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一景的汕頭老市區(qū),隱藏著這么多文化場館等你打卡

漫長的暑假已經開始

不妨跟著吧姐的腳步

來一次汕頭文化之旅

近年來,汕頭通過創(chuàng)文強管提升城市形象,啟動一大批文物歷史建筑的保育修復。小公園亭、老媽宮戲臺等景點重新煥發(fā)光芒,僑批館、紅色交通站舊址陳列館等文化資源得以挖掘、拓展、完善,一大批文化景點讓汕頭文化旅游名片更加亮麗。

中共中央至中央蘇區(qū)秘密交通線汕頭中站舊址

地址:海平路97號

小公園開埠區(qū)見證了汕頭城市發(fā)展的歷程,當中還留存有大量的歷史建筑和重點文物。其中,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海平路97號紅色秘密交通站舊址是汕頭市十分珍貴的“紅色資源”。

20世紀30年代是中國革命發(fā)展史上的重要階段,也是汕頭城市發(fā)展史上的一個輝煌時期。紅色交通站是當年連接中共中央至中央蘇區(qū)的秘密交通站,為當時黨中央領導機關順利轉移到蘇區(qū)做出巨大貢獻。

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

地址:永平路1號樓

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坐落在汕頭市永平路1號,原為日本株式會社臺灣銀行汕頭支行舊址,占地面積約6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800平方米,是一座中西合璧的三層半歐陸式建筑。

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是汕頭的一張文化名片,濃縮展示了1860年汕頭開埠以來的發(fā)展歷程,在陳列布置上反映了汕頭開埠的歷史脈絡,展示了開埠的意義以及開埠之后的繁榮氣象。

該館還推出數字陳列館,采用了“融物于景”的場景化展示手法,運用3D圖像、立體顯示系統(tǒng)等多種數字信息技術,全景展示展館環(huán)境和所有藏品,讓市民和游客在網上瀏覽,有如身臨其境。

當然,游客也可以在館里通過微信掃描網站中的二維碼,用手機查閱展品信息。

地址:外馬路129號

廣東東江各屬行政委員公署舊址,現為金平區(qū)外馬路第三小學的校址,位于金平區(qū)同益街道鹽埕居委外馬路129號,這是一處坐北向南、三進二天井的祠堂建筑。

1900年由丘逢甲在這里創(chuàng)立了嶺東文學堂,這一新式學堂在當時對汕頭有著重大影響。除了在潮汕乃至廣東的教育史上頗有聲名,同文學堂也曾在中國革命歷史上留下重要一頁,周恩來曾將此作為廣東東江各屬行政委員會公署。

地址:外馬路2號

這座兩層鋼筋混凝土紅磚歐式洋樓,是目前汕頭保存較為完好的近代西洋建筑,也是記載著潮海關歷史的重要文物之一。陳列館內許多展品都反映了開埠時的汕頭口岸萬商云集的輝煌歷程和百載商埠的滄桑巨變,是汕頭港對外貿易發(fā)展的縮影。

僑批文物館

地址:外馬路18號

僑批,被譽為華僑歷史文化的“敦煌文書”,是海內外潮人共同的記憶遺產。汕頭是著名僑鄉(xiāng),有著眾多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僑胞。

歷史上,僑批是海外華僑通過民間渠道或金融、郵政機構寄回國內,連帶家書或簡單附言的匯款特殊憑證。

汕頭僑批文物館創(chuàng)建于2004年,是我國首個僑批文物館。

其新僑批文化館于2013年7月28日在汕頭開埠發(fā)源地的外馬路18號開館,作為國內最具規(guī)模的僑批文化收藏、研究基地館藏僑批12萬余封,為全國之最。

地址:升平路1號

老媽宮和老媽宮戲臺(史稱“媽宮前”)曾是汕頭埠最早的行街“鬧市”和最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動場所,承載了老一輩汕頭人及海外華僑的集體記憶。

老媽宮戲臺自2017年9月修繕一新后重煥光彩,自帶年代光環(huán)的這座建筑舉行了各種傳統(tǒng)戲曲等文藝匯演。戲臺上,潮劇聲延綿不絕;戲臺下,聽劇人環(huán)繞四周;恍惚間,你仿佛重回那身披長袍,悠閑聽劇的年代。

地址:安平路46號

在二十世紀初,這里曾是一個絲綢商行,也是中國電影先驅蔡楚生曾經工作過的地方。蔡楚生就是從這里出發(fā),前往上海,開始了他一生的電影事業(yè)。如今這里被改造成為一個電影史跡館,以此來紀念一代潮籍電影名人。

整個史跡館內的展覽共分三層,一樓圍繞“致敬經典”的主題,以編年史、大事記形式,展示中國潮籍電影人物的電影成就;二樓以“流金歲月”為主題,展示蔡楚生、鄭正秋等潮籍電影名人的人生歷程和藝術成就;三樓則以“薪火相傳”為主題,展示一百年來汕頭電影事業(yè)的沉浮興衰和各種老式電影設備。

據史跡館設計者介紹,該館用“時間輪”的方式,讓參觀者了解每個時代電影業(yè)的發(fā)展過程。

地址:外馬路207號

東征軍總指揮部、政治部舊址是兩座磚混結構的二層樓房,分東樓、西樓?!稏|征軍歷史陳列》設在東樓,通過文獻、照片、實物等資料,真實地再現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為反帝、反封建,統(tǒng)一廣東,繼而北伐,統(tǒng)一中國,廣東革命政府先后于1925年2月和10月組織兩次東征,討伐盤踞在東江地區(qū)的軍閥陳炯明的全部歷程。

地址:民族路49號胡文虎大樓

位于民族路49號的胡文虎大樓迄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曾經是永安堂制藥廠舊址,占地面積約480平方米。大樓具有騎樓建筑形制特征,一至三層為扇狀建筑,四層至頂部為圓柱體望樓,其窗欞、屋檐、望樓外壁等部位,飾以浮雕圖案,中西合璧,細膩精美。

胡文虎大樓是汕頭開埠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物之一,是市級文保單位,2017年被列入小公園開埠區(qū)修復改造二期工程。經過保育活化的胡文虎大樓成為汕頭城市發(fā)展展覽館,被賦予回顧過去、講述現在、展望未來的新使命。

地址:外馬路149號

汕頭市文化館成立于1983年12月,位于市外馬路149號。對于游客來說,汕頭文化館是一個全面了解汕頭風俗文化以及民間藝術的好去處。

汕頭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位于市文化館主樓內,面積約1300多平方米,分為2、3、4樓共三層展廳。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里,展示著蜈蚣舞、英歌舞等多項非物質文化遺產。

西堤公園

地址:鎮(zhèn)邦路尾

西堤公園位于汕頭老市區(qū)鎮(zhèn)邦路尾,規(guī)劃面積5.2公頃。西堤公園展示了汕頭從漁村、碼頭,到港口、商埠的時代變遷,公園通過深挖“僑批文化”內涵,打造“僑批”“地圖廣場”“批局”“過番紀念碼頭”等元素,讓市民朋友和來汕游客真切感受先輩那段背井離鄉(xiāng)奮斗的艱辛,體驗獨具特色的“僑批文化”。

僑批墻是西堤公園的建設靈魂,它讓珍貴的《僑批檔案》資料“走出”博物館,成為城市公共空間的一部分,與市民游客零距離接觸,發(fā)揮了緬懷歷史、寄托鄉(xiāng)愁的重要作用。

西堤公園下沉式廣場地面鋪裝成一幅汕頭老市區(qū)舊地圖,地圖標示出舊時“四永一升平”聚集的幾千家商號。

西堤公園過番紀念柱由許多指向不同方向的三角形 水泥墩層疊構成,每一個水泥墩上面都刻著從這個西堤古碼頭出發(fā)到海外不同東南亞國家的距離(以海里為單位,1海里=1.852公里)。

這就是昔日汕頭開埠以后,潮汕先輩漂洋過海的始發(fā)地之一——西堤過番碼頭的遺址。

文章轉載自汕頭旅游官微,素材來源于汕頭發(fā)布、汕頭+、汕頭橄欖臺、中新社廣東發(fā)布

Hash:4ff0dfa1edac511157aeb83d999bc8e4c75b63f8

聲明:此文由 金羊網旅游吧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