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zhèn)江甘露寺鐵塔

鎮(zhèn)江以“三山”聞名,三山者,分別為金山、焦山北固山金山者,因戲曲《白蛇傳》之水漫金山而名;北固山,則以辛棄疾“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而名,翻撿北固山的歷史,其聞名于世者,除卻這首詞外,其實還有戲曲《龍鳳呈祥》之甘露寺,那段膾炙人口的“勸千歲殺字休出口,老臣與主說從頭”的唱段,正是由于喬國老的周旋,成就了劉備與孫尚香的姻緣。而東吳的魯肅也終老于此,魯肅的墓就在山腳之下。簡而言之,北固山是一座三國之三,怪不得劉備當時稱之為“天下第一江山”。

某個夏日的下午,靜靜的走在北固山上,登多景樓,遙望江天風雨,望北固樓,遙想往事悠悠,長廊上下,處處流淌著東吳遺跡,實為南徐凈域。值得一提的是,原來烈日當照的天,當我踏上多景樓遙望長江時,竟然風雨滿樓,正應了老子那句“天地相合,以降甘露”。

遺憾的是這么有名的甘露寺,如今只留下一座山門,“古甘露禪寺”的匾額昭示著歷史,還有那個“甘露流芳”的大字,而躲在長廊內側的鐵塔,確為實實在在的國保遺存了。

甘露寺鐵塔的前身原名“衛(wèi)公塔”,為紀念唐代唯衛(wèi)公李德裕而建,該塔初建于唐寶歷元年,由曾任潤州刺史李德裕為“資穆皇(唐穆宗)之冥福瘞埋舍利子” 所建。初建時為石塔,后石塔倒塌,宋熙寧年間原地重建鐵塔,歷時兩年于元豐元年落成。鐵塔原八面九層,明萬歷十年,鐵塔被狂風刮倒,僅存下面三層。后經(jīng)僧人募款重修,改作七級。清同治年間鐵塔遭風雨雷電折斷,光緒年間重遭雷擊,上面四層又落地,僅存宋時的須彌座及最下兩層和明代兩層。

清道光22年鴉片戰(zhàn)爭鎮(zhèn)江保衛(wèi)戰(zhàn)中,英國侵略者占領鎮(zhèn)江妄圖搶掠鐵塔,因塔身沉重無法搬動,遂將塔頂、相輪等寶剎掠走,塔身幸存至今。1960年,對鐵塔進行大規(guī)模整修,將原倒放在甘露寺內明代復制的第三、四層塔身安裝上去。甘露寺鐵塔現(xiàn)有四層,高八米,塔體高大,雄偉雋秀,是江蘇省唯一的一座鐵塔,也是我國僅存的六座鐵塔之一。

甘露寺鐵塔為鐵仿木構樓閣式,塔體結構為平面八角形。塔基須彌座下部鑄有海水波浪紋、蓮瓣,八面各有一力士的坐像和雙鳳雙龍等圖案,半腰部分每面刻鑄壺門和佛像。須彌座上置第一層塔身,高1.25米,直徑兩米多。塔身每層有八面門,四高窗,均鑄有一佛二菩薩像,上面還有二飛天、龍獸和各種花紋圖案。塔檐仿木構式樣,每層鑄出斗拱、椽子、瓦壟,設計極為精密,充分展示了我國古代精湛的冶鐵鑄造技術。

塔體第二層面南面刻有“國界安寧,法輪常轉”的大字,塔的出檐處,一株綠色的小樹堅強的生長著,給古塔以生機,給古塔以靈氣。

Hash:fd0a9b9a22326efb823251437676f21d4098ada5

聲明:此文由 河朔訪古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