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紅色記憶 | 書聲瑯瑯郭氏祠堂,曾是傳遞革命力量的源頭
今天,
——海南村
荔灣的海南村是革命偉人何香凝的故鄉(xiāng)。1992年,為紀念何香凝,海南村委發(fā)動各方人士捐助,擴建何香凝故居附近的海南小學,并將小學改名為何香凝紀念學校。香凝學校里古色古香,有著濃濃的香凝情懷。
置身于香凝學校中,還有一個神奇的畫面時時映入人的眼簾。在校園操場西側,有一道“暗門”,遠望過去,一墻之隔的建筑好似有祠堂標志性元素“山墻”,與旁邊的現(xiàn)代化校園相比,頗有穿越感。
這座建筑有百年歷史,曾經(jīng)是海南村郭氏家族的祠堂,如今歷經(jīng)兩個世紀的風雨,依然傲然挺立。
辦學惠民:赤崗村民學習知識的地方
舊時的農(nóng)村,祠堂除祭祖、議事、節(jié)慶、婚慶外,還有教育功能,郭家祠也不例外,據(jù)相關記載,郭家祠中曾開辦了村里唯一的一間私塾,后來學生增加,村里重視教育便又在祠堂后面建起了課室,這也成為赤崗小學的前身。
可惜年代久遠,小e在海南村隨機采訪居民,已鮮有人知道祠堂里辦教育的往事。其實,這里不僅僅辦教育惠村民,還曾在解放戰(zhàn)爭中扮演過重要的角色。
紅色記憶:解放戰(zhàn)爭時成立赤崗黨支部
據(jù)《海南村志》記載:
解放戰(zhàn)爭期間,中共黨組織派宋瑛、林紹義到赤崗小學以教師身份從事黨的秘密工作。
1947年,易鞏也來到赤崗小學,3人組成了黨小組。
1949年5月成立黨支部。中共赤崗黨支部成立后,赤崗小學成為中共南(海)三(水)花縣工作委員會的據(jù)點。赤崗黨支部領導當?shù)厝罕娺M行反“三征”(征兵、征糧、征稅)斗爭,宣傳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政策,散發(fā)傳單,調查當?shù)赝练?、惡霸的實力和活動情況,監(jiān)視他們的動向。
1949年4月,中共南海縣特派員、南三花衛(wèi)委書記杜路參加了中共珠江地委擴大會議。5月,杜路在赤崗小學主持召開了芳村地區(qū)全體黨員會議,在歷時三天的會議上,傳達貫徹珠江地委擴大會議精神,動員全體黨員為迎接解放做好各種準備。為了迎接解放,以便解放軍能順利進入和追殲敵軍,黨組織還進行勘察地形、繪制地圖工作,并對解放軍進入芳村所需船只和登陸碼頭等進行登記、調查、準備,為人民解放軍順利進入芳村地區(qū)作出了貢獻。
現(xiàn)況荒涼:學校期待能夠充分利用
如今走進郭氏祠堂,只是一座空置的建筑,再無祠堂功用。
郭氏祠堂位于中南街赤崗東約439號,這是一座坐北向南,主體保存完整的青磚灰瓦建筑,屬兩進祠堂。簡樸外觀之下,細處可見古代宗祠特有的精雕細琢。大門上的一對小獅子活靈活現(xiàn),已經(jīng)磨得發(fā)亮。
屋頂?shù)耐弋敚蓍苌锨逦梢娋赖?a href='/techan/14914' target=_blank>木雕仿佛向世人訴說著古祠百年風韻。
走進屋內,兩進的祠堂已經(jīng)以水泥磚墻分隔成了若干個房間,其間擺放有桌椅、清潔工具等物品,一切置于古祠之中頗具沖突感。
記者從中南街了解到,目前郭氏祠堂由一墻之隔的香凝學校代管理。何香凝紀念學校的莫校長介紹,學校代管理祠堂,目前只是借此地方存放一些用具,并沒有權限對祠堂進行更新改造。無論從歷史價值,還是實際利用角度考慮,僅存放雜物對于古祠來說,都是一種浪費?!拔覀円苍O想過把這里重新利用打造成一個香凝紀念館,一方面把古建筑更好地保護起來,一方面利用這個場地做香凝文化的傳承。不過具體還要看市區(qū)相關部門和村里的安排?!?/p>
記者 李元源
編輯 嚴直高
Hash:92fe821b54d9b51eba38ea84bea9f113d8c164e6
聲明:此文由 微社區(qū)e家通幸福赤崗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