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封的紅色遺址 頭梅村高梅腳“大三落祖厝”

作者:榕光

南安市翔云鎮(zhèn)頭梅村的高梅腳自然村,有一座建于清朝乾隆末年的古式三落大厝,俗稱“大三落祖厝”。該大厝為閩南典型的“皇宮起”建筑形式,面闊五間三進,左、右兩旁各有護厝,右邊護厝又有“重護”,稱為“三落三護龍”,總共的廳、房、過水亭子竟達到49間之多,故又稱“四十九間大厝”。大厝前面有正埕、副埕、半月型池塘,左右邊及后方均砌有“花臺”。規(guī)制完整,氣勢恢宏。旁邊還建有“棋盤”厝、書房。形成具有耕讀傳家文化氛圍的建筑群體。頭梅村古代稱“磜頭”,屬于南安縣的二十八都,二十八都轄今之翔云全鎮(zhèn)及東田鎮(zhèn)的大部分,都是山區(qū),如此弘大的民居建筑十分罕見,故自古有“廿八都二幢半大厝”的說法,而高梅腳“大三落祖厝”則是這“二幢半”大厝其中首屈一指的一幢,也是革命老區(qū)翔云鎮(zhèn)現(xiàn)在僅存的一所規(guī)模龐大的古民居建筑,因而聞名遐邇。

(高梅腳“大三落祖厝”全景)

(200多年的古厝歷盡滄桑)

多年來,人們一直贊嘆在古代農耕時代翔云山區(qū)有此民居建筑,稱贊它建筑規(guī)模之宏大,布局之有序,工藝之古樸。然而,很少人知道,這還是一座與當代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斗爭歷史有緊密關聯(lián)的紅色遺址。

1945年,居住在“大三落祖厝”的廖金榜、廖四錯就與黨領導下的安南同革命武裝組織有聯(lián)系,1947年8月14日秘密成立抗征隊,并聘請拳師來“大三落祖厝”以教習武藝為掩護,開展地下革命活動。1948年2月,中共安南同邊區(qū)工委指派翔云地下黨組織成員到磜頭發(fā)展地下黨員,吸收居住在“大三落祖厝”內的廖金榜、廖東堯、廖四錯、廖先齊、廖規(guī)矩為磜頭地下黨支部的第一批黨員,以“大三落祖厝”有錯綜復雜的49間房為優(yōu)勢作為地下黨支部及游擊隊的活動據點,并迅速把地下黨員發(fā)展到12人,把抗征隊升為武工隊,隊員14人。1948年8月,中共磜頭支部在“大三落祖厝”舉行成立儀式。從此,高梅腳的“大三落祖厝”就與中國共產黨安南同邊區(qū)的革命斗爭歷史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了。

(磜頭抗征隊 1947年的老照片)

此后,頭梅地下黨支部、武工小隊(后改編為地下游擊隊)多次在這所“大三落祖厝”內秘密召開會議,策劃開展地下革命斗爭活動。1949年4月26日參與解放翔云、1949年5月22日參與第二次解放英都、1949年8月28日(農歷閏七月初五)參與解放安溪縣龍門鄉(xiāng)桂窯等驚心動魄的戰(zhàn)斗,都是在這座“大三落祖厝”內召開會議部署后出發(fā)的。高梅腳“大三落祖厝”成為中國共產黨安南同邊區(qū)地下革命斗爭壯烈史詩中的一個紅色符號?!按笕渥尕取钡膬号瑥倪@里走上革命道路,在革命斗爭中鍛煉成長。1979年,老地下黨員廖四錯,被邀請參加古田會議召開五十周年紀念大會,重溫黨的戰(zhàn)斗歷程光輝歲月。

經歷了200多年的風雨歲月,高梅腳“大三落祖厝”這座記載了歷史滄桑的古民居建筑,所幸建筑主體基本保存完好。而今,相關部門正在為這座古大厝申報文物保護單位和革命紅色遺產。時空流逝,而這座古民居建筑的歷史意義卻歷久彌新。

2017.7.1

(南安黨史關于磜頭地下革命斗爭的記載)

大家都在看

Hash:c43bbad66face5a46902126fce3d1cbcf6ef88be

聲明:此文由 英都鄉(xiāng)訊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