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良風(fēng)物詩抄》 第一期

風(fēng)

宜良風(fēng)物詩抄

《宜良風(fēng)物詩抄》于2001年收錄132人300余首詩作結(jié)集出版,記錄了我縣自明初以來的600年間的風(fēng)光。距今20年后,宜良縣大社建科教文衛(wèi)委及宜良縣文化旅游局委托我縣著名學(xué)者鄭祖榮先生在原詩詞篇章的基礎(chǔ)上再次對《宜良風(fēng)物詩抄》進行修訂增補,經(jīng)過多渠道搜集采編,2021年增補編輯之風(fēng)物詩抄,共增補詩家200余人,輯錄詩作900首,詩作篇什大批量增加,較前書多出近兩倍多。

老曲韻味濃,新歌展新貌。《宜良風(fēng)物詩抄》的增補再版,目的就是繁榮宜良詩歌文化、傳播宜良精神文明?!兑肆硷L(fēng)物詩抄》如同一曲宜良風(fēng)物的贊歌,一幅自然優(yōu)美的畫卷,讓我們欣賞到更多的宜良之美。其對宣傳宜良、提高旅游質(zhì)量、發(fā)展宜良旅游文化事業(yè),都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和深遠(yuǎn)的歷史意義。

2022年新年伊始,就讓小編為大家?guī)怼兑肆硷L(fēng)物詩抄》電子系列期刊,分別刊載明代、清代、民國時期以及現(xiàn)當(dāng)代的宜良風(fēng)物詩抄,以饗每一位關(guān)心宜良、熱愛宜良的讀者。敬請欣賞!

松徑樵歌

南山松百里 ,歲歲足薪槱。

童稚勤樵采 ,生涯固無憂。

歸來忘早晏 ,笑語雜歌謳。

剩得升平樂 ,山花插滿頭。

四景詩 四首選一

山窗聽雪欹枕 ,石鼎敲冰煮茶。

誰共此時清興 ,老松疏竹梅花。

作者

蘭 茂 | 字廷秀 ,號止庵 ,外號和光道人 ,又稱玄壺子。明洪武三十年 (1397)生。明正德《云南志》載云 :"楊林千戶所籍 ,河南洛陽人。" 明初音韻學(xué)家 ,醫(yī)藥學(xué)家。其代表作為《韻略易通》《聲律發(fā)蒙》及《滇 南本草》《醫(yī)門攬要》等。又為我滇明初詩人 ,戲劇家。其著作已由嵩明縣編為《蘭茂文集》三卷,2015 年由云南出版集團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上二首即選自第三卷。按明代所謂 "楊林千戶所",為縣級屯墾軍事建制 ,其轄區(qū)包括我縣馬街鎮(zhèn)在內(nèi)。今馬街窯上村 (明代稱 "青窯屯",以生產(chǎn)青花瓷而有名。惟我縣不知其史 ,向不重視 ,其古文物多條燒瓷大龍窯陸續(xù)毀棄而不加保護也)故多蘭姓 ,蘭氏丘墟 ,累累然在焉 ,茲或為蘭茂后人及故里也。又今賈龍河之海馬箐水庫之下 , 向有民間傳說為蘭公垂釣處 ,地名為"蘭茂灣"。故楊林所屬馬街地域必廣有其遺跡存在無疑。上詩《松徑樵歌》為楊林八景之一。所謂 "南山松百里",非我馬街之南松林茂盛之區(qū)而何?其四景詩所謂 "石鼎敲冰煮茶",楊林固不產(chǎn)茶 ,然從元代始 ,與楊林千戶并列之大赤千戶 (均隸嵩明萬戶),治所在我縣金梅村委會之舊縣 ,即產(chǎn)寶洪茶。后楊林千戶所轄宜良馬街間亦有種植。明初交通不便 ,茶不能遠(yuǎn)致。因此其所烹煮之茶 ,只能就近得之 ,即我邑寶洪茶也。本書附錄《宜良寶洪茶》注釋即載有清道光十五年 (1832)九月二十五日 ,欽差花沙納典試云南結(jié)束后 ,次日"宿楊林 ,王道家丹書來 ,送寶洪茶"之語。是楊林人所熟知所常飲皆寶洪茶也。蘭公所詠 ,亦必如是。故收錄以上二詩 ,入于本書 ,而置諸卷首也。

法明曉鐘

翠微深處梵王宮 ,夜夜僧敲夜下鐘。

驚醒隔花塵土夢 ,余音猶繞殿前松。

掛榜山

翠碧盤回萬仞崗 ,□然高揭曉文章。

雁行布陣堆云錦 ,鶯有遷喬著繡裳。

玉露適凝云翰跡 ,晴霞會映墨生香。

如斯美景爭磨礪 ,準(zhǔn)擬標(biāo)名注上方。

峰山

五云飛處見高丘 ,瑞色昭昭滉遠(yuǎn)眸。

銀管伊誰揮萬丈 ,花封端是寫民謳。

東山疊翠

層巒高擁縣城東 ,煙樹青蔥漾午風(fēng)。

漠漠淡云連遠(yuǎn)漢 ,棲棲倦鳥倚長空。

四時蔥郁氣常和 ,五月炎蒸日正中。

獨坐琴堂門寄目 ,不妨猜作畫閣工。

作者

李 達 | 溫江人。明宏治 (1488- 1505)初任宜良知縣。以此詩題考之 ,則 邑中八景之形成迄今已有五百年歷史。法明 ,寺名。在宜良古磚城內(nèi)萬壽山。相傳建于漢 ,重修于唐。因有 "先有法明寺 ,后有宜良城"之說 ,"法明曉鐘",宜邑八景之 一??h志載稱 :"鯨音遠(yuǎn)吼 ,譙樓突空 ,聲聞四達 ,發(fā)人深省。"據(jù)鐘身鑄文 ,鑄于明隆慶間(1567-1572),于50年代毀棄。據(jù)此詩考之 ,則寺鐘原亦有之 ,隆慶為重鑄也。而法明寺殿處舊有青松 ,亦有此詩,可以知之也。法明寺大雄寶殿及塔,1993年12月公布為云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掛榜山 ,在縣西黃堡村后 ,俗稱老鷹窩 ,每夏季欲雨 ,該山必霧罩云黑 , 邑人以此占雨睛。凡言老鷹窩的雨來了 ,必大雨滂沱。惟古人以邑有中舉人者 ,此山輒有崩塌 ,以為可兆科考實績 ,故名曰掛榜山。又此處筆峰山 ,則在治南三里 ,俗亦名沙帽山。

仙人洞

渡水登山尋絕壁,白云飛去洞門開。

仙人來往行無跡,石徑春風(fēng)長綠苔。

作者

曹 唐 | 明初人。洞在巖泉山。以傳說中神仙李破罐曾居住而得名。李破罐,明代人?!兑肆伎h志》有傳。詳《巖泉史話 ·巖泉僧道》。

云泉瀑布

聞?wù)f云泉飛瀑布 ,銀河倒瀉自長天。

雨余時作蛟龍吼 ,灑灑凌風(fēng)渡遠(yuǎn)川。

作者

吳 蘭 | 明翰林 ,金陵人。云泉瀑布 , 邑中八景之一??h志載 : "素練橫空 ,泠泠清響 ,觀者幾欲坐忘于其間。"在狗街玉龍村之東山上 ,有寺 ,名云泉寺 ,俗稱陡坡寺。近世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瀑布已不復(fù)見。今已辟為云福山莊、“兩山福地”(鄭祖榮題),遍山花木廣植。綠樹蔭茂,四季花開,游人至此,嘆為仙境。瀑布美景亦望能得恢復(fù)。云泉寺為我縣極少幸免于難,未被毀壞的古寺,今天王殿已重建,余為題書匾額,高志永捐鐫。

巖泉寺

翠壁丹巖澹夕曛,往來鹿鶴自成群。

仙人只在青空外,遙隔桃花一片云。

作者

李名世 | 明代人。明代巖泉生態(tài)景觀有如詩中所詠 ,鹿鶴成群 ,翠壁丹崖 ,誠屬奇特。以此詩 "仙人"及上錄曹唐《仙人洞》詩中 "仙人"句觀之 ,明代巖泉山之仙人傳說應(yīng)頗廣大。

萬福

寺臨飛鳥外 ,樓出掛虹端。

山翠沉云暗 ,湖舟染雨寒。

因阿鑿戶牖 ,依石構(gòu)巑岏。

雙樹蟬棲穩(wěn) ,一花人折難。

陰霞仍半沒 ,晚靄試橫看。

攸對登高賦 ,仙毫點筆瀾。

作者

楊 慎 | 字用休 ,號升庵 , 四川新都人。明正德辛未 (1511)進士第一 ,授翰林院修撰 。嘉靖三年 (1524), 因議大禮泣諫 ,觸犯世宗 ,杖謫云南永昌衛(wèi) (今保山)。著述最富 ,稱明代第 一。萬福寺 ,在湯池涌金山。詳《解讀宜良·宜良佛教史略》一 文。

涌泉

依空一閣絕塵喧,別是人寰小洞天。

鳥道峻嶒蒼澤里,龍湫飛灑翠微邊。

靈源任洗高僧缽,遠(yuǎn)派還饒種福田。

幽韻時偕清磬發(fā),教人入聽俗懷蠲①。

①注:原詩錄自王誦芬縣志。其后四句,康熙縣志所載與此不同。為"山間白日長于歲,物外緇流閑似仙。乘暇尋幽臨此景,滿懷塵慮望中蠲。"兩相校讀,就氣韻一貫而言,當(dāng)以康熙志所載為是。

作者

嚴(yán) 表 | 邑人。明正德 8 年 (1513)癸酉科舉人。官 四川黔江縣、陜西文縣廣西容縣等處知縣。據(jù)縣志載,寺在城北。

法明寺

半日偷閑叩法明,滿庭松影鳥無聲。

山門鐘鼓自朝暮,城市煙霞任雨晴。

孤塔插天元鶴近,岑樓倚漢白云橫。

我來為訪祗園景,寶鼎焚香供太清。

作者

沈 森 | 邑人。明嘉靖元年 (1522)舉人(亞元)。

來源:宜良縣文化館

編輯:廖雄培

責(zé)編:谷少春

審核:張 竣

監(jiān)制:羅順忠

Hash:d05ae6a033e05d16e5981bb10958bdf6c3e84da4

聲明:此文由 潮生活便當(dāng)盒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