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順古道有多美|交溪嶺古道篇

交溪嶺古道,起于泰順縣仕陽鎮(zhèn)溪東村,止于仕陽鎮(zhèn)白巖居委會交溪自然村。系元明古道,全長約30千米,寬1.3米,呈東北至西南走向,路面早期用不規(guī)則塊石建造。路邊生長著紅豆杉、楓香、馬尾松等百年以上的參天大樹,蒼勁有力,樹冠碩大,令人稱奇。

交溪嶺古道曾被喻為泰順的南大門,在沒通公路之前,是泰順東南面民眾通往福建福安縣城的必經之路,沿途要經過溪東、龜垟、垟望、董莊、章榮、后章崗、龜湖等十幾個自然村落。古道沿途歷史古跡較多,如龜湖“七門銀洞”遺址、神水廊橋等,雖歷經幾百年,仍吸引著眾多的探訪者。

仕陽溪東有一條古街道,仕陽有首民謠:“泰順有三街,仕陽店坪街。圩日來兩省,買得魚蝦茶米歸……”據《泰順縣交通志》記載,仕陽碇埠頭店坪街,長約100米,解放前,該街雖簡陋,卻是鄰近村鎮(zhèn)的集市所在,甚是熱鬧。1959年后,隨著公路的建成,集市逐漸移至公路邊,街道也不斷延伸,現(xiàn)街長700多米,寬11米。古老的店坪街在現(xiàn)代化城市進程中已失去了往昔的繁華,老街曾經的店鋪也因年久失修而破落 ,唯有那陳舊的門板與雕梁在默默地向世人訴說著那段經久的歲月?,F(xiàn)店坪街新建了一座石亭,與仕陽碇埠另一頭的石亭遙相呼應,石柱上刻著一副對子:百年老街,千載古韻,應念先賢德倡勤苦為世利;一溪清流,兩亭對峙,難得大匠調寄青白巧作琴。

從店坪街沿大溪邊約行2千米有座安濟橋,未通公路前,仕陽通往章成、后章崗、龜湖,都要經過此橋。又名“扎織橋”。“扎織”,仕陽方言是紡織的意思。據說,古時仕陽有一寡婦,善紡織。見人們耕種來往甚是不便,便發(fā)宏愿,要造一條橋。于是便辛勤紡織,終于在晚年以一生所積建成此橋。后人為紀念其功德,故曰“扎織橋”。公路開通后,此橋就只供來往于月山仕陽的人行走,后來修了機耕路,人們便將拱形的橋面鋪平以便行車,至今還架于溪流之上。安濟橋很小,但很美。橋身成拱形,有青石作級,中間卵石拼成編花之坪。青苔青翠,爬上石階;古藤蔥綠,掛滿橋墻,望之古意盎然。兩旁砌有青石欄桿,欄桿有柱,柱雕石獅石瓜。全橋僅有一拱,拱邊用方整青石,中砌以溪中長條巖。望之頗覺小七可人。且橋兩岸有巨松參天,古樟成蓋,小橋介于其中,備覺其古樸。

過了安濟橋,翻越龜垟嶺就來到了叫垟望的村子。這里的村居大多山南水北。晚唐時,華氏開基建村,為祝愿子孫后代興旺發(fā)達,取名陽望,后人簡稱“陽”為“垟”。《分疆錄·點注》建制篇中有載,洋望于元代設立巡檢司,舊屬平陽四十都,為元朝政府抵御紅巾軍起義所設,足見其地理位置重要。

沿古道繼續(xù)南行經五春涼亭,來到城水橋,因橫臥在龜湖后章崗村神水溪上,亦稱神水橋。系八字撐式木拱廊橋,建于1942年,橋屋7間,長15.02米,寬4.61米,橋屋高4.83米,跨徑11.16米,橋面稍圓背,水面至橋面高5米。是國家級文保單位,泰順重點保護的十五座單體廊橋之一。

過了城水橋,途經龜湖村。這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村落,70%的人都是王姓同宗人。王氏宗祠建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建筑宏偉,規(guī)制嚴密,至今保存完好,為泰順著名的宗祠。龜湖村水尾有一座新建的廊橋——龜湖廊橋,該橋因其橋身擁有一百根橋柱林立兩旁,柱上雕梁畫棟,梁上還寫有龜湖八景的詩文,氣勢非凡,亦稱“百柱橋”。它與泰順其他廊橋不同,采用的是園林建筑風格,橋身兩端各有兩層橋屋,飛檐翹角,備顯古樸厚重,青黛色的屋脊與棕紅色的橋身,與周圍的自然景觀渾然一體,倒影泛波于湖面,相得益彰,凝重而不失靈動,美得令人心醉。

在龜湖及周邊山區(qū),礦藏資源十分豐富,其中以龜湖葉蠟石最為出名,蘊儲量亞洲第一,享有“泰順石”之稱。礦石由氧化鋁、氧化硅、氧化鐵、石英等多種硅酸鹽成份組成,因而形成不同的色彩,質地溫潤似玉,紋理精美,種類繁多,較為盛名的有狀元紅、鳳凰黃、牛角凍、彩霞紅、紫有藤玉等品種。龜湖葉蠟石因其品質高、品種全、儲量大、用途廣、易開采等特性,近年來隨著工藝美術行業(yè)的蓬勃發(fā)展,而得到大力開發(fā)與提升,逐漸成為了獨具代表性的“泰順石”。除石之外,在龜湖還有一項流傳至今的風俗“禳神鼓”。據記載,這種祈福形式早于明朝景泰年間從當時的處州府(今浙江麗水青田一帶)傳入,每年6月,龜湖百姓村村都要禳神接福,現(xiàn)已逐漸演變成一種表演形式,一般由20多人集體表演,隨著鼓聲時而響如驚雷,時而急如暴雨,擂鼓的隊列也是時時變換,場面壯觀,頗具觀賞性。目前,泰順縣有關部門正在積極準備,將“禳神鼓”申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龜湖“七門銀洞”遺址位于外崗自然村的一青巖石壁下。是明萬歷年間開采銀礦的遺址,距今已有500多年。史上因“七門銀洞”開采,在當地流傳有“三千來往客,四千開礦人”之說。據載,早在明成化五年(1469),交溪嶺邊的龜湖外崗村就發(fā)現(xiàn)了儲存量較大的銀礦,當朝皇帝派太監(jiān)前來專門管理開采,并在五洞洋建造了太監(jiān)府。白花花的銀子從交溪嶺古道運往縣外再到京城,銀礦的開采也極大地促進了龜湖當時商貿的繁榮與發(fā)展。而今,當我們行至在這條被踩磨得黑亮光滑的石板路上時,遙想往昔的繁盛與熱鬧,不禁為這段歷史慨嘆一番。據《分疆錄》卷二《古跡》篇中記載:“明銀坑,一在龜伏及凈水,一在石閂下”,又記“龜伏礦洞,今曰七洞門”。即為現(xiàn)在的七門銀洞遺址。1993年,在興建龜湖至福安公路時,七門銀洞遺址被工程礦渣所掩埋,時至今日才得到挖掘。據傳,七門銀洞是通往銀礦區(qū)的主要通道,早在20世紀80年代,遺址就被列入縣文保單位,現(xiàn)當地正多方籌措,組織力量對遺址進行挖掘保護。

從龜湖廊橋到“七門銀洞”,要經過一處泰順有名的牛頭頸隘,據《泰順縣交通志》記載:“牛頭頸隘在龜湖鄉(xiāng),沒有公路前,是泰南等區(qū)去福安的咽喉。從龜湖至交溪,約20里,有一條山梁,東西走向,蜿蜒入溪,大路沿山脊修筑,順山而下,路左為仕陽溪,路右為壽泰溪,中途有一百余米的險壑路段,俗稱‘牛頭頸’,是縣內的關隘之一,路面寬僅1米左右,兩邊陡坡千丈,直下澗谷,山坡上既無樹木,路旁又無護欄,使人膽寒。除牛頸隘外,其他城鄉(xiāng)古道上還有多處關隘,主要有黃泥隘(古名黃陽隘,今羅陽鎮(zhèn))、排嶺隘(今雅陽鎮(zhèn))、上下排隘(今萬排鄉(xiāng))等,既是交通要道,也是兵家卡守之處。”

牛頭勁隘沿山脊修筑,順山而下,半山腰古道被龜湖至福安公路截斷,在偏西北方500米處就是銀洞遺址。公路截斷處路邊有一涼亭,沿外側山脊蜿蜒入溪,即為交溪嶺古道的終點——交溪。

來源:《溫州古道·泰順篇》(黃以平主編)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Hash:7c8fc51bf01950c7ee62e7d639830abc29ae0593

聲明:此文由 溫州古道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