾的,卻只有一個碩大的盜洞。據當時的隊員描述,那個盜洞大的可以拉走整個棺槨,而且盜洞附近還散落著各種文物的碎片。
一時間,所有隊員的心情都如同被一塊巨石壓著一般沉重,部分眼窩子淺的考古隊員甚至偷偷抹起了眼淚,雖然這次挖掘十分順利,但由于墓室長期被水浸泡,挖掘工作危機四伏,稍有不慎就會被埋進土中,挺著這樣的危險努力了這么長時間,迎接他們的卻是如此場景。
但考古隊并沒有放棄,任何一個古墓都有被盜的風險,他們其實也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況且,他們的目的是為了讓專家們更好地了解古代的歷史,而不是為了那些古物瑰寶。
在隊長的鼓勵下,考古隊員們都重振起了精神,對主墓室旁邊兩個墓室展開了勘探,可其實,每個隊員的心中都對此不抱什么希望,直到鉆探機發(fā)出了與金屬摩擦的聲音。
刺耳的摩擦聲瞬間燃起了所有人的希望,沒等隊長下令,一行人就已經開始了緊張有序地挖掘工作。不到半個小時,側室已經被打開,考古隊員們魚貫而入,映入眼簾的竟然是三列青銅大鼎!
除此之外,墓室中還擺放著許多其他的青銅器和玉器,棺槨雖然已被損壞,但棺木上的金箔卻反射著褶褶的金光。
這一切都讓考古隊熱血澎湃,如此多的文物,定能產生極大的參考和研究價值!短暫的欣賞之后,考古隊員們立刻展開了初步的清查。
在清查完畢并進行標點之后,考古隊員們向上級匯報了此次調查的結果,上級也立刻派來了更多的人手和器械,將那些文物全部取出,并緊急送往專業(yè)部門進行鑒定和修復。
經過數月的時間,最具有代表性的三列大鼎,首先向世人們展現了他們當年的樣貌。
經過調查可以確定,出土王子午鼎的墓群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楚國楚莊王之子王子午的墓,王子午也被稱為令尹子庚,大量歷史史籍中都有關于他的記載,其中,《春秋左傳》中就有很多地方講到了他。
可是,如此重要的古墓,怎么會在丹江江底呢?難道是特意埋在水底,防止被盜嗎?說到這,就不得不提到一件“利國利民,造福四方”的大工程。
人類是有感情的生物,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土地,承載了太多的回憶和寄托。但為了北方的同胞能夠用上干凈清澈的水,他們自愿選擇離開。
其中最為出名的,莫過于香嚴寺南寺的兩座唐代琉璃塔,為了保證不影響船只航行,這兩座無價的琉璃塔只能被全部炸毀。這些東西都無法被救回,更別說深埋在地底的那些古代古墓了。
值,特別值。
而在1931年至1948年,湖南省總共經歷了9次水災,11次河堤潰口,對湖南及河南南陽地區(qū)都造成了毀滅性的災害。
一首來自湖北省江漢平原流傳的民謠,足以說明當時的人們,生活在何等的地獄之中:
漢江大水浪滔天,十年倒有九年淹。賣掉兒郎換把米,賣掉妮子好上捐。打死黃牛餓死狗,背起包袱走天邊。
這首通俗易懂的民謠,正是當時人們生活的真實寫照,所以,國家才決定興建水利工程,給民眾一個能夠安居樂業(yè)的未來。
在祖國的努力之下,任何困難都會迎刃而解。祝愿祖國的未來繁榮昌盛。生在華夏,值得我們驕傲一生。
Hash:0851829bebd575423df4ea4e04bf30ff037450ee
聲明:此文由 小奧飛娛樂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