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湘潭地區(qū)獨有的祭祀舞蹈,你知道多少?

最動聽的歌!在韶山,800香港同胞用這種方式祝福祖國(附超燃視頻)

打油鼓因其粗獷激昂,節(jié)奏明快,鏗鏘有力,給人以威武猛烈之感。是湘潭地區(qū)獨有的一種祭祀舞蹈,也是中國少見的單面鼓舞表演形式。

1986年被中華人民共和文化部、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中國舞蹈家協(xié)會聯(lián)合出版的《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等國家級所論證的舞蹈叢書所收錄。彌補了湘潭的民俗舞蹈在中國舞蹈史上的空白。是對研究湘潭區(qū)域湘楚祭祀舞蹈的起著深遠的意義。

湘潭的油鼓是用木制成斗形上小下大的圓桶,約二尺高,上端用牛皮蒙鼓面,直徑約十五公分。下端用方木制成Ⅱ形底架,將鼓緊系.祭祀的鼓身與鼓面分別刻畫有斧、肩和豹形狀圖等花紋。它沒有嚴格的尺寸、規(guī)格,只要便于打擊即可。

湘潭縣志和根據(jù)“打油鼓”的歷史記載編寫出版上的大量資料來論證湘潭打油鼓源于我國古代的巫風,其源起至少可追溯到春秋時代或春秋以遠。

王逸在《楚辭章句》里說:“昔楚國南部之邑,沅湘之間,其俗信巫而好祠,其祠必作歌樂鼓舞以樂請神?!倍际菍Τ匚罪L的描繪。湘潭地處湘水之濱,古屬楚地,是巫風盛行的地方。迨至清民國年間,巫仍彌漫于湘潭城鄉(xiāng)之間,巫師以舞降神為民祈福,以及用燒“油火”的方法軀除所謂精靈鬼怪的事家,猷到處可見。淺見認為湘潭的打油鼓源于古代巫風,不僅只是對當?shù)匚罪L的傳承情況進行調查研究考證,而更重要的是,從打“油鼓”的舞姿舞具和裝飾等方面,與古代巫風的“血緣”關系?!笆犷^”、 “洗臉”、“照鏡”、 “理鬢”、 “貼花”、“點珠”、開弓”等動作,都與巫有關。前六個動作是女巫在娛神前,為表示心意虔誠修飾容貌的藝術形象,后一個動作則是表示使用弓矢去制服精靈鬼怪的藝術形象。再以三人相對共擊一鼓的舞姿來說,乃是巫舞傳統(tǒng)舞姿之一,這在古籍中早有記載,如《楚辭·九歌·東君》中的“垣瑟兮交鼓”句,其中的“交鼓”,便是指的雙人擊鼓。

湘潭打油鼓,自明清以來,也時有兩人對擊的,盡管與傳統(tǒng)的打法有些相異,始終未失“交鼓”傳統(tǒng)的。湘潭的打“油鼓”,不僅以鼓為道具,且以鼓為核心,聯(lián)系其舞姿,鼓在舞蹈中占如此重要地位,決非偶然巧合,恰正好進一步證實它與古代巫舞是一脈相承的。 再其次,對于擊鼓舞者的服飾及鼓身和鼓面所刻畫的斧和盾及形狀圖,也每一不是“巫官文化”的傳承。擊鼓舞者袒胸露腹的藝術形象,與鼓身上刻劃的斧和盾連貫起來,不難看出,這是“刑天干賦舞”形象在“油鼓”中的體現(xiàn)。湘潭打“油鼓”揉雜了古代神話,出現(xiàn)“雷公”、“電母”則意在宣揚神靈的顯佑。人們認為鼓為夔皮冒所,而夔乃神獸,光如日月,能調節(jié)風雨,可賴以保五福禳災。谷豐登,六畜興旺;鼓可聲威天下,精靈鬼怪之屬,聞之當潛藏不敢作崇;雷神乃正直之神,又有電母相助,能洞察人間一切善惡,轟劈天下好妖孽,因之樂于打“油鼓”以祈福禳災。

為什么命名“油鼓”?民間歷來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因鼓身似古代盛油容器而得名。另一說是因舞蹈時須燒“油火”而得名。究竟因何命名,我們現(xiàn)已無法知曉。但錢繼明通過十多年對打“油鼓”大量資料進一步考證走訪健在的打“油鼓”的傳承人,從調查研究中發(fā)現(xiàn)1984年出版的《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湖南省湘潭卷》和1986年9月《湖南舞蹈論文選》湘潭民史專家夏振寫出《“打油鼓”的考略》都遺漏了打“油鼓”的重要劃分和三個打“油鼓”形式出現(xiàn)。

其中湘潭打油鼓分“文”場和“武”場。

“文”場,就是以湘潭城隍廟祭祀、老君廟會、祭孔等以“文” 場居多,故稱“打油鼓”迎神巡案派。明萬歷四十三年,即1615年湘潭籍進士左諭德李騰芳襄助縣令包鴻逵在(今岳塘區(qū))高峰上建高塔時,特邀湘潭縣城巫師黃明德率眾人打著油鼓驅魔降妖,爭得一方圣土,保世代平安,其油鼓祭祀舞代代相傳。

在明清農(nóng)歷五月二十八日城隍廟(原湘潭縣政府圍墻辦老糧食局)迎神賽會時所表演的“打油鼓”是一種祭祀舞蹈。在這天,人們將城隍菩薩抬下神案,掃污除垢,披紅掛彩,稱為“出案”。前面以流星、火銃開道,高蹺、獅子及樂隊等隨行,組成龐大的隊伍,浩浩蕩蕩,穿街走巷,叫“巡案”。 “打油鼓”就是在“出案”與“巡案”前后進行表演。據(jù)約在清康熙末年公元一七一二年,“打油鼓”始出現(xiàn)于迎神賽會,其以“老諸會” “城隍會”組織的油鼓舞隊伍最盛,其會長少則十余鼓,多達二十余鼓。

這種活動延續(xù)至民國,將近三百多年歷史。至今迎神派家族還供奉著打油鼓的先祖牌位。

《楚辭·九歌·東君》

“武”場的“打油鼓”, 故稱“打油鼓” 龍舟派。三百年來一直出現(xiàn)在沿河的窯灣下五都碼頭、金鳳船廠、東坪鎮(zhèn)等地的每年端午的龍舟賽上。而湘潭打油鼓與賽龍舟有著許多的民間傳說。早在很久以前,在湘潭沿江的小集鎮(zhèn)中,每天都有許多從江邊外地來的運油船中挑油的挑夫。那時的油就是干家萬戶的明燈。這些挑油的挑夫吃苦耐勞行走在大街小巷叫買油料,練究了一身好身膀。在一次端午節(jié)龍舟競賽中這群買油的漢子獲勝,他們辛喜若狂,將油桶倒過,敲打著底部震耳欲聾。他們隨著強烈的鼓點跳起奔放粗獷的舞蹈動作,威武無比,響徹湘江兩岸。來年他們將一些音色好的油桶用水牛皮蒙可起來做鼓一到每年的端午節(jié)他們就打著“油鼓”表演著這種舞蹈,鼓舞士氣、振奮精神,延續(xù)上千年。其中最有代表的以雨湖區(qū)窯灣的下五都碼頭、窯灣的金鳳船廠、岳塘區(qū)的東坪鎮(zhèn)等具有悠久歷史的賽龍舟活動。如窯灣易常貴,他的祖祖輩輩湘潭打油鼓,賽著“金鳳龍舟”,技壓群雄。 “金鳳龍舟”遠近聞名。更有:“楊柳四季青,金鳳娘娘擊油鼓,乘風破浪向前沖?!钡牧鱾?。下五都碼頭李先期家族一直生活在窯灣沿江西岸打著油鼓賽著龍舟,已有300余年歷史。至今還供奉著那些賽龍舟打油鼓的祖輩們牌位。

如此同時岳塘區(qū)的東坪鎮(zhèn)、下攝司、竹埠港和高新區(qū)的馬家河、雨湖區(qū)窯灣、宋家橋延續(xù)唐興橋等一些沿江的小集鎮(zhèn)在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賽龍舟湘江兩岸眾人打油鼓為賽龍舟的龍舟隊加油吶喊這就不僅僅是祭祀了,也已被用于慶賀與娛樂。

其中清未年間東坪鎮(zhèn)的外號劉二十大漢東坪龍舟派第二代劉致中能穿著木屐肩挑二百多斤擔子從易俗河趕到東坪組織他的鄉(xiāng)鄰東坪打油鼓,隊伍為龍舟賽加油助威并代代相傳。已故家住岳塘區(qū)東坪街道橫街社區(qū)石巷子41號劉海凡是油鼓舞龍舟派傳人,從小除打油鼓外喜愛玩龍舞獅,特別愛好劃龍舟,打油鼓。其中油鼓技巧遠近聞名,民國時候湘潭縣偽政府舉行全省百條龍舟聚湘潭端午龍舟錦標賽河東七星龍舟勇奪貴冠七星碼頭上人山人海鼓樂齊鳴,其的打油鼓方陣更是威風八方,得勝的油鼓舞敲到天明。

湘潭打油鼓另一種形式是“文、武”場的“打油鼓”, 故稱“打油鼓” 巫舞派。過去湘潭沿江廟宇眾多如東坪鎮(zhèn)有敕龍宮、萬福寺、朝南庵等三處保存完好的宗教場所;有距今約200余年歷史的清嘉慶間民間制作磚模的遺跡,手印墻、孫家大院、財神廟、古石板路等。每逢火災或其它自然災害,巫師們前后兩個人像抬橋子一樣中間放油鼓,巫師踏禹步七星步打著油鼓。前后兩人扛著油鼓顛狂,一人擊鼓嘴里不停的念咒“摧路摧上,坡路坡上,擊鼓請眾神,驅魔在路上”。等等,來收瘟攝毒。清未民國年間東坪鎮(zhèn)巫師東坪派第一代李宗普家族系盛行專門從事這個職業(yè)一直延續(xù)到李培根這代。

新中國成立后,湘潭“打油鼓”作為一種民俗活動,一直得以傳承和發(fā)揚:1956年,湘潭市文化館組織“巡案”油鼓祭祀派后人段玉泉、黃運泉,在湘潭地區(qū)農(nóng)民文藝調演上進行油鼓民俗舞表演大受歡迎;1981年,湘潭群眾藝術館根據(jù)國家下發(fā)的通知,對“打油鼓”進行了一次大普查,根據(jù)“打油鼓”的歷史記載編寫出版在1984年的《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湖南省湘潭卷》上;湘潭民史專家夏振寫出《“打油鼓”的考略》,發(fā)表在1986年9月《湖南舞蹈論文選》上;1986年和 1992年,湘潭市群眾藝術館的三人油鼓舞《打油鼓》和群舞《山鄉(xiāng)油鼓》在省里獲獎。

同時在湘鄉(xiāng)成立了湘鄉(xiāng)民俗油鼓隊傳承油鼓民俗舞。

近年來,隨著 “打油鼓”傳人的相繼離世,湘潭知道這種傳統(tǒng)地方藝術的人,廖廖無幾。湘潭市非物質文化傳遺產(chǎn)打油鼓(油鼓舞)第五代傳人錢繼明以搶救、傳承和振新地方民俗舞蹈藝術為責任,近十多年來拜“巡案”、“龍舟”油鼓祭祀派為師,通過深入地挖掘和整理,厘清了湘潭“打油鼓”至今可查的九代譜系,進一步完善了《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湖南省湘潭卷》遺漏的部分內容,并提出了“文”“武”分類慨念,給千年油鼓舞注入了新的生機。

2016年,湘潭文化名人錢繼明以搶救、傳承和振新地方民俗舞蹈藝術為責任,成立了湘潭市油鼓民俗藝術研究中心。隨后,在湘潭市岳塘區(qū)的高峰塔創(chuàng)辦了湘潭油鼓舞蹈展覽基地,參觀者趨之若鶩,被湘潭市文聯(lián)評為了湘潭市文化惠民基地。2018年該中心與潭市城鄉(xiāng)歷史文化投資發(fā)展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投資打造窯灣古街大型油鼓展演《鼓舞湘江,窯灣祈?!吩诟G灣老街精彩上演,油鼓舞漢子擊鼓吶喊,飛舞剛健,鼓聲響徹,湘江翻騰,觀眾高達數(shù)萬人。今天,人逢盛世歌如潮,國逢盛世花似海。我們有理由相信,湘潭“打油鼓”這項古老的民俗舞蹈藝術,一定會在這派勃勃生機中大放異彩,永世流傳。

來源:新湖南

編輯:趙昕

Hash:253a4ad16766d1e3ad55e63a0ff2e527ad374bd1

聲明:此文由 這里是湘潭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