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中的清涼山,說說清涼山的故事

三伏天,赤日炎炎似火燒,酷熱我也想著去看看 南京 的景。

南京 是個山水成林的城市,有山有水,有湖有江。有河流有園林。這樣的城市自然有很多美景勝地。那些有名的景點就不一一列舉,除了這些自然的歷史的著名景點之外,也有很多又有歷史又有傳說的小眾景點。這些景點甚至與 南京 的城市有很大的聯(lián)系。別的不說了今天就說說城西的清 涼山 。清 涼山 旁有虎踞路,有石 頭城 。這和清 涼山 都有關系。

話說古時清 涼山 曾名石頭山, 石首 山、石 頭城 ,有“六朝勝跡”之稱,“清涼問佛”更是流傳久遠的“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園內眾多的名勝古跡和歷史文化遺址。

清 涼山 公園大門處有這么四塊牌子,也就是說這里面最經(jīng)典的名勝古跡,歷史文化遺產(chǎn)就是這些了。

先說說虎踞路,石 頭城 。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劉備派諸葛亮出使東吳,與孫權共商抵抗曹操的大計,據(jù)說諸葛亮曾經(jīng)駐馬石頭山,觀察金陵形勢,說出了“鐘山龍蟠,石頭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的經(jīng)典名句,這只蹲踞江岸的老虎就指清 涼山 。今清 涼山 上有諸葛武侯駐馬坡遺址,人們常說的虎踞龍蟠的虎踞就是指的這石頭山,清 涼山 。

因為有諸葛亮所說此乃帝王之宅也。東漢建安十六年(211年),孫權將政治中心遷來 南京 ,次年在楚金陵邑的基礎上修建了著名的石 頭城 ,(就是旁邊的石 頭城 公園)作為江防要塞。古石 頭城 現(xiàn)還有部分遺存,飽經(jīng)風霜而雄姿猶在。

更神奇的是清 涼山 旁的虎踞路, 廣州 路,旁邊的石 頭城 過去都是滾滾長江流過的地方。所謂滾滾長江東逝水,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歲月無情啊?,F(xiàn)在的滾滾長江到哪去了?隨著歲月的流逝,長江的變道。長江水早已遠離清 涼山 。旁邊只剩下了一條秦淮河。

唐以前,長江直逼清涼 山西 南麓,江水沖擊拍打,形成懸崖峭壁,成為阻擋北敵南渡的天然屏障。清涼山 是 南京 西部的重要制高點,為兵家必爭之地。該 山西 面的懸?guī)r峭壁緊逼長江,山下南側是當時的水陸碼頭,渡 江南 來的旅客登岸后首先進入的便是這座石頭山。

再說崇正書院,這上面是崇正書院遺址,順著山路小道往上。

看到了崇正書院

崇正書院遺址位于清 涼山 東麓,創(chuàng)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創(chuàng)建者為時任 南京 督學御史的耿定向,名稱取自文天祥詩句“天地有正氣”,并有推崇正傳儒學之意,明代首位 南京 狀元焦竑即出自該書院。

萬歷后隨著耿定向的失勢書院也逐漸廢棄,后由焦竑改建為紀念耿定向的耿公祠,

清代時利用其址作為佛教活動場所, 咸豐 三年(1853)毀于太平天國戰(zhàn)亂,同治四年(1865)重建后被改為供奉地藏王 菩薩 的小九華寺,

XX時寺院又被毀棄?,F(xiàn)存建筑為1980年至1982年 南京 市政府撥款重修。

里面的景色倒是不錯。

里面有些房屋連廊。不過所到之處都是關門上鎖,不知是天熱的原因還是在修繕的原因。里面很多地方都在搞建筑。在修建很多新的景點。

這就是崇正書院的創(chuàng)建者為時任 南京 督學御史的耿定向。

這是旁邊的門。

這是旁門。

里面是別有洞天。景色很美。不過沒有人。所有的建筑都是大門緊鎖。還有的門上寫有正在工作中。

碩大的院子里只有我一人再逛。雖然是綠樹茵茵,可是耐不住夏日酷暑。樹上的蟬不知疲倦的鼓噪著,不知是不是也太熱了。

六角亭

假山荷塘

如果不是這些景美吸引了我,我早就熱昏過去了。

清涼勝景,不過這個天真不清涼。

荷塘池有魚在游,還有小龜悠哉悠哉。

出來書院順山間小道轉轉,覺得既然是山一定要在山里走走,不然枉來爬一次山。

山間的樹木,竹林,植被真是茂盛。鳥兒,蟬兒爭相鳴叫鼓噪。

清 涼山 里有不少這樣的攝影美術,藝術之類的展覽,不過都是關門,是天太熱嗎?

有些供人休息的涼亭,

有些 新建 的景。銀杏谷,待到秋來來看銀杏落葉倒是不錯。

虎踞蒼崖,字如何不懂,意思倒是很有氣派,讓人不由得追思。。。

說清涼寺

清涼古寺,傳說中的南唐李后主的避暑離宮。

南唐以前,長江從清 涼山 西麓斷層下流過,地勢險要,一向為軍事重鎮(zhèn)。后長江逐漸西移。南唐后主李煜將清 涼山 下的興教寺擴建為石 頭城 清涼大道場,從此改名清 涼山 ,成為金陵名勝之一。并在寺內 建德 慶堂作為避暑離宮,在山上廣植翠竹,以此清涼。南唐古建筑現(xiàn)已毀損無遺。

清涼寺歷史,創(chuàng)建于南朝,具體年代不詳,唐中和年間漸興。

五代十國之楊吳? 順義 中,(公元921——927年間)大丞相徐溫重建,名興教寺。

南唐時后主李煜將清 涼山 下的興教寺擴建為石城清涼大道場,

北宋太平 興國 五年(980年)遷幕府山清涼廣惠禪寺于此。

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周王朱橚(sù)重修山寺,成祖朱棣(di)題額“清涼禪寺”。后毀于太平天國年間,雖經(jīng)清末重修,今亦不存。

同治四年改建為小九華寺,一度香火興旺,XX期間又被毀。

掃葉樓

清朝康熙年間,被譽為金陵八大家之首的畫家龔賢在清 涼山 西麓置地半畝,建屋數(shù)間隱居,取名半畝園;相傳今掃葉樓即龔賢故居。原建筑毀于太平天國年間,清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年)重建,現(xiàn)經(jīng)維修,保存尚好。

天太熱,還有一些景沒看,再加之里面很多地方?jīng)]開放,很多新的景點在修建,轉了一圈下來看到的人不到十個,但是總的感覺還是不錯的,有故事有歷史。待到秋來九月八,清 涼山 可能會真清涼。到那時再來看看,看有什么感覺?

有關閱讀

夏日酷暑游清涼山,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Hash:69c106a03353f19575da7d9879b4bbca430cde8b

聲明:此文由 后街與你談天說地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