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槐樹遺址不排除是黃帝時代都邑所在

槐樹遺址的部分北斗九星遺跡

中國最早的骨質蠶雕藝術

“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河洛地區(qū)古有“居天下之中”的說法,向來被視為中華文明的腹心地帶。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使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夏的存在得到證實,近年新發(fā)現的5000多年前河洛古國則把人們的目光帶向更遙遠的過去。5月7日,鄭州文物考古研究院發(fā)布的重大考古成果雙槐樹遺址,不排除是黃帝時代都邑所在。

雙槐樹遺址至少是 早期中國的醞釀階段

“河洛古國的地理位置和所處時代太重要了,伊洛匯流后在這里匯入黃河,遺址呈現出的景象與內涵,契合了《易經》‘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的記載?!?a href='/jingdian/93340' target=_blank>北京大學教授、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李伯謙認為,不排除雙槐樹遺址是黃帝時代的都邑所在,至少是早期中國的醞釀階段。

如果說將遺址與某一歷史時期對照還為時尚早,那么可以確定的是,無論從遺址的地理位置、規(guī)模、文化內涵及所處時代無不凸顯了其在中華文明的中心地位,應是仰韶文化中晚期至少是黃河流域政治文明核心。

“這是一處經過精心選址和科學規(guī)劃的都邑性聚落遺址,周邊的青臺、汪溝和洛陽的蘇羊、土門等多個遺址,特別是西山、點軍臺、大河村仰韶文化城址組成的城址群對雙槐樹都邑形成拱衛(wèi)之勢?!?a href='/jingdian/9735' target=_blank>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說。

尤為值得注意的是,河洛古國宏大的建筑規(guī)模,嚴謹有序的布局,所表現的社會發(fā)展模式和承載的思想觀念,呈現出古國時代的王都氣象,北斗九星與“天下第一”的關聯以及其他凸顯禮制和文明的現象,被后世夏商周王朝文明所承襲傳承,中華文明的主根脈愈加清晰。

北斗九星遺跡 有政治禮儀功能

關于河洛古國,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顧萬發(fā)最津津樂道的,是一處用陶罐模擬天上北斗九星的天文遺跡。這處遺跡的發(fā)現,也是他的得意之作,幾位了解個中詳情的同行常有感佩之語,“要是在別人手里,很可能就錯過了”。

在雙槐樹遺址中心居址區(qū)內,記者看到了用九個陶罐擺放成北斗星形狀的天文遺跡。陶罐埋在土中,只露出一小部分,考古人員一一貼上了數字標號。如果沒有顧萬發(fā)深入淺出又妙趣橫生的講解,很難想象這看似平淡無奇的場景所蘊含的無窮奧妙。

“北斗九星遺跡有政治禮儀功能,主人借此神化自己,表達自己是呼應天上中心的地下王者,也表明當時人們已經具有相對成熟的‘天象授時觀’,用以觀察節(jié)氣、指導農業(yè)?!鳖櫲f發(fā)說。

河圖》記載:“黃帝治,景星見于北斗也。”也就是說,在北斗附近出現景星的時候是黃帝治理天下的繁盛時代。這九個陶罐,有可能記錄了一次超新星爆發(fā),目前相關研究還在進行中,如果情況屬實,將是對世界天文學史的巨大貢獻。

專家們認為,雙槐樹遺址連同滎陽青臺遺址的北斗九星遺跡、天壇圜丘及有關建筑,既是科學的天文遺跡,也明顯具有特殊的人文含義。這些高等級的人文與天文遺跡融合的現象,表明在聚落布局中的禮儀化思維和“天地之中”的宇宙觀已經形成,可以認為是中國古代文明高度重視承天之命特征的早期代表。

蠶雕絲綢遺跡證明是農桑文明最早代表

河洛古國還發(fā)現了國寶級的文物——中國最早的骨質蠶雕藝術品。它與青臺遺址等周邊同時期遺址出土的迄今最早絲綢實物一起,實證了距今5300年前后黃河中游地區(qū)的先民們已經養(yǎng)蠶繅絲。

這件藝術品長6.4厘米,寬不足1厘米,厚0.1厘米,用野豬獠牙雕刻而成,是一條正在吐絲的家蠶形象。

牙雕蠶的發(fā)現,對顧萬發(fā)而言別具意義,因為雙槐樹遺址的發(fā)掘初衷就是尋找絲綢之源?!敖z綢和玉都是中華文明的高端代表。”顧萬發(fā)說。自2013年起,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中國絲綢博物館開展了“尋找中國絲綢之源——鄭州地區(qū)仰韶時代中晚期考古學文化面貌與文明起源問題研究”考古發(fā)掘項目,對鄭州周邊相關遺址進行全面的調查勘探與考古發(fā)掘工作。

隨著河南滎陽的汪溝遺址、青臺遺址、鄭州西南郊區(qū)黃崗寺遺址、鞏義雙槐樹遺址等一系列仰韶文化城址被發(fā)現,一個具有早期城市群性質的大型聚落集團面貌逐漸清晰,形成了黃帝時期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核心地區(qū)。

不久前,研究人員在汪溝遺址出土甕棺里的頭蓋骨附著物和甕底土樣中,檢測到距今5000多年前的桑蠶絲殘留物,這是目前世界范圍內發(fā)現的時代最早的絲織品。這些絲綢是用來包裹亡童下葬的,體現了先民對蠶神的崇拜。

“中華文明的一個典型特征即是農桑文明、絲帛文明。中國新石器時代各地代表性文化的農業(yè)都較為發(fā)達,但在距今5300年前后,除了雙槐樹為首的聚落,全國其他地方卻沒有與桑蠶紡織業(yè)有關的確切發(fā)現?!崩畈t認為,從這一角度講,以雙槐樹遺址為首的黃河流域中心聚落群,是目前發(fā)現的中國農桑文明發(fā)展史上時代最早的代表。

墓葬形制應是早期帝王陵寢雛形

河洛古國還發(fā)現許多被后世承襲的文化傳統(tǒng)或社會觀念,實證中華文明五千年不曾中斷。

遺址內發(fā)現3處墓葬區(qū),共有1700多座仰韶文化時期的墓葬,均呈排狀分布。墓葬為東西向,墓主人仰身直肢,頭向西。其中一個墓葬區(qū)早期主體被遺址外壕和中壕及一條圍溝圍成一個獨立的區(qū)域,應是中國早期帝王陵寢兆域制度的雛形。

發(fā)掘單位已與北京大學等12個權威學術機構開展合作,對人的來源、疾病、遷徙、食譜、人地關系、古DNA等問題予以研究。專家們認為,對于一個具有代表性的、處在文明起源關鍵時間階段、位于黃河流域中心區(qū)域的聚落集團的人的問題的綜合研究,將為華夏民族的核心族系起源問題提供最為豐富的單體資料。

目前,初步獲得一些有意思的發(fā)現,生活在這里的男性基本不干體力活,因為上肢極不發(fā)達。同時,男性的基因穩(wěn)定一致,而女性的基因來源非常廣泛復雜,由此不難產生一些大膽的聯想。

“更特別的是,雙槐樹遺址的墓葬里隨葬品很少,即使墓葬規(guī)模很大、等級很高,里面也沒多少東西,在全國范圍內都屬于特例?!鳖櫲f發(fā)說,這可能跟中原地區(qū)的喪葬思想有關,首領掌握軍事權和祭祀權,但宗教色彩不濃郁,不主張把生前的東西帶到死后世界,這也是其延續(xù)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方面。

關于中華文明起源的認識,代表性觀點有“滿天星斗說”“相互作用圈說”“重瓣花朵說”“文明起源模式論”等。“文明起源模式論”的提出者李伯謙認為,河洛古國的一系列考古成果,為探討華夏文明起源的“中原模式”提供了可能。

“中華文明的根和魂在這里,其他地方文化斷了,沒有延續(xù)下來?!崩畈t說。

此外,河洛古國已體現出兼容并蓄的文化傳統(tǒng),表明中華文明從起源階段就具備開放包容的特性。遺址的出土器物包含許多外來文化因子,充分證明河洛地區(qū)在距今5000年前后就是連通四方的交通孔道。

王巍認為,中原地區(qū)具有居中的地理優(yōu)勢,有利于文化匯聚和輻射,當時的中原先民對外來文化采取主動吸收而非排斥的態(tài)度,這是中華文明的底色,也是文明得以延續(xù)的重要因素。

地震裂痕與有關黃帝時代古籍記載巧合

河洛古國吸引人一再探訪,足以顯示值得探究玩味的現象很多。有些尚未知曉確切答案的,也因未知的可能性平添幾分神秘和魅力。

古代編年體史書《竹書紀年》有關于黃帝時代“一百年,地裂,帝陟”的記載,唐代天文學著作《開元占經》記載“黃帝將亡則地裂”,表明發(fā)生了地震,黃帝部落就遷走了。巧合的是,在雙槐樹遺址發(fā)現了多處地震引發(fā)的裂縫遺跡。

地裂縫遺跡發(fā)現于遺址內壕和中壕東南部解剖溝內,呈東西條狀,錯亂交叉,縫內有淤積黃土,還有明顯的地層錯位現象。北京大學相關專家現場確認,可能是地震引發(fā)的裂縫,且震級在6.0級以上。

遺址的三重環(huán)壕也有深意。從空中俯瞰,雙槐樹遺址被內壕、中壕、外壕三重寬大的環(huán)壕圍繞,形成嚴密的防御體系,并均有對外通道。今天的普通人很難想到,這些壕溝除了防御外敵入侵的功能,可能還具備禮儀性質。

“三這個數字在古代可以與昆侖聯系,因為昆侖山上住的都是神仙,所以帝王之制都經常采用三重,屬于高端的禮制建筑。”顧萬發(fā)說,這三重環(huán)壕并非在同一時間建成,因為建設周期太長,但是在聚落繁盛時期是共存的,這種規(guī)制也是判斷遺址具有高等級性質的重要證據。

還有一處特殊遺跡,專家們至今難以定性。該遺跡位于大型居住中心基址前面,現存多排,已發(fā)現100多米,采用了當時中國最為先進的土木工藝法式——版筑法,類似現代鋪地板磚,而且使用跨度很長,可能是一處公共場所,這種布局頗有“前殿后寢”的樣子。

“天地之中”的宇宙觀、合天命而治的禮儀性思維、具有引領性的文明發(fā)展模式,大量建筑基址,等等,雙槐樹遺址所表現的這些內涵,以及種種被后世王朝文明承襲和發(fā)揚的現象,足以表明五千年中華文明主根脈可追溯于此。相信隨著考古人員的努力,河洛古國更多豐富的內涵將逐步揭示。 文圖據新華每日電訊

Hash:c0eac5d4f5f3c3caa6f295eec7087b2adb8aa269

聲明:此文由 中原網-鄭州晚報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