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蒲江?每周一寶——佛兒灣摩崖造像

位于白云鄉(xiāng)橋樓村的佛兒灣摩崖造像(局部)

佛兒灣摩崖造像,位于蒲江縣白云鄉(xiāng)橋樓村佛兒灣。造像開鑿于唐代,現(xiàn)存49龕253尊。其中,大石香爐、禪坐窟、阿育王寶塔、七佛十菩薩龕、天龍八部、地藏菩薩與六道輪回極為獨特,全裸魔女石刻造像為全國所罕見。1988年,蒲江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大石香爐石刻,為佛兒灣中一整塊巖石經(jīng)雕刻而成。該香爐系圓雕,高0.9米,直徑1.6米,爐口圓形,底部八只獸足支撐,再現(xiàn)唐代風貌。

釋迦摩尼定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為安居之期,出家眾禁止外出,需專心坐禪修學,稱為夏安居。此等修行又稱坐夏、雨安居、夏坐、結夏、九旬禁足、結制安居。禪坐石窟,為僧人禪坐苦修而建造的石窟。禪坐窟即專為僧人坐禪修行而設。佛兒灣禪坐窟窟,距地0.9米、高1.7米、寬1.96米、深1.7米,東壁刻有云紋。

印度阿育王性情粗暴,即位之初驕奢逸樂,兇暴至極,濫殺群臣,殘害手足。當他皈依佛教后,卻成為一位博愛仁慈的君主。由于阿育王所統(tǒng)領的國家有八萬四千之多,他下令尋找“八吉祥六殊勝地”,建造八萬四千大寺與八萬四千寶塔,奉安佛祖舍利并供養(yǎng)僧眾。唐釋道宣《廣弘明集》與清釋明倫《云居圣水寺志》載:晉武帝太康二年(281),僧慧達于是山感地面出得一阿育王寶塔,高一尺四寸,廣七寸,露盤五層,色青似石而非,四角挺然。四面窗虛,中懸寶磬。塔周以天下及諸佛、菩薩、善神、圣僧、天神環(huán)繞,像極精巧,異相百千。佛兒灣造阿育王寶塔1座,塔刻出3面,1面與山巖相連,四角,下層三面雕出桃形壺門,門內各浮雕伎樂1身,身后帛帶呈環(huán)狀飛起。

佛兒灣第二十龕為七佛十菩薩造像,如此組合的佛教龕像較為少見。該龕高1.11米,寬1.14米,深30厘米。龕底生出蓮莖,每支蓮莖上生仰覆蓮圓座,共排出十七個建座,下排系七尊佛像結跏趺坐穿袈裟,上排系立十菩薩像身佩瓔珞、帛帶。龕左右壁下部立二尊力士像。七佛者,謂過去莊嚴劫中三佛,賢劫中四佛,為毗婆尸佛、尸棄佛、毗舍浮佛、拘留孫佛、俱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十菩薩,即十波羅蜜菩薩,為檀波羅蜜、戒波羅蜜、忍辱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方便波羅蜜、愿波羅蜜、力波羅蜜、智波羅蜜。

佛兒灣第二十龕七佛十菩薩造像

佛兒灣有四龕浮雕天龍八部造像。天龍八部是印度神話故事和印度佛經(jīng)中記載的八位天神,依次為天神提婆、歌唱之神緊那羅、戰(zhàn)爭之神阿修羅、大蟒神摩睺羅迦、大鵬金翅鳥迦樓羅、龍神那伽、音樂之神乾闥婆、吃人惡鬼夜叉。它們均被釋迦牟尼收伏,成為佛教的護法神。佛兒灣四龕天龍八部造像中,以第二十七龕保存最為完整。該龕內龕高1.16米、寬1.90米、深1.18米,環(huán)壁浮雕天王及天龍八部像十一尊。天龍八部像,左側四:第一尊提婆天神,已殘;第二尊緊那羅歌唱之神,頭生尖角;第三尊迦樓羅大鵬金翅鳥,鳥嘴;第四尊阿修羅戰(zhàn)爭之神,三頭四臂,一面二手左舉月右舉日,一面二手左持矩右舉規(guī)。右側四:第一尊那伽龍神,頭戴盔,身著鎧甲,頭頂上伸出一個龍頭;第二尊乾闥婆音樂之神,彈琴,雙耳長垂;第三尊摩睺羅迦大蟒神,雙手持物;第四尊夜叉惡鬼,尖頭兔耳,左手臂上跪一小人。

佛兒灣第二十七龕示意圖,上部為天龍八部造像

地藏菩薩,以“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得名。佛典載,地藏菩薩自誓必度盡六道眾生。以“大孝”和“大愿”的德業(yè)被佛教廣為弘傳,被尊稱為“大愿地藏王菩薩”與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并稱為漢傳佛教的四大菩薩。佛教認為世間眾生因造作善不善諸業(yè)而有業(yè)報,此業(yè)報有六個去處,被稱為六道:天、人、畜生、阿修羅、餓鬼、地獄。佛兒灣第三十龕高1.75米,寬3.92米,深60厘米。左造二菩薩,左造三世佛,其間造地藏菩薩與六道輪回。該龕中部,刻兩個圓拱形小龕,上圓龕造文殊菩薩騎獅、普賢騎象,左右各立一菩薩。上圓龕高1.23米,寬43.5厘米,深42厘米,造地藏菩薩游戲坐,一足盤于蓮臺,一足下垂于蓮臺上。地藏身邊兩側各生三朵云彩,雕刻六道輪回故事。右上方云中一人結跏趺坐,桃形頭光,是為天道,喻意:行善積德之人,死后升入天堂,身有光明,自然享受快樂;右中阿修羅立于云彩上,是為阿修羅道,喻意:生前大力氣,常懷瞋心,好戰(zhàn)斗,死后,變?yōu)榘⑿蘖_,使居深山幽谷,與人類隔絕。右下,刻一武士雙手持長劍立于云上,身后開一扇門,是為地獄道,喻意:生前作惡之人,死后下地獄,受八寒八熱之苦。左上方,一人跪在祥云上,雙手合什,是為人道,喻意:生前作為好事的人,死后還是投生為人類。左中,刻一牛立于云朵之上,是為畜牲道,喻意:生前作壞事的人,死后投生當牛之類畜牲。左下,刻一人裸上身,立于云中,為餓鬼道,喻意:生前作惡的人,死后成為餓鬼,得不到飯吃。藏菩薩龕最下方一蓮枝分出六個蓮座,座上各坐一尊供養(yǎng)菩薩,為師子戲菩薩、師子奮迅菩薩、師子幡菩薩、師子作菩薩、堅勇精進菩薩、擊金剛慧菩薩。

佛兒灣第三十龕,中部為地藏菩薩與六道輪回造像

佛兒灣摩崖造像中最為珍貴的是全裸魔女石刻造像。佛教故事,釋迦牟尼在印度摩揭陀王國伽耶城外尼連禪河畔菩提樹下修行時,魔王波旬率領魔兵揮舞刀矛劍戟與弓矢前來威脅,佛祖毫不畏懼。波旬“殷憂而返”,“魔王之女,請往誘焉”,但任憑魔女搔首弄姿,以色情引誘,釋迦牟尼不受勾引,把魔女變成一位又老雙丑的婦人。魔女從青銅鏡中看到自己老丑的形象,大吃一驚,忙向釋迦牟尼懺悔。佛兒灣“降魔變”造像雕刻于第二十七龕之內龕左右壁底臺。其中,現(xiàn)存最完整者為右壁內側一尊。該魔女像頭殘,帔帛繞臂,裸上身,下裹裙,不出衣紋,側身向外,左手撫臀部,右手持一鏡狀物上舉,雙腳交叉站立,作扭臀狀。魔女雖被佛變成體態(tài)臃腫的老婦形象,但仍不失風姿撩人。蒲江佛兒灣石刻魔女幾近全裸,如此造像為全國所罕見,大概與唐人熱烈奔放之社會風氣關系莫大。丁祖春先生在《蒲江縣摩崖造像調查紀實》一文中,議曰:“值得注意的是,在佛龕的左下方,雕刻一全裸少女形象,右手上舉,左手下垂,兩腿相交,略彎曲,作舞蹈姿態(tài),線條優(yōu)美,形象生動。在莊嚴的佛龕中雕刻全裸女像實屬少見,其造像用意如何,有待進一步研究?!?/p>

佛兒灣第二十七龕中的全裸魔女造像

蒲江佛兒灣造像石窟屬唐代,從損壞及風化嚴重程度估計,專家認為該造像毀于“會昌法難”。據(jù)龕像發(fā)現(xiàn)的清代妝彩殘痕,專家推斷清代以后該石窟逐漸被淤泥與荒草叢林湮沒。1983年,佛兒灣造像石窟被發(fā)現(xiàn),其寶剎莊嚴揭開神秘面紗,重見天日呈現(xiàn)在世人面前。

今天,人們走進佛兒灣,仿佛徜徉在千年佛國故事的畫卷之中,縹緲仙界如夢如幻。中華文明之源遠流長,在于其“海納百川,其容乃大”。佛教文化儒家文明的交匯,衍生出的揚善棄惡、因果報應觀念,至今仍影響著每個中國人的行為準則。

(特別鳴謝:龍騰夏暉丁祖春盧丁雷玉華肥田路美)

Hash:ba1dcb96f238fa5a056e6a2ff26ae76f0c1889f0

聲明:此文由 蒲江文博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