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重點文物、湘桂古道旁的明珠:全州燕窩樓

燕窩樓位于桂北全州縣境八條湘桂古道之一的北路旁,地處永歲鎮(zhèn)石崗村,距全州縣城14公里多,是當?shù)厥Y氏祠堂。

蔣氏祠堂燕窩樓

全州的祠堂以石崗村的燕子公堂最為有名,它不僅為區(qū)內外所知,甚至還引起國外人士的關注。

燕子公堂正面

歷史上石崗村有可能全州擁有祠堂最多的地方。該村原名石頭崗,有18座祠堂,附近民間說:“石頭崗,好興旺,除了公堂無住場。”就是說,該村的祠堂比村里的居房還要多。

側方位看它

該村過去的讀書人多,曾有“才子之鄉(xiāng)”的稱謂。

蔣窩樓上有恩榮二字

有資料說,科舉年代,石岡村考中進士3人,舉人有69人(此數(shù)字不包括該族遷往外地考取的人數(shù))。明清時期,共出了大小官員72個。

恩榮上方有科甲傳芳

此門樓為石崗蔣姓始建于明代弘治乙卯年(公元1496年)。此門樓為何取名于燕子門樓,是因為在桂北一帶,燕子是一種吉祥鳥(這種習俗幾乎傳遍全國)。

側方位右側

近瞧,整座門樓呈“一”字形,憑四根直徑零點四四米的大楠木支撐,柱高五點六米,柱腳為大圓鼓石柱。全樓主要由牌坊和門樓兩部分組成,其面闊三間,進深四間。第一進深間為牌坊,后三間為門樓,牌坊與門樓之間由軒相邊。

大門前看側方位

門樓為磚木結構,小青瓦頂。牌坊全是木質結構,上寬下窄,排列有序,采用明代獨特的飛檐單翹單卯構筑,樓高一十二米,寬八米,上四層,下三層,整座牌樓不用一根釘梢,由三百二十四根榫木卯裝而成,環(huán)環(huán)相扣,極為精巧。因牌樓上的如意斗拱形似“燕窩”,故名。

讓我們多方位欣賞一下大門口的石鼓

大門口的石鼓1

大門口的石鼓2

大門口的石鼓3

大門口的石鼓4

大門口的石鼓5

大門口的石鼓6

此現(xiàn)存門樓由明代工部右侍郎(正二品官,與各部尚書同為一部的長官)蔣淦(也是石崗村人)親自主持設計,于明正德六年(1511年)動工,總建筑面積四百四十六平方米,主建筑有:牌樓、門樓、祠堂(分上、下殿),于嘉靖七年建成。

祠堂內

據(jù)了解,燕子公堂內的柱子及枋料全是從越南進口的楠木。

站在祠堂后方看左則外面

這位造樓高手,是桂林陽朔人,在燕窩樓建成不久,即英年早逝,當時僅有19歲。據(jù)說經(jīng)這位少年建造的牌樓在全國僅有三座。清朝年間,朝廷曾專差宮廷建筑高手來石崗村觀摩燕窩樓,回宮仿制了一座,不甚理想。

門外有明萬歷年間內閣大學士(明代朱元璋為把持權力,廢丞相一職,大學士即是事實上的丞相)葉向高書寫木刻盈聯(lián):“累朝榮蔭家聲遠;歷代科名世澤長?!?/p>

葉向高題的楹聯(lián)上聯(lián):累朝榮蔭家聲遠

葉向高題的楹聯(lián)下聯(lián):歷代科名世澤長

走進樓門,可見門殿緊挨主樓后的祠堂,上下兩座,門高柱大,古色古香,令人如入明清宗祠深宅。祠內,仍留有明、清、民國時代募捐維修碑和木刻長聯(lián)十余件(塊)。五十年代曾有蘇聯(lián)著名學者慕名前來考察。七十年代,中央設計院變曾派員實地考察研究(欲在北京仿建此牌樓)。2012年桂林市古蓮文化街興建時,主管部門曾派人來燕窩樓考察,原計劃仿造該燕子門樓修建古蓮文化街的正大門,但不知什么原因,最終放棄了。近年來,筆者還先后接到兩個外地電話,想從筆者這里尋找懂修燕窩樓的能工巧匠,但筆者也只能是遺憾地告訴了他們。2006年6月,在國務院核定并公布的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錄中,燕窩樓也榜上有名。

蔣廷松原創(chuàng)

Hash:570b0ad5e25b9ad8275dde53fa08083011829e0c

聲明:此文由 探秘桂北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