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皇陵是從何時開始衰敗的?東陵大盜孫殿英都曾想打它的主意

蒙古軍隊進攻北京的初期,曾經(jīng)砸毀盜掘金陵,但是,金陵在元代并沒有衰敗。金、元之間雖是敵國,但元立國后,特別是忽必烈定都北京之后,一直奉金為正朔,元人處處以是金的繼承人自居。所以,金陵在元代還維持著祭祀等禮儀?!暗懒晟n?!痹谠茏鳛椤熬┪靼司啊敝?,也就是證明。

金陵衰敗是從明朝開始的。

明天啟以前,金陵也享受祭祀的,天啟元年才罷金陵祭祀。之后,大規(guī)模的對金陵的破壞也開始了。

據(jù)清康熙二年圣祖仁皇帝御制碑文載:

“金朝房山二陵,當我?guī)熆巳?a href='/liaoyang/' target=_blank>遼陽,故明惑形冢之說,渭我朝發(fā)祥渤海,氣脈相關(guān)。天啟元年,罷金陵祭祀,二年拆毀山陵斷地脈。三年又建關(guān)廟于其地,為厭勝之術(shù)。從來國運之興衰,關(guān)乎主德之善否。上天降鑒,惟德是與。有德者昌,無德者亡,與山陵風水原無關(guān)涉。有明末造,政亂國危,天命已去。其時之君臣,昏庸迷謬,罔知改圖,不思修德勤民,挽回天意,乃輕信虛誕之言,移咎于異代陵寢,肆行摧毀。迨其后,流寇猖獗,人心離叛,國祚以傾。既與風水無與,而前此厭勝之摧毀,義何救于亂亡乎。古之圣王掩骼埋臠,澤及枯骨。而有明君臣乃毀及前代帝王山陵,其桀謬實足貽譏千古矣?!?/p>

本來還是“翁仲半存行殿跡,莓苔盡蝕古碑陰”(見明朝人儲罐《大房山金源諸陵》詩)的金陵,在天啟二年(1622)和三年(1623)時遭到毀滅性破壞,先是毀陵斷脈,把金陵的地面建筑全部砸毀,然后扒開地宮墓道,掘開地宮,把要六、七個人才能抬動的大石頭、欄桿、護板、石柱等向墓道和地宮中推砸。當時不僅帝陵區(qū)遭到這樣的破壞,連處在豐臺區(qū)的烏古論窩論墓及城近郊的金墓都被破壞了。他們甚至把太祖睿陵所依的九龍山的“主龍”龍脈就是最突出的一條山脊,“龍頭”部分砍掉半拉,在“咽喉”部位挖了一個深洞,里面填滿了鵝卵石,以為這樣“砍龍頭”、“刺龍咽”,就能把女真人氣運給滅了。

天啟三年(1623),十分崇拜武圣關(guān)公的明王朝,在金陵原址上修了多處關(guān)廟,想以此來壓住金女真人的“王氣”?,F(xiàn)存關(guān)廟遺址在睿陵的主龍脈上有一座,道陵享殿基址上有一座。另還修有“皋塔”,就是和岳飛一起抗金的牛皋,在這里被奉祀。

皋塔遺址還有2米多高,正方形,邊長3米多。當?shù)?a href='/laobaixing/' target=_blank>老百姓傳說是牛皋墳,而睿陵是“氣死兀術(shù),笑死牛皋”的地方。

明朝之所以要這樣干,是因為崛起于關(guān)東的滿族,是女真人的后裔,所建國號就叫“后金”,在和明朝的數(shù)次戰(zhàn)爭中,都把明朝擊敗,特別是薩爾滸之戰(zhàn)和遼陽、錦州之戰(zhàn)更把明朝打得一敗涂地。于是有人出主意說,后金之所以這樣興盛,就是因為他們的祖墳埋在大房山這塊寶地,“王氣太盛”的緣故,必須毀陵斷脈才能打敗他們。于是,明王朝便掘毀了金陵。

清朝入關(guān)后,順治在北京原明故宮登基,又一次“定鼎于燕”,不久,便開始修復(fù)被毀壞的金陵。當年,清太宗皇太極四次揮兵入關(guān),打到靠近北京的地方,曾到金陵去參拜祭祖,證明那時各陵陵位還能認出的。但天啟三年(1623)后。金陵便蕩然無存了。所以順治朝修陵的時候,只把遺跡還較明顯的睿陵、興陵修復(fù)了,其它諸陵未動,對睿、興二陵的修復(fù),也是象征性的。乾隆年間,乾隆作了一首“望大房山歌”,慨嘆金陵被毀之事。并下旨按金陵所存遺跡再作補修措施并整修睿、興二陵。乾隆十七年(1752)二月,直隸總督方觀承遵旨,相度金陵,并進行了修復(fù)。

經(jīng)順治和乾隆的兩度修繕,金陵雖遠未恢復(fù)原貌,但帝陵陵園的面目還是初步得到恢復(fù)。當時對坤厚陵(即諸后妃陵)也進行了修整?!盎牟輰わh乎”的局面(乾隆《望大房山歌》)得到改觀。

清初,又以山西流民50戶為守陵戶,每歲春秋致祭享。金世宗二十四世孫麟慶在道光年間專程到房山拜陵,并把這段經(jīng)歷寫在他所著的《鴻雪姻緣圖記》中。

“麟慶為世宗旁支二十四代孫,久切瞻依,顧因職守攸羈,未克詣陵一拜。且聞山老林密中多虎穴,癸卯秋,遇僧裕泉于宏恩寺,快談路徑,惟老頭子(當?shù)貙⒌姆Q呼)須防。時以奉使期迫,不果往。

茲于乙巳八月。率兩兒,偕裕泉,邀陵戶,攜竹片及火器,尋路詣陵,始伸夙愿。

乃叩拜甫畢,大風呼來。木葉簌簌有聲,陵戶呼曰:虎至!急登殿臺望之,遙見—羚羊竄過西嶺,—虎下飲于溪。陵戶曰:此守陵神虎也,不可驚。須臾,風返虎去。”

這段拜陵的描述是很精彩的。不但文字精彩,書中所附圖,為我們展示了道光年間睿陵、興陵的狀況。

當時這兩座陵以院墻圍著,沒有大門,沿山路而上便達御路,過了御路便是享殿碑亭,再往前即文中所說的殿臺。殿臺有石砌臺階,并圍著石欄桿。這個地方當是睿陵。睿陵兩側(cè),修筑一道墻,中間開一門,前有碑亭,后有享殿,該是興陵,興陵的規(guī)模略小于睿陵。

麟慶看到的情況應(yīng)是乾隆年重修后的情況。他還記述。乾隆十八年(1753)時,乾隆皇帝“親至睿陵展謁”,命“大學(xué)土阿克敦祭興陵,命金裔完顏氏子孫陪祀”。麟慶的曾祖勉齋公任筆帖式,也參與了祭祀盛典,并得到賞賜。

但這次祭祀也是金陵最后—次受到皇帝親自派人的祭祀了,以后,房山地方官每年對金陵也只是象征性地祭祀一番,以至于山老林深,連入陵的路都不好找。清王朝滅亡后,金陵慘遭盜劫的歷史又開始了。當時軍閥混戰(zhàn),各自為政,民不聊生,當然誰也不會想到保護文物。就在陵戶集中的房山車廠村,出了以盜墓為生的土匪劉振山,外號“小老虎”。他糾集了上百人,對大房山所有的古墓公開進行盜掘,最顯眼的睿陵、興陵自然首當其沖,這兩座陵的寶頂都被挖出—個大洞,后來干脆一劈兩半,但三合土寶頂下面竟空空如也,再往—挖就是地表石頭了。這時人們才知道清代重修的陵并未修到原陵址上,墳頭只是個樣子。所以,當時還流傳著清朝對金陵是“明修暗盜”的傳說。

金陵沒入管了,陵戶繁衍的后代也不能因看陵而領(lǐng)到錢糧,便在陵區(qū)開荒種地,獵羊獵兔。周圍的村民也開始大肆砍伐陵園內(nèi)的松柏樹木,拆毀享殿亭樓,撤下木料、磚瓦、石塊蓋自家的房子,漢白玉修了豬圈,琉璃瓦砌到了院墻上。清代沒有修復(fù)過的道陵、思陵、裕陵等,更是損毀嚴重,連地面痕跡都很難找到了。1937年著名的清陵大盜孫殿英專門到金陵巡查,也準備對金陵動手,因為覺察到油水不大,才使金陵免遭一場劫難。

解放前無人管理的金陵,解放后除有幾個歷史學(xué)家偶而談到外,便成為被人遺忘的角落。就像《辭?!愤@樣權(quán)威的辭書所記述的金陵,也只是從縣志上抄的幾句話。所以,對金陵的破壞一直在延續(xù),到了“文化大革命”,金陵這片廢墟更是在劫難逃,推土機、拖拉機全開上來造田,“向荒山要糧”,各種石人、石獸、欄桿、臺階都被砸毀后砌到梯田上。華表被炸爛,殘磚碎瓦被推到兩側(cè)的山溝里,太祖陵區(qū)被“建成”數(shù)層大型梯田。文物干部在1981年循記載往訪,如無人帶路,怎么也想不到這就是曾輝煌一時的金太祖陵區(qū)。

可以說,金陵的衰敗到此時,便達到了極致。

Hash:75bb8e58d47824a3cee52858e1cce1dd6167929a

聲明:此文由 小強史迷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