聳立于巔峰之上的神秘古堡山寨
聳立于巔峰之上的神秘古堡山寨
一
每次走進大峪鎮(zhèn)這片神奇的土地,總會有有新的風(fēng)景融入我的魂靈。譬如那些聳立在或高山之巔、或懸崖峭壁之上,彌漫著神秘色彩的古堡古寨。
早就知道,大峪不但是一個古文化底蘊非常厚重的地方,而且還是一塊“紅色旅游勝地”。在這片100余平方公里的區(qū)域內(nèi),不但重巒疊嶂,山勢巍峨,紅葉耀人,杏花飄香,而且到處流淌著古文化的乳汁。更令人沒想到的是在這片熱土上,竟然還保存著40余座明清以來建造的古堡古寨。
千仞高崗有古寨,藏在深山人未知。2005年1月13日,新華社以《汝州大峪發(fā)現(xiàn)11座古山寨》為題播發(fā)的一篇報道,使汝州大峪的深山古寨聲名遠揚,吸引不少人前來探訪這些歷經(jīng)數(shù)百年滄桑的古山寨。
一朝驚世聞,古堡現(xiàn)神韻。大峪鎮(zhèn)的古堡古寨極具旅游潛質(zhì),數(shù)量多且保存尚好。這些古堡古寨,是古代人民為躲避戰(zhàn)亂和兵匪在山巔用石塊壘砌起來的高大建筑,有圓形的,有方形的,多為不規(guī)則形狀,堅固使用,在冷兵器時發(fā)揮著的“躲兵洞”的作用。該鎮(zhèn)的古堡古寨現(xiàn)存44座,其中19座保存完好。這些古堡古寨既具有居住功能,又具有軍事防御功能,從年代上考證,大多為明清時期修建,最早的可上溯至漢唐,最晚的也在民國時期。
二
古堡古寨,古風(fēng)古韻。
人已歸來數(shù)日,可魂兒還留在那些古堡古寨中,閉上眼睛——古堡神韻悠然飄來,反復(fù)的咀嚼中,那些古堡古寨的形象在腦海中愈來愈加分明……
云堡寨
這些古堡古寨全部坐落在海拔800多米以上的高山上,其中有6座雄踞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巔峰上。石榴嘴寨、玉皇寨、永和寨、輝泉寨、袁窯南寨、三官寨、白朗寨,雙石垛等19座,雖歷經(jīng)戰(zhàn)亂和滄桑歲月的風(fēng)雨剝蝕,依然保存著比較完整的風(fēng)骨神韻。
攀援在層巒疊嶂的翠峰上,我們看到許多峭壁上大都矗立著一座別具一格的古堡寨。它們憑借天險,兩面甚至三面臨著懸崖,易守難攻,寨墻樣式與古城相似,用巨大的石頭壘成,寬2至3米,高8至10米,高體處外沿再壘2米高外墻,上面有垛口,并設(shè)有瞭望孔和射擊孔。內(nèi)墻邊上壘有臺階,供人登上寨墻守衛(wèi)或作戰(zhàn)。寨墻內(nèi)面積10至30畝不等,建筑物多為石窯,隨行就勢,高低不同,錯落有致。每座山寨平均現(xiàn)存窯洞30到60孔。寨內(nèi)配有儲藏室、打更室、牲畜圈等,并鑿有蓄水池,有的甚至還設(shè)有娛樂的戲臺和羈押的牢房。
袁寨
這些古堡古寨的特征各有千秋。永和寨歷史悠久,它是青牛山山頂?shù)囊蛔?a href='/jingdian/52156' target=_blank>石寨。據(jù)石寨上所立石碑記載, 它始建于清同治(1862)年間,耗時8年始成,距今已有140多年的歷史。石寨依山勢而建,呈不規(guī)則的長方形,東西長約150米,南北寬約30米。石寨內(nèi)部又有兩道寨墻,均由青石砌成。東部正中,又有一米見方的石堡,地勢高出石寨約2米,堡內(nèi)巖石上鑿有1米深、1.5米見方的池子,為古時貯水之用。東寨墻南北兩角均建有一座石窯,已無石頂,石墻尚保存完好。永和寨海拔800多米,地勢險峻,令人望而生畏。北坡為一百米斷崖,南坡坡度較為平緩,可攀援而上,是古人防匪的主要陣地。永和寨正中建有玉皇廟,奇特的是這座廟分上下兩層,下層供奉著玉皇和王母神像,上層據(jù)廟主講是玉皇和王母休息的場所。
石榴嘴古堡和南天門古堡奇險高峻。
石榴嘴古堡位于青山后村,建在一座高大山體上,西、南兩面均為百丈懸崖。東、北兩面建有高墻。東有一門,名“迎旭”。寨內(nèi)人類活動遺跡眾多,有房屋、窯洞、廟宇等。該堡規(guī)模龐大,設(shè)計精巧,氣勢恢宏,因外型酷似“石榴嘴”而得名。在冷兵器時代,這座古堡為保護當?shù)孛癖姲l(fā)揮了重要作用。它主要用天然石塊壘砌成,地勢十分險要。內(nèi)有十余座窯洞至今保存完好。據(jù)說在抗戰(zhàn)時期日軍圍攻數(shù)天攻寨不開后被迫撤退,除一枚炮彈落在寨中炸死一頭毛驢外,山寨人毫發(fā)無損。這里環(huán)境古樸幽雅,附近的群眾農(nóng)閑時多來山寨居住。站在高大城墻上環(huán)顧四周,東為綿延十余公里的青山后斷層,西為晚霞映照下的懸崖峭壁,南為汝州城,北為少室山,極目遠眺,氣象萬千,令人遐思神往。
石榴嘴寨
南天門古堡位于上焦村。
建在三面峭壁之上,僅有一路可通。這座古堡占地面積不大,卻以設(shè)計精巧取勝。墻體十分高大,東為哨樓、西為碉樓,均為防御設(shè)施。留有一門,僅容一人通過,另有一門為暗道,危急之時用繩索可溜之山下。據(jù)村中一位老人講,他小時候城門的蓋板尚存,四周墻體還完好,據(jù)此推斷,南天門古堡的建筑時間應(yīng)在200余年前。
三
在所有的古堡古寨中,回龍山上的梁家寨建筑設(shè)施考究,至今保存最為完好。
該寨位于袁窯村,建在圓形山上,占地約3000平方米,外觀呈橢圓狀,有東西兩門,東門石刻“瞻汝”,西門石刻“望嵩”,城墻高約8米,厚約2米,建有垛口、瞭望孔、射擊孔等。寨內(nèi)還有石砌窯數(shù)孔,并有水窯、舂米碓臼等生活設(shè)施,寨內(nèi)還有關(guān)帝廟遺址和為修戲臺備下的巨大長石。據(jù)時年77歲的袁窯村民王文信講,這個寨子是富甲一方的梁邦賢所建。大約是宣統(tǒng)元年即公元1909年,梁邦賢組織數(shù)十名工匠和大量民工,將青石加工成方正的石塊運到山上,整個工程歷時4年,到1913年才正式建成。
2005年春深的一天下午,申報河南古民建保護項目,我們在梁邦賢后人梁青松的陪同下來到了回龍寨。
門前的山坡上裸露著一塊塊的青石,春陽下那用青石砌成的厚實寨墻,齊如刀削,高大挺拔。寨門約有2米多高,上部呈圓拱形,木門早沒有了。門前有道深澗,是用來防御敵人進攻的九寨溝。當年,如果沒有吊橋,人是難以進入的。門內(nèi)兩側(cè)安裝有兩根石柱,柱上鑿有兩個洞,是用來插門栓的。
進得院子,寧靜而空曠,荒涼和沉重的歷史滄桑感填滿了胸間。右邊有一石砌的梯子,能登上寨墻。再往里走,靠東寨墻建有一排石拱屋,完整的有5間。石屋深7米,寬4米,高4米,往北還有4間,被人毀掉了,留下殘垣斷石。院子中間正北有3間正房,幾堵山墻呈“人”字型結(jié)構(gòu),木料、瓦、磚已被人拆走。石墻上留有幾個墻柜子,打磨得光滑整齊,即使現(xiàn)在裝上木門,也肯定好用。在院子正中間的地上,臥著一塊巨大的青石,與山體相連。當年建寨時,工匠們用鐵錘、鋼釬硬是在這塊青石上鑿下了一個大水池,約7米深,容積有12立方米,條條石鑿痕跡清晰可見,不知花費了多少工時。老梁說這是儲水用的,平常是用毛驢馱水上山的,將水倒在石水池里,能用很長時間。寨內(nèi)的西北角有一天然石洞,深不見底,有人喚做藏兵洞。站在洞前思緒萬千。3間正房的后邊,是一道月牙形的走廊,廊后又是一溜6間石拱屋,石屋緊挨著山寨北墻,保存完整。屋內(nèi)和院中坑坑洼洼。老梁告訴我們,據(jù)說當年爺爺打煤礦致富后,用毛驢馱著金元寶一箱箱往家馱,后來就把元寶埋到山寨中。再后來,成群結(jié)隊的人就到山寨內(nèi)挖寶,把山寨挖得千瘡百孔……
在院子的西北角,有座石拱場,直通寨墻,循橋拾級登上寨墻,墻頂上非常平整,約有2米寬。在這個基礎(chǔ)上,墻沿邊又壘砌了一堵80公分寬、2米高的子墻。我們沿著寬厚的寨墻走了一圈,看到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間石屋,是供槍手和哨兵休息的,共有6座小石屋,還有兩座炮樓。老梁介紹說,山寨占地5畝,寨墻高8米,周長2000米,成橢圓形。站在寨墻上放眼望去,周圍山連著山,林挨著林;往下看,白帶似的水泥路,雪蓮似的袁窯河,還有綠樹掩映的村落。漫山遍野的桐樹花、楸樹花、槐花一片片、一簇簇,煞是好看。特別惹眼的是山下那些石砌窯洞,這些窯洞依山勢而建,層層疊疊,錯落有致,遠看像高樓,近看則是農(nóng)家小院。這些建筑風(fēng)格具備了黃河流域民居文化的顯著特征。
神秘的古堡;古樸的民居;醇厚的民風(fēng)。站在古堡之上的我,仿佛被消融進那古風(fēng)神韻之中。
我們終于來到了北寨墻垛口。這里是3層炮樓,上邊有個用石頭打制的梯子,小巧玲瓏,光滑順溜,僅容1人,可以沿梯下到樓底??上?,石梯子不知被誰用石頭堵住下不去。無奈我們繞道而下,七拐八繞出得北門,北門才是正門。正門進入后可見左右建有兩座石屋,面積較大,可能是供門衛(wèi)休息或作議事場所使用。石門外是陡坡,跟南門不一樣,易守難攻。向西有一緩坡小徑可以下山。正門 上方鑲嵌著一塊石刻匾額,上書“瞻嵩”兩個大字,遒勁有力,在大字上方還刻有“少室作屏”幾個小字。忽然想起與此相對應(yīng)的南門上方也有一塊石刻匾額頭,上書“望汝”二字,蒼勁挺拔。該山寨建于清朝宣統(tǒng)年間,南望汝水似彩練環(huán)繞,北瞻嵩岳少室山像是它的一道屏障。仰望少室蓮花,耳畔轟鳴起密集的炮聲,當年皮徐支隊大峪抗日的鏡頭悠然飄來。袁窯寨的那場戰(zhàn)斗,日本鬼子從許窯后面的石嶺上用小鋼炮攻打袁窯南寨,108顆炮彈吐著火舌、呼嘯著飛來,然而,山寨固若金湯……
夕陽西下,古堡沐浴在一片神秘的色彩中。我回頭再看那梁家山寨,古色古香,意境悠遠。如果說大峪的古堡山寨凝聚著大峪人民勤勞勇敢和聰明的建筑智慧的話,那么它更昭示著大峪人民團結(jié)協(xié)作的合力精神。遙想當年,大峪百姓以家族為單位、或以村為單位、或依附大戶,精誠團結(jié)、吃苦耐勞,耗費巨資,積數(shù)十年之功修建而成了這些建筑獨特、堅固實用的古堡古寨。這不僅僅是匠心建筑藝術(shù)的體現(xiàn),更是一種團體合作精神的彰顯!
四
如今喜逢清平盛世,這些古堡古寨雖然冷落閑置下來了,但它給我們留下了民間建筑藝術(shù)和民間文化藝術(shù)的寶貴財富,更給我們留下了歷史變遷的深沉思考。這些古堡山寨閃爍著民間建筑藝術(shù)的靈光;傳承著民間建筑文化的魅力;昭示著大峪厚重的歷史文化;蘊含著無盡的神思神韻;彰顯著大峪人民同心聚力的協(xié)作精髓!
2006年1月16日草于抱樸齋
收藏
舉報
Hash:b8eb783ce6c82eaab0185373560095291a141c04
聲明:此文由 韻石情歌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