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路、助學!32塊石碑見證永春這個村村民30余載的愛心傳遞

村民駐足觀看碑文

逢路遇橋皆有碑,在泉州永春縣錦斗鎮(zhèn)珍卿村,村道兩側每隔一小段,便豎立著一塊石碑,有的則是數(shù)塊石碑并立一列。

“總共有32塊石碑,記錄著30多年來,村民們熱心公益,踴躍捐資鋪路修橋、助學的歷史?!闭淝浯妩h支部書記徐開支說。

修路助學

立碑記載傳承愛心

記者注意到,這些石碑均記載了每條道路的歷史及村民捐資村路硬化等情況。最早的一塊石碑是1986年立的,最近的一塊則立于2018年。每一塊石碑上,都密密地雕刻著村民的名字,和他們捐贈的金額。這些愛心款多則數(shù)萬元,少則20元。

珍卿村交通八達

珍卿村交通四通八達,村道近20公里,均采用政府出資和村民自籌的方式進行道路硬化。

“路基本是按角落捐資承包,斷斷續(xù)續(xù)修建的,每建好一段路,便立一塊石碑記載,30多年來,就形成了逢路有碑的碑林景觀?!毙扉_支說。

珍卿村是革命老區(qū)村,位于雪山之下,地處高山,轄有6個自然村,是市級貧困村。談起十多年前的村路,很多村民苦不堪言:“那時的路,路窄,凹凸不平,是名副其實的‘泥水路’,晴天還好,倘若下雨,路很濕滑,人難走,車難行,更不用說重型車輛,這給我們出行和生產帶來了很多不便?!?/p>

為了改變出行困境,1986年開始,在村黨支部和一些黨員的帶領下,村民們節(jié)衣縮食,有錢的出錢,沒錢的出力,開始興橋修路的漫長道路。

在一塊名為《珍宮橋捐款芳名碑》的碑刻上,記者看到,1986年,61名村民總共捐資5140元修路,其中最高的捐了500元,最少的也捐10元。現(xiàn)年50多歲的村民回憶起當年的情景時說:“那時代大家都很貧窮,這61名都是扒了一輩子土地的農民,每一分錢都是血汗錢。”

碑文記載村民捐資內容

“10多年前一位僑親的教育愛心舉動,更是讓很多村民的觀念發(fā)生很大變化。” 徐開支說,1995年,旅馬僑親徐文發(fā)返鄉(xiāng),出資5000元獎勵該村大中專學校學子,1996年他又出資2萬元與其他鄉(xiāng)親及政府部門一起創(chuàng)辦該村第一個獎學基金會。之后,切身體驗到獎學基金會帶來清新書香氣息后,很多村民紛紛慷慨解囊,捐資助學,村里形成了一股熱心公益的浪潮。

在珍卿小學內,分別立于1997、1998年的《珍卿村獎學基金會碑記》《珍卿村獎學基金會續(xù)碑》的兩塊石碑就記載了當年村民捐資興學的盛況。

捐錢捐地

熱心公益全村都給力

在前輩和僑親的示范和影響下,嘗到熱心公益帶來的甜頭后,2003年,村里的老黨員徐錫柱等人多次倡議在進村大道修建山門和亭子,既美觀了村容,又能為沿途旅客提供一個憩休的地方。

獲悉消息后,該村第13、17生產隊隊員一商量,很快就捐出田地,配合興建休息亭。

亭子美化村容村貌

2004年,部分鄉(xiāng)賢倡議修建新胡角落公路?!敖锹浯迕衩咳司栀Y500元,家里擁有摩托車、貨車的,又主動捐資200元?!毙扉_支說,村民包干路坯上建設,為了支持修路,還有部分家庭主動捐出田地,讓路修建得更寬些。還有些村民自發(fā)當起義務工,到溪里挑小石頭,或者到山上挖紅土,不到一年工夫,該條寬4米、長2.5公里的公路便順利完工。

看著條條寬敞的大道,很多村民感慨頗多:“30多年來,在村民熱心公益下,村里每條路不僅都硬化,還進行了綠化美化,交通便利,村子也更漂亮了?!?/p>

32塊石碑見證了小村的發(fā)展

也見證了愛心的傳承

為所有的愛心人士點贊

消息來源丨泉州通客戶端、泉州晚報

記者丨陳明華 通訊員丨葉國強 文/圖

整理編輯丨小吳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Hash:1eef497d23594974ffbc40eff253af7d425bab16

聲明:此文由 永春網(wǎng)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