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借口:這幾位帝王為何窮奢極侈建造雄偉宮殿?
秦漢時期有三大宮殿十分著名,分別是秦始皇建造的阿房宮、漢高祖劉邦時期建造的未央宮以及漢武帝時期建造的建章宮。有意思的是,秦始皇、漢高祖、漢武帝當初之所以把宮殿建的窮奢極侈,都有其各自的奇葩理由或借口。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橫掃六合、統(tǒng)一全國,下令在故周都城豐、鎬之間渭河以南的皇家園林上林苑中,仿集天下的建筑之精英靈秀,營造一座新朝宮,這座朝宮便是后來被稱為阿房宮的著名宮殿。
由于工程浩大,秦始皇在位時只建了一座前殿。據(jù)《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阿房宮前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巔以為闕,為復(fù)道,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笨梢娖湟?guī)模之大,勞民傷財之巨。
秦始皇去世后,秦二世胡亥繼續(xù)修建阿房宮,但不久秦王朝就垮臺了,阿房宮的工程也就不了了之。
順便說一句,唐代杜牧作《阿房宮賦》,認為阿房宮是被項羽焚燒的。但現(xiàn)代考古證明,終秦一朝阿房宮都未建成,其遺址下面也未見火燒遺跡。所以,項羽當時所焚燒的可能是咸陽宮而非阿房宮。
未央宮位于漢長安城地勢最高的西南角龍首原上,在秦章臺的基礎(chǔ)上修建而成,因其在長安城安門大街之西,故又稱西宮。未央宮建于漢高祖七年(前200年),由劉邦的丞相蕭何監(jiān)造,是中國古代規(guī)模最大的宮殿建筑群之一,總面積有北京紫禁城的六倍之大,亭臺樓榭,山水滄池,布列其中,其建筑形制深刻影響了后世宮城建筑,奠定了中國兩千余年宮城建筑的基本格局。
未央宮建成之后,成為漢帝國200余年間的政令中心,西漢皇帝大都居住在這里。西漢以后,未央宮仍是多個朝代的理政之地,隋唐時也被劃為禁苑的一部分,存世1041年,是中國歷史上使用朝代最多、存在時間最長的皇宮。
建章宮遺址位于三橋鎮(zhèn)北的高堡子、低堡子等村一帶,在漢長安城直城門外的上林苑中。今地面尚存并可確認的有前殿、雙鳳闕、神明臺和太液池等遺址。
建章宮建于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規(guī)模宏大,"度比未央",有"千門萬戶"之稱。東面為鳳闕,高二十余丈;西面為唐中,有方圓數(shù)十里的養(yǎng)虎園;北面挖一大池,命名為太液池,池中漸臺高二十余丈,還有蓬萊、方丈、瀛洲、壺梁等處勝景,象征海中的神山和龜魚之類;南面建有玉堂、璧門、大鳥像等。
另外,建章宮中還修有神明臺、井干樓、各高五十丈,各景之間有皇帝專用的輦道相連接。為了往來方便,漢武帝還下令筑跨城飛閣輦道,可從未央宮直至建章宮。新莽末年,建章宮主體宮殿毀于戰(zhàn)火中。
好了,我們簡單介紹完阿房宮、未央宮、建章宮這三座宮殿,再來看看秦始皇、漢高祖、漢武帝他們當初在建造這三座宮殿的說法或借口是什么。
據(jù)《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始皇以為咸陽人多,先王之宮廷小……作宮阿房,故天下謂之阿房宮。”
也就是說,天下統(tǒng)一后,以前的宮殿太小,容納不下太多的人,秦始皇為了容納更多的人,所以建造才建造阿房宮。這就是秦始皇修建阿房宮的理由。
漢高祖八年(前199年),漢高祖劉邦從平定韓王信的前線返回,看到由丞相蕭何督造的未央宮建成,“宮闕壯甚”,已經(jīng)有家天下思想的老財主當即發(fā)怒,對蕭何說:“天下動蕩紛亂,苦苦爭戰(zhàn)好幾年,成敗還不可確知,為什么要把宮殿修造得如此富麗堂皇呢?”
蕭何回答說,正因為天下還沒有安定,才可以利用這個時機建成宮殿。再說,天子坐擁四海,宮殿不壯麗就無法樹立天子的威嚴,而且也不能讓后世超過呀。
蕭何為把未央宮建造得富麗堂皇,所說的這個理由實在牽強,不過還不算太奇葩,而且老財主劉邦聽了很高興,于是不再追究蕭何的責任,樂顛顛地搬進了未央宮。
那么,漢武帝建造建章宮的理由又是什么呢?
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到高里山祭祀后土神,又去了渤海尋仙,但他回來后,建于公元前115年的柏梁臺卻發(fā)生了一場大火災(zāi),焚毀不能用了。
公孫卿說:“黃帝建成青靈臺,十二天后就被燒了,黃帝于是修建了明庭。明庭就是甘泉宮?!狈绞總円舱f,古代帝王有在甘泉建都的。漢武帝因此臨時改在甘泉宮處理政務(wù),接受諸侯朝見,并在甘泉建造諸侯的官邸。
有個名叫勇之的越族人說:“按照越族的風俗,如果火災(zāi)之后再建房屋,一定要比原來的大,這樣才可以鎮(zhèn)服火災(zāi)?!睗h武帝于是下令興建建章宮。
總之,秦始皇建阿房宮、劉邦建未央宮、漢武帝建建章宮,共同的目的都是為了辦公,但他們之所以把宮殿建造得那么豪華,卻又有各自不同的理由:秦始皇是為了容納更多的人,劉邦是為了顯示天子的威嚴,不讓后世超越,而漢武帝則是為了鎮(zhèn)服火災(zāi)——這個理由實在太荒唐了。
Hash:011786898c9f4a3525182c8f6bafebcf5879aa3e
聲明:此文由 至簡歷史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