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建置之根 被遺忘的青島總兵衙門

青島是聞名中外的海濱旅游城市,蔚藍的大海、青翠的山巒、“紅瓦綠樹、碧海藍天”使青島成為中國最具魅力的宜居城市。上合峰會后,青島正以嶄新的容顏向國際化大都市邁進,城市發(fā)展生機盎然、日新月異。

回望歷史,青島的城市化進程雖僅100多年,但在滄海桑田的變遷中,每一條街道每一處風景每一處建筑都有自己的故事,其歷史文化源遠流長。

從3號地鐵人民會堂站出來,大學路的入口處,一座規(guī)模宏大的清代建筑群曾經(jīng)坐落于此,它就是見證了青島興衰變遷的“總兵衙門”。

章高元

1892年秋,登州鎮(zhèn)總兵章高元奉命率廣武前營、廣武中營、嵩武前營、嵩武中營四營兵力,約2000人移駐膠澳。上任后他首先在天后宮東側(今人民會堂所在位置)建膠澳鎮(zhèn)守衙門(后稱總兵衙門,俗稱老衙門),作為辦公和居住場所。

總兵衙門內(nèi)的景象,依稀可見墻上所畫的壁畫,以及兩個正在門口站崗的德國兵。

1897年德占青島,次年開始拆除中國人的村莊,首先拆除的是青島口,只留下了總兵衙門作為臨時德總督府。

總兵衙門口長15米的照壁。據(jù)說這只像麒麟的神獸叫做“貪”,其生性貪婪企圖吃掉太陽,結果落入海中淹死。時任膠澳總兵的章高元命人將此獸畫在照壁上,意在警示官兵勿要貪婪。

德占青島后,德國軍官騎馬在照壁前炫耀的照片。

解放后為慶祝建國十周年,政府決定拆除總兵衙門,1959年拆除完畢后在原址建立青島人民會堂,自此總兵衙門不復存在。

青島市人民會堂

青島市人民會堂建筑平面呈正方形,占地面積1.7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500平方米。建筑共四層地下一層,地上三層,可容納4000余人聚會和活動,有兩處中型會議廳可容納600余人,和多處小型會議室。

Hash:b6c1033098dc5cb6e9b412fd057f40af7eefa3fb

聲明:此文由 知味青島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