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潮宗街!文化名人爭相打卡

2019年初夏,

知名媒體人許知遠

走進中山路附近的一條街巷,

他要在這里尋訪梁啟超的故事。

青瓦,紅墻,古樹。

偶爾兩聲犬吠,深巷更幽,

這里是潮宗街歷史文化街區(qū)

群勝里的民國戲臺,

清末民初的高檔住宅小區(qū)九如里,

還有“韓國國父”金九故居

都讓人有穿越之感。

01

時務學堂故址在三貴街29號

正是許知遠要去的地方

時務學堂,1897年由清末維新派人士在長沙創(chuàng)辦。他開辟了湖南近代化教育的先河。熊希齡任提調(校長)、梁啟超、李維格分別擔任中文和西文總教習。

湖南南師大區(qū)域規(guī)劃與環(huán)境設計實驗室主任沈竹:“當時開設課程都是現(xiàn)代的化學、物理、數(shù)學、軍事。培養(yǎng)出的學生,都是在舊民主義和新民主主義歷史上是燦若晨星的人物。如蔡鍔、楊樹達、林圭等等。時務學堂最后并入湖南大學,是湖南教育的源頭,也是湖南社會文化革新的風向標?!?/p>

120年前,湖南第一架天文望遠鏡就架在時務學堂閣樓上,學生們可觀測各類行星

牛掰師生相遇時梁啟超24歲,蔡鍔15歲

天湖大學的學子們津津樂道一句話:我們曾經有過一個叫熊希齡的校長,一個叫梁啟超的教務主任,一個叫譚嗣同的老師,一個叫蔡鍔的學長?!?/p>

02

天倪廬

是時務學堂故址上建立的一座兩層半西班牙建筑,又被稱為陳云章公館。是愛國民主人士陳云章先生在時務學堂廢墟上建起來的。

沈竹:陳云章是著名實業(yè)家,愛國民主人士,為湖南和平解放做出過重要貢獻,后在湖大土木系任教.他父親陳天倪是和馮友蘭齊名的經史學家,也是一位國學大家。家族兩代人在岳麓書院展廳都有照片。

天倪廬門廊和墻壁兩處“天倪廬”字樣,分別是著名歷史學家周谷城和“一代詞宗”夏承燾題。天倪廬院中有梁啟超1922年所題“時務學堂故址”墨跡。圖為天倪廬內景

目前天倪廬的戶主是陳云章之子陳家書,陳家書先生今年75歲,湖南大學畢業(yè)后曾赴美留學。多年來他一直秉承父訓,致力于時務學堂故址的保護。

沈竹:“陳先生是文化熱心人,特愛跟年輕人講長沙故事,出資辦了很多展覽。陳家親眷中多有鴻儒。他們家黃永玉、齊白石、徐悲鴻的畫還有很多書信往來都是真跡,都裝裱了給人參觀?!?/p>

天倪廬內陳家私藏展覽室。

03

時務學堂研究會

集聚了湖南省內一大批古道熱腸的學者專家

年長者兩鬢斑白,年輕者風華正茂

他們都在無私地傳播著開明豁達的時務精神

“老街故事”是連升街社區(qū)著力打造的鄰里黨建品牌。時務學堂研究會會員陳先樞、蔣海松、陳家書、劉叔華、柳肅等多位知名文史專家和文化名人相繼在潮宗街開講老街故事。

社區(qū)工作人員曹斐:

都講得非常精彩,而且不求回報!有時候,人站不下了啦,很多人都是站在外面聽,教授說話特別風趣幽默,聽著特別舒服。

許知遠多次來到時務學堂故址,還在這里錄制《十三邀》

兩個甲子之前,湖南成為“最富朝氣的一省”,

開時代風氣之先!

毛澤東在他早年主編的《湘江評論》上說: “湖南之有學校,應推原戊戌春季的時務學堂,時務以短促的壽命,卻養(yǎng)成了若干勇敢有為的青年?!?/p>

正是這些“勇敢有為的青年”,

展現(xiàn)了時務學堂獨步一時的精神風貌:

維新、愛國、自立、自強。

今天的時務學堂故址依然是一座活態(tài)的文化聚集地

今天,走在歷史厚重的潮宗街,

總能聽到老街坊們友愛互助的暖心故事

還有他們,對歷史的追憶與崇敬

這里,道義的擔當從未缺席

那些為家國澎湃的熱血

也一直未冷......

沙市委宣傳部 長沙市文明辦

湖南電臺新聞綜合廣播

聯(lián)合制作播出

(點擊音頻,更多精彩)

撰稿:珍珠

責編:江航、陳剛、鄭義

?

來源:湖南新聞綜合廣播

編審: 黃乾、王琦、胡蓉

Hash:d66d289db91079d3d9308c555319cb2d842a0c00

聲明:此文由 摩登音樂臺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