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新說》第4期——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舊址

穿越千年的城市記憶,邂逅深厚的歷史底蘊;堅持永恒的文化自信,呈現(xiàn)時尚的下城魅力……娓娓道來,《武林新說》下城故事。本欄目由中共下城區(qū)委宣傳部誠意出品。

04

《武林新說》第四期——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舊址

杭州市下城區(qū),有一處歷史建筑,流淌著百年的教育文脈,承載著一代又一代莘莘學子的夢想,至今依然熠熠生輝。它就是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舊址。

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舊址位于下城區(qū)鳳起路238號的浙江省杭州高級中學貢院校區(qū),是一處清末民初建筑,1963年被列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是中國建立最早的六大著名高等師范學校之一。追溯學校的歷史要從明朝開始,舊址是明、清兩代時期的杭州府貢院,是浙江舉行科舉考試的唯一考場。1908年,浙江官立兩級師范學堂在貢院舊址上建成,是當時浙江辦學規(guī)模最大的新式高等學堂。

1913年7月,學校改名為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隨著時代變遷,成為現(xiàn)在的杭州高級中學。

杭州高級中學貢院校區(qū)占地110畝,建筑面積41874平方米。建筑外墻為橙色,歇山式屋頂,上鋪紅洋板瓦,兩側各十間,中間分別有一樓梯。大樓北側設有內廊,墻上開二十個拱形窗洞。樓房的東北面是亨頤園,園內有碑亭一座,里面陳列著“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等碑刻。樓前草坪上,矗立著一塊勒石,上刻“一師風潮”四字,記錄著學校的光輝歷史?!拔逅摹边\動時期,這里是浙江新文化運動的中心,1920年爆發(fā)的“一師風潮”,為中國共產(chǎn)黨、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以及杭州地方黨、團組織的創(chuàng)立與發(fā)展奠定了干部基礎,在傳播馬克思主義,走與工農(nóng)相結合的道路等重大問題上,做出了重要貢獻。

學校享有“北有京師學堂,南有浙江一師”的美譽,這里大師云集,是名家大師曾經(jīng)駐足守望的驛站,是仁人志士、文化名流啟航的港灣,是科技精英成長的搖籃。沈鈞儒、經(jīng)亨頤、馬敘倫等先后擔任過校長;

左起沈鈞儒、經(jīng)亨頤、馬敘倫

魯迅、李叔同、陳望道、葉圣陶、朱自清、俞平伯等都在這里任過教。潘天壽、豐子愷、徐志摩、郁達夫、張抗抗等一大批名人,姜立夫、毛江森、徐匡迪、李蘭娟等52位院士都曾在此就讀。

上:潘天壽、徐志摩 下:豐子愷、郁達夫

2005年鳳起路改造,杭高大門前的綠地上增添了一組雕塑:“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堂”石刻橫額,置于大門西側;

東側綠地上有沈鈞儒、李叔同、魯迅等雕像;花崗巖景石上鑲嵌著杭高歷史的銅蝕圖片;綠地上還有鐫刻著幾十位院士姓名的花崗巖巨石。2017年末,地鐵2號線完工后,又在校門西、南兩則設置了雙語“杭高校史”碑文和學校名人浮雕墻。這里已成為集自然、科學和人文景觀為一身,融歷史與現(xiàn)代為一體的、富有文化內涵的人文景區(qū)。作為浙江百年名校、"浙江省教育文化示范點""杭州國際旅游訪問點"“杭州市重點涉外單位”的杭高,校園環(huán)境優(yōu)美、文化氛圍濃厚、教學碩果累累,眾多海內外人士前來參觀學習,并與學校建立了廣泛的合作交流關系,每年接待參觀訪問超過1萬人次。校內的“杭高校史陳列館”是“杭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第二課堂活動基地",該館堅持“立德樹人”理念,運用校園內豐富的教育資源,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頗具社會影響。

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舊址歷經(jīng)百年的風雨洗禮,依舊枝繁葉茂;如今的杭州高級中學在瑯瑯讀書聲中,延續(xù)了百年學府的文化命脈,依然生機盎然,在流光溢彩的時代畫卷中開辟出嶄新的教育詩篇。

來源:區(qū)文明辦

編輯:小沈

Hash:c1ae99f2a30d861a79fa89b9d5b799122b906a7a

聲明:此文由 下城發(fā)布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