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黎墟村張氏家廟
黎墟村位于山東棗莊市薛城區(qū)沙溝鎮(zhèn)境內,自元初年間,張姓先人從古滕奚村遷來在此立村居住。
黎墟原為鎮(zhèn),是西漢屯兵之地。村中有很多古井,地下遺存大量銅箭頭和漢以后的磚瓦殘片。清《滕縣志》《滕圖志》均稱黎墟。黎墟村土層深厚,地下水位淺,土壤供肥強,適宜廣植高粱?!帮站幭本驼Q生在此,這一民間工藝現(xiàn)已成為薛城區(qū)非物質文化遺產。
晚清民國時期張氏家族落信、永信、正信三兄弟提議,族人積極響應,在村東北角、大沙河南岸原有廟址上擴建祠堂(俗稱家廟)。幾字形建筑圍成一個大院,其中最大的一間,東西長19米,中間柏樹樹干立柱支撐,可同時容納上百人聚集。其東、西廂房18間,大門朝南,門樓威嚴,由199塊條石砌成,有這樣氣派的家廟,可見這個村落的與眾不同。 上世紀二十年代之后,張氏家廟除祭祖外又有了新的用途,成了本族孩子們的學堂。始初,只是族人孩子在此學習,教書人也是本家內的私塾先生,學習用品由本家富戶捐贈,最多時有20名學童。后張姓與本村褚姓、李姓有了姻親關系,來此讀書的兒童漸增。成績好的孩子從這里考入“曙光小學”“三育小學”“茶棚小學”,后考入山東省立曲阜師范、兗州民師、嶧縣師范等學校繼續(xù)深造。張氏二十世立峰(冠伍)小時在此讀書,師范畢業(yè),任茶棚學校教員和校長時,又把周邊的李家樓、扳倒井、龐莊等村的兒童接收到家廟內學習。曙光小學的董一博校長曾多次安排學校教員到家廟學堂傳授儒家思想。
早期職業(yè)革命家、共產黨人郭子化一行1933年秋在滕八區(qū)開展工作時,曾以商人的身份借宿家廟,看到黑板上書有《百家姓》《三字經》內容時,欣然在黑板一角寫下“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落款贈“黎明學堂”。離開時,給廟守顧天中留下兩塊銀圓,希望學子將來成為建設國家的人才。廟內業(yè)余辦學近二十年,彭德政(又名彭愛民,建國后任江蘇省煤炭生產指揮部黨組副書記)曾回憶說:“抗戰(zhàn)開始學堂停辦,教員們多數(shù)加入共產黨的隊伍,個別人參加了國民黨,大家一起打擊日本侵略者?!?/p>
1937年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后,中共沛滕邊縣委和臨城縣委的主傳珍、黃天明、張慶林、王修庭、李子敬等領導,以教師、醫(yī)生、商人等身份在此召集進步青年集會,宣傳抗戰(zhàn)思想。魯南民眾抗日自衛(wèi)軍、鐵道游擊隊、微湖大隊的董堯卿、杜季偉、劉金山、張新華及隊員,都曾在此或交換情報,或稍作休整,或護送首長。1945年臨城八區(qū)武工隊(隸屬于魯南軍區(qū))曹文耀隊長在此接應嶧西區(qū)(駐西棠陰)派員送來的“一箱貨”(后得知是黃金,從膠東轉來,送往革命圣地延安),經過微山湖安全送往下一個情報站,為此受到上級的通報嘉獎。
魯南軍區(qū)團參謀長褚耀斌,1941年2月20日來黎墟鄉(xiāng)參加應征青年入伍抗戰(zhàn)動員會后,被日偽軍包圍,他帶領人員英勇還擊,不幸中彈犧牲。當晚,滕縣武工隊副隊長楊廣立、八區(qū)鋤奸隊隊長楊家順將烈士的遺體安放在廟內,族長和廟守負責給英雄上香、燒紙。事后,時任魯南軍區(qū)副司令員孫伯龍,來到廟里對張氏族人冒險保護褚參謀長的遺體表示感謝。
建國前夕,時任魯南軍屬管理委員會生產委員兼滕縣支前大隊教導員張冠伍(系魯南區(qū)黨委班子成員)召集族人開會,商議將家廟場所捐贈國家,祖先牌位入土村中前老林(墓地)。這一舉動,受到時任臨城縣委書記王吉德的稱贊。1949年7月,在原八個行政村聯(lián)防會管轄區(qū)域不變的基礎上,組建鄉(xiāng)政府。彭德志以百分之九十五的黃豆粒(今稱選票)當選為第一屆黎墟鄉(xiāng)鄉(xiāng)長,辦公場所就設在張氏家廟。鄉(xiāng)政府撤并后,這里先后成為本村小學、村民糧庫等公共活動場所。
(來源:大眾網-齊魯晚報 張健 責任編輯: 王曉易)
Hash:ecbbf29777b5649a4dd6ef32a49218fadbf4f7ab
聲明:此文由 南鑼家譜館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